浅析莫扎特K467钢琴协奏曲的创作特征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5320356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莫扎特K467钢琴协奏曲的创作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浅析莫扎特K467钢琴协奏曲的创作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浅析莫扎特K467钢琴协奏曲的创作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浅析莫扎特K467钢琴协奏曲的创作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浅析莫扎特K467钢琴协奏曲的创作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莫扎特K467钢琴协奏曲的创作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莫扎特K467钢琴协奏曲的创作特征(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一、引言 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0127-1791125) ,出生于罗马帝国时期的萨尔茨堡, 他是一个伟大的古典音乐作曲家。 3岁就能弹奏很多他听到的乐曲片段,5岁就能够准确地听辨所有乐器演奏的单音,双音,和弦的音名,甚至能够很容易地分辨杯子,铃铛等器皿撞击的时候发出的音高, 所以这样完美地绝对音高概念是大多数的职业乐师一辈子都做不到的。35岁莫扎特就去世了,留下来的主要作品包括那一个时期的全部类型的音乐。 他无疑是一个极其富有天赋的艺术家。 在西方的音乐历史上,唯独他没有质疑地被界内人士认为是音乐界的绝世天才

2、。 莫扎特出生于宫廷乐师家庭,是德国地当地人,他父亲lieaoboer莫扎特担任天主教徒乐团的小提琴手,也是作曲家,并且有绝对音高。 他母亲也热爱着音乐,并且会演奏小提琴、大提琴。莫扎特的父母有很多孩子,他在家里排行第七。1791年12月5日莫扎特猝死在维也纳。在他的全部创作中最有名的歌剧是唐璜魔笛还有费加罗的婚礼。莫扎特也是欧洲的维也纳古典音乐的代表之一,他在幼年时期被称为音乐神童”。他作为古典音乐的表率为欧洲的音乐发展发挥了重要地作用。 莫扎特一生写下754部作品,622部已经完成,132部没有完成,其中包括歌剧、交响曲、协奏曲、安魂曲、奏鸣曲、室内乐和宗教音乐等作品。莫扎特同时也是钢琴协

3、奏曲地创始人,他创作了二十七首钢琴协奏曲。同时,他又被公认是飓风运动里首个进入到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家。 他大大扩大了晚期音乐地音乐深度,主要体现在它的主题音乐是突然和不确定性, 这一功能可以发现主要集中在他后来的三部交响乐中的g小调第40号(也被称为维克多交响曲)。 而被公认为是最早提出的浪漫交响曲是其23岁时创作的第30号交响乐,最大限度地发挥叛逆不羁的旋律。在钢琴协奏曲的领域,他的第20号钢琴协奏曲和第24号钢琴协奏曲是浪漫主义音乐作品的雏形。 他甚至还暗示了一些未来浪漫的音乐,主要表现在第41号交响乐 (也称为朱庇特交响曲 ) 他的钢琴作品非常的丰富多彩:其中包括35首小提琴奏鸣曲,27

4、首钢琴协奏曲,18首钢琴奏鸣曲,15首钢琴变奏曲,10首双钢琴作品,7首钢琴三重奏,两首钢琴四重奏,和其他十首钢琴小品。 莫扎特的歌剧是主流,是历史上欧洲歌剧四巨头的之一。 他和贝多芬,海顿共同为欧洲的交响乐谱写下了辉煌灿烂的篇章。 此外,他的安魂曲已成为可贵的宗教音乐杰作。 作为十八世纪末的欧洲作曲家,他的音乐深刻的反应了这一时期的精神,尤其是在歌剧体现了大众阶层的想法,在当时无疑是有进展意义的。 莫扎特给予音乐歌唱的优美性和愉快性,但是,其中也包含了伤感,这体现了莫扎特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莫扎特创作的奏鸣曲、交响乐、协奏曲等后来成为古典音乐的主要形式,他在歌剧的创作上也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

5、他的成就到目前为止在时代的变化成为不朽的神话。此外他的作曲风格同时兼具旋律性和艺术性,甜美,但不失优雅,所以他的作品与巴赫贝多芬有同样的地位,也可以让人感受到音乐风格从巴洛克风格转向古典时期。 另外也揭示了早期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直接预示了贝多芬的英雄风格的音乐出现。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协奏曲”本身是来自意大利单词con-certare,意为联盟”,在一起。 在16世纪时期,协奏曲是指独奏和合唱,两个独立的合唱队,不同的器乐,尤其是器乐与人声联合在一起”演奏音乐的合作形式。在十七世纪, 协奏曲”又增添了一种彼此竞争”与对抗”的含意,指的是那种现代协奏曲里面的独奏与乐团之间

6、的对比关系。钢琴协奏曲是由协奏曲中发展而来的,它是十八世纪后期协奏曲的独奏之一。莫扎特在很短的35年里,谱写了各种类型的协奏曲,多达五十多首,在这五十多首协奏曲中有二十七首经历了钢琴协奏曲成熟的过程, 他有十七部作品是维也纳时期创作的,在他的创作中具有非常主要的地位,1784年至1786年是莫扎特创作的高潮时期也是最辉煌的时期,共谱写了十二首堪称佳作的协奏曲。 与此同时,他为生计所组织的预约演奏会也十分频繁活跃,甚至有些在完成的第二天首映,例如K. 466 , K. 467 。 但是没过多长时间,维也纳观众渐渐地失去了对这些作品的兴趣,以至于他创造钢琴协奏曲的数量也渐渐减少。 在去世前五年他只

7、写了最后的两部,而是把注意力转移到其它类型地作品。C大调K.467钢琴协奏曲是典型的一个,我们将分析此曲的第一乐章 ,因为第一乐章清晰地揭示了音乐的主题并十分典型的代表了协奏曲体裁的结构特点, 所以本文是分析C大调K. 467钢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的音乐特点分析,以体察莫扎特谱写的钢琴协奏曲基本的特征。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二、分析莫扎特钢琴协奏曲K.467 (一)导论 1、创造条件: 莫扎特移居到维也纳的一年之后的每一年都在 狂欢节”的季节举行一次预约演奏会形式的独奏音乐会,同时出版新的创作钢琴协奏曲。 1785年的冬季谱写的K.466、 K.459、 K.467 三首都

8、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K.467钢琴协奏曲是k.466钢琴协奏曲以后的属于高雅世界里面的音乐,尽管在K. 467钢琴协奏曲与k. 466钢琴协奏曲之中有所谓反对派之间差异的色调,但是这对双生子”钢琴协奏曲仍然拥有相互比较的本性,在激烈黑暗的k. 466的小调相对之下,k.467的 大调钢琴协奏曲充满了平稳明亮的氛围。 2、作品相关资料: 创作时间:此曲创作完成于1785年3月9日。 首映: 1785年3月10日,在维也纳举行。 作品编号:K.467 演奏时间:约31分钟。 乐队编制: 主演:钢琴 乐队协奏曲:Tp2 , Ob2 , Tim , Fg2 . F12 . Horn2 ,弦乐五部。 (

9、二)作品分析: 1 、结构的继承性和独创性 与其他各类艺术是相同的, 音乐艺术一样也是需要通过必要的方式表达出来的。 然而艺术家们掌控方式的重要手段除了语言以外的,那就是就是结构。 有了某些必然的结构原则,他就有了构造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根据,不至于让作品七零八落杂乱无章”,作为音乐协奏曲体裁的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都有相应的结构, 下面是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K. 467第一乐章的曲式结构: 第一乐章K.467的音乐结构 乐队独奏音乐结构部分:1至43小节、44至64小节、65至73小节、74至79小节、80至lO8小节、109 至127小节、128至143小节、 144至194小节、 194至222小

10、节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调性的变化:C大调(主旋律)、G大调、g小调、G大调展开部分、再现部、华彩乐章、结束部分222至417小节。 新的素材:主部、副部、两个主部。 从结构图我们可以很容易地看到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结构的显著特点:(1)继承性 他的钢琴协奏曲代表的古典主义时期协奏曲中保留了巴洛克时期协奏曲的一些结构性,其中最明显的是他对巴洛克作曲家特别是约翰克理斯蒂安巴赫的继承。 JC 巴赫的独奏协奏曲保留了巴洛克时的都奈罗结构的各种重要元素,但是充满了典型的奏鸣曲主题色调的协调性和对比性材料。 在莫扎特的C大调K.467钢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里,我们不难发现明显的继承关系

11、。 主题是第一呈示部的演奏,然后在第二次呈示是以独奏的形式呈现,通过主题的发展,裂变繁殖后进人的再现部,这个主题几乎是完全呈现的。 经过一段自由的华彩乐段的主题以后以部分再现的形式来结束了全曲。尽情发挥自己的作曲技巧,同时也让独奏者留下足够的空间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 (2)独创性 由以上分析说明,我们可以体会到莫扎特C大调k. 467钢琴协奏曲的结构进行独创性的思维,这通常是体现在他的风格和奏鸣曲形式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奏鸣曲式它是一种器乐发展组成地高级模式,它反映了精密而深入的音乐思维形式,这一思维方式揭示了哲学上否定之否定”的万物发展的普遍性的规律。把奏鸣曲形式和都奈罗形式相结合,从而使

12、莫扎特完善了C大调k.467第一乐章创作的古典范式。 在起初为乐团写的第一呈示部中,清楚的描绘了整个乐章的主旋律,将调式建立在主调之上,第二呈示部作为乐队和钢琴独奏比第一个呈示部长并且扩大和发展, 且主题发展更精致,两主题的调性是按照奏鸣曲式的规格;第一结尾部分由乐团扩充,由钢琴与乐队共同担任发展部,再现部尽管是由钢琴与乐队配合负责的,但按照顺序莫扎特对每一部作品的差异都很大。 乐队来担任第二结尾部分,它总是保持在终止四六和弦( K. 46 )上,华彩乐段主要是即兴发挥,不管是故意写出来的,还是使用的即兴风格,结尾部分仍由乐队来担任。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 在所有我们熟悉的

13、音乐形式当中,古典时期的协奏曲是与歌剧最接近的,随着十八世纪的到来,巴洛克时期的那种深蒂固的严谨对位组织根质感已经过时了。那种对比效果非常突出的单旋律的音乐理念,从十七个世纪初期,它一直是歌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形式已经慢慢开始渗透进器乐范畴之中, 我们可以是在曼海姆乐派作曲家的作品中体会到。 但在协奏曲中,这种现象更普遍。 在协奏曲中,独奏往往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就像唐纳德托维多年前指出的那样,古典时期协奏曲地第一乐章是由整个乐队一齐奏响开幕的, 和歌剧里面的咏叹调有着非常之多相似的地方,因此,几乎不奇怪,莫扎特歌剧的音乐和器乐曲一样拥有着非常强大的吸引力,是为数不多的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他

14、发现协奏曲是一种音恰到好处的音乐形式。在是第一乐章的结尾部分,弦乐和管乐似乎扮演了两个角色悄悄地退出了舞台一样,烘托出庄严的气氛,然后落幕。 这是K. 467钢琴奏鸣曲慢板乐章一开始的小提琴的音色引出钢琴柔和的声音,这是完全能与莫扎特最好的歌剧咏叹调的旋律相媲美的。正如法国音乐学家菲利普Radeliffe认为的一样,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 比十八世纪后任何一个作曲家都更出色”, 乃至于他的交响乐也没有协奏曲这样多种多样的创造力,那么有构思力,那么直觉、机智的展开乐思。 ”此外,华彩乐段具有较强的即兴性质,以凸显的精湛技艺为主要目的,它来自于自由即兴的炫技性演唱的歌剧咏叹调。 恰恰是因为莫扎特深受着

15、歌剧的受影响,他精彩的钢琴协奏曲之中钢琴单独演奏出的绚烂和乐队的重复都令人难以忘怀。再就是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的戏剧性特征也来源于约翰克理斯蒂安巴赫和那个时期出现的其他作曲所继承的音乐温和的风格。 在就是另外一方面他自己地个性之中,同时也包括了强大的不安地气质,那么这样的两个要素组合起来,便使莫扎特的音乐格外吸引人。 关于作品的美妙之处,他拥有一种永远也不会枯竭的感受力,所以没有任何缘由认为莫扎特是偏向于发展他那个时期的音乐语言。 然而,在该语言的范围,他一直非常专注于音乐可能性的比较。 这自然赋予他精彩的歌剧人物塑造”的最完美的表达方式,但是我们也能在他的协奏曲感觉到这一点。 2、音乐语言的歌

16、唱性和抒情性 莫扎特的C大调钢琴协奏曲k. 467的音乐语言和他的歌剧是相同的,拥有明显的歌唱性和抒情的特质。 在他6岁到15岁超过一半时间是他的父亲和姐姐一起,在欧洲各个地区旅行并且进行巡回演出,他们还去过意大利、德国和维也纳等等很多的城市和地区。 旅游演出不但磨练了他出众的演奏技巧,更重要的是开阔了他的艺术视野,包括J.c. 巴赫快板和歌唱性协奏曲,意大利歌剧和萨马丁尼生的交响乐都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都明的体现在他之后的创作中。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莫扎特钢琴协奏曲K. 467 的第一乐章中蕴含了庆典的氛围,这也是莫扎特用C大调所写的所有作品的共同特点。 悄然出现、类似军乐的开始部分,与K415的开始部分颇为相似,但是,K467的第一乐章在结构上却有更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