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生产科研中心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5320206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9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品生产科研中心项目节能评估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产品生产科研中心项目节能评估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产品生产科研中心项目节能评估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产品生产科研中心项目节能评估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产品生产科研中心项目节能评估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品生产科研中心项目节能评估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品生产科研中心项目节能评估报告(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云南省建水县鸿辉种养殖产业有限公司秸秆养畜示范项目云南沥再生产品生产科研中心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二一二年十月2云南沥再生产品生产科研中心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书目 录前 言1第一章 总论2第一节 评估目的和原则2一、评估目的2二、评估原则2第二节 评估依据3一、相关法律、法规、规划、行业准入条件和产业政策3二、相关标准和规范5三、节能工艺、技术、装备、产品等推荐目录,国家明令淘汰的用能产品、设备、生产工艺等目录6四、其它相关资料7第三节 评估内容8第四节 评估程序和方法8一、评估程序8二、评估方法9第二章 项目概况11第一节建设单位基本情况及建设背景11一、项目建设单位概况11二、项目建设背景12第二节

2、项目基本情况13一、建设规模及内容13二、建设地点14三、项目工艺方案14四、总平面布置方案23第三节 项目用能概况25一、主要供能系统25二、能源消耗种类、数量及能源使用分布情况26第三章 能源供应情况分析评估29第一节 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和消费情况29一、能源供应情况29二、项目能源供应条件及落实情况30三、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风险分析31第二节 项目能耗对当地能源消耗的影响31一、项目能源消费对所在地能源消费增量的影响预测31二、项目对所在地完成节能目标的影响预测32第三节 评估小结33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节能评估34第一节 项目选址、总平面布置节能评估34一、项目选址节能评估分析34二、项

3、目总平面布置节能评估36第二节 项目工艺流程、技术方案节能评估37一、项目主要工艺流程和技术方案37二、项目工艺流程和技术方案节能评估38第三节 主要用能工艺和工序节能评估39第四节 主要耗能设备节能评估41一、主要耗能设备41二、主要耗能设备的能耗指标、能效水平42第五节 辅助生产和附属生产设施节能评估45三、建筑工程能效水平分析46第五章 项目能源消耗和能效水平评估48第一节 项目能源消耗种类、来源及消费量分析评估48一、用能品种及数量的分析评估48二、用能总量及结构分析55第二节 能源加工、转换、利用情况分析评估56第三节 能效水平分析评估57一、单位产品综合能耗57二、单位工业产值综合

4、能耗57三、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57四、项目能耗指标汇总58第六章 节能措施评估59第一节 节能措施59一、节能技术措施59二、节能管理措施61第二节 节能措施效果评估64一、耗能指标对比64二、节能措施效果65第七章 存在问题及建议66一、项目在节能方面存在的问题66二、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或建设方案调整建议66第八章 结论67附图附图一 项目总平面布置图附表附表一 主要耗能设备表附表二 主要能源和耗能工质品种及年需求量表附表三 能量平衡表82前 言云南凌圳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研究、开发和销售预防性沥青路面预养护再生处治技术,称沥再生。在中国高速公路基础建设急速发展的情况下,我公

5、司对道路保养和维修方法进行评估,得出的结论认为,传统的道路养护方法已起不到很大的作用,从长远来看,成本亦过于昂贵。自2000年初,我公司对沥再生 进行广泛的测试和应用,这种革命性的沥青再生处治技术能延长对沥青铺设的机场跑道和道路的生命周期。 这个具成本效益的产品和技术已覆盖全中国,并被上海市政工程纳入为道路预养护项目内的公路沥青路面预养护技术规程中,并于2008年颁发优良产品证书。云南凌圳科技有限公司昆明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用能管理,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固定

6、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令2010年第6号)和云南省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苏发改规发20111号)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必须对该项目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受云南凌圳科技有限公司委托,评估单位在承接该项目节能评估任务后,与该公司生产技术人员进行了讨论和研究,收集了项目的工艺技术、生产设备和能耗数据等相关资料,依据该项目申请报告,编制了节能评估报告书。通过对该项目的节能评估,分析项目用能情况,评判项目是否符合有关节能法律、法规及规章,是否选用了国家和省已公布淘汰的用能设备,主要工艺流程是否采用新技术,项目采用的节能措施是否可行等;并由此提出切实可行的、合

7、理的节能降耗措施,提高项目的节能降耗水平,为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提供决策参考和设计依据,为政府部门核准、备案或审批项目提供依据。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评估目的和原则一、评估目的节能评估是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用能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估,提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的对策和措施,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项目节能评估是指根据国家及地方的政策、节能法规、标准,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所选择的用能工艺和设备、技术和材料、选用的能源品种及能源利用方案等内容进行专门的分析论证,同时形成节能分析文件。节能评估的目的是通过优化项目方案设计,把合理用能和节约用能的问题解决在项目开工建设及投产之前,从源头上控制能耗

8、增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防止落后的工艺、技术、设备使用,以推动节能技术进步,保证节能目标的实现,满足低碳发展的要求。二、评估原则1、真实性原则从项目实际出发,对项目相关资料、文件和数据的真实性做出分析和判断,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对项目用能情况进行研究、计算和分析评估,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和真实。2、可行性原则严格按照评估目的、评估程序,根据项目特点,依据适宜的法规、政策、标准、规范,采取先进、合理可行的评估方法,配置适宜的评估专家,以保证项目节能评估能够顺利完成。3、完整性原则对主要耗能工序和设备进行完整的评估,报告内容和结论应完整的体现项目的能源消费点和能源效率水平。4、独立性原则独立开展评估工

9、作,并对评估结论负责。第二节 评估依据一、相关法律、法规、规划、行业准入条件和产业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家主席令第77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国家主席令第72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国家主席令第33号);4)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国发200628号);5)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6)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发改环资20042505号);7)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发展改革委公告2010年第14号);8)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原国家经贸委令第7号);9)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7年修订)(国家

10、发改委令第57号);10)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改委令2011第9号);11)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国家发改委2005第65号);12)关于印发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指南(2006)的通知(发改环资200721号);13)国家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暂行办法(国家发改委令2010第6号);14)印发的通知(国经贸资源20001015号,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等六部委文件);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16)节能用电管理办法(国经贸资源20001256号);17)中国节能技术

11、政策大纲(2006)(发改环资2007199号);18)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国家发改委2005年第17号公告);19)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环保总局令第16号);20)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国发200611号);21)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一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8第36号公告);22)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二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9第24号公告);23)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目录(第三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0第33号公告);24)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7号);25)建设部推

12、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2004年度);26)省政府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意见(苏政发2006152号);27)云南省节约能源条例(省人大常务委员会2010第73号公告);28)省政府关于印发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苏政发200660号);29)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实施办法(试行)(苏发改规发20111号);30)云南省建设厅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2004年);31)关于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32)中共玉溪市委关于制定玉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二、相关标准和规范1)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T2589-2008);2)企

13、业能量平衡通则(GB/T3484-2009);3)工业企业能源管理导则(GB/T15587-2008);4)企业能源审计技术通则(GB/T17166-1997);5)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13234-2009);6)企业节能标准体系编制通则(GB/T22336-2008);7)节能监测技术通则(GB/T15316-2009);8)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GB/T3485-1998);9)节电技术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方法(GB/T13471-2008);10)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GB/T7119-2006);11)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12)用能设

14、备能量平衡通则(GB/T2587-2009);13)用能设备能量测试导则(GB/T6422-2009);14)用电设备电能平衡通则(GB/T8222-2008);15)电力变压器经济运行(GB/T13462-2008);16)配电变压器能效及经济技术评价导则(DL/T985-2005);17)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24790-2009);18)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19)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GB50365-2005);20)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8613-2006);21)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GB/T12497-2006);22)交流电气传动风机(泵类、空气压缩机)系统经济运行通则(GB/T13466-2006);23)金属卤代物灯用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20053-2006);24)金属卤代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