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计算知识讲解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5311626 上传时间:2023-09-1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83.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计算知识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第三章 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计算知识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三章 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计算知识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三章 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计算知识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三章 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计算知识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 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计算知识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计算知识讲解(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计算第三章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计算3.1已知原始数据及工作条件带式输送机的设计计算,应具有下列原始数据及工作条件资 料(1)物料的名称和输送能力:(2)物料的性质:1)粒度大小,最大粒度和粗度组成情况;2)堆积密度;3)动堆积角、静堆积角,温度、湿度、粒度和 磨损性等。(3)工作环境、干燥、潮湿、灰尘多少等;(4)卸料方式和卸料装置形式;(5)给料点数目和位置;(6)输送机布置形式和尺寸,即输送机系统(单机或多机)综合布置形式、地形条件和供电情况。输送距离、上运或下运、提升高度、最大倾角等;(7)装置布置形式,是否需要设置制动器。原始参数和工作条件如下:1)输送物料:煤2)物

2、料特性:1)块度:0300mm2)散装密度:0.90t/m33)在输送带上堆积角:p=204)物料温度:50C。3)工作环境:井下4)输送系统及相关尺寸:(1)运距:300m(2)倾斜角:阡0。(3)最大运量:350t/h初步确定输送机布置形式,如图3-1所示:图3-1传动系统图3.2计算步骤3.2.1带宽的确定:按给定的工作条件,取原煤的堆积角为20。原煤的堆积密度按900 kg/m3。输送机的工作倾角P=0o带式输送机的最大运输能力计算公式为Q = 3.6 5bp(3.2-1)式中:Q输送量( h);v带速(m / s);p 物料堆积密度俄g/m3);s 在运行的输送带上物料的最大堆积面积

3、,m2K输送机的倾斜系数带速与带宽、输送能力、物料性质、块度和输送机的线路 倾角有。当输送机向上运输时,倾角大,带速应低;下运时, 带速更应低;水平运输时,可选择高带速.带速的确定还应考 虑输送机卸料装置类型,当采用犁式卸料车时,带速不宜超过 3.15m/s。表3-1倾斜系数k选用表倾角()2468101214161820k1.000.990.980.970.950.930.910.890.850.81输送机的工作倾角二0查DTII带式输送机选用手册(表3-1) k可取1.00按给顶的工作条件,取原煤的堆积角为20;原煤的堆积密度为900kg/m 3 ;考虑山上的工作条件取带速为1.6m/s

4、;将参数值代入上式,即可得知截面积S :S = q 350= 0.0675 m 23.6 puK3.6x900x1.6x1广一-图3-2槽形托辊的带上物料堆积截面表3-2槽形托辊物料断面面积A槽 角 (入)带宽 B=500mm带宽 B=650mm带宽 B=800mm带宽 B=1000mm动堆 积角P 20动堆 积角P 30动堆 积角P 20动堆 积角P 30动堆 积角P 20动堆 积角P 30动堆 积角P 20动堆 积角P 30300.0220.0260.0400.0480.0630.0760.1040.12426648300350.0230.0270.0430.0500.0670.0790.

5、1110.12968378800400.0240.0280.0450.0520.0710.0820.1160.13477330200450.02560.02930.04690.05340.07360.08400.12000.1360查表3-2,输送机的承载托辊槽角35,物料的堆积角为 20时,带宽为800 mm的输送带上允许物料堆积的横断面积为 0.0678m 2,此值大于计算所需要的堆积横断面积,因此选用宽 度为800mm的输送带能满足要求。经过计算,故确定带宽B=800mm,680S型煤矿用阻燃输送 市。680S型煤矿用阻燃输送带的技术规格:纵向拉伸强度750N/mm ;带厚8.5mm ;

6、输送带质量9.2Kg/m。3.2.2输送带宽度的核算输送大块散状物料的输送机,需要按(3.2-2)式核算, 再查表2-3B 2 + 200原煤的堆积密度按900 kg/m3。输送机的工作倾角6=0。带式输送机的最大运输能力计算公式为Q = 3.6 stp(3.2-1)式中:Q输送量( h);v带速( m / s);p 物料堆积密度(kg / m3);s 在运行的输送带上物料的最大堆积面积,m 2K输送机的倾斜系数带速选择原则:(1) 输送量大、输送带较宽时,应选择较高的带速。(2) 较长的水平输送机,应选择较高的带速;输送机倾角愈大, 输送距离愈短,则带速应愈低。(3) 物料易滚动、粒度大、磨

7、琢性强的,或容易扬尘的以环境卫 生条件要求较高的,宜选用较低带速。(4) 一般用于给了或输送粉尘量大时,带速可取0.8m/s1m/s ; 或根据物料特性和工艺要求决定。(5) 人工配料称重时,带速不应大于1.25m/s。(6) 采用犁式卸料器时,带速不宜超过2.0m/s。(7) 采用卸料车时,带速一般不宜超过2.5m/s ;当输送细碎物料 或小块料时,允许带速为3.15m/s。(8) 有计量秤时,带速应按自动计量秤的要求决定。(9)输送成品物件时,带速一般小于1.25m/s。带速与带宽、输送能力、物料性质、块度和输送机的线路倾角 有关.当输送机向上运输时,倾角大,带速应低;下运时,带速更应 低

8、;水平运输时,可选择高带速.带速的确定还应考虑输送机卸料装 置类型,当采用犁式卸料车时,带速不宜超过3.15m/s。查DTII带式输送机选用手册(表3-1)(此后凡未注明均为该书)得k=1按给顶的工作条件,取原煤的堆积角为20;原煤的堆积密度为900kg/m 3 ;考虑山上的工作条件取带速为1.6m/s;将个参数值代入上式,可得到为保证给顶的运输能力,带上必须具有的的截面积S :S = q 350= 0.0675 m 23.6 puK3.6x900x1.6x1图3-2槽形托辊的带上物料堆积截面表3-2槽形托辊物料断面面积A槽角入带宽 B=500mm带宽 B=650mm带宽 B=800mm带宽

9、B=1000mm动堆 积角P 20动堆 积角P 30动堆 积角P 20动堆 积角P 30动堆 积角P 20动堆 积角P 30动堆 积角P 20动堆 积角P 30300.0220.0260.0400.0480.0630.0760.1040.12426648300350.0230.0270.0430.0500.0670.0790.1110.12968378800400.0240.0280.0450.0520.0710.0820.1160.13477330200450.0250.0290.0460.0530.0730.0840.1200.13663946000查表3-2,输送机的承载托辊槽角35,物

10、料的堆积角为20时,带宽为800 mm的输送带上允许物料堆积的横断面积为0.0678m 2,此值大于计算所需要的堆积横断面积,据此选用宽度为 800mm的输送带能满足要求。经过计算,确定选用带宽B=800mm,680S型煤矿用阻燃输送带。680S型煤矿用阻燃输送带的技术规格:纵向拉伸强度750N/mm ;带厚8.5mm;输送带质量9.2Kg/m.3.2.2输送带宽度的核算输送大块散状物料的输送机,需要按(3.2-2)式核算,再查表2-3B 2a + 200(2.2-2)式中a最大粒度,mm。表2-3不同带宽推荐的输送物料的最大粒度mm带宽B500650粒度筛分后100130未筛分1502008

11、00100012001400180250300350300400500600计算:B = 800 = 2 x 300 + 200 = 800故,输送带宽满足输送要求。3.3圆周驱动力3.3.1计算公式1)所有长度(包括L80m)传动滚筒上所需圆周驱动力F为输送机所有阻力之和,可用式(3.3-1)计算:F = F + F + F + F + F(3.3-1)U H N S1 S 2 St式中F主要阻力,N;F附加阻力,N;F特种主要阻力,N;S1F特种附加阻力,N;S2F倾斜阻力,N。StHN五种阻力中,F、F是所有输送机都有的,其他三类阻力,根据输送机侧型及附件装置情况定。2) L80m对机长

12、大于80m的带式输送机,附加阻力Fn明显的小于主要阻 力,为此引入系数C作简化计算,则公式变为下面的形式:F = CF + F + F + F(3.3-2)UH S1 S 2 St式中c与输送机长度有关的系数,在机长大于80m时,可按式(2.3-3)计算C = L+Lo(3.3-3)L式中l0附加长度,一般在70m到100m之间;C 系数,不小于1.02。C查DTII(A)型带式输送机设计手册表3-4表3-4系数CL80100150200300400500600C1.921.781.581.451.311.251.201.17L70080090010001500200025005000C1.1

13、41.121.101.091.061.051.041.033.3.2主要阻力计算输送机的主要阻力Fh是物料及输送带移动和承载分支及回程分 支托辊旋转所产生阻力的总和。可用式(2.4-4)计算:F = fLgq + q + (2q + q )cos 5 (3.4-4)HRO RUB G式中f 模拟摩擦系数,根据工作条件及制造安装水平决定,一 般可按表查取;l输送机长度(头尾滚筒中心距),m;g重力加速度;初步选定托辊为DTH 6204/C4,查表得,上托辊间距=1.2m, 下托辊间距气二3 m,上托辊槽角35,下托辊槽角0。qo 承载分支托辊组每米长度旋转部分重量,kg/m,用式(3.4-5)计算q =饪(3.4-5)RO a 0其中气承载分支每组托辊旋转部分重量,kg; a承载分支托辊间距,m;托辊参数,知G1 = 24.3kg计算:q = G1 =243 =20.25 kg/mR。 a 1.2(3.3-6)qRu 回程分支托辊组每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