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企业管理学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5307376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企业管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现代企业管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现代企业管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现代企业管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现代企业管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企业管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企业管理学(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企业管理学现代企业管理学后感认真听完这学期的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我有很多的收获,现在对其进行一个较细的总结。这门课让我们了解和掌握企业管理的一般原理、理论和方法,培养我们专业性的企业管理意识和企业管理思维,为从事具体企业管理工作奠定理论基础。老师分七块内容介绍现代企业管理,分别是企业管理原理、营销管理、技术创新管理、运营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战略管理。首先,我了解了企业的相关基本知识,知道了什么是企业、其特征以及其各种划分方式,明白了什么叫现代企业。之前只是对企业有一个笼统的概念,第一节课上对于现代企业的特征及其各种组织形式有了一定认知。 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计划、组

2、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以期更好地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企业管理也就是为了让企业更好的达成组织目标的过程,分为六大部分。同时认识到管理者在公司中的重要性以及其所需具备的条件等。企业管理原理这一部分主要是了解企业和管理理论的发展历史和现阶段的成果,管理作为一种单独的科学和企业分离开来,形成专业的管理团队。技术创新有实现高质量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增长效益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作用,而其也是需要组织活动参与其中的。营销管理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设计的各种分析、计划、实施和控制活动,以便建立和维护与顾客的互惠关系。 它和推销的本质区别是他的最终目的是满足客户的需求,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

3、交换产品和价值。市场的需求也会随时间、季节、政治文化、经济等因素而变动,需求管理的作用就是在各种环境下调整需求量。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质就是对资金的管理。整个资金运动最基本的原动力是销售活动。它包括投资管理、筹资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 企业战略管理是企业在宏观层次通过分析、预测、规划、控制等手段,实现充分利用本企业的人、财、物等资源,以达到优化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企业战略管理是对企业战略的设计、选择、控制和实施,直至达到企业战略总目标的全过程。战略管理涉及企业发展的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问题。诸如企业的经营方向、市场开拓、产品开发、科技发展、机制改革、组织机构改 组、重大技术改造、筹资融资,等等

4、。战略管理的决定权通常由总经理、厂长直接掌握。人力资源管理( hr ),是在经济学与人本思想指导下,通过招聘、甄选、培训、报酬等管理形式对组织内外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满足组织当前及未来发展的需要,保证组织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的最大化。就是预测组织人力资源需求并作出人力需求计划、招聘选择人员并进行有效组织、考核绩效支付报酬并进行有效激励、结合组织与个人需要进行有效开发以便实现最优组织绩效的全过程。人力资源源管理分为六个模块:人员招聘与培训管理、岗位设计与培训、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劳动关系管理以及人力资源规划。企业管理的文化对形成企业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5、。企业竞争,实质是企业管理的文化的竞争。企业管理的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现代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竞争法宝。一个没有企业管理的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一个没有信念的企业是没有希望的企业。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管理的文化建设既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又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方面。 现代企业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它直接指导企业管理的具体实践, 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 , 努力提高管理, 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发展能力 , 已成为当务之急. 因此学习现代企业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通过本课程学习 ,我掌握了现代企业管理基本原理和

6、基本知识 , 熟悉企业管理的主要职能和一般过程, 掌握现代管理的科学方法和技能, 为今后工作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这学期通过这十几节课的学习,我的收获很大。从老师的上课风格和上课内容中学习了很多,感谢老师风雨无阻的给我们教授知识,我也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学习经管类的知识。虽然我的专业偏向于工程技术,但通过这次课我意识到管理类知识对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也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现代工业企业管理学模拟卷一、 名词解释1 企业2 市场细分3 质量二、 填空题1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是()和(2 按资本构成的不同,企业可分为个人企业、(和()三种类型。1 )。)3 市场调查是指企业对购买力 、()、()

7、。 及同行业经营情况的调查。4 按照工作地专业化程度以及工序数目的多少,可以划分为()、()和()三种生产类型。5 企业的机修车间属于()部门。6 流水线生产效率高的主要原因是设备按()形式布置。7 根据决策的重要程度,决策可分为(8 “泰勒制”的最大特点是(9 产品功能可分为必要功能、不足功能和(10 管理的首要职能是()。三、 问答题1 生产过程的组织原则有哪些?2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有哪些?3 大量生产类型的特点有哪些?。)功能。)决策、管理决策和业务决策。 )4 简述价值工程的工作步骤。5 进入目标市场的策略有哪一些?四、 计算题1 .加工某零件的技术要求是0 30 0.035毫米,现

8、从该零件中取样本含量 n=50,测得平均值x=30, s=0.0085,求工序能力指数,并判断能否保证产品质量?2 产品每年的固定成本为 100 万元,单位可变成本为 900 元,若市场售价为 1000元,问:a 要获利润 100 万元,其产销量应是多少?b 盈亏平衡时的产量是多少?企业管理的基本要素答:企业管理由以下基本要素构成:管理主体,是指在管理过程中具有主动、支配和影响作用的要素,既包括单 个管理者,也包括由管理者群体组成的机构管理客体,是指管理主体为达到预期目的所发挥管理职能于其上的对象物,主要包括人员、资金、技术、物资、组织和信息等。管理目的,是指管理活动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管理环

9、境,是指管理活动所涉及的空间要素。管理方法与艺术,是指人们根据管理的一般规律,研究总结的管理的一般原则、程序和方法及管理者在实践中对这些原理、原则、方法的创造性运用和发挥。简述企业契约理论的要点科斯认为市场和企业的不同在于:市场是通过非人格化的价格机制来调节资源配置的,而企业内部则是通过权威定价来完成资源配置的。二者选择的依赖在于市场定价成本和企业内部权威定价的成本的大小关系。据此,科斯认为,企业存在是由于企业的定价成本小于市场的定价成本,企业的边界就是当企业定价成本等于市场的定价成本。威廉姆森是科斯理论发展的主要贡献者之一。他提出,出于节约交易费用的理性,有效率的企业组织结构设计必须考虑以下

10、三个原则:(1)资产专用性原则(2)外部性原则(3)等级分解原则。他分析了交易的三个维度:( 1)不确定性( 2)交易频度(3)资产专用性。认为交易的维度决定了缔约方式的选择,并要求相应的交易协调规制结构与之匹配。简述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有一套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与经理层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正确的经营思想和能适应企业内外环境变化、推动企业发展的经营战略;建立适应现代化生产要求的领导制度;拥有熟练地掌握现代管理知识与技能的管理人才和具有良好素质的职工队伍;在生产经营各个主要环节普遍地、有效地使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建设以企业精神、企业形象、企业

11、规范等内容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培育良好的企业精神和企业集体意识。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在企业内部设置科学合理的治理机制,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保障。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现代企业组织制度、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构成了现代企业制度的总体框架。 现代企业制度的特征和内容( 1)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职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2)现代企业制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5 分)一是企业法人制度,他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二是有限责任制度,它有两层意思:其一是企业只以全部法人财产为限,对债务承担有限的责任;其二是当企业破

12、产清偿债务时,出资者只以投入企业的资本为限,对企业承担有限的责任。三是科学的组织制度,通过建立科学的组织制度可以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企业家的内涵和作用是什么?第一,企业家是国家经济的主体。企业家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创造者,是生产方式的创新者,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动力源之一。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必须有一大批有魅力、有胆识、有远大经济眼光的企业家,经营一批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集团,它的经济才能腾飞,国力才能强大。中国经济要强大,国企改革要取得全面成功,企业要发展,也必须培养和造就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第二,企业家是市场运行的主体。市场经济是由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实际上是企业家利用市场

13、机制配置资源的经济。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是通过企业家的主体地位体现出来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本质上是现代企业家制度的建立;没有完善的企业家制度,就决不可能有完善的企业制度。一个企业可以缺钱,缺技术、缺市场,但万万不能缺企业家。第三,企业家是先进生产力的推动者。企业家是生产力的主体,机器、设备、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只有经过企业家的整合才能变成现实生产力。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两个轮子,而企业家是联结两个轮子的中枢;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而企业家决定了人力资源的使用效果;制度变迁和制度建设是推动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企业家的出现使财产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由

14、可能变为现实,没有企业家的存在,就不可能将所有权与经营权进行分离,不可能使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也不可能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第四,企业家是企业管理的主体。科学管理实际上就是企业家才能的全面发挥。管理科学既是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主要目标,也是经济增长方式墨迹的重要条件之一。管理是什么?如果我们把企业生产过程的具体的特定方式抽象掉,把各种物质因素抽象掉,最后我们会发现,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实际上是企业家在指挥以人为群体的一种合作。这说明人是管理的灵魂,而企业家则是精灵。如何对经营者进行有效激励?对经营者的激励关键是要将经营者的报酬与其经营业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经营者的利益与所有者的利益紧密相连。但需

15、要注意的是:对经营者的报酬应采取固定收入加浮动绩效的做法;要考虑企业的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防止出现物质激励的短期行为。此外,在给以那些多年实践证明有胆、有识、贡献经营者合理的物质报酬外,还可在高需要层次上加强激励,即按评定信用等级办法将经营者的信用等级分为 abc 三级,从而为信用等级高的经营者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经营环境,支持、帮助其实现追求目标和体现自身价值。如何理解和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普拉哈拉德和哈默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尤其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整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 根据这一定义,核心竞争力应该是企业内部一系列互补的知识和技能的结合,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通过不断整合内外部资源和能力而形成的。然而,目前我国不少企业在对核心竞争力的认识上、在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实践中,还存在一些误区。 核心技术不等于核心竞争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有利于增强核心竞争力。但掌握了核心技术,不等于具备了核心竞争力。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