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5306202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05.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专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专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专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专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5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基础回顾】考点内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要求:n考纲解读:1 .知道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原因2 .理解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类型和区分3 .知道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4 .理解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考点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 .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2 .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3 .调节基础:负反馈调节。4 .特点: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考点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种类1 .抵抗力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2 .恢复力稳定性: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考点三

2、、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措施1 .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 的自我调节能力。2 .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 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技能方法】1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具体表现(1)由下面的图示可得出生态系统在结构上相对稳定。时间(2)生物群落的能量输入与输出相对平衡,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保持相对平衡,可得 出生态系统在功能上相对稳定。2 .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实例-鸟数度增加鸟数量下降rt JI为食将再因饥吗吃少鸟宓丈增加微死亡量宓虫量害出t 七苫束果鼠减少一)害点数量增加二由以上图示看出: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

3、基础是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 存在。3 .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报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区实质别核心、一般呈相反关系,据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I恢复力 稳定性差,反之亦然;联系二者是同时存在于同1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 作用力,它们相互作用其同维持生态煞统的精定。如图所示:归葬结檎夏梁程度稳 定 程抵舱力稳定性嵌甄力榜定性4.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关系组分门找谢节 能力强.臂群结营葬结 构筑弛自视潮方 能力弱生态系统 抵抗力稳 定懵也生痣系统抵就力粮营葬结 构筑弛自视潮方 能力弱5 .生态系统稳定性易错点(1)对于极地苔原(冻原),由于物种组分单一、结构简

4、单,它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 复力稳定性都较低。(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与生物种类有关,还要考虑生物的个体数量。(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是恒定不变的,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 限度。(4)负反馈调节并非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而是使最初发生的那种变化向相反方 向发展,使生态系统达到并保持相对稳定。6 .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和总稳定性的关系0时同(1)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2)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偏离的大小可以作为抵抗力稳 定性的定量指标,偏离大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弱;反之,抵抗力稳定性强。(3)x可以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

5、的时间,x越大,表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反之,恢复力稳定性越强。(4)TS表示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围成的面积,可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这一 面积越大,则说明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弱。【基础达标】1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确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B.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往往就越弱C.不同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基本相同D.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就是要禁止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利用【答案】B【解析】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呈负相关;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越弱;提高生态系统

6、稳定性,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2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 稳定性就越强,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所以 D不正确。3.若森林地区持续干旱,树木往往会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以保证获得足够水分,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7、这反映了森林生态系统()A.恢复力稳定性较强B.抵抗力稳定性较强C.恢复力稳定性较弱D.抵抗力稳定性较弱【答案】B【解析】由题干分析可知,森林生态系统中树木在干旱环境下通过扩展根系的分布空间, 以保证获得足够水分,这反映了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抵抗力稳定性。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除去杂草提高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D. 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答案】B【解析】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少

8、,抵抗力稳定性越低,恢复力稳定性越高。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除去杂草提高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会降低。5.下列实例中,属于恢复力稳定性的是()A.由于乱砍滥伐,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小,引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B.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C.乡村有一个池塘,每天都有人到池边洗东西,可池水依然清澈如故D. 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闯入某大型肉食性动物后,生态系统的各成分相互作用,直到恢复为原来的状态【答案】D【解析】判断是否属于恢复力稳定性主要强调两点: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具备这两个 条件的只有Do【能力提升】1.有些人工林面积大,构成的树种单一,树

9、木年龄和高度比较接近,树冠密集,这 种森林被称为绿色沙漠”。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植物种类单一,无法提供多样的食物或栖息环境,因而动物种类也十分稀少B.密集的树冠遮挡了阳光,使林下缺乏灌木层和地表植被,群落结构简单C.营养结构简单,食物链短,生态系统的稳态容易维持D.生物多样性水平低,缺少天敌对虫害的控制,易爆发虫害【答案】C【解析】人工林植物种类单一,无法提供多样的食物或栖息环境,因而动物种类也十分 稀少,A正确;人工林密集的树冠遮挡了阳光,使林下缺乏灌木层和地表植被,群 落结构简单,B正确;营养结构简单,食物链短,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差,生态 系统的稳态不容易维持,C错误;人工林营养结

10、构简单,生物多样性水平低,易爆 发虫害,D正确。2.下图中的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 (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和),图 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范围,当受到外界干扰时就偏离正常范围,偏离值为 T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恢复到正常范围所需的时间为& TS表示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围成的面积,可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依图判断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生君系津功能口时间A.相同干扰,T值越大,表示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小B. S值越大,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越大C.在一定干扰范围内,TS值越大,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低D.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如果有同样的

11、 T值,则所受干扰程度一定不 同【答案】B【解析】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 力,所以抵抗力稳定性越大,受到相同程度的外界干扰时偏离正常范围的距离即图 示的T值就越小,反之,T值就越大,故A项正确;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 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所以恢复力稳定性越大,遭到外界 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时间就越短,即图示中S的距离越短,故B项错误;由于TS值越大,就意味着T值和S值均大,所以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力性就越 小,故C项正确;由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大于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 力稳定性,若所受干扰程度相同,则热

12、带雨林生态系统的T值要小于草原生态系统的T值,若有相同的T值,则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所受的干扰程度肯定大于草原生态 系统,故D项正确。3 .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 者数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解析】受到干扰后,种群数量波动范围小的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强。4 .如图为一个密闭生态缸处于良性状态的碳循环模式图,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1-TwQM;额I京河I物】 A.行为信息在无机环境和异养生物之间可进行单向或双向传递B.三种生物的成分自左向右依次分别代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生态缸需要放置在一个有适宜散射光的位置才

13、能正常运转D.可通过观察自养生物等成分的生活状况来判断生态缸是否处于稳定状态【答案】A【解析】行为信息只存在于生物与生物之间;生态缸需要有能量的输入才能维持正常的 运转,因此需要适宜的光照,但不能放在直射光的环境中;若自养生物等成分能正 常生活,说明生态缸处于稳定状态。5.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常常趋向于稳态。图甲表示载畜量对草原中生产者 的净生产量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自身呼吸消耗 量的差值)。图乙表示生殖数量或死亡数量与种群大小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由图甲可知,C点以后生态系统的稳态将受到破坏B.由图甲可知,适量的放牧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C.由图

14、乙可知,F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D.由图乙可知,F点表示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答案】C【解析】由图甲可知,C点以后随载畜量的增加,生产者的净生产量将低于未载畜时生 产者的净生产量,A正确;载畜量在AC之间时生产者的净生产量都不低于未载畜 时生产者的净生产量,B正确;图乙中,F点时出生率和死亡率相当,故 F点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C错误;F点时出生率和死亡率相当,种群达到最大数量,D正确。【终极闯关】1. (2015届江苏四市高三调研)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以及稳定性的叙述, 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都属于能量金字塔的同一营养级B.稳定的生态系统如没有物质和能量的输

15、入也能维持稳定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来说都是有利的D.一个越不容易被破坏的生态系统一旦破坏后恢复起来越容易【答案】A【解析】各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都含有能量最多,都属于能量金字塔的同一营养级,A正确;生态系统的物质可以循环利用,但是能量流动是单向的,所以稳定的生态系 统如没有物质输入也能维持稳定,但是没有能量的输入,就难以维持稳定,B错误;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来说不一定都是有利的,比如说警戒色就是为 了吓退捕食者,C错误;一个越不容易被破坏的生态系统一旦破坏后恢复起来越困 难,比如森林生态系统,D错误。2. (2014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模拟)以下不属于反馈调节的是()A.水体遭受污染后生物大量死亡进一步导致水体污染加重B.机体再次感染SARSfi毒时,迅速产生更多的效应淋巴细胞C草原上蛇与鼠的数量通过捕食和被捕食保持相对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