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器校色以及色温等概念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5305172 上传时间:2023-07-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2.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显示器校色以及色温等概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显示器校色以及色温等概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显示器校色以及色温等概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显示器校色以及色温等概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显示器校色以及色温等概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显示器校色以及色温等概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显示器校色以及色温等概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显示器校色与摄影调色相关概念:光源:广义地讲,一切能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辐射电磁波的东西都可以称为光源; 狭义地讲,就是指照明,能在可见光整个波段范围内能提供较均匀分布的光能辐 射体才是光源。等能光源E:是一种理想的辐射能分布完全均匀的光源。其相关色温只有5400K, 相当于直射阳光,故仍是一种偏暖的白光。根据人眼的色知觉判断,理想的白是 偏冷的,即为色温较高的白光。索尼显示器的白色偏冷,因此感觉其色彩非常艳 丽,适合人眼的特点。荧光增白剂的作用是通过在涂料里加少量的蓝颜料,来增 强冷和白的感觉。白平衡:白平衡就是针对不同色温条件下,通过调整摄像机内部的色彩电路使拍 摄出来的影像抵消偏色,更接近

2、人眼的视觉习惯。白平衡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在任 意色温条件下,摄像机镜头所拍摄的标准白色经过电路的调整,使之成像后仍然 为白色。色温:(1)定义:色温(colo(u)r temperature)是表示光源光色的尺度,是表示光源 光谱质量最通用的指标,一般用Tc表示,单位为K (开尔文)。光源的色温是 通过对比它的色彩和理论的热黑体辐射体来确定的,热黑体辐射体与光源的色彩 相匹配时的开尔文温度就是那个光源的色温(色温按绝对黑体来定义的,绝对黑 体的辐射和光源在可见区的辐射完全相同时,此时黑体的温度就称此光源的色 温)。它直接和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相联系。(2)原理:开尔文认为,假定某一纯黑物体,能够将

3、落在其上的所有热量吸收, 而没有损失,同时又能够将热量生成的能量全部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话,它 产生辐射最大强度的波长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例如,当黑体受到的热力相当于 500550C时,就会变成暗红色(某红色波长的辐射强度最大),达到1050 一 1150C时,就变成黄色.因而,光源的颜色成分是与该黑体所受的温度相 对应的。色温通常用开尔文温度(K)来表示,而不是用摄氏温度单位。打铁过程 中,黑色的铁在炉温中逐渐变成红色,这便是黑体理论的最好例子。通常我们所 用灯泡内的钨丝就相当于这个黑体。色温计算法就是根据以上原理,用K来对 应表示物体在特定温度辐射时最大波长的颜色。根据这一原理,任何光线

4、的色温是相当于上述黑体散发出同样颜色时所受到 的“温度”。颜色实际上是一种心理物理上的作用,所有颜色印象的产生,是由于 时断时续的光谱在眼睛上的反应,所以色温只是用来表示颜色的视觉印象。(3)常见光源色温:低色温光源的特征是能量分布中,红辐射相对说要多些, 通常称为“暖光”;色温提高后,能量分布中,蓝辐射的比例增加,通常称为“冷光”。 一些常用光源的色温为:标准烛光为1930K (开尔文温度单位);钨丝灯为 2760-2900K;荧光灯为3000K;闪光灯为3800K;中午阳光为5600K;电子闪 光灯为 6000K;蓝天为 12000-18000K。(4)应用:显示器:色温(ColorTem

5、perature)是高档显示器一个性能指标。15英寸 以上数控显示器肯定带有色温调节功能,通过该功能(一般有9300K、6500K、 5000K三个选择)可以使显示器的色彩能够满足高标准工作要求。高档产品中 有些还支持色温线性调整功能。摄影:彩色胶片的设计,一般是根据能够真实地记录出某一特定色温的光源 照明来进行的,分为5500K日光型、3400K强灯光型和3200K钨丝灯型多种。 因而,摄影家必须懂得采用与光源色温相同的彩色胶卷,才会得到准确的颜色再 现。如果光源的色温与胶卷的色温互相不平衡,就要靠滤光镜来提升或降低光源 的色温,使与胶卷的色温相匹配,才会有准确的色彩再现。通常,两种类型的滤

6、光镜用于平衡色温。一种是带红色的81系列滤光镜, 另一种是带微蓝色的82系列滤光镜。前者在光线太蓝时(也就是在色温太高时) 使用;而后者是用来对付红光,以提高色温的。82系列滤光镜使用的机会不如 81系列的多。事实上,很多摄影家的经验是,尽量增加色温,而不是降低色温。 用一枚淡黄滤光镜拍摄最平常的日落现象,会产生极其壮观的效果。美国一位摄影家的经验是,用微红滤光镜可在色温高达8000K时降低色温, 而用蓝滤光镜可使日光型胶卷适用于低达4400K的色温条件。平时,靠使用这 些滤光镜几乎可以在白天的任何时候进行拍摄,并取得自然的色调。但是,在例 外的情况下,当色温超出这一范围之外时,就需要用色彩转

7、换滤光镜,如琥珀色 的85B滤光镜,可使高达19000K的色温适合于日光型胶卷。相反,使用灯光 型胶卷配以82系列的滤光镜,可使色温下降到2800K。(5)色温选择:中国的景色一年四季平均色温约在8000K9500K之间,电视 台在节目的制作都以观众的色温为9300K去摄影的。欧美平时色温,以一年四 季的平均色温约6000K为制作的参考的,所以我们再看那些外来的片子时,就 会发现5600K6500K最适合观看。因此,我们会觉得猛的看到欧美的电脑或 者电视的屏幕时感觉色温偏红,偏暖。就是色温黑眼睛的人看9300K是白色的, 但是蓝眼睛的人看了就是偏蓝,6500K蓝眼睛的人看了是白色咱们中国人看了

8、 就是偏黄。(5)争论:说法1:色温上的喜好是因人而定的,这跟我们日常看到景物景色有关,例 如在接近赤道的人,日常看到的平均色温是在11000K(8000K(黄昏) 17000K(中午),所以比较喜欢高色温(看起来比较真实),相反的,在纬度较高的 地区(平均色温约6000K)的人就比较喜欢低色温的(5600K或6500K),也就是说 如果您用一台高色温的电视去表现北极的风景,看起来就感觉偏青;相反的若您 用低色温的电视去看亚热带的风情,您会感觉有点偏红。说法2:地球上不同人种、不同种族的正常人,对颜色的感受是一样的,不 要以为地区或者虹膜颜色不同。看到的颜色就会有差异。试想在美国有来自世界 各

9、地不同的种族,如果大家对同一种颜色的感知是不一样的,那为什么从来就没 听说过电影、电视节目、杂志会接到不同人种所投诉的不同偏色呢?由此反过来 也证明了,所有人看到的颜色应该都是一样的(色盲除外)。详见 Video Demystified和D65,你不知道的正确彩色世界。显示器校色:首先我们需要对显示器的模式进行合适设置。考虑到目前市场中的大部 分显示器产品几乎都支持sRGB工作模式,因此我们必须先确认当前使用的显 示器已经处于sRGB工作模式,如果发现它还没有处于这种工作模式时,必须 及时对显示器进行合适设置。由于不同品牌、不同型号显示器的设置方法完全不 同,因此我们最好参考显示器的操作说明书

10、进行有针对性的查看与设置。一般来 说,设置显示器的工作模式参数时,都需要经过三个操作步骤,第一就是打开显 示器的色彩调节设置窗口,第二就是进入色温设置选项页面,第三就是选中 sRGB工作模式并单击“确定”按钮进行确认,这么一来就能使显示器处于sRGB 工作模式状态了。其次我们还需要对计算机系统的显示属性进行合适设置。在进行这项设置操作时, 可以按照如下步骤来进行:首先用鼠标右键单击Windows系统桌面的空白区域, 从随后出现的快捷菜单中执行“属性”命令,打开本地计算机的系统显示属性设置 界面;单击该设置界面中的“设置”标签,并在对应的设置标签页面中,单击一下“高 级”按钮,进入到系统的高级显

11、示属性设置窗口;单击该设置窗口中的“颜色管理” 选项卡,打开如1所示的选项设置页面,在该页面中我们可以增加或者修改本地 计算机系统的色彩管理文件以达到匹配sRGB工作模式;要是发现本地系统还没 有现成的颜色配置文件时,可以直接单击“添加”按钮,打开一个标题为“添加配置 文件关联”的文件选择对话框,然后将其中的“sRGB Color Space Profile.icm”文 件选中,最后单击“确定”按钮,完成系统显示属性的设置任务。下面我们就需要在Photoshop图象编辑程序进行ICC的指定操作。所 谓ICC,其实是一种颜色管理系统的国际标准,几乎绝大多数操作系统和应用软 件都支持这个国际标准。

12、在Photoshop图象编辑程序中指定ICC标准时,可以 先运行Photoshop图象编辑程序,在弹出的程序编辑窗口中,单击菜单栏中的“编 辑”选项,从弹出的下拉菜单中执行“颜色设置”命令,打开如图2所示的颜色设置 对话框,在该对话框的“工作空间”设置项处,将“RGB”参数修改为“sRGB IEC61966-2.1”,其他参数可以选用默认数值,最后单击“确定”按钮,这么一来 通过Photoshop图象编辑程序编辑的图象在显示器上显示时,就不会出现色差 现象了。当然,要是我们当前使用的显示器不支持sRGB显示标准时,我们同样 有办法让它显示出色彩的真实面貌出来,我们只要打开显示器的色彩调节设置窗

13、 口,进入到色温设置页面,然后将色温参数设置为9300K,再按照上面的设置步骤将系统显示属性的颜色配置文件设置成和显示器型号完全相同的ICC就可以了,最后再在Photoshop图象编辑程序中将工作空间的“RGB嚓数修改为和计算机系统ICC 一致的文件名就可以了。摄影调色一般数码相机都已有自动、日光、密云、钨丝灯、光管、闪光灯及手动模式。不 过每部机的表现都有差异,如果相机受到设计局限,如自动白平衡的侦测范围大 约在4000-7000K左右,遇偏离中性色温更夸张的环境时,就会显得无能为力, 必要时就需要用预设色温收窄范围,或用手动白平衡。以下是松下相机手动输入色温(K)的画面,可以看到左手边色温

14、表由下至上 有蜡烛、灯胆、日光、阴天、阴影等选项,数值介乎2500-10000K。室内光为 日光型光管,当数值为5400K时,与日光管的色温相近,所以可以看到背景都 是白色。输入的色温和光管对应,所以显示色调正常,背景是正常的白色。输入低至2500K,日光管色温比输入的色温高,所以变成“相对冷”的色 调,显示也会变青蓝。白平2500K输入至10000K,日光管色温比输入的色温低,颜色会变得偏黄。试用灯胆照明,输入数值为2600K,与灯胆光色温相近,背景也可以显示成白色。输入5400K时,灯胆光色温比输入的色温低,所以变成相对暖的色调,变 得橙黄。再输入至10000K,灯胆光色温比输入的色温差距拉宽,颜色会变得 更加偏红黄。K ADJUSTSK ADJUST令看到这个输入色温后,也许大家是否开始理解到,相机对不同色温的表现, 是一个相对性的调校,如果现场的色温比相机设定的色温较高或低,色彩就相对 显得冷或暖。当色温和相机设定的色温相符合时,就能使颜色变得正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