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初中语文:隆中对标准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5303517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初中语文:隆中对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版】初中语文:隆中对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版】初中语文:隆中对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部编版】初中语文:隆中对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部编版】初中语文:隆中对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初中语文:隆中对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初中语文:隆中对标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语文资料 精品资料授课时 间科目班级课题隆中对第 课时课型 教 学 目 标情感态度认识、了解诸葛亮作为中国古代第一智者的生平经历及主要功绩,培养爱国主义情操,了解三国文化。知识技能一、明确诸葛亮的政治蓝图及策略;二、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以及锐利深刻的战略眼光。过程方法1、将课文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利用网络查阅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形成对三国文化的初步感知。2、将语文学习与历史学习结合起来。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学习本课将文史结合起来势在必行。从东汉末年到三国再到西晋统一天下的这段历史应在课文当中有所体现。教学重点难点1诸葛亮怎样提出自己的策略?2诸葛亮为什么提出这样的策略?教学设计思路新课标提出

2、“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篇教学设计旨在立足文本本身,教师适度的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教学任务。教学准备老师研究教材、教法,准备教具、资料。学生了解诸葛亮的简单生平事迹、东汉末诸侯割据的状况和三国鼎立的形势图,以期对文本教学的背景资料有一些基本的感性接触。 教学资料剪贴、摘抄一、隆中对隆中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的开头部分。标题为后人所加,有的选本亦题为草庐对。本文写的是刘备第三次到草庐时与诸葛亮的谈话。“对”,

3、是下对上的回答,这里有“对策”的意思,指诸葛亮对刘备提出兴复大业这一问题作出的回答。诸葛亮的对策,为刘备规划了分三步走的切实可行的策略,是指导刘备今后若干年行动的纲领,后来成为刘备的国策。二、历史背景 东汉末年,汉室倾颓,局势混乱,各地群雄割据,人才择主而事。汉室后裔刘备怀有兴复汉室之志,但势单力薄,无法与群雄抗衡。为实现统一大业,刘备广揽人才,筹谋大计。而此时诸葛亮“躬耕陇亩”,避世待时。刘备三顾茅庐,以诚纳贤,终于请得卧龙出山,并按照诸葛亮的意见开始了光复大业。资料:1诗词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2诸葛武侯祠对联:日月同悬出师表,风云常护定军山

4、。青山绕郭宜龙卧,翠柏参天有鹤来。有庐堪千古,读策定三分。草庐卧龙,王佐动先主三顾,兰田生玉,英才起吴帝唯称。梁父吟成高士志,出师表见老臣心。3词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4故事: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火烧赤壁、七擒孟获、空城计。教 学 程 序 及 内 容师生活动设计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二、老师介绍三国志,范读课文。三、生准备分小组比赛朗读课文,为课文正音、正字。四、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参照课文注释,自己解读课文,有问题的,做上记号。老师巡视指导,然后集中解答疑难字句,充分相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交流,能够解决疑难问题,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五、布置作业:第二课时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

5、,引导学生进一步研读课文,了解诸葛亮的政治蓝图及策略,解决课后习题一。一、请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讨论:(用原文回答)1刘备的现状:刘备为什么会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2天下的形势:曹操、孙权、荆益二州。3在此形势下,诸葛亮为刘备设计的策略及政治蓝图是什么?二、再读课文,你如何评价诸葛亮?与同学交流一下。三、布置作业:第三课时一、本节课进行比较阅读,将小说中的诸葛亮与史书中的诸葛亮相比较,小说家进行了哪些艺术加工?二、关于诸葛亮还有哪些故事?请同学们课后阅读三国演义,研究诸葛亮的战略在小说中是如何演绎的。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进一步了解诸葛亮的一生,谈谈你的感受,写在周记本上。课后练习作业熟读课文。完成短文:我眼中的诸葛亮。 板 书蓄水静待(正) 荐水替用(侧) 问水求计 放水对策 称善情好 鱼水相得荆州其主不守用武之国环境优越益州璋弱鲁北人思明君高祖成业优势:帝室信义策略:西和南抚外结内修蓝图:霸业可成汉室可兴课后反思 将小说中的诸葛亮和历史文献中的进行比较是三节课的亮点,学生学习情绪浓厚,思维活跃。既训练了发散性思维,又拓宽了知识面。三节课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教案检查情况: 检查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