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5303130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走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走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走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走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走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走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走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课堂教学的改革正呈现出蓬勃开展的势态,并取得了显著成果。根据我所掌握的情况和研究体会,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几个误区,并探讨走出误区的方法。:课堂教学改革 ,误区 ,方法当今,课堂教学的改革正呈现出蓬勃开展的势态,并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在教改实践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以下根据我所掌握的情况和研究体会,谈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几个误区,并探讨走出误区的方法。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误区误区之一: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有些教师在教学中把提问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混为一谈,导致课堂教学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问题设计欠合理化、科学化,提问随意性大,缺乏精

2、心安排,无视对重点、难点的讲解。启发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诱导、点拨下,使学生通过亲自尝试探索,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将新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再发现过程。显然提问式教学是贯彻启发性原那么的有效手段,但两者不是等同的。提问不一定都有启发作用,启发性原那么是否得到贯彻,不是看形式上的提问,而是看学生的心智活动是否到达顿悟。教学中如何通过提问来实施启发式教学,文中给出了探讨。误区之二:以“少讲少练代替“精讲精练。主要表现在教师对重点、难点内容不进行深入分析讲解,照本宣科;以学生模仿练习为主,练习的题目无针对性、概括性、层次性;重复题型屡次出现,学生机械套用公式、定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3、,对知识前后之间联系不清楚。例如,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之间的关系没有讲清楚,学生练习时套用书中公理,在判断命题“(1)两条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一个锐角和一直角边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正误时,用“HL公理判为“。究其原因,是教师钻研教材不深,讲解不透,对“三角形全等判定公理适合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反之不然交待不清。所谓“精讲,就是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水平为依据,以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为手段,作要言不烦的适度讲解。所谓“精练,就是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水平为依据,以提高能力为目的,以科学、艺术的训练措施为手段,做典型而又有针对性的适量练习。精讲精练的要

4、点是内容精要、方法精巧、语言精炼、难度适当、多少适量,决不是少讲少练。误区之三:以?教师教学用书?代替备课笔记。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只看?教学用书?,不钻研大纲、教材,不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以?教师教学用书?代替备课笔记,从而导致课堂教学脱离教学实际,教学无针对性。事实上,?教师教学用书?与备课笔记是两码事,不能等同视之。?教学用书?用来帮助教师分析教材难点、把握教材的深度,提供处理教材的方法,是指导性参考用书。教师应根据自己的理论水平、学生实际情况来精心设计教案,把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具体落实到每节课。?教学用书?是教学的宏观指导,备课教案是教学的微观落实,只有把宏观指导与微观落实统一起来,才能取

5、得好的教学效果。误区之四:只重视教法改革而无视学法指导。多数中青年教师素质较好,知识面广,勇于改良教法,但在改良教法的同时却无视了学法指导,使教学效果不能长时间稳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提高不快。有的教师对学法指导缺乏深刻的认识和研究。而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是一个正在研究的课题,目前大家形成的共识是:学法指导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拘泥于形式,灵活处理。如在复习课中结合内容向学生介绍常见的复习方法:比照小结法、歌诀概括法、回忆再现法。在培养学生智力过程中,教给学生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方法;教给学生观察数式和图形特点;教给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比照、概括等思维活动的方法;教给学生图

6、示记忆、列表记忆、归纳记忆、例证记忆的方法等。总之,学法指导重在提高学生自己获得知识的能力。误区之五:把数学教学看成是思维结果的教学。教学中,过分偏重于数学知识的工具性,无视了它在开展思维方面的智力价值,削弱了知识的发生、开展过程,无视探索性非论证思维(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的培养,过分偏重于整理性的论证思维(逻辑思维)的训练。在解题过程中,过分强调“框题型、对套路,企图强化思维定式,结果使学生陷入思路呆板、单一状态。改变这些教学现象,教师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要认真研究概念的概括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和解题方法的思考过程。二、认真学习,加强研究,走出误区1.加强理

7、论学习,提高教师素质,是走出误区的保障。教师必须加强理论学习,认真钻研数学教学法、数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根底理论。在专业知识、理论方法上,要以“人有我新,人新我深的进取思想为指导;在教学艺术上,要立足实际,不断创新;在教学改革上,要认真研究,结合实际走“用中求实,仿中创新,先死后活再提高的逐步开展的路子。把学习、教学、科研融为一体,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克服教学改革中的盲目性。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开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

8、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根底。2.更新观念,增强新的意识,是走出误区的根本。教学观念的更新是教学改革的先导,只有彻底摒弃陈腐僵化的教学思想,从全新的角度来认识、探索教学问题,才能使课堂教学改革具有生命力。首先,要更新教学观念。如(1)过程暴露观点:数学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再发现的过程,把怎样思考、为什么这样思考的道理及曲折寻找解题途径等,准确、鲜明、深刻地展示给学生。(2)反应矫正观念:没有反应的教学是盲目的教学,是脱离实际的教学。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掌握学习策略的实质,是群体教学并辅之以每个学生所需要的频率的反应与个别化的矫正性的帮

9、助。其次,要增强新的教学意识。如(1)大纲意识:在教学中应严格按大纲要求进行教学。大纲要求主要表达在两个方面:一是知识内容的范围要求;二是知识点的层次要求。目前教学中超内容范围的较少,而超知识层次要求的较多。(2)目标体系意识:义务教育每节课都有认识目标,目标制定要具体化,目标实现程度要清楚,便于测量、评价。(3)学生参与意识: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真正表达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里的参与主要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参与,特别是学困生参与教学。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 ,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 ,颖悟非凡貌 ,属句有夙性 ,说字惊老师。于是看 ,宋

10、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 ,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那么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 ,“教师一说是比拟晚的事了。如今体会 ,“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 ,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异。辛亥革命后 ,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 ,故又称“教师为“教员。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走出教学改革的误区,推动教学改革的迅速开展。一般说来 ,“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 ,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 ,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 ,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 ,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 ,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