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正畸学简答汇总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5303001 上传时间:2022-08-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正畸学简答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口腔正畸学简答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口腔正畸学简答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口腔正畸学简答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口腔正畸学简答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口腔正畸学简答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正畸学简答汇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颅面骨的发育方式?1. 软骨的间质及表面增生。 2. 骨缝的间质增生。 3. 骨的表面增生。 X线头影测量的主要应用有哪些?1、研究颅面生长发育。 2、牙颌、颅面畸形的诊断分析。 3、确定错合畸形的矫治设计。 4、研究矫治过程中及矫治后的牙颌、颅面形态结构变化。 5、外科正畸的诊断和矫治设计。 6、下颌功能分析。 试说明矫治力的分类?有哪几种分类法? 一、以强度划分为重度力、中度力、轻度力。 二、 以作用时间划分为间歇力和持续力。 三、 以产生的方式划分为机械力、肌能力、磁力。四、 以来源划分为颌内力、颌外力、颌间力。 五、 以作用效果划分为正畸力和矫形力。 最适矫治力的表现?1、无明显的自

2、觉疼痛,仅有发胀感觉。 2、叩诊无明显反应。 3、牙松动度不大。 4、移动的牙位或颌位效果显著。 5、X线显示,矫治牙的根部及牙周无异常。 矫治器性能的基本要求?1、矫治器对口腔硬软组织及颌面部无损害,不与唾液起化学反应,符合生理要求,不影响牙颌面的正常生长发育和功能。2、矫治器的体积尽量小巧,戴用舒适,显露部分尽量少,对美观影响小。 3、容易洗刷,便于清洁,不影响口腔卫生。4、结构简单、牢固,发挥弹力好,力量易于控制,效果好。5、应具有稳固的支抗,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发挥作用力部分应便于调整,有利于控制矫治力的方向和大小。 矫治器分类?一、根据矫治器的作用目的分为矫治性、预防性、保持性。

3、二、根据矫治力的来源分为机械性、磁力性、功能性。三、按固位方式分为固定矫治器和活动矫治器。 活动矫治器的优缺点?优点:1 患者能自行摘戴,便于洗刷,能保持矫治器和口腔的卫生。2避免损伤牙周组织。3不影响美观。4只要设计合理,制作精细,调整加力适宜,能矫治一般常见的错合畸形。5此类矫治器构造简单,制作容易。缺点:1基牙无倒凹者,固位相对差,效果不佳,支抗不足。2作用力单一,控制牙移动能力不如固定矫治器,牙齿移动方式多为倾斜移动,整体移动难。3影响发音,因为基托的关系,所以舌活动度受限,说话不清楚。4有异物感,取戴麻烦,患者往往不能坚持戴,活动矫治器需要患者积极合作,否则疗效不佳。5剩余间隙处理难

4、。 固定矫治器的优缺点?优点:1固位良好,支抗充足。2能使多数牙移动,整体移动、转矩和扭转等移动容易。3能控制矫治牙的移动方向。4能矫治较复杂的错合畸形。5体积小,较舒适。6不影响发音和口语训练。7临床复诊加力间隔时间长。8疗程较短,患者不能自行将矫治器摘下不戴,所以矫治力得以持续发挥。 缺点:1带用固定矫治器需特别重视口腔卫生保健,如不能特别注意口腔保健易引起龋、龈炎。2固定矫治技术相对复杂,临床不能自行取卸,容易引起牙体、牙周组织的损害,产生不良后果。 1 如何加强支抗?1 增加支抗牙的数目。2 将支抗牙连接成一整体。 3 增大活动矫治器的基托面积,保持与组织面的密贴。 4 在应用颌内或颌

5、间支抗的同时,加用口外弓等颌外支抗来增强支抗,以防止支抗牙的移位。 5 上颌6间加横腭杆。 6 上颌6间加Nance弓。 7 下颌6间加舌弓。 8 微种植体支抗系统。 邻面去釉的适应症?1 轻度或部分中度间隙不足,特别是低角病例。2 牙齿较大, 上下牙弓牙大小比例失调。 3 患者口腔卫生及牙周状况良好,龋坏牙少。4 成年患者。 正畸拔牙的原则?1 对正畸拔牙应取慎重态度,决定是否拔牙要经过细致的模型和X 线头影测量分析。可拔可不拔时尽量不拔牙,试验性治疗36个月后再决定。2 尽量拔除病牙。拔牙前应在全口曲面断层X线对牙周膜、齿槽全面估计,并确定是否存在埋伏多生牙、先天缺失牙、断根和弯根等,应尽

6、量拔除病牙。3 对称性拔牙的问题。上颌单侧拔牙应格外慎重,上颌中线如偏向一侧,将对面形美观有较明显的影响,。下颌四个下切牙大小形态相似,拔除一个下切牙并不影响牙弓对称性和面形。4 补偿性拔牙的问题。多数情况下一个牙弓拔牙后,另一个牙弓也需拔牙使上下牙量一致得到良好的咬合关系。 正畸拔牙时应考虑哪些因素?1 牙列拥挤度。2 牙弓突度。3 Spee曲线曲度。4 支抗磨牙的前移。5 垂直骨面型:高角病例拔牙多,高角病例拔牙标准可适当放宽,低角病例拔牙要慎重。6 矢状骨面型。7 面部软组织侧貌。8 颌骨生长发育。 9 上下磨牙、尖牙关系,中线矫正。 Angle分类? 第一类错牙合中性错牙合:磨牙关系为

7、中性关系(上颌6近中颊尖咬于下颌6近中颊沟) 第二类错牙合远中错牙合:磨牙为远中关系(下颌后退) 第一分类磨牙为远中错牙合关系,上颌前牙唇向倾斜 第一分类,亚类一侧磨牙为远中关系,一侧为中性关系,上颌前牙唇倾 第二分类磨牙远中关系,上前牙舌倾 第二分类,亚类一侧磨牙远中关系,一侧中性关系,上前牙舌倾 第三类错牙合近中错牙合:磨牙为近中关系(下颌前移) 亚类一侧磨牙近中关系,另一侧中性关系 2 方丝弓矫治技术的基本步骤? 1、排齐和整平。 2、关闭拔牙间隙及矫治颌关系。 3、牙位及牙合关系的精细调整。 4、保持。 前牙深覆牙合的分类?1 牙型:上、下颌前牙及牙槽发育过高,后牙及后牙牙槽高度发育不

8、足。上前牙长轴垂直或内倾,下前牙有先天性缺失或下牙弓前段牙拥 挤所致的下颌前段牙弓变短。磨牙可为中性牙合轻度远中牙合或远中牙合关 系,面下1/3变低,头影测量主要为牙长轴和牙槽的问题。颌骨形态、大小基本正常,面部畸形不明显。 2 骨型:不仅有上下前牙内倾、前牙及前牙区牙槽发育过度、后牙及后牙槽高度发育不足的问题,同时伴有颌骨与面部畸形。头影测量ANB角大,后、前面高的比例超过65%,下颌平面角小于正常,下颌支过长,下颌呈反时针旋转生长型。切牙内倾和深覆合患者常伴上、下颌牙拥挤。 错合畸形矫治后为何需保持?1.错合畸形矫治后的结果是不稳定的,易退回至原位。 2.矫治后牙周围的骨骼及邻接组织的改建

9、需一定时间。 3.合的平衡尚未建立。 4.口腔不良习惯未破除。 5.生长型及性别可能影响矫治效果。 6.第三恒磨牙的萌出。 7.超限矫正。 保持器应具备哪些条件?1.对于正在生长期的牙列,不能妨碍牙颌的正常生长发育。 2.尽可能不妨碍各个牙的正常生理功能。 3.不妨碍咀嚼、发音等口腔功能,不能影响美观。 4.便于清洁,不易引起牙齿龋蚀或牙周组织炎症。 5.结构简单,容易摘戴,不易损坏。 6.容易调整。 保持器去除后如何预防复发?1 过度矫正。 2 尽可能的在生长发育期矫治。 3 对严重扭转牙矫治后,行牙龈手术。 4 永久性保持。5 正颌外科消除错颌病因。 方丝弓矫治器的原理和三个序列弯曲?原理

10、1.被弯曲矫治弓丝的形变复位 2.应用保持弓丝作固定和引导 三个序列:第一序列弯曲:水平向弯曲 第二序列弯曲:垂直向弯 第三序列弯曲:转矩弯曲 正畸矫治过程中牙周组织的反应? 一、牙周膜变化:矫治力作用于牙体后牙周膜产生代谢改变和方向的变化。 二、牙槽骨的反应:进行必要的增生和吸收,以维持原有的牙槽结构和骨量。 三、牙龈的反应性变化:牙龈在正畸治疗中的变化是很微弱的,只有少量的增减与调整。 常见牙移动类型?由于施加矫治力的方式不同,牙移动的类型不同,有以下几种:牙倾斜移动牙整体移动牙齿伸长和压低牙齿旋转移动牙齿转矩移动 3 与牙弓拥挤度相关几个重要因素?1可用间隙:骨量不足 2必需间隙:牙量过

11、大:牙齿形态过大,多生牙 3牙齿近远中倾斜4上前牙的唇倾度 5牙齿的扭转 6牙冠的转距 7牙弓突8Spee曲线 9Bolton指数不调 10 替牙期牙齿异常:如萌出顺序异常,后牙前移11) 支抗磨牙前移 与牙弓拥挤度相关几个重要因素?1) 可用间隙:骨量不足 2) 必需间隙:牙量过大:牙齿形态过大,多生牙 3) 牙齿近远中倾斜4) 上前牙的唇倾度 曲线 5) 牙齿的扭转 6)牙冠的转距 7)牙弓突度 8) Spee 9) Bolton指数不调10) 替牙期牙齿异常:如萌出顺序异常,后牙前移 11) 支抗磨牙前移 如何诊断骨性前牙反牙合?1近中磨牙关系;2 ANB0,类骨面型;3下颌不能后退至对

12、刃,或下颌虽可后退但后退位时ANB角小于00;4伴有不同程度的颌骨大小、形态和位置异常。 5前牙代偿明显。 在牙列拥挤矫治时如何改变牙量和骨量的不调?1减少牙量:1减少牙齿体积邻面去釉2减少牙齿数量拔牙3减少牙齿所占方位扭转牙、舌倾牙的纠正 2增加骨量:1扩展牙弓宽度与长度腭中缝扩展、推磨牙向远中2外力刺激颌骨及齿槽骨生长上颌前牵引3功能性刺激颌骨及齿槽骨生长唇档、颊屏4外科手段刺激齿槽骨生长骨膜牵张成骨术 终末平面的类型及其对恒磨牙建合的作用?终末平面指上下第二乳磨牙牙合关系。终末平面呈近中阶梯:是一种理想的关系,其常常引导第一恒磨牙建立较好的I类尖窝关系。齐平终末平面:是最常见的关系,必须

13、对它密切观察。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它可引导恒磨牙建立正常的I类关系或异常的类关系。终末平面呈远中阶梯:引导第一恒磨牙建立异常的类错合关系。 矫治中影响牙周组织改建的因素?1.施力的强度和时间:只有力的强度适宜,牙周组织才能处于积极活跃状态,产生类似于牙生理性移动的效果。(临床最适力的表征)2.机体的条件:年龄 影响骨吸收和形成的因素血液供给的影响。 功能矫治器的作用原理?本身不产生任何机械力,而是利用矫治器本身引起的肌力、咬合力等通过神经反射,将此力传递、消除或引导自然之力(即肌肉活动,生长,牙齿萌出等)来改变口颌系统的功能环境,刺激生长发育期间儿童的颅颌面软硬组织的正常生长发育。 4 功能矫

14、治器的共同特点?1 利用肌肉力影响牙齿骨骼。2 上、下牙列打开,咬合分离。3 下颌向前(或向后)移位。4 吞咽时上、下唇紧密闭合。5 选择性改变牙齿的萌出道。 功能矫治器的适应症?1 适用于口面肌肉功能异常引起的功能性错牙合。2 最适用于青春生长迸发期前12年开始,并持续整个迸发期。3 主要用于矫正长度不调,安氏类、类均可;还可用于矫正高度不调,对深覆合矫治效果较好,也可用于开合。 试述下颌骨的生长发育特点。下颌骨的生长发育特点:下颌骨由下颌骨体、下颌支及牙槽骨三部分组成。下颌骨的发育有两种生长方式,软骨成骨及骨表面增生。除了髁突有软骨生长外,下颌骨大小的增加都是由骨膜下的骨表面基质的沉积形成

15、。 1) 下颌骨的三向生长: 长度的增长下颌骨靠下颌支前缘吸收陈骨和后缘及外侧增生新骨而增加长度,可提供磨牙的萌出位置。下颌骨外侧增生新骨、内侧吸收陈骨,可使下颌体的长度增加,且可使两侧下颌角距离增加而向四周扩大。下颌骨的增长以磨牙区最多。宽度的增长:下颌骨外侧增生新骨,内侧吸收陈骨可增加宽度。随着下颌骨向后生长,由于髁突随颞凹同时向侧方生长,可使下颌支宽度增加。高度的增长:下颌支高度的生长主要靠下颌髁突新骨的生长;下颌支喙突同时生长,使下颌骨高度增加。下颌体高度的生长,主要是靠下颌牙齿萌出时牙槽突的增高及下颌骨下缘少量增生新骨。 2) 关节部 髁突外侧骨表面吸收,内侧骨质增生。 3) 喙突 喙突的生长发育是靠舌侧骨增生和外侧的骨吸收,结果使其向舌侧移 动。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