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总结材料(表格版)00899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5300845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总结材料(表格版)00899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微生物总结材料(表格版)00899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微生物总结材料(表格版)00899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微生物总结材料(表格版)00899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微生物总结材料(表格版)00899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总结材料(表格版)0089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总结材料(表格版)00899(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球菌总结名称生物学症状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防治原如此形态培养生化反响抗原抵抗力致病物质所致疾病StaphyloCoccus葡萄球菌G+葡萄串状排列无鞭毛,体外培养无荚膜1、营养要求不高2、可产生金黄色、白色、柠檬色脂溶性色素3、金黄色菌落周围有完全溶血环可产生触酶与链球菌区别1、SPA2、荚膜多糖3、细胞壁多糖抗原1、强Heat601h或802、易耐药3、MASR1、coagulase 包括free coagulase和bound coagulase2、热稳定核酸酶3、staphylolysin,溶素4、leukocidine杀白细胞素5、enterotoxin6、表皮剥脱毒素7

2、、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1、化脓性感染2、食物中毒3、烫伤样皮肤综合征4、毒性休克综合征不强,难以防止再次感染Group ASteptoCoccusA群链球菌G+链状排列,无芽孢,无鞭毛。有荚膜。营养要求高。血平板或含血清培养基。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汁溶解可依此鉴别甲型和肺炎链球菌1、多糖抗原C抗原2、M蛋白3、P抗原不强一、胞壁成分1、粘附素LTA和protein F2、M蛋白二、外毒素1、pyrogenic exotoxin致热外毒素猩红热毒素2、streptolysinSLO和SLS三、侵袭性酶扩散因子1、透明质酸酶2、链激酶3、链道酶1、化脓性感染2、中毒性疾病。猩红热3、变态反响性疾病。

3、风湿热、急性肾小球肾炎可获得对同型链球菌的特异性能够免疫力。患过猩红热可获得同型致热外毒素抗体抗链球菌溶素O试验抗O试验。常用于风湿热的辅助诊断青霉素GPneumoniae肺炎链球菌G+矛头状成双排列。菌体周围有透明环厚荚膜无鞭毛、无芽孢1、较高2、在血平板上草绿色溶血环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区别3、可产生自溶酶胆汁溶菌试验阳性鉴别与甲型溶血性链球菌1、荚膜多糖抗原2、菌体抗原C抗原和M蛋白较弱有荚膜株抵抗力强1、荚膜主要毒力因子2、pneumolysin O3、LTA4、神经氨酸酶主要引起大叶性肺炎,其次为支气管炎可建立较为结实的性特异型免疫鉴别肺炎链球菌和甲型链球菌:1、胆汁溶菌试验pneu+

4、2、optochi敏感试验pneu+多价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疫苗名称生物学症状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防治原如此形态培养生化反响抗原抵抗力致病物质所致疾病-hemolyticStreptoCoccus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排列多成双或短棒状血平板上呈溶血1、不被胆汁溶菌2、opto-chin试验阴性1、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2、龋齿变异链球菌Meningitidis脑膜炎奈瑟菌G-肾形或豆形双球菌。在患者脑脊液中,多位于中性粒细胞内。无鞭毛、芽孢;有荚膜、菌毛较高,巧克力色培养基1、荚膜多糖抗原2、LOS脂寡糖抗原主要的致病物质很弱样品注意保温保湿,与时送检1、荚膜抗吞噬2、菌毛粘附3、I

5、gA1蛋白酶破坏粘膜免疫4、LOS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以体液免疫为主在中性粒细胞内外有G-双球菌,可初步诊断流脑荚膜多糖抗原GonorrhOeae淋病奈瑟菌G-,成双排列。浓汁标本中多位于中性粒细胞内。无鞭毛、芽孢;有荚膜、菌毛高,巧克力色培养基1、菌毛蛋白抗原2、LOS3、外膜蛋白抗原1、菌毛粘附2、LOS3、外膜蛋白4、IgA1蛋白酶破坏粘膜免疫1、淋球菌性结膜炎婴幼儿2、男性。早期:前尿道炎 后期:前列腺炎、精囊精索炎3、女性。早期:尿道炎、子宫颈炎 后期:前庭大腺炎、盆腔炎无天然免疫力、免疫力不持久中性粒细胞内有G-双球菌有诊断价值婴儿出生时,滴氯霉素链霉素合剂肠杆菌总结名称生物学症状

6、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防治原如此形态培养生化反响抗原抵抗力致病物质所致疾病Escherichia埃希菌G-。有菌毛、大多有周身鞭毛、无芽孢不高绝大多数菌株发酵乳糖O、H、K 三种抗原。K抗原为多糖加膜抗原1、粘附素adhesin2、外毒素 包括志贺毒素和Stx-1和Stx-2耐热肠毒素a和bSTa和STb不耐热肠毒素和LT和LT1、肠道外感染化脓性感染和泌尿道感染2、胃肠炎ETECEIECEPECEHEC(P119-120)大肠菌群数Shigella志贺菌dysenTery bacTerium痢疾杆菌G-。无芽孢、鞭毛、荚膜;有菌毛。不高不发酵乳糖O、K抗原抵抗力比其他肠道细菌弱。对碱性染

7、料抵抗力强1、侵袭力侵入细胞内生长2、endotoxin3、exotoxin 志贺毒素Stx1、细菌性痢疾2、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主要依靠粘膜免疫协同凝集试验链霉素依赖株Sd活疫苗Salmonella沙门菌G-。有菌毛,多数有周身鞭毛;一般无荚膜,均无芽孢。在SS选释培养基上形成中等大小、无色半透明的S型菌落不发酵乳糖主要有O、H抗原。少数菌有Vi抗原。抵抗力差,但对胆盐、煌绿耐受性较强。1、侵袭力侵入细胞内生长2、内毒素3、肠毒素1、enteric fever肠热症第一、二次菌血症2、胃肠炎食物中毒3、bacteremia败血症4、无症状带菌者特异性细胞免疫Widal test肥达试验P1

8、29伤寒Vi荚膜多糖疫苗肠杆菌科细菌的共同生物学特点:1、形态结构中等大小的G-菌,大多有菌毛、鞭毛,少数有荚膜,没有芽胞。2、培养兼性厌氧或无氧,营养要求不高3、生化反响乳糖发酵试验可初步鉴别志贺菌、沙门菌等致病菌和大局部非致病肠道杆菌,前二者不发酵乳糖。4、抗原结构O抗原:存在于细胞壁脂多糖(LPS)最外层,具有属特异性。H抗原:菌体失去鞭毛后发生H-O变异。荚膜抗原:具有型特异性。5、抵抗力对理化因素抵抗力不强6、变异最常见耐药性变异。霍乱弧菌总结名称生物学症状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防治原如此形态培养生化反响抗原抵抗力致病物质所致疾病Vibrio cholerae霍乱弧菌G-。有菌毛

9、无芽孢。菌体一端有一根单鞭毛。菌体呈弧形或逗点状。要求不高耐碱不耐酸1、O抗原。耐热2、H抗原。不耐热O1和O139群引起霍乱。O1群:古典生物型和El Tor生物型耐低温、碱;对热和酸敏感1、cholera toxin霍乱肠毒素2、鞭毛运动和穿入3、菌毛粘附霍乱choleraP135可获得结实免疫力悬滴法观察细菌呈穿梭样运动B亚单位-全菌灭活口服疫苗、基因工程减毒活疫苗。与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幽门螺杆菌总结名称生物学症状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防治原如此形态培养生化反响抗原抵抗力致病物质所致疾病Helicobacter plori幽门螺杆菌G-。单极、多鞭毛、螺旋状弯曲。要求高尿素酶丰富胃部

10、炎症第13章 厌氧芽孢梭菌总结1、厌氧=严格厌氧 2、芽孢=G+ =产生外毒素 3、梭菌=芽孢菌体=抵抗力强 4、除产气荚膜梭菌等少数例外,均有周鞭毛、无荚膜 5、主要分布于土壤,人与动物肠道;多数为腐生菌,少数为致病菌。名称生物学症状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法防治原如此感染途径感染条件致病物质致病机制临床症状破伤风梭菌G+。有周鞭毛、无荚膜。芽孢正圆形,比菌体粗,位于菌体顶端,使细菌呈鼓槌状。严格厌氧。芽孢通常在100 1小时即可被完全破坏;在枯燥土壤和尘埃中可存活数年。经外伤伤口侵入人体伤口需形成厌氧微环境:伤口窄而深,伴有泥土或异物污染大面积烧伤、创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同时伴有需

11、氧菌和兼性厌氧菌感染无侵袭力,仅在局部繁殖,致病作用完全依赖于产生的毒素: tetanolysin破伤风溶血毒素。其功能和抗原性上与SLO相似。tetano-spasmin破伤风痉挛毒素。是引起破伤风的主要致病物质,属毒性极强的神经毒素化学本质为蛋白质,不耐热,65 30min即被破坏毒素在细菌溶解时释放,对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神经细胞有高度亲和力抗原性强,可获得外毒素和类毒素最初150kD多肽释出后被蛋白酶裂解为一条轻链和一条重链重链羧基端与肌肉结点处运动神经元上的受体结合,介导毒素进入细胞通过跨突触运动到达中枢神经系统通过重链氨基端介导,轻链进入胞质溶胶轻链作用后阻止抑制性神经递质释放干扰抑

12、制性神经元的协调作用,使肌肉兴奋抑制失调,导致屈伸肌同时强烈收缩,骨骼肌出现强烈痉挛。1、破伤风潜伏期长短不一2、典型症状为咀嚼肌痉挛造成的哭笑貌与持续性背部痉挛角弓反X主要是抗毒素发挥中和作用。一般病后不会获得结实免疫。不进展样品采集,依据典型症状和病史,即可诊断1、非特异性预防措施:清创扩创2、特异性预防措施:百白破三联疫苗百日咳疫苗、破伤风类毒素、白喉类毒素;对于伤口严重感染而又无根底免疫者,可立即注射TATtetanus antitoxin3、特异性治疗:对已发病者早期足量使用TAT。num 肉毒梭菌生物学症状致病性微生物学检查法防治原如此致病物质所致疾病G+。有鞭毛、无荚膜。芽孢椭圆

13、形,比菌体粗,位于菌体次极端,使菌体呈汤匙状或网球拍状。严格厌氧。主要依靠剧烈的神经外毒素肉毒毒素,是最剧烈毒物。肉毒毒素结构、功能、致病机制与破伤风外毒素相似,其不同点为:1、肉毒毒素作用于外周胆碱能神经,抑制肌肉结点处Ach的释放,导致缓慢性麻痹。2、C和D型毒素由噬菌体编码,其他型毒素由染色体决定。1、食物中毒。最常见的食物中毒种类单纯毒素中毒,而非细菌感染为肠道症状少见,主要为神经末梢麻痹2、婴儿肉毒病。死亡率不高。3、创伤感染中毒。成人伤口与术后感染。标本粪便、食物80 10min厌氧培养过滤、取滤液注入小鼠体内死亡 与抗毒素混合注入小鼠不死加强食物卫生管理和监视第13章 无芽孢厌氧菌总结与人类致病有关的无芽孢厌氧菌寄生于人和动物体内,构成人体正常菌群,包括G+和G的球菌和杆菌。在人体正常菌群中,厌氧菌占有绝对优势,是其他非厌氧菌101000倍。存在于肠道、皮肤、口腔、上呼吸道、泌尿生殖道。在某些情况下,可作为机会致病菌导致内源性感染。生物学性状致病性防治原如此致病条件细菌毒力感染特征所致疾病1、G-厌氧杆菌2、G-厌氧球菌3、G+厌氧球菌4、G-厌氧杆菌1、机会致病:宿主免疫力下降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