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随笔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5300788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随笔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小学教师随笔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小学教师随笔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小学教师随笔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小学教师随笔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随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随笔(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认知性学习向体验性学习转变腊山街道芦沟小学 谢乔美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学习有认知性学习向体验性学习转变。体验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这就规定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测,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去研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体验和感悟,从而让学生在体验和感悟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语文教学的主线,究竟给孩子一种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我觉得重要应把握如下几种方面:(一)给学生一种情感的课堂。1、一种语文教师就应让学生觉得自己的情感最丰富。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种没有情感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布满热情地学习

2、?呈现给学生一种“布满情感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尊重“需要”,注重“激趣”。透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或直观演示、或猜谜语、或进行质疑激发她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发明“我要学”“我想学”的用心教学氛围。“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用心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师生的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也就是师生间的和谐。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拨下进入课文佳境。(二)给学生一种“交流的课堂”。此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种“交流”的课堂,实现“文

3、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三)给学生一种“开放的课堂”。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教学不仅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给孩子多大的舞台,她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情感燃烧的动感地带,是她们求知、发明、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核心在于教师与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发明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我在教学“请、清、情、晴”这组形近字时,这历来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我让她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学生说:“太阳出来天就晴,应在青的左边放日,地上洒水就清洁是清,

4、心里有事老想着是情”2、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运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措施之后,接下来的就应是超多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潜力才干不断巩固、提高。基于这个思想,我常常收集课外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在教学登罐雀楼后,引领学生阅读背诵了村居、望庐山瀑布、春晓等多首古诗,使学生们理解到了更多的古诗,并且无形中又积累了许多古代诗歌。此外,将安徒生童话、唐诗三百首、格林童话等书籍推荐给她们阅读,使其领悟书中的精妙所在!总之,教师要做一种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有!教师让学生透过“说”和“读”把感情体现出来,让课堂在这剧烈的情

5、感碰撞中进入高潮。3、在生活中学语文。“让语文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历来以来,故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语文离她们很近很近。这样,孩子们便会更加自信、更加积极地去学习。“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实验就较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到处都成了孩子们识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眼里有资源,心里有教育,课程资源就无处不在。(四)给学生一种“感悟的课堂”。1、把人家的情感变成自己的情感。秋天的图画描述的是硕果累累的是秋天,如何让学生去体验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的情感呢?透过图片、录像资料展示美丽的秋天,而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美丽的家乡简介给人

6、们。孩子们布满着自豪感,饱含着对家乡无比的热爱之情赞美着这样,孩子们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步也将自己深深地感动。2、把人家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把别人的文章当参谋,把自己的人生当军事。每一篇文章均有值得我们和学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种人的所得是不尽相似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感悟她人的美妙篇章时,不忘时时联系自己,感悟自己,感悟教学。 做孩子成长的引导者腊山街道芦沟小学 朱美芬在生活方面:从小,我们就培养陈阳轩的独立性。由于,孩子不也许一辈子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家长要放手,在可控的范畴下尽量放手。例如:陈阳轩有一次忽然对我说:“你们大人每月均有工资自己支配,为什么我没有呢?”当时

7、,我就在想,作为一种孩子来说,你某些基本的需要,我们大人基本上都会满足,你还要钱干什么呢?于是我就问她,你要钱干什么呢?她说想自己支配:如买个笔、过个节买个什么礼物送你们呀!请同窗来家玩买点零食呀!尚有买个自己喜欢的玩具呀!我一听,当时就觉得,一种二年级的小朋友居然有这样多的想法,顿时我就觉得我的儿子长大了,同步也我意识到不能再把她当三岁小孩哄了,她已有自己的思想了,但是这也不错呀,我就顺水推舟尊重孩子的想法,于是我就说,那行,每到爸爸妈妈发工资的时候,也给你发5元工资,这个钱由你自己支配,那不管要买什么东西(除了学习上的东西),都要从这“工资”里攒着买,她就不久乐的答应了,一次在小超市jy1

8、35她看到一种喜欢的玩具(小陀螺)标着元,但是第一月给她发的5元工资不够呀,如何办呢?她岂求的眼神看着我,想我给她买,我就说了,那不行,你的工资不够,爸爸妈妈的工资也是有预算的,要某些生活开销,因此你只得等下个月工资咯,然后我儿子也没措施,无奈地说:“那就自己攒着吧”。但之后,看样貌我儿子是真喜欢那玩具,等第二个月发了她5元,她还惦记着她的小陀螺,最后她就去把那元的玩具给买回来了,固然,(由于元的玩具也不是什么好玩具)因此没多久就坏了,但是透过自己攒钱买的玩具她格外的爱惜,坏了,也在那里揣摩如何把它修好,宝贝得很。透过这件事,我只想说:尊重孩子的想法,试着让她们自己去尝试一下,这远比父母给她买

9、一种一百多的玩具要有好处的很。孩子只有在一次次的实践、思考中,不断长大,独立,然后超越父母。比做一件事,孩子去做,也许只能打30分,你不满意,骂她,甚至替代她做了,当时事情的效果可以打90分。但请家长注意,这90分,永远是你的90分,孩子仍然是0分。因此,在生活上,某些基本的家务活我们都让陈阳轩做,例如:会把鞋柜边散乱的鞋子放整洁、早上起来会把开水烧好、晾洗衣机里洗好的衣服、到楼下的超市帮父母买某些油盐酱醋等等,时间长了,她也觉得做这些事情是理所应当的事了。在学习方面:在看待学习方面,我们始终坚持“重过程轻成果”。对孩子每一天的作业完毕状况,我们是很关怀的,该检查的检查,该签名的签名。但是对于

10、考试成绩,我们是抱有一颗平常心的。我相信,程序对的,成果也必须对的。考试毕竟有多种偶尔性,平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完毕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才是最重要的。我们也不鼓励孩子与别的同窗去比较,只要自己平时该做的做好了就够了。在那里再多说一句,在教育孩子方面,诸多家长容易走走入一种误区。不注意赏识孩子的长处,而过份强调孩子的错误,最错误的方式是,在公众面前谴责孩子,丢孩子的脸。家长们,请庇护孩子脆弱的自尊!孩子是我们的盼望,也是祖国的将来。相信我们的孩子,这天,她们只是家中一棵小小的盆景;明天,在广阔的天地里,她们必须会长成一棵棵参天大树。数学课中的“趣”腊山街道芦沟小学吴长柱数学看似严肃、枯燥,特

11、别在课堂教学中不如语文课堂生动、丰富,不如语文课富有感情色彩。但如果用心上好一节数学课,仍会让你收获到意想不到的快乐。学生学得也简朴,自然而然地乐意上数学课。要让学生乐意上数学课必须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入手。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有了爱好,才干认真地看待事情,才干把事情做好。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历来是许多数学教师关注的问题。根据几年来数学教学的经历谈几点自己的见解第一、要让学生对数学感爱好,一方面教师务必对自己所教学科感爱好,自然就带动了学生上数学课的爱好。这就规定教师作一名用心的教师,运用一切可运用的细节激发学生爱好。例如数学课本中的“你明白吗”,从中有诸多常识,如阿拉伯数字是谁发明的

12、,它是如何传到中国的?人的心脏一年要跳多少次?诸如此类的问题学生也是很感爱好的,在课堂上故意识地渗入给孩子们,她们会被数学课的丰富而吸引,自然对数学课就产生了爱好。第二,从生活中捕获数学,让学生觉得数学课堂很亲切,很有用处,而不是枯燥的数字累积。数学源于生活,只有从实际出发,才干便于操作,容易理解。现代教育理论觉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布满着数学,数学教学应寓于生活实际,且运用于生活实际: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故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数学问题的联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她们进

13、行研究性学习。例如在教学长度单位时,真正让学生自己动手量身边的物体,用自己身体部位作测量工具测量或估计路程的远近或物体的大小长短。尚有,在学习统筹措施和等量代换时不防让学生亲自体验一下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完全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做一做,换一换。要让数学课走进生活并不难,只要我们用心去揣摩,自己先用心去体会生活中的数学,就能引导我们的学生在生活中去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自然也就爱学数学,爱上数学课。第三,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让学生作课堂的主人。课堂上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每一种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就应做到:学生能做的必须让学生做,学生能说的必须让学生说。这样,才干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

14、组织者、引导着与合伙者。而不是所有知识的“统帅”,所有知识都要由教师一种人来和盘托出,学生只能被动理解,这样的教学学生自然不会产生学习爱好,更谈不上创新,探究了。此外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常常给学生带给能引起观测、研究的环境,善于提出某些学生既熟悉而又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引导她们自己去发现和寻找问题的答案,把学习的积极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某些研究的机会,多某些成功的体验、收获的快乐。总之,课堂就应是富有魅力的地方;课堂就应是学生获得自信的地方;课堂就应是师生智慧碰撞的地方;课堂就应是焕发出生命活力的地方。只要我们用心去教学,相信会有这样的课堂,让我们都为有这样的课堂而努力吧! 教师,请别让孩子只记

15、得“脚后跟”腊山街道芦沟小学 王年海台湾作家黄武雄此前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爸爸的脚后跟”,讲的是在她小时候,爸爸常带着她进城,每次都是紧盯着爸爸的“脚后跟”,才不会迷路。有一回,过桥的时候,爸爸也许急着赶路,没有等她,于是,虽然已经走了二、三十趟的路,她居然一点也不结识,只能待在原地,哭着等家里人来接,直到半夜。上周幼儿园进行六一团队操彩排,发既有诸多班级都是教师在一边指挥,便提示教师们,如果表演当天是孩子单独表演,那么平时练习时就要学着放手。但是,这天下午再次彩排时,发现仍有不少班级教师在前面充当指挥。有些班级的孩子其实已经能自己表演,但是教师仍不放心,务必自己在前面领着,心里才安逸。有些

16、班级的孩子却是真的不能离了教师,她们不懂得听音乐,不懂得记动作,只是看着前面指挥的教师,一旦教师停止了指挥,孩子便不知所措。这些孩子和当年看着爸爸“脚后跟”进城的黄武雄先生同样,教师从不教她们认路,也从不告诉她们有什么窍门可以不久地找到回家的路,只是一遍一遍地让孩子充当机器人,机械地模仿,反复,无数遍之后,一旦教师不在,她们仍然变成一无所知。就像我们教师做晨操同样,每一天舒舒教师在前面领时,我们只是跟着做,有一回,舒舒教师没来,我们便开始回忆动作,这后来也就慢慢地记住了动作。当我们领孩子上路时,要告诉孩子们去哪里?沿途有哪些标记可以帮忙我们记住回家的路?在教孩子练习团队操时,如果能告诉孩子我们的团队操分哪几部分,每一部分的音乐和动作有什么特点,可以用孩子能理解的提示帮忙她们进行记忆。例如,某班在排练团队操时,把每个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