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学分论习题及答案集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5298296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200.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刑法学分论习题及答案集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刑法学分论习题及答案集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刑法学分论习题及答案集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刑法学分论习题及答案集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刑法学分论习题及答案集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刑法学分论习题及答案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法学分论习题及答案集(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刑法学分论习题及答案集目录第二十章 罪刑各论第二十一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第二十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二十三章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第二十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二十五章 侵犯财产罪第二十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二十七章 贪污贿赂罪第二十八章 渎职罪第二十章 罪刑各论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刑法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C )。A犯罪的直接客体 B犯罪对象C犯罪的同类客体 D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2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大多数罪状是( C )。A简单罪状 B空白罪状C叙明罪状 D引证罪状3下列属于绝对确定的法定刑的是( A )。A处死刑 B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C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 D处无

2、期徒刑或者死刑4我国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绝大多数法定刑属于( C )。A绝对确定的法定刑 B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C相对确定的法定刑 D宣告刑5刑法第258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规定的罪状属于( D )。A引证罪状 B空白罪状 C简单罪状 D叙明罪状6刑法第151条第4款规定:“犯第1款、第2款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本规定的罪状属于( C )。A简单罪状 B叙明罪状C引证罪状 D空白罪状7在条文中不直接说明某种犯罪的构成特征,而只是指出该罪违反的有关法规的,属于( B )。A引证罪状 B空白罪状C简

3、单罪状 D叙明罪状二、填空题1我国刑法典主要由 总则 和 分则 组成。2我国刑法分则的绝大多数条文由 罪状 和 法定刑 组成。3我国刑法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同类客体 ;对犯罪进行排列的主要依据是 社会危害性 。4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法定刑主要是 相对确定法定刑 。5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罪状主要是 叙明罪状 。三、名词解释题1罪状罪状,是指刑法分则条文对某种具体犯罪构成特征状况的描述。2叙明罪状叙明罪状,是指在条文中对某种具体犯罪的构成特征进行较为详细描述的罪状。3引证罪状引证罪状,是指不直接描述某种犯罪的构成特征,而须引用分则的其他条款才能确定该罪构成特征的罪状。4空白罪状空白罪状,是指在

4、分则条文中不对某罪的构成特征进行描述,仅只出该罪违反的有关法规,必须参照该法规才能确定其构成特征的罪状。第二十一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一、单项选择题1危害国家安全罪与其他犯罪区别的关键是( C )。A犯罪主体不同 B犯罪的主观方面不同C犯罪客体不同 D犯罪的客观方面不同2危害国家安全罪的主观方面( B )。A只能是直接故意 B只能是故意C既有故意也有过失 D只能是过失3背叛国家罪的主体只能是( B )。A外国人 B中国公民C国家工作人员 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4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构成( C )。A资敌罪 B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C间谍罪 D投敌叛变罪5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

5、所有危害国家安全罪都可以( B )。A判处死刑 B并处剥夺政治权利C并处罚金 D并处驱逐出境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危害国家安全罪中属于特殊主体的犯罪是( BCD )。A间谍罪 B叛逃罪C投敌叛变罪 D背叛国家罪2间谍罪的行为包括( ABCD )。A参加间谍组织 B接受间谍组织的任务C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 D接受间谍组织代理人的任务3资敌罪的行为表现为( AB )。A为敌人提供武器、弹药 B为敌人提供军粮C为敌人提供情报 D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4资助下列( BCD )的构成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A间谍罪 B背叛国家罪C分裂国家罪 D颠覆国家政权罪三、名词解释题1资敌罪资敌罪,是指战时向敌人提供武

6、器装备、军用物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2间谍罪间谍罪,是指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3投敌叛变罪投敌叛变罪,是指中国公民投奔敌方营垒,或者被捕、被俘后投降敌人,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4叛逃罪叛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四、简答题1简要说明叛逃罪与投敌叛变罪的区别。答:叛逃罪与投敌叛变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犯罪主体不同。叛逃罪的主体限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或者掌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工作人员;投敌叛变罪的主体则可以是任何符合犯罪主体条件的我国公民。(

7、2)客观方面不同。叛逃罪表现为在履行公务期间,擅离岗位,叛逃境外或者在境外叛逃,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投敌叛变罪则表现为投奔敌方营垒,或者在被捕、被俘后投降敌人,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2简述资敌罪与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区别。答:资敌罪与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资助的内容不同。前者的资助仅限于提供武器装备和其他军用物资;后者可以是各种各样的资助。(2)资助的对象不同。前者是对敌人即敌对势力进行资助;后者则仅限于对他人实施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颠覆国家政权罪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六种特定的危害国家安全罪进行

8、资助。(3)发生的时间不同。前者只能发生在战时;后者则可以发生在任何时候。第二十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一、单项选择题1危害公共安全罪与其他犯罪区别的关键是( C )。A犯罪主体不同 B犯罪客观要件不同C犯罪客体不同 D犯罪主观要件不同2危害公共安全罪的主观方面( A )。A既有故意也有过失 B只能是故意C只能是直接故意 D只能是过失3放火罪属于( C )。A行为犯 B结果犯C危险犯 D举动犯4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的主体是( D )。A自然人一般主体 B自然人特殊主体C单位一般主体 D单位特殊主体5甲为报复乙将汽油从门缝倒进乙位于三楼的卧室,然后用火柴点燃,好在发现及时,只造成乙轻伤和1000余元

9、的财产损失。甲的行为( B )。A不构成犯罪 B构成放火罪C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D构成故意杀人罪6甲为杀乙将一定时爆炸装置放在乙驾驶的公共汽车驾驶室的座位下。乙出车不久即发生爆炸,除乙被炸死外,车上的三位乘客也受了轻伤。另外,车辆被严重损坏,直接经济损失达10余万元。甲的行为构成( C )。A故意杀人罪 B破坏交通工具罪C爆炸罪 D爆炸罪和故意杀人罪7破坏交通工具罪的犯罪对象必须是( B )交通工具。A准备投入使用的 B正在使用的C公用的 D私用的8下列不构成投毒罪的是( C )。A将毒药投入食堂大锅饭内 B投毒致10余人中毒C将毒药投入某人茶杯致其死亡D将毒药投入水井内9交通肇事致人重伤而逃

10、逸,致使被害人因未得到及时抢救而死亡的构成( B )。A交通肇事罪 B故意杀人罪C交通肇事罪和故意杀人罪 D故意伤害罪10丢失枪支不报罪的主体是( D )。A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B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C非法持有枪支的人员D依法配置枪支或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11旅客列车司机甲超速行车致列车脱轨,造成多人死伤和巨额财产损失。其行为构成( C )。A交通肇事罪 B重大责任事故罪C铁路营运安全事故罪 D重大飞行事故罪12甲在公路上正常行车时突然打了个喷嚏,致方向盘失去控制,结果车辆冲向路边,撞死两个行人,车辆也严重毁坏。甲的行为( D )。A构成交通肇事罪 B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C构成过失破坏交通工具罪

11、D不构成犯罪13恐怖组织头目甲指挥其手下在某广场制造了一特大爆炸案。甲及其手下构成( B )。A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B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和爆炸罪C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D爆炸罪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行为中,构成放火罪的有( AC )。A以放火为手段杀人,烧毁了数十间房屋B为了自杀,采取自焚的手段,但火烧毁了公园的一片林木C犯罪后,为掩盖罪证而放火,火势蔓延列附近的建筑物D出于嫉妒放火烧毁了邻居的柴草垛E以放火为手段危害某辆公交车的正常使用2下列( ABD )行为人年满14周岁即可构成。A放火罪 B爆炸罪C劫持航空器罪 D投毒罪3放火罪与失火罪的主要区别有( BD )。A犯罪主体不同 B犯罪客观方面不同C犯罪客体不同 D犯罪主观方面不同4下列选项中属于危险犯的有( BC )。A危险物品肇事罪 B破坏交通工具罪C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劫持航空器罪5下列犯罪中属于过失犯罪的有( ACD )。A交通肇事罪 B丢失枪支不报罪C重大责任事故罪 D失火罪6劫持航空器罪与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的主要区别有( BD )。A犯罪主体不同 B客观行为不同C犯罪客体不同 D构成犯罪的要求不同7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与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的主要区别包括( AC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