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教学设计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5296205 上传时间:2023-04-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教学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一、教学背景学科化学所用 教材人教版化学必修2任课教师郭想清课 题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我们的环境我做主1.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节课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课堂教学强调问题来源于实践,问题来源于实际生活,问题来源于学生所面临的一些困惑。通过引导学生如何引用化学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注重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的培养倡导学生能够应用化学原理关注和分析和身边的实例。强调科学知识与人文精神并重2.教材分析教学容的地位:本节课是人教版教材必修2第四章第二节?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中第二局部容,本节课的容与第一节的容?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人类要实现可

2、持续开展,就必须做到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好资源,保护环境。在学习了上节课的容后,又安排本节课容,能使学生对化学与可持续开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教学容的功能:通过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手段来实现垃圾资源化的实例,以及从源头上实现污染的零排放的实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化学与人类社会,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可持续开展的密切关系。教学容的处理:对于环境污染局部容在课前的预习探究中由学生通过资料的查阅自主完成,课堂上通过对垃圾的资源化局部,通过具体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让学生通过实际体验来完成,对于绿色化学局部通过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对实例进展分析,从而实现知识的全面掌握。3.学生情况分析本节课面向

3、的学生是高一学生,从知识的角度看,学生已经学习了原电池的理论,物质的别离提纯的一般方法,能够根据所学知识来设计实验对废旧电池进展处理。在能力上,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与合作实验探究的精神,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比拟归纳能力。本节容又严密联系实际,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具备了主动探究的原动力。4.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通过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的实例,掌握垃圾资源化的方法。2、 通过工业合成实例,从定性定量分析污染物排放问题,实现绿色化学。3、 能够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实现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过程与方法通过以“环境保护问题的解决为主线,通过从事后处理和源头

4、处理两个方面对问题进展分析和解决,从而实现对环境的保护。课堂过问题探究设计实验对废旧电池进展回收再利用,以及对化学反响进展定性定量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赋予学生绿色化学的思想,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树立化学与可持续开展的意识。2、通过问题的分析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到化学与人类社会,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可持续开展的密切关系。5.教学重点垃圾的资源化、绿色化学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6.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加强环保意识并培养绿色化学的理念,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7.可持续开展教育渗透点本节课从环境保护这一视角,进一步强调

5、人类与可持续开展的关系,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开展,就必须做到合理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好资源,还要保护好环境。二、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探究时间指导预习探究预期学习效果指导知识预习指导问题探究科学知识学习能力价值观与生活方式查阅有关环境保护的信息和资料1、小组查找有关环境污染的资料。了解有关环境污染问题的现状调查研究能力感受环境污染现状,了解环境问题对社会和人类的危害已有知识的复习和稳固2、知识回忆:(1)有关原电池的知识回忆例:以Zn + Cu2+ = Zn2+ + Cu为例设计出原电池并写出对应的电极反响方程式。电解质溶液_正极材料_,电极反响_负极材料_,电极反响_(2)有关物质别离提纯方法的

6、知识回忆例:如何别离以下混合物:乙醇和水的混合物_ KCl和CaCO3混合物_ NaCl和I2混合物_ NH4Cl和Na2SO4混合物_乙酸乙酯和碳酸钠溶液_ (3)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Fe3+_Fe2+_NH4+_SO42-_Cl-_复习原电池、物质的别离提纯方法、物质的检验等知识信息的加工,合作探究,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二课堂独立-合作-应用探究时间课堂教学阶段任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期学习效果科学知识学习能力价值观与生活方式2课堂引入展示一些环境优美的图片比照展示一些环境受到严重污染的图片观看投影了解环境污染问题观察表达能力感受人类与环境,人类与化学的关系3问题提出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面临的一

7、个重大问题,如何保护环境保护环境呢.本班特斯拉科技制作社团废物利用小组的成果视频展示和目前所面临的困惑:1、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问题2、其他更好的保护环境的方法观看视频思考从各种方面实现垃圾资源化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体验利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20提出方案问题一:如何回收利用废旧电池的分析和解决:指导学生分析废旧干电池的组成、检验、回收利用方案的设计讨论交流实验验证成分评价实验方案利用原电池、物质别离提纯、检验,对问题进展分析解决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感受化学与环境的关系,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12深入探究问题二的分析和解决:回收处理只是事后的处理方法,对环境问题来讲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定性评价

8、和定量原子利用率分析工业合成环氧乙烷的流程。讨论交流讨论交流计算提出绿色化学概念提出原子利用率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比照分析评价能力感受化学与可持续开展的关系培养学生从定性到定量的分析思维5知识应用有关化学与实际社会问题的例题。讨论交流稳固绿色化学理念分析问题能力感受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开展关系3总结提升指导学习回忆学习过程世界环境日介绍环境保护,从我做起回忆思考交流化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意识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三课后延伸时间课后延伸作业容方式与要求预期学习效果课后当天完成学案上的课后作业题环境污染、绿色化学、垃圾回收利用实验题独立完成了解常见环境污染问题,能够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化学过程,能够

9、完成回收利用实验分析三、教学评价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评价容主要基于这几个方面:课前预习探究活动中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堂自主合作探究中协作学习过程中做出的奉献,是否到达问题的要求。以及课后延伸活动中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价。?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学案一、 学习目标了解环境污染问题,并能够用现有知识分析和提出解决方法了解绿色化学概念,能够从原子利用率的角度定量分析二、 课前预习探究1、 查找有关环境污染的资料.2、知识回忆:(1)有关原电池的知识回忆例:以Zn + Cu2+ = Zn2+ + Cu为例设计出原电池并写出对应的电极反响方程式。电解质溶液_正极材料_,电极反响_负极材料_,电极反响_(2)有关物质

10、别离提纯方法的知识回忆例:如何别离以下混合物:乙醇和水的混合物_ KCl和CaCO3混合物_ NaCl和I2混合物_ NH4Cl和Na2SO4混合物_乙酸乙酯和碳酸钠溶液_ (3)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知识回忆:Fe3+_Fe2+_NH4+_SO42-_Cl-_三、 课堂自主-合作探究1、 分析普通干电池的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以及对应的电极反响方程式。:干电池的总反响为:Zn2MnO22NH4+=Zn2Mn2O32NH3H2O,正极:_,电极反响_负极:_,电极反响_电解质溶液:_2、 根据普通干电池的部构造和电极反响,设计实验,回收利用其中有用物质:锌的熔点为419.4,干电池为了将电解质溶液

11、的流动性减弱,一般是用淀粉和电解质溶液调和成为流动性差的糊状。(1)碳棒:_用途:_(2)锌桶:_(3)MnO2的回收流程:_(4)NH4Cl和ZnCl2的回收流程:_3、工业上以乙烯为原料合成环氧乙烷的途径主要有2种方法:1、2、请评价这两种方法的优缺点。请计算这两种方法的原子利用率原子利用率 目标产物的质量 100% 产物的总质量之和 目标产物的质量 100反响物总质量之和四、 课后延伸作业1、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在开展工业的同时,还必须注意生态环境。请答复以下问题: 城市工矿企业等排放的有害物质,除使大气污染加重外,还导致气候的变化。排入大气的气体,产生效应,导致全

12、球气候变暖。排入大气的和的氧化物,会造成酸雨危害填元素符号。大气中的SO2将直接危害陆生高等植物的叶组织,目前有一种比拟有效的方法是:用直升飞机喷撒CaCO3分解成的CaO与空气中SO2等物质反响最后生成CaSO4降解其污染,请写出CaO CaSO4的中涉及到得化学方程式_.2、“绿色化学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响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下化学反响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A 消除硫酸厂尾气排放: SO2+2NH3H2O=(NH4)2SO3+H2OB 消除制硝酸工业尾气的氮氧化物污染NO+NO2+2NaOH=2NaNO2+H2OC 制CuSO4 Cu+2H2SO4=CuSO4+SO2+H2OD 制Cu(NO3)22Cu+O2=2CuO 、CuO+2HNO3=Cu(NO3)2+H2O3、*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准备从废旧电池中回收碳棒、MnO2、NH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