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最佳状态度过高考前最后10天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5291564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最佳状态度过高考前最后10天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以最佳状态度过高考前最后10天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以最佳状态度过高考前最后10天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以最佳状态度过高考前最后10天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以最佳状态度过高考前最后10天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最佳状态度过高考前最后10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最佳状态度过高考前最后10天(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最佳状态度过高考前最后10天热56数学王国 2011-05-23 19:31 以最佳状态度过高考前最后10天 距离高考10多天了,虽然已经有些时日没有指导高考了,但是今天想把自己整理的内容在此为高考考生晒上几句,希望各位家长和考生针对自己实际进行科学安排。 一、最关键要学会调节自己情绪: 情绪的调节在心态调节中,占据核心地位。好心态是高考成功的一半,调节好情绪则是心态调节的关键,考生在考前与考中怎么调节好心态呢?这里提供几种简便易行的方法,供考生参考使用。最关键的是掌握每种方法的要领,熟练地运用。平常心对待高考我对大量高考成绩优秀者的调查研究表明,他们在情绪上的共同特点是以平常心对待高考,因

2、此情绪比较稳定。他们把平时的统考、模拟考试当成高考,因此高考时就能以平常心对待。2001年高考天津文科第一名李彦铭所说,高考就是高三期末考试,高考时看完卷子以后,觉得高考试卷不过如此,心态自然平和。2001年高考山东文科第一名慈颜谊说,她从来都是以平常心对待大考,高考临场状态特别好,发挥充分,数学得了150分。积极的自我想象积极的自我想象能唤起人良好的情绪,消极的自我想象能唤起人的不良情绪。考生根据自己过去成功的经验与情景选择积极自我想象的内容,例如过去某次大考成功的某些情节,来焕发自己积极的情绪。考生在考前的复习过程中与考试过程中当发生不良情绪时,都可以用积极的自我想象,来焕发积极的情绪。轻

3、轻松松听音乐我对高考成功考生的调查表明,不少考生考前情绪紧张,心情烦躁时,听听自己喜欢的轻音乐,放松自己的情绪。考生听什么样的音乐来调整自己的情绪,因人而异。正确运用深呼吸正确运用深呼吸是调节情绪简便易行的方法。据我了解,不少考生自以为谁还不会深呼吸,但他只要一做就感觉别扭。深呼吸要注意两个要领:一是缓慢的、有节奏的吸气,缓慢有节奏的呼气。二是吸气后停1至2秒钟再呼。呼时最好嘴微张,这样立刻感觉肌肉放松,特别感觉胸部放松,从而有助于心理放松。反复按摩内关穴考生用右手大拇指轻轻地有节奏地顺时针按摩左前臂上的内关穴(内关穴位于手腕向上三横指正中线上),按摩36次即可。按摩内关穴能调节情绪,其道理在

4、于,第一中医学的大量临床学表明,针灸内关穴对调节植物神经系统、稳定情绪是有作用的。第二按摩36次起着转移注意力的作用,把考生从紧张的事务中的注意力转移过来。第三根据中国传统文化的习惯,顺时针按摩体现顺利的意思。按摩36次有六六大顺的含义,这都具有很大的暗示作用。全身放松训练法这是一种利用语音暗示进行自我放松的方法。考生坐在椅子上或站立,全身放松,两脚分开与肩同宽,眼睛微闭,心中默念:头部松、面部松、颈部松、前胸松、后背松、腹部松、腰部松、前大腿松、后大腿松、前小腿松、后小腿松、脚背松、脚掌松,按照如此顺序,反复默念,可使身体得到放松,精神上也得到放松 二、做好高考倒计时时间计划表 首先放松自己

5、确定自己的目标 之所以把放松自己和“确定目标”放在第一天来考虑,是因为放松的前提下才能发挥最大潜力进行挖掘,而目标就是动力,一旦心中有了目标,就要拿出“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魄,去准备,去努力,去拼搏。 其实,在高考中,人人都想考出最好的成绩,考入最理想的大学。可是,什么样的成绩是最理想的?什么样的大学是最理想的?每一位考生应该各有各的标准。如何找准这一目标?最好的办法是找来去年年各大院校的新生录取情况的资料,根据自己的模拟考成绩,看看自己大概在什么样的分数段,相应有哪些院校,然后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取舍,确立几所自己心仪的院校乃至几个专业作为目标。同时,这也为高考成绩出来后估分和填志愿做了准备工

6、作; 其次距离高考10天 调整期望值 高考的特性,就在于它的挑战性和一次性,虽然高考的结果在考试结束后才能揭开,但对于考生来说,实际上从6月7日高考铃声响起,就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事实,所以考前考生一定要明白挫折与期望值成反比的道理,适当的向低期望值方向调整自己对高考结果的期望,有利于考场上的稳定发挥,所以要有顺其自然的心态来调整自己; 第三距离高考9天 保持良好心理 高考是高度紧张的思维活动,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上考场,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必要前提。从现在开始,借助一些方法对心态进行调整: 1,可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如放学后先洗个热水澡,学习间隙与家人、朋友聊聊天,也可以在学校操场上等空旷的地方大

7、喊,发泄压抑的情绪。 2,有些食物有减轻人的心理压力的作用,比如草莓、洋葱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3,给自己正面的心理暗示,比如“我现在精力充足,思路清晰”,“对所学知识我掌握得相当不错”这样会大大增强自信心; 第四 距离高考8天 掌握复习方式 考生现在进入最后复习阶段,如何把握这段时间,使自己有所收获和提高呢? 1,不要老盯着难题做了,现在所做的难题,99%不是高考题,高考题中所有的题目,从知识上、解题方法和技巧上,其实前面的复习中都已经储备了,做难题只有一个作用,增加心理负担还有这么多题不会做。 2,把前一段做过的题进行整理,如果现在还不会做,最好请老师辅导,关键在于有助于在上考场时保持一

8、个轻松的心态,我该学的都学会了;对于做错的题目,一定要反馈到知识点上,回归课本,重新掌握基础知识,不然高考中还要错。要把近两年的高考题做一做,做完以后,要和参考答案进行认真对照,根据评分标准掌握采分点,规范做题,不要造成无谓的丢分。 3,这段时间还可以多准备一些写作材料,如人的故事、典故、报纸上的重要新闻和评论等,以便在写作文时用。 4,基础较差的考生在这一段时间内,如果还想做题,就把后面的大题全部放弃,重视前面基础部分如选择、填空题,能整理多少算多少,否则,后面的大题做不出来,不仅费时,又挫伤自信心。 5月30日 距离高考7天形成思维规律 高考考的是知识,也是思维,5门学科高度集中在两天时间

9、内,所以考生在考前一定要学会不同课程之间的思维转移和加速。 最为恰当的做法是,一门课程的考试结束后,不翻书,不对答案,让思维和情绪完全丢开对这门课的全部印象,全面转入对后一门课程的思考,这样到考试开始时,思维就可以处于更高的活跃期。 5月31日 距离高考6天 保证睡眠质量 考前一周,许多考生表现出诸如烦躁、做题时出现无谓失误等状况,这些都是由长时间身心疲惫造成的,要改变这些状况,高考前一个星期左右,从作息时间上调整,原来晚上12点或者说一点睡觉,现在开始提前一个或一个半小时入睡,蓄积能力和精力。 睡眠状况直接影响着身体状态,从考前一个星期开始,应该把调整睡眠放在重要位置上。有些考生由于紧张、生

10、物钟紊乱等原因,考前会失眠,这里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1,不要总想着高考时会出现什么“万一”,不要对自己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一定要有一个乐观的心态; 2,不要开“夜车”,根据自己的情况计划出符合自己的作息时间,一定要按时作息,这样生物钟才能正常工作; 3,如果失眠,尽可能不要用药物,可以进行食疗,比如说睡前喝一杯牛奶或吃一个苹果; 4,睡前可以用热水泡脚,并做头部和脚部按摩;睡前不要大量饮水,以免增加夜间起床次数,影响睡眠质量。 个别身体素质不太好的考生,容易感冒、发烧的,一定要提前采取预防措施,或者到医院去咨询大夫,如果真到考试时感冒、发烧,不仅仅影响考试成绩,还会影响心理状态。 6月1日 距

11、离高考5天调整同家长关系 许多学校在考前一个星期左右会放假,考生可以在家复习,老师在学校答疑,给考生留出自由复习时间。从这时起,因为考生回归了家庭,所以家长的重要性就突显了出来。考生、家长之间的关系需要调整。 家长一定要保持情绪稳定,因为家长的情绪通过感染、暗示等心理机制,会影响到考生。同时,家长不要和考生谈论高考的事,不要给孩子过高的目标,不要过分计较模拟题的成绩,不要问孩子准备得怎么样、有没有把握等问题。 在这时,高考期间是否由家长陪考,需要考生和家长坐下来共同商定了。有些考生认为,家长不离左右陪着,自己底气可以更足些,紧张感也可消除不少;但有些孩子独立性较强,家长跟着,反会让他感到压抑不

12、适。总之,家长在决定是否陪考这一问题时,一定要尊重考生自己的意见,甚至陪考人是谁,都应由考生自己决定。 6月2日 距离高考4天 开始放松身心 放松身心,可以适当进行一些体育、娱乐活动,并应该坚持到临考前。 适当的体育运动,比如散步、做操、慢跑等有助于心情稳定与放松。不要做剧烈的运动,比如,不要过多时间进行体力消耗大、易产生疲劳感的篮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最好不要游泳、爬山,以免出现意外伤害。 还可适当有些娱乐活动,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看看自己喜欢看的轻松的电视节目,帮助自己情绪放松。最好不要上网,不要看有强烈刺激的武打、枪战等情节的影视作品,否则容易在大脑皮层中产生兴奋,干扰复习。 6月3日

13、距离高考3天制订考试方案 要能做到从容进考场,就得提前准备,不然就会临阵慌乱。制订方案要本着不放过考试当天每个细节的宗旨。 从作息时间上说,要有充裕的时间吃早餐,一般选用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最好在考前一个半小时之前用餐完毕,但不要吃得过饱,否则,过多的血液还在帮助消化,大脑就会相对缺血,影响考生在考场上智力的发挥。 到考场时间不宜过早或过晚,一般在考前15分钟至20分钟为佳。太早了,与各种干扰因素接触过多,容易破坏良好的心理感觉;太晚了,开考后才进考场,往往出现慌张的感觉。 上午考完后,休息一会儿后,再吃午饭。午饭后不要马上睡觉,稍微活动,散散步,听听音乐。午睡时间安排30分钟到40分钟即

14、可。家长一定要注意提醒考生,以免考试迟到。 从复习方面说,考前避免与同学、老师交谈,因为在交谈讨论中,往往会发现自己某些尚未弄懂的地方,其结果是立即紧张起来;考前不要再心急火燎乱翻书,先不说是不是真有许多地方没有复习到,就是这种慌张状态足已难出好成绩;考完就完,考一科少一科,不对题,这样有利于以稳定的情绪再战。 6月4日 距离高考2天 物质准备 高考所用的铅笔、钢笔、橡皮、小刀、圆规、尺子以及准考证等,都应归纳在一起,放入一个透明的塑料袋或文件袋中。 可以准备一条小毛巾,用来擦汗。 确定高考当天要穿的衣服,并单独放置,别到了7日早晨,因为挑选衣服而耽误时间。 给自行车胎打足气,并进行保养。 准备好乘车和生活所需要的零钱,并放入准备好的衣服口袋或书包里。 不要自己夹带草稿纸,不要把手机、小灵通等通讯工具带入考场。 6月5日 距离高考1天 去考点熟悉考场环境。确定去考场的方式。一旦发生意外,要及时求助于监考老师或警察。 一定要算准路上所需时间,并要留出富余。考试当天在去考场的路上,行走速度一定要慢,快了会造成慌乱的感觉,直接影响进入考场后的心理状态。 6月6日 考前大检查 考生在6月6日的主要任务是调整好心态,做好考前心理准备与物质准备的大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