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度和效度评价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5287411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度和效度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信度和效度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信度和效度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信度和效度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信度和效度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度和效度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度和效度评价(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调查问卷信度和效度评价、信度分析信度(Reliability )即可靠性,它是指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测量时 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信度指标多以相关系数来表示:大致可分为三类:稳定系数 (跨时间的一致性)、等值系数(跨形式的一致性)和内在一致性系数(跨项目的 一致性)。若以信度系数来表示信度的大小。信度系数越大,表示测量的可信程度越大。究竟信度系数要多少才算有高的信度。学者DeVellis (1991)认为,0.60 0.65 (最好不要);0.65 0.70 (最小可接受值);0.70 0.80 (相当好);0.80 0.90(非常好)。由此,一份信度系数好的量表或问卷,最好在0.80

2、以上,0.70至0.80之间还算是可以接受的范围;分量表最好在0.70以上,0.60至0.70之间可以接受。若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0以下或者总量表的信度系数在0.80以 下,应考虑重新修订量表或增删题项。二、信度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1、重测信度法这一方法是用同样的问卷对同一组被调查者间隔一定时间重复施测,计算两次施测结果的相关系数。显然,重测信度属于稳定系数。重测信度法特别适用于事 实式问卷,如性别、出生年月等在两次施测中不应有任何差异,大多数被调查者 的兴趣、爱好、习惯等在短时间内也不会有十分明显的变化。如果没有突发事件导 致被调查者的态度、意见突变,这种方法也适用于态度、意见

3、式问卷。由于重测信度 法需要对同一样本试测两次,被调查者容易受到各种事件、活动和他人的影响,而 且间隔时间长短也有一定限制,因此在实施中有一定困难。2、复本信度法复本信度法是让同一组被调查者一次填答两份问卷复本,计算两个复本的相关 系数。复本信度属于等值系数。复本信度法要求两个复本除表述模式不同外,在内 容、格式、难度和对应题项的提问方向等方面要完全一致,而在实际调查中,很难 使调查问卷达到这种要求,因此采用这种方法者较少。3、折半信度法折半信度法是将调查项目分为两半,计算两半得分的相关系数,进而估计整个量 表的信度。折半信度属于内在一致性系数,测量的是两半题项得分间的一致性。这种 方法一般不

4、适用于事实式问卷(如年龄与性别无法相比),常用于态度、意见式问卷的 信度分析。在问卷调查中,态度测量最常见的形式是5级李克特(Likert )量表。进行 折半信度分析时,如果量表中含有反意题项,应先将反意题项的得分作逆向处理,以 确保各题项得分方向的一致性,然后将全部题项按奇偶或前后分为尽可能相等的两 半,计算二者的相关系数(rhh,即半个量表的信度系数),最后用斯皮尔曼-布朗 (Spearman-Browr)公式:ru=2rhh/(1+rhh)求 出整个量表的信度系数(ru)。4、a信度系数法Cron bach a信度系数是目前最常用的信度系数,其公式为:a =(n/n-1)*(1-(ESi

5、2)/S T2)其中,n为量表中题项的总数,S2为第i题得分的题内方差,St2为全部题项总得分的方差。从公式中可以看出,a系数评价的是量表中 各题项得分间的一致性,属于内在一致性系数。这种方法适用于态度、意见式问卷(量 表)的信度分析。5、信度检验步骤检验信度步骤:Analyze scale reliability data reduction factor 然后看 Cron bachs a系数。一般来说Cron bach a lpha系数在0.65以上是可 接受的最小信度 值。三、效度分析效度(Validity )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 的程度。效度分为三种

6、类型:内容效度(Face Validity)、准则效度(Criterion Validity)和架构效度Construct Validity) o效度分析有多种方法,其测量结果反映效 度的不同方面。常用于调查问卷效度分析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单项与总和相关效度分析这种方法用于测量量表的内容效度。内容效度又称表面效度或逻辑效度,它是指 所设计的题项能否代表所要测量的内容或主题。对内容效度常采用逻辑分析与统计 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逻辑分析一般由研究者或专家评判所选题项是否“看上 去”符合测量的目的和要求。统计分析主要采用单项与总和相关分析法获得评价结 果,即计算每个题项得分与题项总分的相

7、关系数,根据相关是否显著判断是否有 效。若量表中有反意题项,应将其逆向处理后再计算总分。2、准则效度分析准则效度又称为效标效度或预测效度。准则效度分析是根据已经得到确定的某种 理论,选择一种指标或测量工具作为准则(效标),分析问卷题项与准则的联系,若 二者相关显著,或者问卷题项对准则的不同取值、特性表现出显著差异,则为有效的 题项。评价准则效度的方法是相关分析或差异显著性检验。在调查问卷的效度分析 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准则往往十分困难,使这种方法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3、结构效度分析结构效度是指测量结果体现出来的某种结构与测值之间的对应程度。架构效 度分析所采用的方法是因子分析。有的学者认为,效度

8、分析最理想的方法是利用因子 分析测量量表或整个问卷的架构效度。因子分析的主要功能是从量表全部变量(题 项)中提取一些公因子,各公因子分别与某一群特定变量高度关联,这些公因子即代 表了量表的基本架构。透过因子分析可以考察问卷是否能够测量出研究者设计问卷时 假设的某种架构。在因子分析的结果中,用于评价架构效度的主要指标有累积贡献 率、共同度和因子负荷。累积贡献率反映公因子对量表或问卷的累积有效程度,共同 度反映由公因子解释原变量的有效程度,因子负荷反映原变量与某个公因子的相关 程度。为了提升调查问卷的质量,进而提升整个研究的价值,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绝非赘疣蛇足,而是研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9、。4、因子分析的SPSS过程第一步:准备数据文件,打开对话框,加载观测变量。数据文件主要是由较多的(般在10个以上)可观测变量组成,个案数应比较大。然后点击“An alyze ”将参与分析的选择“Data Reduction ”中的“ Factor ”打开因子分析对话框,所有观测变量加载到“ Variables ”下边的方框中。第二步:点击“ Descriptives, ”设置描述性统计要求。这里关键的是要求输出因子分析适合度的检验,一般要求输出:计算相关系数矩阵(选中Coefficients )、相 关系数显著性水平矩阵(选中Significancelevels )、反像相关矩阵检验(选中A

10、nti-image )、KMO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选中KMO and Bartlett stest of sphericity )。第三步:点击“ Extraction ”打开对话框设置因子提取方式。在界定因子提取方法 中需要设置以下几个方面的参数:(1)因子构造方法:大多数情况下认为因子是变量的线性组合,所以使用最多的是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 ); 提取因子数(选中Number of factors后输入一个因子数),如果还无法确定可以不设定因子数,先以默认状态进行尝试性分析;(3) 在“ Display ”下选中“ Un rotated factor sol

11、utio n ”和 “ Scree plot ” 以输出未经旋转的因子载荷矩阵、碎石图。执行之后根据输出信息确定提取因子 数,比如根据碎石图来确定;第四步:点击“ Rotation ”按钮打开选择因子载荷矩阵的旋转方法。一般使用最 多 的是正交旋转(选中Varimax)或斜交旋转方法(选中Promax),其中斜交旋转速度快, 所以大样本时多选此方法。同时可选中“ Rotated solution ”和“Loadi ng plot(s) ”,以输出旋转后因子旋转矩阵、载荷散点图。第五步:点击“ Scores”设置因子得分计算方法。一般最多的是选择回归方法,由 此可以计算每个因子分数并记录到数据文

12、件中。为此,可在对话框中选中“Save as variables ”,然后在计算方法中选择“Regression ”或其他方法。还要选中“ Display factor score coefficient matrix”。第六步:点击“ Options ”设置因子载荷系数的显示格式:(1)选中“ Sorted by size ”,则因子载荷系数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并构成矩 阵,使得在同一因子上具有较高载荷的变量排在一起,便于得到结论; 选中“ Suppress absolute values less tha n:”并在其后的方格中输入一个0 1间的一个数,则因子载荷矩阵中就不再显示那些小于这个数值的载荷系数了,而只显示那些比此数值大的载荷值,从而使因子所解释的主要变量一目了 然。KMO统计量是取值在0和1之间。当所有变量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平方和远远大 于偏相关系数平方和时,KMQg接近1.KMO值越接近于1,意味着变量间的相关性越 强,原有变量越适合作因子分析;当所有变量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平方和接近0时, KMQg接近0.KMO值越接近于0,意味着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弱,原有变量越 不适合作 因子分析。Kaiser给出了常用的kmo度量标准:0.9以上表示非常适合;0.8表示适 合; 0.7表示一般;0.6表示不太适合;0.5以下表示极不适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