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老师四年级王学智教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5287230 上传时间:2023-01-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许老师四年级王学智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许老师四年级王学智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许老师四年级王学智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许老师四年级王学智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许老师四年级王学智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许老师四年级王学智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许老师四年级王学智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上海求实进修学校 教师教学设计方案学生编号学生姓名王学智授课教师许正佳辅导学科数学所属年级四年级教材版本沪教版课题名称数与量的复习课时进度总第( )课次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认识大数,读写大数。2,会求一个大数的近似数。3,认识重量单位,长度单位及容积单位。重点难点大数的读与写 近似数 吨、千克,米、千米,、升、毫升的认识及换算一、 认识更大的数知识点: 1认识数级、数位、计数单位,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2、十进制计数法。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也就是十进 制关系。 3、数数。能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一百万一百万地数 人口普查(亿以内数的读法、写法)知识点: 1、亿以内数的

2、读数方法。 含有个级、万级和亿级的数,必须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即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都按个级读数的方法,在后面要加上亿或万。每级末尾的零不读,在级中间的零必须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只读一个零。 2,学生基本读写技能的掌握,特别注意对难点内容(级首,级中,级尾有0的读写方法)的考查.3,较大数比较方法掌握的情况.(可采用单纯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或者排序的形式)4,能按要求将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并按要求求近似数.【复习建议】复习读数,写数时:2,着重强调中间,末尾有0的数该怎样读,怎样写。(先分级,读写结合)【典型题例】1,1千万里面有 ( )个百万.2,由1个亿,5

3、个千万和4个千组成的数是( ),这个数读作( ),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3,3621531万 81328万4,下面各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是( )A.33003300 B.30300033 C.300003005,50009800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可以写成5001万或50010000 .6,易错题:2500000=( )万2、亿以内数的写数方法。 从高位写起,按照数位的顺序写,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 比较数大小的方法: 多位数比较大小,如果位数不同,那么位数多的这个数就大,位数少的这个数就小。如果位数相同,从左起第一位开始比起,哪个数字大,哪个数就

4、大。如果左起第一位上的数相同,就开始比第二位直到比出大小为止。 国土面积(多位数的改写)知识点: 1、 改写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的方法。 以“万”为单位,就要把末尾的四个0去掉,再添上万字;以“亿”为单位,就要把末尾八个0去掉,再添上亿字。 2、改写的意义。 为了读数、写数方便。 森林面积(求近似数)知识点: 1、 精确数与近似数的特点。 精确数一般都以“一”为单位,近似数都是省略尾数,以“万”或“亿”为单位。 2、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数的方法。 首先确定要精确到哪一位(即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先找到这一位数,并在其下方点一点做上标记,要舍还是入,要看这一位数的后一位数,如果后一位数是0,

5、1,2,3,4则是四舍,如果是5,6,7,8,9则是五入的情况,则必须把做标记的数+1,不管是舍还是入,做记号的数的后面有几位数就都用0去代替他们。如精确到万位,只看千位,精确到亿位,只看到千万位。练一练 一、请读出下列数字。2030607080 读作:_200000004 读作:_90990900008 读作:_57080023040 读作:_二、请写出下列数字。六千零四亿三千零一万 写作:_五千七百亿零三千五百零四 写作:_二千五百四十六亿七千八百五十二万六千四百八十五写作:_三百亿零四万零四 写作:_三、请将下列数改写成“亿”、“万”作单位的数。460000( )万 927000000(

6、 )万 40800000000( )亿 64780000( )万 四、填空。1.从右边起第( )位是万位,第( )位是亿位,第( )位是百亿位。2.一万是( )个千,一千万是( )个百万,( )个一千万是一亿。3.一个数是由6个百万、7个万和8个一组成,这个数写作( ),读作( )。4.八千七百万六千写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5.49( )00050万,( )里最小要填( ),最大能填( )。6.最小的八位数是( ),减去1是( );最大的八位数是( ),加上1是( )。7.用三个“0”和三个“9”组成的最大的六位数是( ),读作( ),把它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组成最小的六位

7、数是( ),读作( ),把它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 8.由五十亿、七亿和六千组成的数是( ),把它精确到亿位约是( )二、单位的人认识(长度 重量 容积)(一)、平方千米1、 认识平方千米 边长为1km的正方形的面积为1平方千米,写作1km2,读作1平方千米或1平方公里。 在表示省、国家等大的面积时,我们常用km2作为单位。如:上海市的总面积为6341km2。我国的陆地国土面积大约是9600000km2。 边长为1km的正方形的面积为1平方千米,写作1km2,读作1平方千米或1平方公里。 平方千米是个较大的面积单位,一般用来表示大块区域的面积,像全国的陆地面积、某一个省市的面积都可以使用平

8、方千米(km2)作为单位,如:我国的陆地面积大约是9600000km2,安徽省的面积大约是140397km2。例1、(1)佘山(核心区)面积约为11 (2)上海植物园面积约为80 例2、计算下列地块的面积: 4km 6km2、 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我们已经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千米、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1km2=1000000m2,1m2=100dm2,1dm2=100cm2例3、填一填。(1)12km2= m2 (2)200cm2= dm2(3)6m2+280dm2= dm2例4、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面积单位(km2、m2、dm2、cm2)。(1) “上海东方

9、绿洲”面积约4( );(2) 写字台桌面的面积约60( );(3) 小丁丁家客厅的面积约30( );(4) 一枚邮票的面积约9( )。(二) 、吨的认识1、认识吨 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比较方便,“吨”用 t”表示。例如在表示大而重的动物的质量,就要用“吨”作单位。比如大象约重5吨,河马约重4吨。例1、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1) 鲨鱼约重3( ) (2)蓝鲸约重125( )(3) 一辆卡车载重约6( )2、克、千克、吨之间的换算 吨与千克之间的关系:1t=1000kg 1kg=1000g 1t=1000kg=1000000g 质量单位间的进率:吨、千克、克每相

10、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质量单位的换算方法:(1)高级单位换算成低级单位要乘进率1000。如4吨=( )千克,可以这样想:吨是高级单位,千克是低级单位,所以4吨=41000=4000千克。(2)低级单位换算成高级单位时要除以进率1000。如:80000千克=( )吨,可以这样想:千克是低级单位,吨是高级单位,所以80000千克=800001000=80吨。例2、填一填。(1) 长颈鹿的体重通常用( )作单位。(2) 一个人的体重通常用( )作单位。(3) 一个鸡蛋的质量通常用( )作单位。例3、把下面各质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51吨 5000克 5500千克 5050千克例4、4

11、5000克=( )千克 9000000千克=( )吨 80吨-4500千克=( )千克例5、一台电冰箱重72千克,一辆载重4吨的卡车一次能装运多少台?三、 毫升与升的认识1、 容量的含义(1) 容器能盛液体的多少,就是它的容量。(2) 为了准确测量或计算容器的容量,要用统一的容量单位。 感受容器盛水的多少就是它的“容量”:大杯比小杯能盛的水多,大杯的容量比较大,也就是说,哪个杯子大,能盛的水多,它的容量就大;反之,哪个杯子小,能盛的水少,它的容量就小。例1、看一看,比一比,哪个水杯装的水多? 2、 毫升的认识 计量比较少的液体,常用毫升作单位。1毫升大约是多少呢?我们通过下列情景来感受一下:

12、通过实验操作,可清楚准确测出1毫升水究竟有多少,先准备好一个25毫升的量筒,再用滴管吸入水后,将水一滴一滴滴入量筒,时刻观察水量,当水平面与1毫升刻度线持平时,量筒里面的水量为1毫升,大约滴20滴水为1毫升。毫升可以用符例2、在下列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1) 一小袋牛奶200( ) (2)一小瓶口服液10( )(3) 一拉罐可乐355( ) (4)一瓶洗发水650( )3、 升的认识 在测量较多的液体的多少时,一般用“升”做单位。如:1桶豆油,一桶水等都应用升作单位。1升可以写作1L。例3、(1)一瓶食用植物油有5( )A、克 B、毫升 C、升 (2)一瓶雪碧有1.25( )A、升 B、毫升 C、吨4、升与毫升之间的换算 升与毫升之间的进率为1000,1升=1000毫升。我们依据下列实验来学习就会更容易理解升与毫升之间的关系了。把1升水倒入量杯,每杯倒500毫升,可以倒几杯?1升等于多少毫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