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好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5282949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落实好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落实好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落实好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落实好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落实好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落实好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实好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落实好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台州日报潘先考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教 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 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 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 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 人。”“立德树人”是我党对人民教育事业的一贯主张。加强立 德树人工作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要求,是人民群众的期盼, 更是高校最基本的责任,也是高校党政班子和领导必须抓好 的最大的事。进一步深化认识。高校强化政治意识、政权意识

2、、阵地 意识,首先应做好的工作是育人,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总书 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教育、引导、培养学生。这关系到国家 和民族的未来,寄托着家庭的希望,更影响着学生一生的发 展。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社会等众多工作中,教 学永远是第一位的; 在教学培育知识、 能力、品格等工作中, 品格永远是第一位的。学生知识缺了今后也可以补,但一旦 做人有问题出了界被淘汰就无法弥补。作为高校领导和教职 工,应多讲讲立德树人的深刻道理,始终把立德树人放在第 一位。进一步深化责任。高校主要领导一定要把立德树人作为 自己的最大责任,舍得花时间、花精力,做到亲自

3、研究问题、 亲自部署工作、亲自制定政策,尤其要舍得将人财物资源往 立德树人工作倾斜,着力改善立德树人工作者的地位和条件。 注重营造重视立德树人工作的氛围,注重营造风清气正的育 人环境,明确立德树人工作是每一位教职工的天职。把立德 树人的责任推及所有干部和师生员工,不仅要强化干部责任, 还要强化所有师生员工责任;不仅要强化思政课教师责任, 更要强化专业课教师责任;不仅要强化学工线责任,还要强 化科研、技术、社会服务、后勤保卫等各条线责任,努力使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在学校落地生根。进一步深化“两教”改革。一是要改革课程,加强思政课 建设,强化专业课育人功能。二是要改革教材,不仅要使教 材跟上

4、时代步伐,具有现代化的气息,变得更为鲜活丰富, 更要使教材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 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三是要改革课堂教学, 积极推行启发式、讨论式、情景式等教学方法,开展小班化、 分层式教育,尝试运用微课程、慕课等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手 段,更多体现因材施教。四是要改革实践教学,鼓励和组织 广大师生到企业、农村、社区、军营中去,广泛地感知社会、 了解民情和国情,理论联系实践,尽可能地思考与解决热点 焦点问题,增进与党和人民的感情, 培养真切的社会责任感、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立德树人的能力和水平。建立健全教师理论 学习制度,加强对教师政治学习的组织,教育

5、与引导广大教 师始终与党和人民站在一起,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 努力让教师更多地从学校及时了解中央和省市党委、政府的 相关精神和工作要求,并把这些要求融入日常教学。引导和 组织教师了解社情、民情,切身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 大实践,激发和增强教师服务社会和人民的责任感、紧迫感强化师德建设,教育与引导广大教师做“四有好老师”,不断 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德,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丰富的 学识涵养感染、引导和教育学生。通过完善引导机制,改进 教师考评体系,把教师的思想状况、道德修养、为人师表情 况等与干部使用、专业技术职务晋升聘用、进修提升、选拔 确定学科和专业带头人等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构建立

6、德树人的长效机制。一是要坚持学科课程育 人。教学内容中的学科知识是学生精神与德性发展升华的智 力基础,教学的组织形式将对学生形成合作与互助的品质起 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过程所营造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氛围, 会对学生形成创新精神和对真理正义不懈追求的品性起到 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中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以及 教师在学校生活中体现的人生准则和处世规范,更可以成为 学生的示范和榜样。二是要坚持学校文化育人。文化育人是 立德树人的隐性路径,具有环境育人的渗透性特点,文化育 人方式主要是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 化育人。三是要坚持实践活动育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

7、重要途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学 校要根据教育综合改革要求,结合课程改革,落实综合实践 活动要求,针对学生年级、教学内容和课程安排,有序组织 学生走出校园,了解社会,感受生活,积极探索,引导学生 学思结合、知行并重。四是要坚持多方合力育人。学校、家 庭、社区、企业的德育目标应当趋同,德育内容应当互补, 德育资源可以共享。坚决为党和人民守住高校这块育人阵地。忠诚于党和人 民的教育事业,要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旗帜鲜明的态度、严 格规范的管理,坚守高校这块育人阵地,尤其要牢牢把握意 识形态主动权,要站在政治和大局的高度上,严格管理课堂 及各类论坛等教学学术活动,严格做到“讲坛有纪律、弘扬正 能量”,绝不给敌对势力和违法违纪之人与言行以可乘之机。 当前尤其要深入研究互联网阵地建设和舆情引导,建设好、 监管好、运用好高校的门户网站,积极打造富有正能量又受 学生喜欢的特色网站和特色内容,不断满足学生对网络信息 和服务的需求,并在管理和服务中引导教育学生,增强学生 对是与非、真与假、善与恶等的识别能力。切实做到高校育 人阵地寸土不失、片瓦不丢、丝毫不让、初衷不变,竭尽全 力培养我们的学生永远跟党走,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者单位:台州广播电视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