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安全教育专题班会教案(例文)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5281341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汛期安全教育专题班会教案(例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汛期安全教育专题班会教案(例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汛期安全教育专题班会教案(例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汛期安全教育专题班会教案(例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汛期安全教育专题班会教案(例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汛期安全教育专题班会教案(例文)(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汛期安全教育专题班会教案(例文) 汛期安全教育专题班会教案活动目标:1、教育学生雨季路上安全行走常识,初步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2、让学生知道汛期安全教育的主要性。3、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情感。活动过程:一、导入:青少年学生是我们祖国和每一个家庭的未来和期望,你们的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伴伴随闷热天气的到来,主汛期已悄然临近。防御学生溺水事故是我校防汛工作一个关键。为使同学们安全地度过汛期,特进行安全教育专题班会。二、对学生进行爱好安全教育:(一)暴雨天气要注意防雷1、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因为下雨时,大树潮湿的枝干相当于一个引雷装置,假如用手扶大树,就好像用手摸避雷针一样。因此,在打雷

2、时最好离大树5米以外。2、下雨时不要在水边(江、河、湖、塘、渠等)、洼地停留,要快速到周围干燥的住房避雨,要观察住房是否适合避雨。3、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在雷雨中停留,因为金属物品属于导电物质。4、打雷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关好门窗,预防雷电直击室内和球形雷飘进室内。(二)暴雨天气上学、放学要尤其注意:1、暴雨过后,上学需路径小河、沟、桥的,要由家长陪同护送回校,假如洪水爆发未能经过小河、沟、桥的就返回家中等候能够安全经过了再回校,同时要让家人打电话告诉学校、老师,家中没有电话的要到邻居或商店中打电话,以免学校、老师担心。2、暴雨过后,放学需路径小河、沟、桥的,要先探视详细情况,或由家长接送学生。回去

3、要告诉家长,常常和学校保持联络,暴风骤雨时要坚持主动到学校接送孩子,学生不能私自涉险回家。3、因洪水原因留校的学生,要安下心来,听从学校的管理,情况许可了才回家,不能私自个人或结伴去查看洪水情况。(三)禁止学生私自到河畔游玩、游泳:1、不要私自或结伴去看河水,到河里游泳。有发觉同学私自去河边的要立即阻止,阻止不了的要立即汇报学校、老师,方便学校、老师劝阻、批评教育,把溺水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2、请同学们不要在汛期私自或结伴到溪、池、坑、塘、和水库周围玩耍。(四)请亲密关注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和预警信号,如遇暴雨天气,学生不要单独外出玩耍及探亲访友,如确有必须,要由成人陪同。三、结束:同学们,最宝

4、贵的莫过于生命。我们要牢靠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提升自己的自我保护意识。当然,和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面对频频发生的安全事故,我们要以防为主,远离危险。汛期安全教育专题班会教案一、活动目标:为了切实落实落实学校的防汛工作,确保本班师生安全防汛、度汛,依据上级相关精神,结合我班实际情况,切实让了解、掌握部分防汛知识,知道部分防汛常识。二、活动过程:(一)老师要求学生做到:1、每位学生全部要进行一次认真全方面的防汛安全知识的学习,强化防汛安全意识,提升自我防范能力。2、雨季来临,要加强防汛和自我保护意识。碰到河水暴涨等险情不能上学的时候应立即打电话向老师请假并立即通知家长。山脚下居住的同学更要注

5、意山体滑坡或塌方等险情,以防发生意外。下雨时,不要在屋檐底下及有危险的建筑物底下玩耍或躲藏。3、夏天来临,天气闷热,禁止利用上学、放学期间下河游泳,更不许可在上课时私自下河游泳。4、经常收听收看天气预报,亲密注视天气改变,了解掌握灾情预报预做好防洪自护;认真学习相关汛期防灾抗灾的知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5、易发生山洪(溪河边、沙滩、低洼处)区域游玩逗留;不到易发生山体滑坡、倒塌和泥石流等危险区域或危房里活动停留;不到溪、河、圳、渠、池塘、水库等水域戏水、游玩;不到小溪、小坑流等水域打鱼玩耍。6、溪河要找桥梁经过;不要涉水、过溪、过河,更不要冒险抢渡溪河。7、灾难性天气尽可能不外出,已出门在外的要寻求安全地带避灾自护。8、熟记学校应急转移线路和地点,需紧急转移时,要听从指挥,立即有序地安全转移。9、途中遇险时,无须惊慌失措,应快速进行避险自救或寻求求援求救的措施,不能冒险行事。(二)学生反馈居住情况:(三)学生讨论防汛注意事项(四)老师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