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锚设计说明书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5275557 上传时间:2023-03-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24.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锚设计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地锚设计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地锚设计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地锚设计说明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地锚设计说明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锚设计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锚设计说明书(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预应力固井中新型地锚的设计第一章 前言1、地锚稠油又称重油,由于其粘度高、流动性能差,甚至在油层条件下也不能流动,因而采用 一般的常规开采方法很难奏效。注蒸汽开采是当前最有效、最广泛的稠油开采方法。注蒸汽 开采稠油时,由于热采井在生产期间处在高温条件下,套管将受到严峻考验,这些考验是: 首先,套管受热伸长,内部产生压应力。当压应力超过套管材料的屈服极限时,套管将有可 能发生断裂和损坏;其次,注蒸汽时,正常载荷从拉伸向压缩变化。注蒸汽停止后,温度大 幅度降低,拉伸力开始起作用。如此反复变化,将导致接箍漏失和螺纹滑脱破坏;最后,较 高的温度要对水泥石强度产生影响。当温度升高时,达到临界温度时,水泥

2、石将发生崩解, 丧失对套管的支撑密封作用。预应力固井技术:就是在固井注水泥前或注水泥后对井内套管柱施加一定的预拉力,减 少或抵消注蒸汽时由热应力造成的套管伸长,以防止油井损坏;同时增加对套管的封固长度, 甚至达到全井套管封固。为了能对套管柱施加预拉力,就必须将套管柱下端固牢在井壁上。这样,就需要一个固 牢套管柱的工具,称之为“地锚”。2、国内新型地锚介绍(一)DM型地锚结构L按箍$ 2.定位结拘* 定位机构、4.销钉* 5-滑块总成乩 连杆机构;7-连杆机构 图仝爲型地阶?锚心本体DM型预应力固井地锚如图所示,由接箍、定位机构、滑块总成、锚爪和本体等部分组 成。(二)原理在胶塞碰压之前使地锚位

3、于锚定位置,固井胶塞碰压为12-18MPa时,即可以使胶塞推 动连杆机构,张开锚爪,锚爪吃入地层,地锚与地层锚定,在保持压力的情况下,用钻机大 钩提拉套管到设计的预应力值,然后固定井口套管。如果一次坐挂不成功,可以卸压,缓慢 移动或旋转至另一位置后再次憋压坐挂。其主要特点:(1)地锚上下端均为 API 套管长圆扣或偏梯扣,与套管串连接方便;(2)地锚接于固井胶塞阻位,不影响其它固井附件的安装;(3)下套管完毕后,可以灌钻井液正常循环,也可以在中途循环,而不会影响地锚以后 的工作;(4)下套管、注水泥、替浆等作业按常规固井作业要求进行;(5)碰压后憋压,用钻机提升设备进行预应力提拉,不需要添置专

4、门设备碰压后固井胶 塞可自锁,防止胶塞上返;(6)结构复杂,操作不便。(7)锚爪可以复位,在一次坐挂不成功的情况下,可以卸压换位后再进行坐挂;(8)该型地锚的锚爪突出于本体外表面,第一次坐挂不成功时,会影响旋转换位;在软 地层时,三个锚爪难以产生足够的固牢力以抵抗预应力固井时的提拉力。3、设计目的及工艺方案的确定(一)、设计目的 改进思路:以适应稠油井预应力固井为前提条件,能在软硬地层中皆适用,达到性能可 靠、使用安全、操作方便、价格低廉的总体效果。设计思想具体体现是:1、采用液力促动式地锚,且锚爪能自动复位。为此,必需设计一套性能可靠、使用安全、 结构简单的节流装置和运动机构。运动机构最好选

5、用连杆机构。2、必须注意地层松软的特点,适当地增加锚爪嵌入长度。3、考虑到地锚是一次性使用产品,应尽量选用成形管材、减少零件数量、减少用材种类、 减少加工量和加工精度要求,从而将成本降到最低。(二)、工艺方案的确定 方案一:利用高压钻井液推动上顶杆剪断悬挂销钉,通过顶杆和连杆组将撑爪打开。此时, 胶塞的推力转化为撑爪嵌入地层的压力,钻机大钩施加轴向拉力,使撑爪进一步嵌入地层。特点:1、通过液压力推动胶塞。再由顶杆,连杆将撑爪打开2、能承受较大的提拉力,适用于多种套管尺寸3、撑爪张开后,不能自动回复至原位,第一次没有锚定时,无法补救方案二:开启泥浆泵,高压钻井液进入套管内,由于地锚主体上的旋流孔

6、的节流作用, 在套管内外产生一定压差,活塞在压差作用下克服弹簧力而下行,从而带动中心杆、连杆下 行使锚爪张开。排量越大压差越大,锚爪压入井壁的力也越大。当上提套管使地锚上行时, 锚爪将进一步伸入地层实现锚固。停泵并下放地锚,由于弹簧作用,锚爪将恢复至收紧状态。特点:1、停泵后,只要锚爪退出嵌入状态,在弹簧力作用下锚爪可以完全复位,再次操 作时不带来任何影响;2、活塞上下表面建立压差的原理较为新颖,无开泵不通的危险性,锚爪的外撑力随泵 的排量增大而增大;3、锚爪对井壁的“吃入力”与套管的上提拉力成正比,上提拉力越大,锚爪趋向张开 的角度越大,吃入井壁的力越大;4、弹簧较软,锚爪复位较慢;地锚主体

7、2上开有8个孔,对这个承受预拉力的零件强 度有所削弱。不适用于硬地层。方案三:开启钻井泵提供高压钻井液进行循环,钻井液由外节流管和内节流管形成的环 隙及外接流管上的4个小孔,进入活塞腔室,从而在活塞的上下表面间建立压差。在压差作 用下,钻井液促动活塞向下,推动滑块摇杆机构,将锚爪张开,并较浅地压入地层。上提钻 柱,使锚爪旋转至水平位置,嵌入最深地层。/-上|方案三结构图特点:1、节流装置,为活塞向下移动建立可靠的压差。2、结构简单、动作准确的偏置式滑块机构和锚爪的单向转动特性保证锚爪在钻 井液促动下向外转动3、具有周向相错60的上下两组锚爪,且适当增加锚爪嵌入长度,确保地锚在软地 层中产生足够

8、的固牢力,以承受预应力固井时的外加轴向力。地锚具有上下两组6个锚爪(每 组3个,周向均布),上下锚爪间周向相错60,使地锚在井壁上有6个接触部位。适当地增加 锚爪长度可以增加在地层中的嵌入深度。这两项措施确保地锚在软地层中产生足够的固牢 力,以抵抗外加轴向拉力。适用于软底层。4、地锚具有更方便的操作性锚爪的可张可合;锚爪外側面与锚爪短节的外圆柱面 平齐,地锚旋转换位时无阻挡作用;地锚的冲洗作用,使本地锚操作更加方便。特别适用于 软底层。综上以上三种方案的优缺点,选择第三种方案,为最优。4、主要结构的确定新型地锚由外部零件和内部零件组成。外部零件包括缸套、上下接箍、上下锚爪短节,它们的共通点在于

9、:当对套管柱施加轴向 拉力时,这些零件都要直接承受这一轴向拉力。内部零件是指构成节流装置和偏置式滑块摇 杆机构的那些零件。节流装置为活塞的上下表面提供压差,它是由外节流管、内节流管、隔 板和O形圈组成。在外节流管的上段钻出4个17小孔,在下段钻出4个18孔。内节流 管的上端被堵塞,下段钻出4个18小孔。内外节流管构成一道环隙,但被隔板和O形圈 分隔成上下两个腔室。内外节流管和冲砂管均连接在上连杆接头上,上环隙为节流装置的进 口通道,内节流管和冲砂管为节流装置的出口通道。如果我们把活塞、外节流管、内节流管、 上连杆接头(或下连杆接头)这一结合体视为滑块,把上锚爪(或下锚爪)视为摇杆,则该 地锚的

10、运动机构就是一个偏置式滑块摇杆机构,用它来传递运动和力。5、工作原理地锚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由于弹簧作用,借助由上下连杆接头、上下连杆、上下锚爪组 成的偏置式滑块机构,使锚爪处在收紧位置。当地锚下到规定位置时,钻井泵提供钻井液进 行循环,流经由外节流管和内节流管形成的环隙及外接流管上的4 个小孔,进入活塞腔室, 从而在活塞的上下表面间建立压差。在压差作用下,钻井液促动活塞向下,推动滑块摇杆机 构,将锚爪张开,并较浅地压入地层。上提钻柱,使锚爪旋转至水平位置,嵌入最深地层 排量越大压力越大,压入的深度也越大。与此同时,由活塞腔室出来的钻井液流经4个18 小孔进入内节流管,再通过冲砂管,对井底进行

11、冲砂,使地锚更容易坐落。钻井泵卸压后 将套管柱向下移动1-1.5m,锚爪退出锚定状态,在弹簧力作用下,锚爪自动收紧,与锚爪短节外 圆柱面平齐,锚爪具有单向转动特性,保证它不会向内偏转。锚爪的这一特性再加上偏置机构, 使锚爪在钻井液促动下只能向外张开。第二章 地锚的设计参数确定设计条件:套管外径D = 177.80 mm,内径d = 150.40 mm,套管材料N-80级钢,其 中。s =551.58MPa,钻井液密度P =1.150g/ml,套管预拉力=80t1、预应力设计(一) 注蒸汽时套管产生的温度应力G T =九.E . A T(3-1)式中,bT套管所承受的最大热应力,MPa;入为金属

12、的线膨胀系数,E 为钢材的弹性模量 MPa,;AT为注蒸汽时套管所受温差。查油气开采井下作业及工具P112有入=12.1X10-6/C, E =1.177X 105MPa,注蒸汽温度为 350C,地层平均温度 30C。代入解得: b T =455.70MPa(二) 对套管施加的最小预应力AoA b b T - K b S(3-2)式中:Ao为套管最小预应力,MPa;K 为高温条件下套管强度降低系数,os 套管材料的最低屈服强度, MPa,查油气开采井下作业及工具P113有K 取 0.66,os = 551.58MPa代入解得Ao=91.56MPa三)套管需要施加的最小预拉力(3-3)F=S.A

13、。式中,F为套管的最小预拉力,kN; S为套管管体的截面积,mm2。 S=n/4(D2-d2)代入数据解得F=660.6KN2、地锚的主要尺寸参数确定主要尺寸是指地锚本体(通常指锚爪短节)的外径、地锚长度、使用的最大井径和最小井径。(一)本体直径D 首先要确认地锚对多大的井眼直径进行固井,使用多大直径的套管。例如,若用来对5%和7套管进行预应力固井,且锚爪张开时的最大直径可达400mm的话,可固井的井眼 最大直径为400-2hmin(hmin为嵌入地层的最小深度),固井范围是220mm340mm(相应的 钻头尺寸为8-1/212-1/4),则地锚本体的外径应小于8%钻头所钻出的井眼,因此, 该

14、地锚本体的外直径定为D=200mm。(二)地锚长度L 地锚长度主要取决于两组锚爪间的轴向距离。对软地层而言,为了使上下锚爪间对应的那段地层不因受力而坍塌,两组锚爪的间距不能太小,地锚总长L在1900mm。(三)适用的最大井径D井maxD 井 max = D 锚-2hmin式中,D锚是锚爪张开到极限位置(即水平位置)时的直径;hmin是锚爪嵌入的最小深度。所谓锚爪的最小嵌入深度hmin就是指在这一深度下, 锚爪产生的总阻力能恰好平衡外加轴向力.例如,对于软地层,当锚爪张开到水平位置时,其直径。锚=200mm,为使地锚固牢, 锚爪至少应有hmin=30mm的嵌入深度,故该地锚适用的最大井眼直径为:

15、D井max = 200-60 =140 mm(四)适用的最小井径D井min地锚适用的最小井径为:D 井 min=D+2030mm式中D为地锚本体外径。 一般地说,地锚本体最大直径就是锚爪短节的外径.第三章地锚的运动机构设计地锚结构设计中,每组三个锚爪成周向均布,当然也可以选用两锚爪或四锚爪周向均布 形式。但是,对于井眼而言,选用三个锚爪更加合理。这是因为三锚爪与井壁接触能自动定 出地锚的中心;而两锚爪与井壁接触时,很难定出地锚中心,如果是椭圆度太大的井眼,两 锚爪式地锚有可能无法实现在地层内锚定;采用四锚爪的地锚时,实际上只有三个锚爪起主 要的固牢作用,另外,由于锚爪尺寸变小,强度相应变低。1、偏置式滑块摇杆平面机构组成D图二、偏执式滑块机构(一)滑块A活塞、外节流管、内节流管、上下连杆接头(二)连杆AB其长度由结构设计确定,AB过长会使地锚的轴向尺寸增大,取AB为120mm(三)摇杆DC摇杆DC只能绕支点C作摆动,相当于锚爪,在摇杆DC中有一个转动副B, DB段代表锚 爪的嵌入地层段,可以稍微长一些。取CD=130mm,DB=60mm(四)偏置量图中CF线为偏置量。随地锚本体变化而变化,取5=35mm(五)弹簧S弹簧的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