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汽包焊缝裂纹的检查及处理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5274186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锅炉汽包焊缝裂纹的检查及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锅炉汽包焊缝裂纹的检查及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锅炉汽包焊缝裂纹的检查及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锅炉汽包焊缝裂纹的检查及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锅炉汽包焊缝裂纹的检查及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锅炉汽包焊缝裂纹的检查及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锅炉汽包焊缝裂纹的检查及处理(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锅炉汽包焊缝裂纹的检查及处理在役电站锅炉实际检验过程中, 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实际 检验 问题, 但归结起来主要有几类比较典型的情况。 下面选取定 期检验过 程中发现及处理过的汽包焊缝裂纹案例, 深入探讨了典 型承压部件损 坏的部位、损坏的原因、修理的具体方案等,对这 类典型问题的深入研 究,有助于雷同问题的及时、快速、正确处 理,确保被检锅炉按期、安 全的投入运行。某厂电站锅炉汽包在停炉内部检验中发现了严重的焊缝裂 纹缺陷, 采取措施进行修复后,保证了汽包的安全运行,现将这 一技术措施剖析 如下:一、汽包缺陷检查该厂锅炉系 1997 年制造、安装, 1998 年投入使用, 2007年8 月停

2、炉检验时,经磁粉和超声检测发现,汽包第 2 道环焊缝上 部外侧坡口热影响区有一条明显的腐蚀氧化裂纹, 裂纹长 450mm、 宽0.02mm最深处达20-25dB,最浅处3dB,在第2条环焊缝上部内侧存在 熔合线表面裂纹缺陷 6 处;其它焊缝也存在多处表面 和埋藏缺陷,但 未超标。分析表明:从开裂的第 2 条环焊缝,焊 缝外观很不规则, 焊 缝比母材高出许多, 形成了一个突变的台阶, 在焊缝的融合线附近存 在较多表面缺陷;这样,在锅炉频繁的启停中,汽包受到周期性的加热、 冷却,在交变应力的作用下导致 开裂,继而发展。鉴于上述情况,采用了两种方案:(1)对于 未超标的埋藏缺陷作重点记录, 以便日后

3、检验中作重点检查; 如 发现缺 陷发展、开裂,立即处理。( 2)对开裂的缺陷,制定补 焊工艺措施, 对裂纹进行挖补修复。二、缺陷挖补前的各项工作检查( 1)汽包母材化学成分( % ) :C-0.20 , Si-0.46 ,Mn-1.15 , P-0.008 , S-0.0180( 2)汽包焊缝化学成分( % ) :C-0.66 , Si-0.60 ,Mn-1.50 , P-0.022 ,S-0.0130 ,化学成分分析结果符合 J507 焊条成分要求。(3)金相检查:焊缝:铁素体+珠光体,珠光体呈带状分布, 带 状组织 2-3 级,晶粒度 6 级。熔合线:铁素体 +珠光体,珠光 体呈网 状分布

4、,熔合线两侧有脱碳。热影响区:铁素体+珠光体,组织欠均匀,晶粒度 5-6 级。母材:铁素体 +珠光体,组织尚均 匀, 晶粒度 6 7级。以上所检查的组织皆属正常。(4) 硬度测试:母材:HB125热影响区:HB115焊缝区:HB125 以上所测的硬度值均符合要求。计算结果证明, 19Mn5 钢无再热裂纹倾向。(5)19Mn5 钢产生冷裂纹倾向和焊接热影响区淬硬倾向计 算 表明,汽包材料基本无冷裂倾向。三、缺陷挖除(一)开槽挖除工作所用的设备和材料500A直流电焊机1台;0.75m3空压机1台;碳棒直径6mm 8mm,100 根。(二)缺陷开槽挖除方法及技术要求由于19Mn5钢的塑性较好,开槽挖

5、除裂纹前不必钻孔止裂。 开槽方法:电弧气刨后,砂轮磨光。为了减少电弧气刨 的激热影响, 应将温度预热到 200C 以上再进行开槽,在挖掉缺 陷的同时,应尽可能 使槽开得规整、光滑,并尽量减少开槽的体 积。四、缺陷挖除后的补焊工艺(一)焊条材料选择低氢型J507焊条。打底用中3.2mm的 焊条,其余用4mm的焊条。(二)施焊工艺:焊条在 350C 烘烤 2 小时,烘烤的焊条放 入 保温箱内,随时使用。补焊过程中,始终保持预热温度,最低 温度 150C, 施焊中采取多层多道焊。先沿U形坡口焊三层,使坡口宽度变窄,以 减少收缩变形引起的应力, 然后由下至上多层 多道焊。 每道焊缝用分 段焊法, 分段

6、时填空焊的焊接方向应与原 分段焊的方向相反。 各焊道 分段应错开, 可减少焊接应力的过大 累积。打底焊采用中 3.2m m 焊 条,焊道宽度控制在 6-8mm 左右, 熔深控制在 2-3mm 之内。为减少 收弧次数,每根焊条一次焊完。 焊完一道,必须清渣进行检查,确认无 缺陷时继续施焊。五、焊后热处理 焊后热处理采用局部整段内加热法,使用框架式 电阻加热器,总容量108kvA, 9路输出,每路12kVA输入电压220V,自动控温表 2 块,温度记录仪 1 台,热电偶 17 支,使用HM130(0 355X 88mm 框架型加热块 6 块,平稳地置于汽包上半周,加 热块与电源连接引出线用 10m

7、n圆钢,套上 12mn的瓷管,然后与镶套铜电缆连接, 铜电缆接到控温设备上。 为了减少热量 损失,在加热带的两端设计两块堵板,堵板用 3mn 厚的钢板制成1600mn的圆板,将圆板分割4块在汽包内组装;在圆板每300mrhC400mm 的面积上焊中 6X 170mm 的钢丝若干根,以固定保 温 材料; 保温材料选用硅酸铝耐热材料。 电源连接线和热电偶连 接均从板的孔通过。六、热处理后的各项工作检查(一)表面检测:对补焊区内、外壁做磁粉检测,未发现任 何缺 陷。(二)超声波检验:用超声波对内外壁进行检验未发现超标 和可 记录缺陷。(三)金相检验:焊缝、熔合线、热影响区、母材等金相组 织属正常范围

8、之内。四) 硬度检验:焊缝 HB13Q 热影响区 HB12Q 母材 HB12Q五)热位移、挠度、椭热处理升温到 600 C,甲侧向西位移 5mm 乙侧向东位移 7mm 热处理完,汽包温度降 到室温甲乙侧位移恢复到补焊前。挠度:热处理后,甲侧0,中部 0.02,乙侧 0.02,正常。椭原始值=0.22%;焊后 值=0.25%;热处理后值 =0.25%。补焊后椭度变化不大,在允许 值范围内。(六)残余应力测试:通过实测熔合线处残余应力为190MPa,偏 离焊缝的近缝区应力为170MPa焊缝平均最大应力为180MPa其残余应 力水平与原始态相符,说明补焊工艺、热处理工艺、补焊质量都符合要 求。七、裂

9、纹修复后的结论分析 汽包裂纹挖补修复后,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定要求:(1 )补焊焊缝质量达到JBI152-81标准的I级 焊缝要求。(2)硬度最高为HB13Q远远小于线材硬度+100的规定,残余应 力最大为190MPa大大小于245MPa规定,金相组织也没有变化,由 所有这些检查结果推知, 补焊焊缝具有良好的综合机 械性能,没有产 生任何永久变形。( 3)该汽包裂纹挖补修复后运行至今已近一年,在今年 5月停炉 检修时再次对裂纹剔除的补焊部位进行了磁粉和超声检测,同时对有记 录缺陷部位进行了跟踪检查,均未有异常情况出现。由此可以说明,针 对此次汽包检查出来的缺陷所采取的处理方案不仅符合标准,而且修复 具体措施的实施是成功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