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测量流程及方法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5274049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24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房建测量流程及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房建测量流程及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房建测量流程及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房建测量流程及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房建测量流程及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房建测量流程及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建测量流程及方法(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房建测量放线的流程及方法一、施工前的准备 施工测量准备工作应包括:施工图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检测、测量方案 的编制与数据准备、测量仪器和工具的检验校正、施工场地测量等内容。 1.1、 施工测量前,应根据工程任务的要求,收集和分析有关施工资料,宜包括以下内容: (1)、城市规划、测绘成果; (2)、工程勘察报告; (3)、施工设计图纸与有关变更文件; (4)、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5)、施工场区地下管线、建(构)筑物等测绘成果。 1.2、 施工测量方案编制和测量数据准备 1.2.1 、施工测量方案是指导施工测量的技术依据,方案编制宜包括以下内容: (1)、工程概况; (2

2、)、 任务要求; (3)、 施工测量技术依据、测量方法和技术要求; (4)、起始依据点的检测; (5)、建筑物定位放线、验线与基础以及0.000以上施工测量; (6)、安全、质量保证体系与具体措施; (7)、成果资料整理与提交。 注:根据施工测量任务的大小与复杂程度,可对上述内容简化。 1.2.2、 施工测量数据准备应包括以下内容: (1)、 依据施工图计算施工放样数据; (2)、 依据放样数据绘制施工放样简图。 (2)、 施工测量放样数据和简图均应进行独立校核。 (3)、 施工测量计算资料应及时整理、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1.4、测量仪器、量具的检验校正与维护 1.4.1为保证测量成果准确可

3、靠,测量仪器、量具应按国家计量部门或工程建设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检定,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1.4.2 测量仪器和量具除按规定周期检定外,对经常使用的经纬仪、水准仪的主要轴系关系应在每项工程施工测量前进行检验校正,施工中还应每隔13个月进行定期检验校正。 1.4.3 测量仪器和量具的使用应按有关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并应精心保管,加强维护保养,使其保持良好状态。 1.5、所有测量人员经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1.6测量时经常用到的图纸。 熟悉设计图纸,特别是建筑平面图纸是施工测量的主要依据,测设前应充分熟悉建筑物各种有关的设计图纸,便于了解施工建筑物与相邻地物的相互关系以及建筑物本身的内部尺寸和技

4、术要求等,测时必须准确计算所测设的各种定位数据;测设所需要的图纸有: 总平面图:在总平面图上,就可以看到或计算设计建筑物与原有建筑物或测量控制点的三维坐标、BM点及相互之间的平面尺寸和高差,作为测设建筑物总体位置的依据,但要注意用地红线、道路红线及高压线等是否符合法律、法规及规范的要求。 建筑平面图:在建筑平面图中,就可以看到建筑物的首层、标准层等各楼层的总尺寸,以及内部各定位轴线之间的关系尺寸,这是施工测设建筑物的细部轴线的依据。基础平面图:在基础平面图上,就可以看到基础边线(基础横断面的形状和大小)及不同基础部位的设计标高等,这是轴线定位及测设基础轴线的主要数据。基础详图:是基础施工开挖边

5、线及轴线控制的重要依据。在基础详图中,可以看到基础横断面的形状和大小、立面尺寸和设计标高。建筑物的立面图和剖面图:在建筑物的立面图和剖面图中,就可以看到基础、门窗、地坪、楼梯平台、楼板、屋架和屋面等设计高程,这些高程通常是以0.000为起算点相对高程,是测设建筑物各部位高程的主要依据。-二、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建筑物的定位放线:就是确定建筑物的具体位置的测量工作。建筑物的定位应以其平面布置形式和占地面积大小不同而异:当以城市控制点或场区控制网定位时,应选择精度较高的点位和方向为依据;当以建筑红线桩定位时,应选择与主要街道中心线平行的建筑红线为依据,并应以较长的已知边测设较短的边;当以原有建(构)筑

6、物或道路中心线定位时,应选择外廓(或中心线)较完整的永久性建(构)筑物为依据。进场后首先对甲方提供施工定位图进行图上利用坐标反算法复核,以确保设计图纸的正确。此项工作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坐标反算法:根据直线的起点和终点的坐标,计算直线的水平距离和坐标方位角的过程。项目技术负责人带队与甲方一道对现场的座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与甲方或设计院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工程定位后要经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施工。三、场区平面控制网、建筑方格网、高程控制网。建立平面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所谓控制网是由一定等级(满足一定精度要求)的控制点所组成的相邻点互相通视并

7、构成一定图形的测量网。平面控制网是建筑物定位的基本依据,要分清场区平面控制网还是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根据整体控制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以场区平面控制网控制建筑物平面控制网。(1)、根据测绘院给出的几个桩点,对此点进行实测实量精度升级,当测设结果中误差小于1/15000时则可作为建立本工程平面控制网的依据。(2)、桩点引测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将主控制桩定位在距槽边1m位置做成高0.25m、0.6m*0.6m的四方砼桩台(同一方向的桩点尽量在一条线上),做在基坑护栏内可以防止碰撞和人为损坏;并向外延伸至围墙或临建根部做二次控制桩,桩点永久保护,外侧做1000mm见方的钢管防护,做法同基坑护栏,

8、刷红白漆。(3)、依据建筑红线及总平面图相配合,建立建筑物平面控制网,其测设点为小圆点,红色三角为测设方向,为双向对称布置。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测角中误差控制在5,边长相对误差控制在1/30000(mm)以内。(4)、平面轴线控制网施测后,由施测人员自检,再由专职验线员复验,确认无误后报监理公司验线,并申请规划、勘测部门验收。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测定并验线合格后,在控制网外轮廓边线上测定建筑轴线控制桩,作为控制轴线的依据。(5)、根据测绘院给出点坐标,以部分楼的坐标点做为工程的测设起始点及始方向,其它点作为校核点。采用建筑物二级平面控制网的技术要求,测角中误差5秒,边长相对中误差1/15000,采用经

9、纬仪,在实际定位测量过程中为达到技术,测角采用回测法,测距为单向测两次取平均值用木桩打入地面,在轴线位置钉小钉,用C20砼围护,并对其做好明显的防护与标识,以保证减少施工中对其影响,各边的控制桩均在一条直线上,距基槽边1.0米,以便随在定位过程中依据测量规程DBJ 01-21-95校核及其被破坏后可随时很快用经纬仪结合钢尺将其恢复。高程控制网是建筑场区内地上、地下建(构)筑物高程测设和传递的基本依据。高程控制网布点的密度应恰当,一般每幢楼房应设置12个点,主要建筑物应设置3个点。其测量方法可采用水准测量和光电测距中的三角高程测量方法。高程控制网的等级为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或等外水准测量等。以上

10、各等级都可作为建筑场区的首级高程控制。当场区长、宽大于100 m时,可在场区内布置4个以上高程起始点,与已知高程点构成闭合水准路线进行测量。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路线长度(km)水准仪型号水准尺与已知点联测附合式环线平地闭合差三等650DS1因瓦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12LDS3双面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水准仪型号视线长度(m)前后视较差(m)前后视累积差(m)视线离地最低高度(m)基本分划、辅助分划或黑红面读数较差(mm)基本分划、辅助分划或黑红面所所测高差较差(mm)三等DS3100360.31.01.5高程控制点利用测绘院给定的平面图控制网点作为高程控制网

11、点,采用附合测法测设,计算步骤如下:计算闭合差fM=实测高差-已知高差计算允许闭合差f允=6mm n (n)为测站数计算每站应加改正数V=-闭合差/测站数计算各段高闭差调整值h=h+v*N计算校核:已知高程差与调整后的高程差是否相附推算各点高差。控制桩的埋设和保护控制桩应按照规程规定的标准进行埋设,一般应埋设在距基坑放坡线1 m以外的坚固地方,其深度应大于当地的冻土线深度,桩顶周围应砌筑20 cm高的保护台或设置其他保护措施三、基础施工测量(重点)基础施工测量基础施工测量包括桩基施工测量、基槽开挖的抄平放线、基础放线、0.000标高以下的抄平放线。施工前的准备:经纬仪、水准仪、墨斗、50米钢尺

12、、5米卷尺。1.1基槽开挖:槽边线的确定 所用的工具:50m卷尺、5m塔尺、白灰、铁锹、经纬仪。 测量员:根据图纸上的尺寸把槽的上口线和下口线放出来。下口线外扩的距离:模板厚度/挡土墙厚度+80cm工作面上口线外扩的距离:坡度系数*深度地下轴线投测 4.3.1基础垫层放线:人工清槽后,用经纬仪向基槽内投测轴线控制线,投测到基坑内的轴线必须做一次整体闭合,分段施工投测纵横各两道轴线做闭合,作为地下结构施工依据,根据投测下来的轴线控制线和基础平面图放出垫层边线,并钉桩挂线。4.3.2基础砖模墙放线:垫层砼浇筑后,上人不留痕迹时,用经纬仪向垫层上投测轴线控制线,并用经纬仪在垫层上做闭合校测,精度合格

13、后,根据基础图放出外墙砖模砌墙位置线,放线时考虑外墙防水找平层、防水层、防水保护层,共计3cm预留量,即外墙外边线向外量3cm为砌砖模的内边线。基础模板放线: 4.3.3基础底板放线:防水保护层做完后,在上人不留痕迹时,用经纬仪向保护层上投测轴线控制线,并做闭合校测,精度合格后,根据控制线和基础图,用钢尺测出细部轴线,并用墨斗弹出墙边线、轴线、门窗洞口线、柱身节点线、楼梯生根线等基础施工所需各种线。用钢尺量距时,前后尺手动作配合要齐,拉力采用标准拉力50N,对点、读数、划点及时准确。弹线时墨量适中粗细适中,墨线宽度应小于1mm,弹线长度不超过4m弹线误差不超过2mm。对复杂的地方用红漆标识,如

14、柱身节点、轴线标号等,便于施工人员一目了然,放完后,经自检互检合格后,提请监理单位验线,并办理交接检手续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3.4基础墙体钢筋生根定位放线:当基础底板上网钢筋绑扎完毕后,用1kg的线坠将墙体位置准确的垂吊在钢筋表面上,用红漆标注,以保证墙体、暗柱钢筋生根正确。4.3.5地下室楼层放线:基础底板浇筑完后,在上人不留痕迹时,用经纬仪向底板上投测轴线控制线,闭合校测精度合格后,用经纬仪、钢尺、盒尺根据基础平面图放出墙体边线、墙边50cm控制线、门窗洞口线等,放完后经自检互检合格后,由验线员验线,验线合格后方可开始下道工序。4.3.6地下室楼层墙体筋控制:在顶板模支模后进行二次模板

15、放线与二次结构放线,用经纬仪在模板上投测轴线控制线,根据轴线控制线测出每一道墙的50cm控制线,并用墨线弹出红漆标识。钢筋工根据墙50cm控制线调整立墙筋,保证墙体钢筋出顶板后位置正确。水电工种根据二次结构线把水电预留洞及灯位准确定位。地下高程的传递在土方开挖期间,对于标高的测定,采用专人负责,随挖随测的方法。在接近基底时,应将标高点引到基坑内,可在工程桩钢筋上做记号。作为底板施工阶段垫层浇筑、支底板模板的依据。 地下室施工阶段标高测量方法 为了保证建筑全高控制的精度要求,在基础施工中就应注意准确地测设标高。为0.00以上的标高传递打好基础。采用水准仪将现场水准点标高引测至地下室基坑内,可在基坑四周的挡土桩上或塔吊上画出整米数的水平线,作为地下室标高测量的依据。标高控制线应根据施工需要画出多处,以便相互校检,对于各条标高线,应定期检核,误差较大时(5mm)应予调整。将高程点引入现场内,现场标高点不少于三个点,进行往返闭合检查,测设现场施工用水准点,现场水准点布置数量不少于3个,以便于相互检校和满足各部位施工需要。5.2.1基槽开挖标高控制:建筑物基底标高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