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5273557 上传时间:2022-12-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管理是一种动态管理。安全管理,主要是组织实施企 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同时,又是保证生产处 于最佳安全状态的根本环节。安全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 组成部分,是一门综合性的系统科学。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一是要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门科学 安全生产工作到底有没有办法抓好?答案是肯定的,但并 不是谁都能抓好、随便就能抓好的。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门科学 对此,我们的领导干部要有充分的认识。同时,在工作实践中 要摒弃任何妄想和侥幸心理,要发现、掌握和运用安全生产的 客观规律,以科学的方法设计科学的监管模式和工作方法,形 成做好安全生产的内生动力和工作机制。二是要处理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安全

2、是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发展才能保证安全。领导干部 要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就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稳 定是第一责任,人民生命高于一切的观念,当安全与发展、安 全与效益、安全与投入、安全与其他工作发生矛盾时,要认真 做好统筹协调,做到以安全促发展,以发展保安全。三是要树立抓经济发展是政绩,抓好安全生产也是政绩的 理念激励和引导领导干部卸下包袱安心抓安全生产,乐于抓安 全生产工作。树立安全生产也是政绩的理念,使领导干部认识 到抓安全生产有为也有位,从而以往的迫不得已变为主观认同 和客观行动。四是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合理规范政府的领导责任要明确企业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领导安全生产不是代 替企业直

3、接具体管理安全生产工作,而是要重点督促企业做好 安全生产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生命安全。问责领导干部要实事 求是,要合理明确领导者的责任,依法依规问责。五是要加强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干部的能力培训通过专业培训,把好入口关,使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 干部掌握基本的理论,掌握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律,提高科学施 策的本领。要注意通过培训提高领导干部领导安全生产工作的 能力,尤其要进行领导干部如何开展安全生产检查、组织事故 处理、媒体应对等实战训练。六是要重点做好政策引导和制度安排等工作安全生产领导工作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注重治标更 要注重治本。要着重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 整体规划当中,

4、制定加强安全生产的产业政策、安全科技强制 投入机制、重点领域和行业的安全责任保险、安全评价机制指 导建立等,切实通过安全生产的监管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从根本上实现安全生产形势的好转。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一、应加强年轻职工的安全生产培训。通过检查看到,各基层单位均比较重视安全生产教育,逢 会都强调安全生产工作,但重点放在意识教育和学习上级有关 文件,缺乏对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和技术的培训。这一点在检查 中也得到印证,比如:有的测船机舱为了应对不同类型的火灾 准备了两类灭火器,但抽查发现,部分职工对不同类型灭火器 的适用范围不了解,如遇火情,就可能因误用而酿成大祸。少 数水质年轻职工对哪些检测项目该

5、配戴何种防护用具掌握不够 工作中也较少使用,对如何使用应急冲洗设备不够了解,给自 身健康和安全带来一定隐患。因此,建议对年轻职工的岗位安 全生产培训应形成制度、强化考核。二、应加强安全生产创新的后续管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离不开创新,但因为安全生产“人命 关天”的特性,任何创新都必须在前期经过严格论证,在实施 期加强管理,来不得一丁点疏漏和马虎。最近在测站逐步推广 的腰带式救生衣就是很好的创新之举,该产品轻便实用,前期 通过一系列实验逐渐打消了职工顾虑,得到测站职工的普遍欢 迎。但与泡沫救生衣相比,这类救生衣存在有效期的问题,而 且钢瓶阀门和气嘴、碰撞、穿刺等漏气都将影响安全,因此, 建议加强

6、对这类救生衣的管理,建立专门台帐,定期检查、维 护和更新,确保其安全有效,防止“超期服役”,才能在关键 时刻让其成为“救命绳”而不是“夺命索”。三、应加强安全生产成本问题的研究。如何在保证安全生产管理成效的前提下,降低安全生产成 本,也值得我们研究。以灭火器为例,通过检查发现,各基层 分局在灭火器检验上操作不尽相同:有的每年送检,依据是检 验合格证上注明有效期一年;有的隔年送检,中间年份自检, 自检通过外观检查、压力表检查完成,这种方式节约成本,也 有一定理论依据。按我局约 2000 具灭火器保守估算,如果每 年送检,检验费用在 60万以上,开支不菲。百度一下,网上 说法也不一,有说需每年送检

7、的,但也查到建筑灭火器配置 验收及检查规范(GB-500444-2008)中,对我局配置最多的干 粉灭火器的维修期规定是“出厂期满 5 年;首次维修后每满2 年”,对水基型灭火器的维修期规定是“出厂期满 3年;首次 维修后每满 1年”,均低于每年送检的要求。但怎样做到既合 法,又节约检验费用和人力成本,还需要我们加强研究,提出 解决办法,而不能各个单位自行其是。四、应加强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制订和演练。检查中看到,各基层分局都制订了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有制订比较完备的,但也有少数单位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 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有的是纸上谈兵,认为应急预案不会派 上用场,只是做做样子,因此预

8、案本身缺乏可操作性,而应急 演练很少从实战出发制订演练方案,只是打个灭火器,抛个救 生圈,自然也难以达到演练的效果;还有的对本单位可能出现 的安全生产事故缺乏应急预案,如有的测站的测验断面在大江 大河上,紧靠沙石码头,大小船舶往来频繁。运沙船吨位大、 视野有限、机动性能差,小渔船又不太遵守航行规则、体积小 容易处在视觉盲点。如在大风、大雨天气或者夜测时遭遇此类 船舶,我们该如何保证航行安全,如同时再出现测船双机故障 时,我们又该如何进行应急处理,这些都需要制订切实可行的 预案并熟练掌握,险情发生时,才能依律而行、有效应对。安全管理工作的建议1 、强化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安全我们永恒的旋律”

9、、“安全源于长期防范、事 故来于瞬间麻痹”。“没有安全保障的发展,是不全面的发展; 忽视安全因素的发展,是不协调的发展 ;失去安全基础的发展, 是不可持续的发展。安全工作做得实不实,好与坏将直接关系 到企业和全体员工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企业是否能够健康、 持续发展。”“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职工的生命财产安 全高于一切”。2 、完善安全教育培训机制。充分利用宣传橱窗、电子显示屏、展板、平面电视等,大 力传播安全知识,倡导安全理念,营造一个人人重视安全、处 处讲安全的良好氛围。完善、落实各科室(车间)安全教育、培 训制度,由各科室(车间)自行安排本部门的安全培训,确保安 全培训全员参与。安全培

10、训要呈现“三个创新”,体现出三大 特色:一是教案创新,呈现通俗易懂特色。为抓好培训,分厂 要精心编写教案,结合大量图片、数据和事实依据,深入浅出 阐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深刻内涵和安全生产管理基本原 理。二是授课模式创新,呈现教学互动特色。授课期间,安全 内训师要幽默生动地讲解基本原理,期间邀请员工参答课堂思 考题,安排员工分组讨论,根据课堂讲述的基本原理现场当众 剖析“身边的隐患”和安全对策,再由内训师进行安全点评。 三是学习模式创新,呈现团队竞赛特色。课堂思考题的答题结 果作为员工个人参与安全答题评分评奖的依据;员工分组答题 的结果,作为评选安全管理“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荣誉 称号的

11、重要参考依据之一,以此提高员工对安全活动的参与热 情、对安全生产的关注力度、对安全技能的提升力度、对隐患 自纠的执行力度。3 、举办防震减灾知识讲座。结合企业工作环境、工作场所实际状况,邀请地震局专家 对地震的成因和类型、地震的直观性认识、地震的危害、震时 避震姿势、防震减灾的重要性等方面为广大干部职工进行深入 浅出的讲解,以此让广大干部职工更全面的了解与认识地震基 础知识、地震灾害及如何开展地震后的自救与互救等,让广大 干部职工彻底抛弃安全生产与防震抗震避震无关的错误认识。4 、开展安全小知识进家庭活动。 企业应通过印发家庭安全小知识手册等办法,在员工中广 泛开展安全小知识进家庭活动,从注意

12、用电、用气、用火安全; 注意预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注意防盗;注意身体健康,少去人 流密集场合(易感染重大流行性疾病),驾车遵守交通规则等方 面对员工进行安全提示。5 、“体检”消防设施。企业应定期邀请专业人士对消防栓、灭火器材、消防车、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监控系统等进行全面“体检”,该维修的 立即维修,该换掉的就换掉。6 、加强隐患排查治理。企业领导应组织各科室(车间)负责人每月亲自深入一线, 至少进行 2 次重点安全大检查,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安全检查 按照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一查一卡和整改销 号制度。对查出的隐患,责令限期整改,建立台账,追究责任 当期考核,确保检查整改取得实效

13、。7 、强化“三项机制”。企业要以“完善应急体系,提高应急能力”为主线,进一 步健全和完善应急体系机制,以此营造和谐的内部环境。一是 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机制。在不断促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 设的同时,开展风险隐患、危险源的调查、登记、风险评估工 作,定期进行检查、监控,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二是强化应急 处置协调机制。完善应急处置工作制度,适时组织各应急管理 小组协调会议,强化各部门、各岗位在应急保障方面的协调能 力,以形成处置突发事件的合力。三是强化应急处置责任机制 充实应急队伍力量,落实各领导、各部门、各岗位责任,夯实 应急管理基础,规范应急处置程序,确保遇到突发事件有责任 有措施、有保障。8

14、 、狠抓安全管理者综合素质,加快安全人才队伍建设步 伐。目前,企业各科室(车间)安全管理者当中,仍有一部分干 部职工自身素质比较偏低,需要把不断提高安全管理者综合素 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众所周知,只有 不断提高安全管理者素质,才能使他们当好安全工作的前沿守 护者,筑牢安全生产防线。一是安全管理者要注重加强安全知 识的学习,始终保持能力危机意识,在不断学习中把自己培养 成为安全工作的内行。否则,光靠一腔热情难以胜任岗位工作 二是安全问题是一项“硬碰硬”的工作,安全管理者必须坚持 对事不对人的原则,不迁就低标准,不回避小问题,不放过小 违章,不照顾感情面,以严肃的态度、严格的管

15、理、严明的纪 律,确保安全隐患无处藏身。三是安全问题错综复杂,既有物 质的,也有思想的,既有显性的,也有潜在的,管理方法不得 当就会事倍功半。安全管理者必须加强安全生产规律的总结与 研究,必须善于借鉴他人的先进经验,必须乐于向职工群众求 教问计,通过群策群力,营建安全管理“智慧宝库”,促使管 理更加科学、更加有效。9 、注重提高驾驶员驾车技能。通过举办安全培训、观看讲座录像等学习相关的安全法律 法规知识,提高驾驶员(特别是刚拿到驾驶证的私家车职工)安 全操作技能和自我防范能力。定期进行车辆安全大检查。请专 业人士对车辆的轮胎、灯光、喇叭、制动、转向、刹车系统、 消防安全设备是否齐全有效等,逐项

16、进行细致检查,并做好详 细记录,以随时掌握车辆安全性能状况。建立“三勤”、“三 查”制度。要求公务车、私驾车驾驶员勤检查、勤调整、勤保 养,认真做好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的检查工作。督促驾驶 员认真做好车辆的清洁保养工作,做到人有问题不上车,车有 问题不上路,确保车辆时刻处于良好状态。明确安全责任,强化考核监督。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把车辆安全责任明确到部门、具体到责任人,并适时 进行不定期的突击检查,确保车辆安全、人身安全、物资安全10 、重视网络安全。企业要加强网络安全管理,防止网络安全事故,增加信息 安全保密意识。一是注重安全用网,加强保密意识;二是加强 组织领导,开展安全自查 ;三是加强检查监督,严格奖惩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