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劳动的问题根子在劳动教育]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5271586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劳动的问题根子在劳动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劳动的问题根子在劳动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劳动的问题根子在劳动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劳动的问题根子在劳动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劳动的问题根子在劳动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劳动的问题根子在劳动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劳动的问题根子在劳动教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劳动的问题根子在劳动教育有一次,我检查卫生,发现几个女生认真地打扫楼道台阶,可 是地上有两块儿手掌大的纸片被拖把推来推去而无人捡拾。我问她们 为什么不先捡纸再拖地,她们理直气壮地回答:“老师安排我们拖地, 张小琴才是捡纸的,她还没有来。”就因为“她还没有来”,这些纸片就没人捡拾。这暴露出当前 劳动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方面,学生未能真正领会劳动的目的和 意义,仅是把劳动当做任务来完成;另一方面,学生缺乏合作意识、 互助精神,斤斤计较,不愿多做一点额外劳动。这些问题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学校劳动教育中的误区所致。其实,如果我们策略得当,学生是可以热爱劳动的。一、学校劳动

2、教育中的误区1. 责任到人,分工过于明细责任到人本来是企业管理的有效方法,分工本来也是可以提高 劳动效率的,但对学生来讲,互助合作比责任到人更重要。因为分工 过细,如果合作引导不到位,就会出现“空当”。好多教师为了保证 劳动效果,对劳动成员的工作作了明确分工,谁扫地,谁洒水,谁清 理垃圾,规定得清清楚楚。这样的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但 也有不合理的地方:一是劳动分工难以做到完全公平;二是劳动分工 没有考虑学生的特殊情况,如忙于写作业,因家里突然有事儿到校迟 到等。如果所有学生都像机器上的零件一样按部就班工作,那么一个 零件坏了,整台机器就不能运转了。所以,劳动教育应倡导合作、互 助精神:

3、大同学帮助小同学,男同学帮助女同学,会劳动的帮助不会 劳动的。在表扬劳动典范的同时,要积极肯定小组在劳动中的协作精 神,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2. 教师动口不动手,未起到表率作用在劳动中,很多学生怕脏怕累,拈轻怕重。这与一些老师对待 劳动的态度有直接关联。很多老师在学生劳动时,充当的是旁边的指 挥者,动口不动手。这不仅使学生难于养成准确、快捷、规范的劳动 技能,也使学生对劳动产生误解。于是,班干部也成了指手画脚的“领 导者”。学生对劳动的鄙视态度由此产生。3. 方法不对头,把劳动当做惩罚的手段“劳动最光荣”,它不仅仅是一种口号,更应该是劳动教育的 一种理念。可是,有的老师面对犯错的学生,把劳动当

4、做了惩罚的手 段:学生一次作业不交,罚做一天值日;违反了校纪,罚扫厕所三天久而久之,劳动变成了一种惩罚的工具,似乎只有犯错的人才去干一些体力活儿。这样一来,谁还会积极主动去劳动呢?二、劳动教育改进策略学校要高度重视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巧妙地把劳动教育和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劳动中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1. 把劳动纳入学生品德评价范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因此建立对学生的 多元评价显得尤为重要。比如: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种种 表现,对劳动中的典型事例要大加褒扬;开展一些演讲活动,让学生 讲一讲、夸一夸身边的劳动典范;让学生把自己在劳动中的感受写成 作文,选择其中优秀

5、的进行宣读;开展劳动成果的展示活动,通过各 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营造劳动氛围,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和组织纪律性。2. 强调劳动过程中的合作意识合作意识不仅是新课程提出的基本理念,也是一个人发展中不 可或缺的能力。把合作意识渗透到劳动教育之中,不但能提高劳动的 效果,还可以促进个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总结劳 动效果的时候要强调小组效果,赞赏在劳动中互帮互助的友爱精神, 有意识地倡导合作意识。3. 让学生感受劳动带来的乐趣教师要掌握学生在劳动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从而判断学生 的劳动价值观,以此引导学生的品德走向。倡导赏识教育,对在劳动 中表现出来的典型事例,

6、要大加褒扬。这样做,不但可以树立榜样, 而且对那些娇生惯养、怕脏怕累、逃避劳动的同学,一方面进行鞭策, 另一方面也不给他们留有任何偷懒耍滑的机会,让他们认识到劳动其 实是自己应尽的一份责任。即使是那些功课不及格的后进生,也有可 能在劳动中当先进、做榜样。所以,劳动可以提高后进生在集体中的 威信,有利于他们的转化。4. 拓宽学生劳动的空间充分利用家长会和家访等渠道,教育家长给学生适量的劳动机 会,鼓励学生在家中帮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房间、自 己洗衣服,或者和家人一起做饭等,使学生的身心在劳动中得到健康 成长。当然,劳动还包括一些小制作、小发明等等,教师要给学生更 多的展示机会,通过激励和表扬进行引导,使学生在获得成功体验中 形成健康向上的劳动观念。/刘烨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