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奇妙的声音教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5270016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科学奇妙的声音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班科学奇妙的声音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班科学奇妙的声音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班科学奇妙的声音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班科学奇妙的声音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班科学奇妙的声音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科学奇妙的声音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班科学奇妙的声音教案大班科学奇妙的声音教案1设计意图:声音无所不在,无所不有。对大班幼儿来说,声音是熟悉的,但对于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却又是陌生的,另一方面,随着幼儿年龄增长声音也越来越大,有的甚至喜欢故意大声尖叫。为了培养幼儿大胆探索、积极尝试的学习态度和思维的灵活性及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我设计了这节尝试性、操作性、探索性都比较强的科学学习活动,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声音的奇妙,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了解噪音和乐音,懂得在生活中避免噪音,感受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活动目标:1、发现声音产生的原因,知道不同物体振动后发出的声音不同。2、能分辨乐音和噪音,知道噪音的危害。活动重点:知道物体

2、通过振动产生声音,不同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活动难点:知道噪音的危害,在生活中避免发出噪音。活动准备:1、幼儿操作用具:碰铃、铃鼓、三角铁、玻璃瓶、纸、塑料袋、纸盒、橡皮筋、米粒。2、教师操作用具:鼓、各种声音的录音,三个装水的玻璃杯子。活动过程:一、游戏:“杯子会唱歌”,引起幼儿兴趣。二、探索不同的声音。1、引导幼儿尝试让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的方法,如拍手、跺脚等。2、引导幼儿让物体发出声音的方法,并感知不同物体振动后发出的声音不同。三、小实验米宝宝跳舞,探索声音产生的原因。1、幼儿将米粒放在鼓面上,敲击鼓面,观察发生的现象。2、讨论米宝宝会跳舞的原因。3、再次进行实验,把一只放在鼓面上,敲

3、击鼓面,感受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原理。小结:各种声音,都是由于物体振动所引起的,敲鼓时听到鼓声,同时能摸到鼓面的振动;人能讲话时由于喉咙声带的振动。四、帮助幼儿认识乐音和噪音。1、教师播放两段录音,请幼儿听一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那种声音好听?优美好听,听起来很舒服的声音被人们称为乐音;刺耳、难听、杂乱的声音让人听了心烦,称为噪音。2、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是乐音,哪些是噪音。3、说说噪音对我们身体的危害?听到难听的噪音是我们应该怎样做?4、幼儿结合自身生活说说怎样才能避免发出噪音?五、教师总结:小朋友知道了物体振动产生了声音,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不同。好听的声音是乐音,难听的声音是噪音,今后我们要

4、多听乐音,保护自己的耳朵,不要听噪音,自己更不能发出噪音。大班科学奇妙的声音教案2活动目标:1、在探索中发现并记录物体通过振动会发出声音。2、体验用不同方式感受振动现象的有趣过程。活动准备:1、新年敲钟视频,一段优美的钢琴声,一段吵杂的声音、goldwave软件2、操作材料:(1)鼓6只、雪花片若干,放置在鼓上(2)橡皮筋绑在长方形一次性塑料碗上6份(3)盛有水的小碗、勺子6份3、记录表18份、笔18支4、汉字:声音、振动活动过程:一、视频“敲钟”导入活动,引导幼儿进入探索声音的话题。(材料准备:敲钟视频、汉字“声音”)1、看看说说视频内容2、小结:对了人们一敲,钟就会发出声音,不敲,钟就没有

5、声音。二、探索1:初步了解声音因振动而产生。(材料准备:操作材料及记录纸、笔)1、交流讨论生活中有哪些物体也会发出声音2、设疑猜想:为什么这么多物体都会发出声音?3、探索操作:(1)介绍操作材料(2)操作前设想:怎样让以上材料发出声音?(3)提出操作要求及记录要求:a每种材料都要试一试b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在记录卡上(4)幼儿操作,教师引导a大鼓:雪花片怎么样了?b橡皮筋发什么了变化?c放了水的小碗、勺子:用勺子敲一敲,你会发现什么呢?(碗里的水怎么样了?)。4、交流讨论:让哪些材料发出了声音?发现了什么?5、进一步感受振动后发出声音的状态:两两幼儿边打招呼发出声音说“你好”,边摸摸对方的脖子;不

6、发出声音说“你好”,边摸摸对方的脖子,并交流感受。6、小结:原来生活中的物体因为“振动”发出了声音,出示汉字“振动”。当我们不让它们动时,声音就停止了。三、听生活中的声音,辨乐音和噪音(材料准备:钢琴声+吵杂声的音乐,goldwave软件)1、交流讨论怎样的声音好听?2、欣赏准备音乐,观察软件画面,说说看到的现象及感受。3、小结延伸:那些听上去舒服,悦耳动听的声音叫乐音;而有的声音太响了,听上去很刺耳,这样的声音叫噪音。回去找一找,生活中哪些是悦音,哪些是噪音?大班科学奇妙的声音教案3设计思路:幼儿园科学活动,重点是引导幼儿了解自然环境,观察自然现象,培养其对自然科学的探索欲望,增强自我观察能

7、力和判断分析等思维能力。声音现象属于大班科学教育目标之一,为了让幼儿初步了解声音的产生原因,我设计了这节活动奇妙的声音,旨在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发展其科学探索的欲望。二、活动目标:1、感知了解声音的产生,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2、增强对声音的辨别和判断能力。3、培养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三、活动准备:1、已熟悉生活中的一些声音如:电话声、钟声等。2、纸折的小青蛙、电光纸、塑料袋、盘子、豆子、易拉罐及各种乐器等。3、多媒体课件。四、活动的重点与难点:感知声音的产生,知道不同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五、活动过程:1、猜一猜,感知声音。师:孩子们,大家好,今天,我带来了一些大家非常熟悉的声音,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声音吗?放课件,自然界的一些声音,灰太狼。(分层播放,第一次放一种声音,第二次可以放几种,可以逐个增加)师:小朋友你们的耳朵好灵呦,都猜到了,那你们知道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引出问题)2、玩一玩,探索声音。(幼儿分成三组,第一组:乐器、第二组:废旧材料、第三组:盘子、豆子)师:老师在每个小朋友的椅子下放了一样东西,这些东西都能发出好听的声音,请你们拿出,玩一玩,看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幼儿自由操作,老师巡回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