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知识归纳之二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5269767 上传时间:2022-10-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知识归纳之二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化学知识归纳之二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化学知识归纳之二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知识归纳之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知识归纳之二(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化学知识归纳之二四、化学之最1、结构最简单、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原子。氢原子是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构成,是唯一没有中子的原子,它的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一个氢离子就是一质子。2、水在4时密度最大(1g/厘米3),即水分子间的间隔最小,水结冰体积增大,水分子间间隔增大,密度减小。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气体是N2 ;在壳中含量最多的前四种元素:O、Si、Al、Fe(前两种为非金属元素,后两种为金属元素);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 。4、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的最外层电子数(即元素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或

2、质子数)决定;相对原子质量是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即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5、导电性最好的金属:Ag 其次Cu、Al、Fe6、最早利用天然气的是中国;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西汉发现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宋朝应用);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7、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是元素:C 天然物质里最硬的物质:金刚石(化学式为:C)8、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CH4) 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O%最大的氧化物:HO (HO属于“过氧化物”一般不考虑它)9、分离混合物最常

3、用的方法:过滤和结晶。 过滤可用于分离不溶物与液体、晶体与液体的分离。固体混合物(溶不溶):溶解过滤 结晶的方法有两种:蒸发溶剂: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体溶质,如NaCl, 另外从溶液中直接得到溶质固体也用此法 冷却热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固体溶质,如KNO3 从两种可溶的混合物中分离物质要看得到哪种物质,然后根据其溶解度曲线的缓陡来决定用相应的方法。10、测定溶液pH最简便的方法:使用pH试纸。(不能先湿润试纸,否则结果, 酸性变大、碱性变小、中性不变)11、读量筒的液体体积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12、实验室最常用的溶剂是水,所得溶液称水溶液,

4、另外酒精汽油也可作溶剂。13、熔点最低的金属:水银 (汞)为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金属。五、初中化学中的“三”1、 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三大气体污染物:SO2、CO、NO23、工业三废:废液、废渣、废气 4、水污染三原因:工业三废、生活污水、农药化肥。5、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6、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7、元素的分三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 (单质的三分类: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8、质量守恒解释的原子三不变:种类不改变、数目不增减、质量不变化9、收集气体的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10、常见的

5、三种还原剂:H2(气态单质)、C(固态单质)、CO(气态氧化物)。另外Al也有还原性。11、三种灭火器:泡沫、干粉、液态二氧化碳 (了解各自适用范围,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用液态CO2 )12、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2、CO、CH4 (实际为任何可燃性气体和粉尘)13、氢能源的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产物水污染少14、取用药品的三不:触、闻、尝。15、过滤的三靠:上: 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中:玻璃棒端紧靠三层滤纸一边 下: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16、灯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温度最高的是 外焰 )17、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18、浓

6、硫酸三特性:吸水、脱水、强氧化19、使用酒精灯的三禁止:对燃、往燃灯中加酒精、嘴吹灭20、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21、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O、C、H 22、盐按组成三分类:正盐(如Na2CO3 CuSO4)、 酸式盐 (NaHCO3 NaH2PO4 )、碱式盐(Cu2(OH)2CO3)23、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三种情况:大多数升升、少数变化不大NaCl、极少数升减Ca(OH)224、炼钢主要设备三种炉:转炉、电炉、平炉 (炼铁用高炉,原料: 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25、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质子、原子、电子 对于中性粒子(原子、分子):核电荷数=质子数=

7、核外电子数 对于任何粒子(原子、分子、离子):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原子失电子带正电,得电子带负电 (粒子失电子后不一定带正电,得电子后不一定带负电)26、构成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1)分子既能构成单质(如:H2、O2、N2、F2、Cl2、Br2、I2等), 又能构成共价化合物(如HCl、CO2、H2O、NH3、SO2、H2SO4、HNO3等)。(2)原子只能构成单质(如所有金属、稀有气体、碳、金刚石、石墨、硅等)(3)离子只能构成离子化合物(常见盐、碱、碱性氧化物都属离子化合物) 判断离子化合物的方法: 凡含金属元素或NH4+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但并非唯一粒子。(主要指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应试知识(xiaoqian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