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5章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2单元测试鲁科版必修2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5269356 上传时间:2023-04-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96.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第5章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2单元测试鲁科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物理第5章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2单元测试鲁科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物理第5章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2单元测试鲁科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物理第5章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2单元测试鲁科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物理第5章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2单元测试鲁科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第5章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2单元测试鲁科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第5章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2单元测试鲁科版必修2(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单元测试一、不定项选择题1. 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是人造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速度;B. 它是能使卫星进入近地圆形轨道的最小发射速度;C. 它是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在近地点的速度;D. 它是近地圆形轨道上人造地球卫星运行速度。2. 2008 年 9 月 25 日 21 时 10 分“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绕地球自西向东作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距地面343Km绕行过程中,宇航员进行了一系列科学9 月 28 日 17 时 30 分返回)7.9km s实验,实现了我国宇宙航行的首次太空行走在返回过程中,舱主降落伞打开, 17 时 38

2、 分安全着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飞船做圆周运动的圆心与地心重合B.载人飞船轨道高度小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高度C.载人飞船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略大于第一宇宙速度D.在返回舱降落伞打开后至着地前宇航员处于失重状态3.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和俄罗斯的两颗通信卫星 11 日在西伯利亚上空相撞。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的首次卫星碰撞事件。 碰撞发生的地点位于西伯利亚上空490 英里 ( 约 790 公里 ) , 恰好比国际空间站的轨道高 270 英里( 434 公里) ,这是一个非常常用的轨道,是用来远距离探测地球和卫星电话的轨道。则以下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碰撞后的碎片若受到大气层的阻力作用,

3、轨道半径将变小,则有可能与国际空间站相碰撞。B .在碰撞轨道上运行的卫星的周期比国际空间站的周期小C.发射一颗到碰撞轨道运行的卫星,则发射速度要大于11.2km/s。D.在同步轨道上,若后面的卫星一旦加速,将有可能与前面的卫星相碰撞。4. 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 6.6 倍, 同步卫星的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根据你知道的常识,可以估算出地球到月球的距离,这个距离最接近( )A.地球半径的40倍B.地球半径的60倍C.地球半径的80倍D.地球半径的100倍5. 3个人造地球卫星 A B C,在地球的大气层外沿如图所示的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mA=nBnc,则关于三个卫星的

4、说法中错误的是(A.线速度大小的关系是va . vb v vcB.周期关系是TaTb=TcC. 向心力大小的关系是 Fa=Fb F、G J、M(3分)(2)将实验装置按要求安装好接通电源,释放处于竖直状态的纸带。用刻度尺测量出纸带上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分别为di、d2。计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d2d1)f2(3分)实验三:(1) G L、M (3 分)(2)将带光控计时器的平板用支架竖直架稳测量两个光控门之间的距离s把滑块从上面的一个光控门处自由释放,读出下落时间t2s计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 = 2s(3分)t2三、计算论述题17 .因为月球总是一面向地球,故T恰好等于月球自转周期,月球转过(2兀+。)用了 29.52 二 29.5-2952 二 2 二365= 27.3 天29 5 2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