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实验复习专题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5269349 上传时间:2023-11-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专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专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化学-实验复习专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化学-实验复习专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化学第二轮复习专题4 化学实验基础 一、能力要求 1、了解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 2、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3、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4、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 二、知识归纳 1、基本化学仪器及其使用 (1)容器及反应器: 能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燃烧匙 可垫石棉网加热的仪器:烧杯、平底烧瓶、圆底烧瓶、蒸馏烧瓶、锥形瓶 用于盛放物质的仪器:集气瓶、滴瓶、细口瓶、广口瓶 (2)加热器:酒精灯、酒精喷灯、水浴装置(控制一定温

2、度100) (3)计量器:温度计天平:粗略称量药品(固体)的质量(精度0.1g)滴定管(酸式、碱式):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或溶液(精度0.01ml)容量瓶:用于准确配制一定体积和一定物质的量的浓度的溶液(精度0.01ml) 常用规格有50ml、100ml、250ml、1000ml等量筒:用于粗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或溶液(精度0.1ml)移液管:用于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或溶液(精度0.01ml)(4)过滤(分离)器:普通漏斗、分液漏斗、长颈漏斗(5)干燥仪器:干燥管、干燥器、洗气瓶(6)夹持(支撑)器:试管夹、铁夹、镊子、坩埚钳、铁圈、三角架、泥三角、石棉网、试管架、漏斗架、铁架台、滴定

3、管夹(7)连接器:导管(玻璃、橡胶)、胶塞、活塞、接液管(牛角管)(8)其他:药匙、研钵、玻璃棒、试管刷、冷凝器、滴管、表面皿、水槽、U形管 练习 1、(1)图()表示10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刻度间相差1ml。如果刻度A为4,量筒中液体的体积 是 。 (2)图()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a,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填代号) 。 A是a ml B是(50-a)ml C.一定大于a ml D一定大于(50-a)ml解析:一般情况下,量筒的最小分度值与其全容量关系如下:答案:(1)3.2ml (2)D 2、如图所示由常用玻璃仪器组成的六种实验装置(根据需要可在

4、其中加入液体或固体)。 (1)能用作干燥SO2气体的装置有 (填代号,下同)。 (2)既能用于收集氯气又能用于收集一氧化氮的装置有 (3)在氯气与铁反应实验中,能添加在制气和化合反应装置之间以除去氯气中氯化氢杂质气体的装置有 。 (4)在乙烯与溴水反应制二溴乙烷的实验中,能添加在制乙烯装置和加成反应装置之间,以达到控制气流使其平稳的目 的是 。 (5)若用C装置做二氧化硫与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则其中广口瓶的作用是 。答案:(1)AEF (2)B(3)A(4)D(5)安全瓶、防倒吸 2、常用药品的保存及其取用1、不能用带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存放的药品是 ( ) 浓硝酸 稀NaOH溶液 液

5、溴 纯碱溶液 水玻璃 氢氟酸 A. B C. D除外全部参考答案:A2、实验室保存下列试剂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 ) AFeSO4溶液中放一枚铁钉 D,CuSO4溶液中加入少量H2SO4 CC6H5ONa溶液中放一些NaOH DNaBr溶液中注入少量Br2参考答案:D3、实验室里保存下列试剂,对其保存的方法和理由的描述都正确的是 ( )编号试 剂保存方法理 由A固体氢氧化钠存放在带橡皮塞的广口瓶中防止与空气接触被氧化或与水蒸气、二氧化碳接触而变质B碳酸钠晶体存放在干燥密封的广口瓶中防止风化而碎裂成粉末C液溴存放在带橡皮塞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防止挥发D过氧化钠粉末存放在带玻璃塞的试剂瓶中防止吸

6、收水分而变质 参考答案:B4、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 A.从试剂瓶中取出的任何药品,若有剩余不能再放回原试剂瓶 B从盛有液溴的试剂瓶中取用溴时不应倾倒而应将一洁净的长胶头滴管伸到瓶底汲取 C同一把角匙不可连续取用不同的固体试剂,而应洗净擦干再取用 D取用液体试剂时不能直接倾倒,而应用胶头滴管汲取参考答案:D5、下列药品:硝酸铵 硫酸铵 氯化钾 油漆 珂珞酊过磷酸钙 氯酸钾 白磷氧化镁 硝酸纤维。从化学性质来说,属于易燃物或易爆物的是 ( ) A B. C D答案:C6、实验员在课前临时给化学老师准备了一套乙醛性质实验和洗涤银镜的药品:NaOH、氨水、CuSO4、AgNO3、稀HNO3、

7、乙醛六瓶规定浓度的溶液。由于时间仓促,仅在盛乙醛的试剂瓶上贴了标签。但这位老师在演示实验时每次都能准确地取了所需药品。他辨认药品的方法是 答案:溶液显蓝色的是CuSO4溶液,配有橡皮塞的是NaOH溶液,棕色瓶且配有胶头滴管的是AgNO3溶液,棕色瓶不带胶头滴管的是HNO3;余下无签者是氨水。 7、有一纯净的亚硫酸钠试剂,因部分氧化而变质,为了测定试剂的纯度,根据下图所给出的方案进行实验,请按要求填写以下各项空白。(1)溶解样品所用的仪器是 烧杯、玻璃棒 。(2)向样品溶液中加入的A溶液是 BaCl2 ;A要酸化的目的是 防止析出BaSO3沉淀 ;不用硝酸酸化的原因是 避免SO32-被氧化为SO

8、42- ;A要过量的原因是 使SO42-完全沉淀 。(3)通过检验无色溶液a来判断A是否过量。取少许a溶液,滴加 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若 析出白色沉淀 则表明A已过量。(4)白色沉淀b在烘干前,应在过滤器中用蒸馏水多次洗涤,其原因是 为了洗掉沉淀吸附的溶液(或Ba2+、H+、Cl-) ;为了检验沉淀是否洗净,应在最后几滴洗出液中滴加 AgNO3溶液 ,若 无沉淀析出 则表明沉淀已洗净。(5)通过以上实验测定,其样品纯度的数学表达式为 (W1-142W2/233)/W1100% 。答案:(1) 烧杯、玻璃棒 。(2) BaCl2 ; 防止析出BaSO3沉淀 ; 避免SO32-被氧化为S

9、O42- ; 使SO42-完全沉淀 。(3)滴加 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若 析出白色沉淀 则表明A已过量。(4) 为了洗掉沉淀吸附的溶液(或Ba2+、H+、Cl-) ; AgNO3溶液 ,若 无沉淀析出 (5) (W1-142W2/233)/W1100% 。3、化学基本实验操作1、粉末状试样A是由等物质的Mg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取适量A进行铝热反应,产物中有单质B生成。请填空。中引发铝热反应的实验操作是 ,产物中的单质B是 。 答案:加入少量Kcl03(提供02),插上镁条(镁条燃烧放出大量热,提供铝热反应所需温度)并将其点燃 2、用pH试纸测定某无色溶液的pH时,

10、规范操作是 ( ) A将pH试纸放入溶液中观察其颜色变化,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B将溶液倒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 C用干燥的洁净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跟标准比色卡比较D在试管内放入少量溶液、煮沸,把pH试纸放在管口观察颜色,跟标准比色卡比较答案:C3、某学生做利用氯酸钾分解制O2的反应测定O2的摩尔质量。实验步骤如下:把适量的氯酸钾粉末和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均匀,放人干燥的试管中、准确称量,质量为ag。装好实验装置。检查气密性。加热,开始反应,直到产生一定量的气体。停止加热(如图所示,导管出口高于液面)。测量收集到气体的体积。准确称量试管和残留物的质量为bg。测量实验室的温度。把

11、残留物倒入指定的容器中,洗净仪器,放回原处,把实验桌面收拾干净。处理实验数据,求出氧气的摩尔质量。回答下列问题:(1)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以下是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调整量简内外液面高度使之相同;使试管和量简内气体都冷却至室温;读取量筒内气体的体积。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3)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时,如何使量筒内外液面高度相同?答案:(1)将导管的出口浸入水槽的水中,手握住试管,有气泡从导管口逸出,放手后,有少量水进入导管,表明装置不漏气。 (2) (3)慢慢将量筒下移 4、常见气体及其他物质的实验室制备1、某同学设计了五种制备气体的方案:加热稀硫酸和乙醇制备乙烯;加热

12、稀盐酸和二氧化锰制备氯气;用稀H2SO4和大理石制备CO2;用稀硝酸和硫化亚铁制备H2S;用稀H2SO4和食盐共热制备HCl。不宜采用的方案有 ( )A只有和 B只有和 C只有和 D答案:D2、图中装置可以制取纯净干燥的气体X。在A、B、C、D里盛放的药品从下列试剂中选取。浓H2SO4稀H2SO4,浓盐酸稀盐酸,浓HNO3,稀HNO3,浓氨水,稀氨水,浓NaOH溶液稀NaOH溶液试回答:(1)气体X的化学式是 HCl (2)装置中所盛试剂是:A 浓硫酸 ,B 浓硫酸 C 浓硫酸 ,D 浓盐酸 答案(1) HCl (2)A 浓硫酸 ,B 浓硫酸 C 浓硫酸 ,D 浓盐酸 5、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练习:1、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为 ( ) A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B加入过量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C加人过量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D加人过量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2、下列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其中的一种成分,所采取的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