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5265085 上传时间:2024-02-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测试卷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22分,1到6题各1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拽(zhui)出 毋(w)宁 坚持不懈(xi) 毛骨悚(sng)然B.威尔逊(xn) 贮(zh)藏 怏怏(yng)不乐广阔无垠(yn)C.战栗(l) 胆怯(qu) 风餐露(lo)宿 寒风凛冽(li)D.厄()运 吞噬(sh) 羸(li)弱 告罄(qng)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A.不可思议徒劳无获夺眶而出精疲力竭B.萎缩不前耀武扬威姗姗来迟忧心仲仲C.疲惫不堪鲁莽大胆语无伦次踉踉跄跄D.步履蹒跚白雪皑皑海市蜃楼闷闷不乐3下面句子

2、的空白处,应填入的一组汉字是() 然他已经丧失了明 是非的能力,那么 使跟他争 得面红耳赤,恐怕也无济于事。A即辩既辨B既辩即辨C既辨即辩D即辨既辩4下面句段的空白处,应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 ;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 ;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虔敬, ;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功, 。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A、BC、D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许静的朗诵字正腔圆,令李老师喜从天降,他立即同意让许静参加诗歌朗诵会。B、这部著作是他长期工作经验的总结,是他

3、经过反复修改后处心积虑写出来的。C、2001年教育部放宽高校招生报考条件,各高校对大龄考生和应届生等量齐观。D、愚公之所以能感动上天,搬走太行、王屋二山,靠的就是持之以恒的精神。6.对下列各句所用的表达方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议论) B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叙述) C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们等待了好几个星期,起初充满信接着有点忧虑,最后终于愈来愈不安。(叙述) D愿上帝在这个艰难的时刻保佑大家并给你们安慰。(抒情) 7、按要求修改下面的文字。(3分) 那时,我们是快

4、乐的。每一个清晨或旁晚,我们亲进大自然,倾听万物的声音,与身边的鸟儿、花儿、小溪交流。我们度过的每一个地方,都留下了自己的笑声。多年以后,使我们还在怀念这段快乐的时光。(1)第句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1分)改为 改为(2)第句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应将 改为 (1分) (3)第句有语病,请修改: (1分)8、默写。(7分)(1)论诗中说明文学创作应有时代感和创造性的两句是 , 。(2)滁州西涧中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的是: , 。(3)约客中用对句写景,道出黄梅时节的夜晚,乡村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的是: , 。(4)江南逢李龟年表现人世凋敝人生飘零的句子是: , 。(5)口技中

5、,起统率全文的句子是: 。(6) ,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7)山际见来烟, 。山中杂诗(吴均)(8)峨眉山月半轮秋, 。峨眉山月歌(李白)(9)有约不来过夜半, 。约客(赵师秀)9、名著导读:(3分)(1)被鲁迅奉为“讲昆虫生活”的楷模的是 写的 。(2)我愿与 交朋友,他是 中的人物形象,我愿与他交朋友的理由是: 10口语交际(2分) 巴以冲突由来已久,争取和平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在一次联合国会议上,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说,最后一段是:“我是带着橄榄枝来的,也是带着一个自由战士的枪来的,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滑落。”这一段话表明了阿拉法特对今后巴以关系的

6、鲜明态度,每一句都意味深长。从这句话中,你听出了哪些信息?(至少写出两点) 11综合性学习:有人认为探险好处多,值得提倡。也有人认为探险是一种毫无意义的冒险,不值得提倡。请说说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1分) 二、现代文阅读(33分)(一)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千万年来人迹未至,或者说,太古以来从未被世人瞧见过的地球的南极点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即一个月内两次被人发现,这是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

7、。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

8、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由于他已不再是第一个到达这里的人,所以这里的一切并没有使他觉得十分耀眼。他只用冷漠的眼睛看了看这块伤心的地方。“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惟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

9、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他们怏怏不乐地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一面姗姗来迟的“联合王国的国旗”,然后离开了这块“辜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在他们身后刮来凛冽的寒风。斯科特怀着不祥的预感在日记中写道:“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常可怕。”12.(2分)“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最不可思议的事”一句中“这”指代 ;“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一句中“这一事业”指代 。13、“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这一日记表达了他怎样的内心感受?(1分)14、画线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句中的“堡垒”指什么?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4分)答: 15.文中“癫狂”“夺眶而出”“十分可笑”“闷闷不乐”等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1分)答: 16. 画线句是作者的观点,还是斯科特的观点?为什么?作者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你同意这种说法吗?(4分)答: 17.既然知道阿蒙森先到达了极点,斯科特一行为什么还要闷闷不乐地继续他们的路?118.“斯科特接受了这个任务,他要忠实地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斯科特为什么要“接受”这项任务?体现了人物的什么精神境界?他不接受行吗?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