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专科范文格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郁南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5264150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专科范文格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郁南农村经济持续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电大专科范文格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郁南农村经济持续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电大专科范文格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郁南农村经济持续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电大专科范文格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郁南农村经济持续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电大专科范文格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郁南农村经济持续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专科范文格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郁南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专科范文格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郁南农村经济持续发展(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空一行)目 录(三号黑体加粗,居中)(下空一行)一、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建立优势农业品牌区2(一)优化品种和品质结构2(二)加快建设优势农业品牌区2二、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产,培育名牌产品3三、调整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产品质量3(一)要以品质和质量为中心,加快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3(二)要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3(三)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4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4(一)发展农业龙头型经济4(二)积极培育龙头企业4(三)加强基地建设4(四)加大对农产品出口深加工扶持力度4(五)扶持农业各种专业协会、行业组织的发展4五、建立完备和规范化的市场体系5六、继续实施“科技兴农

2、”战略5参考文献6(小四宋体,1.5行距,不设页码,目录单独一页)(上空一行)(题目三号黑体加粗,居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促郁南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下空一行)【内容提要】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种养、加工的收入仍然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必需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对农业结构进行全方位的调整。在稳定粮食生产综合能力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本地区的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大力推进农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发展效益农业。要采取强龙头、重科技、创品牌、抓质量、抓信息、上服务等措施,来促进经济大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5号宋体,

3、单倍行距,顶格)【关键词】优化 农业结构 发展 农村经济(5号黑体,加粗,顶格)(关键词与正文之间空一行,正文5号宋体,全文1.5倍行距,设页码, A4纸双面打印)加快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实现十七大所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政治任务,也是解决当前农村所有关键。解决好农民的增收问题是我们工作的头等大事,也是农业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目标之一。由于郁南县地处粤西山区,受气候影响,农作物品种少,品质较差,价格处于劣势地位。加之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农民从中获得直接收益的比重不大。所以仅仅依靠种植业和工副业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是不现实的,必须结

4、合实际,因地制宜,对农业结构进行全方位调整,这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农区的繁荣与稳定,更关系到郁南县国民经济的全局发展。近年来,郁南县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这个中心问题,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总体上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改善,新农村建设走在云浮市各县的前列。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农民收入增长速度仍比较缓慢,来源于种植业的农民收入比重大,而二、三产业比重仍有待提高。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产品供求格局的根本性变化加大了农民困难。近几年来,农产品的供求关系从以往的长期短缺转为总量基本

5、平衡,丰年有余,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从以往的资源约束为主转为需求的约束为主,农产品的品种和质量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矛盾随之凸现出来,在农产品供大于求时,就形成“卖难”,出现增产不增收的情况。二是农业发展后劲不足。郁南县地处粤西山区,西江、南江贯穿全境,山地众多的地理状况,长期以来受洪涝、干旱、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影响较为严重,土地贫瘠,耕作传统,加之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脆弱,特别是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迟缓。三是调整速度慢,显现不出特色经济,更无主导产业和优质品牌。四是农业结构调整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目性。农业结构调整不平衡,部分镇村的调整层次较低,仍处于经济

6、转型时期适应性调整,未能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市场需求、生产技术、质量、安全、生态等综合因素进行深层次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质量档次低的状况依然存在,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农产品不多,调整的局限性较大,还存在一定盲目性,跟风现象突出,人家种什么好,就一窝蜂跟着搞,没有考虑自身技术、市场供求变化等因素,结果往往吃大亏。五是农产品质量水平不高,农民对提高农产品质量意识不强,特别当前世界各国都关注产品的质量问题,尤其是对我国的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未能适应形势的需要,非常值得关注。六是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龙头企事业还较少,规模不大,基本上还是千家万户分散生产,生产技术千差万别,产品

7、质量标准不统一,知名度高的品牌农产品偏少,竞争力和带动力不够强,农业产业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七是农产品加工转化程度低的状况未得到明显改变。根据郁南县的实际情况,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解决当前农村工作中最突出“农民增收难”的问题为重点,以农业结构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济结构为突破口,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特色,分层推进,加快发展农业龙头型经济,培育主导产业,大力发展“一乡一品”的特色农业,推进农业向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要强龙头、重科技、创品牌、抓信息、上服务,千方百计增

8、加农民收入,努力开创郁南县农业农村经济的新局面。按照这一思路,要着力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一、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建立优势农业品牌区(5号宋体加粗)(一)优化品种和品质结构(5号宋体加粗)围绕粮食、水果、南药、松脂、蚕桑、禽畜等优势产业,大面积引进和推广优质品种,逐步实现优势农产品优质化,通过品种调优、规模调大,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绿色农业,增强市场竞争力。(二)加快建设优势农业品牌区通过规划引导,搞好区域布局,以优势产业为主导,逐步改变目前生产中“多而杂”、“小而全”的种植格局,形成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带和产业区,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镇)一业的各具特色的种植区。如:建城镇

9、要做大做强郁南无核黄皮品牌,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和良好市场发展潜力,把无核黄皮作为全镇的主导产业,使无核黄皮的品牌优势转化为种植效益;都城、平台镇要全力打造好郁南沙糖桔品牌,要适度控制发展规模,普及和推广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技术,着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使郁南沙糖桔成为国内外市场畅销的优质农产品;宝珠镇要依托宠寨黑叶荔枝名牌产品,推广荔枝高产栽培技术,做好荔枝驻蒂虫测报和防治工作,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使全镇成为优势荔枝生产专业镇;南江两岸要发展蚕桑,东坝镇要充分发挥蚕桑连片种植的规模优势,大力发展蚕桑产品加工业,通过深加工争取更好种植效益;西江沿岸发展肉桂、巴戟、南药生产;大湾镇发

10、展温氏鸡饲养等优势农业品牌区。二、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生产,培育名牌产品郁南县所具有的环境优势和农业资源优势主要有:郁南无核黄皮1998年被省列为“星火”发展计划项目,2000年注册“郁江”牌商标,2001年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2002年被认定为绿色食品;郁南沙糖桔荣获绿色食品证书。因此,要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品牌农业,要加大资金投入开发品牌农业种植,形成有规模、产业化、程度高的大型基地。一是对原有品牌进行提纯复壮,推广无公害种养技术,恢复扩大原有品牌的知名度。二是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优、新、稀作物新品种,扩大名优农产品的种养比例。三是鼓励扶持企业和专

11、业户经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名优农产品,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名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三、调整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业,不仅是种植结构,品种结构的优化,更要在农产品质量上进行优化。郁南农产品只有在不断优化种植结构的同时,努力提高质量和安全水平,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一)要以品质和质量为中心,加快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在积极制订自己的地方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的同时,一定要执行国家所认可的农产量质量标准。在推行标准化生产的过程中,积极发挥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以点带面地推进农业向高科技、高质量、高效益方面发展。(二)要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一是加

12、强宣传,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无公害农产品和消费等政策和知识,提高社会各界对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认识。二是加强技术培训,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三是加快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认证步伐,争取用两至三年时间,每个镇建立一至二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步实施农产品市场准入制。(三)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县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要加快建设进度,尽快在部分镇设立检测站,扩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肉菜市场监测点试点范围,建立职能明确、专业齐全、运作高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逐步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实现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管理。四、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一)发展

13、农业龙头型经济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突破口,利用省财政专项资金,加快发展步伐。要以企业为龙头,效益为纽带,把零散的小生产聚合起来,提高农业和农民组织化程度,逐步解决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矛盾。重点在水果、南药、松脂、蚕桑、禽畜、食品加工等方面发展多种形式的龙头型经济,即“公司+企业+农户”、“市场+企业+农产品”、“公司+基地+农户”等。(二)积极培育龙头企业着重培育三种类型的龙头企业:生产带动型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加工拉动型龙头企业,提高加工转化技术,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营销推动型龙头企业,逐步建立健全营销网络,同时着重扶持和

14、培育农村营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队伍,解决好农产品销售问题。(三)加强基地建设根据市场导向和区域特色优势,在全县范围内,加大良种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带动作用,重点培育一批特色农畜产品的农业产业基地,使郁南县农业逐步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的轨道。重视和加强产品品牌工作,下大力气实施品牌战略;结合区域和基地实际及特色统一规划,分区域发展,逐步形成各有特色、各有侧重、各有规模、各有品牌的产业格局。(四)加大对农产品出口深加工扶持力度要学习、借鉴新兴县、潮安县的做法,制定鼓励农产品深加工的优惠政策,通过资金的扶持、收费减免等途径,鼓励更多的企业进行农产品深加工,扩大农产品深加工量,提高农产品的附

15、加值,提高农产品的出口档次,增加农业经济收益。(五)扶持农业各种专业协会、行业组织的发展随着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的转变,贸易纠纷、生产自律、供求矛盾等诸多问题,需要由行业协会发挥自身的调节机能予以解决。因此,应充分发挥现有市场农产品流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把全县流通专业户和加工企业有效地组织起来,巩固周边市场,拓展国际市场。五、建立完备和规范化的市场体系以发展初级集贸市场为基础,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期货市场为方向建立结构完整功能互补的市场网络。地处山区的郁南县在当前农村市场建设方面应把重点放在批发市场上。1、要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重点培育和发展粮食、水果、南药、松脂、蚕桑、禽畜等大宗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规划建设具有一定规模、带动作用较强、标准较高、功能配套的高产品批发市场。在县城及北部片的平台、桂圩、建城、都城建设较为大型规范的沙糖桔批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