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的几点思考(DOC 7页)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5261315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的几点思考(DOC 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的几点思考(DOC 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的几点思考(DOC 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的几点思考(DOC 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的几点思考(DOC 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的几点思考(DOC 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的几点思考(DOC 7页)(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的几点思考科学合理地管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直接关系到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关系到事业编制的有序管理。XX区共有全额预算事业编制XXXX名,其中教职工专项编制XXXX名,占事业编制总数的XX.X%。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成为机构编制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一、 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X、编制标准不合理。现行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是由教育部、财政部和中央编办于XXXX年联合制定的。一方面,XXXX以后开始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后新增的部分学科,对专业教师的需求有所增加,

2、较早制定的教师编制标准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一些周边农村偏远学校生源少,办学规模小,如果要开足开齐课程,按编制标准配备教师则无法保证正常教学。如市十小、XX学校、XX学校、市十八小X所学校共有XXX名学生,而配备了教师XX人,师生比例高达X:XX,与核编标准中依据学生数测算的编制数相比,就出现了“超编缺人”的现象。再次,受当时教育发展局限性的影响,制定教师编制标准没有充分考虑农村寄宿制学校对生活教师和工勤人员编制的客观需求。X、人员结构不合理。一是从年龄结构来看,老年教师偏多。XX区中小学教师队伍中老龄化、职业病现象严重。男教师XX岁、女教师XX岁以上人数占XX

3、.X%。在这些老教师中,因病无法承担教学工作占XX%,各学校经常有因职业病、身心健康等原因导致部分教师不定期请假,对于人员编制紧缺的中小学,短时间内无人顶岗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些老教师出工不出力、有心而无力,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二是从教师来源看,有许多是原企业学校整建制移交过来的,其中有一部分以前是工人身份转教师身份,仅新移交初中学校XXX人中,其中工勤人员XX人,占X.X%。XX地区学校还有一部分是代课教师转公办教师身份的。加之中老年教师知识更新较慢,部分以工代干、代课转公办的教师受自身学识的限制,无法有效进行转岗,造成了一方面人员大量积压,一方面个别专业的教师却严重缺乏的结构性缺编现象。三是

4、从所授学科来看,专业学科紧缺。基础学科的专任教师相对偏多,而从事音、体、美、信息技术、英语、科学等专业的教师明显不足。X、交流渠道不畅通。综合分析,师资队伍几乎是单向流动的。近些年来,许多农村教师想方设法通过调离、考公务员等方式离开农村学校,而这些学校又不得不招收新教师来满足教学工作需要。加之银川等一些城市区学校挖走了部分在职优秀骨干教师,造成一些农村偏远优秀教师严重短缺。这种不合理的流动造成了师资的严重不均衡,且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二、对策及建议强化对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直接管理今年XX区在制定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实施意见时,教育局提出了“编办管数字,教育管人头”的办法,如果

5、这样的话,编办对教职工外调、离退、调整等情况将难以掌握,全区教职工编制管理将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我们给予了坚决否定的态度。教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必须由机构编制部门实施集中统一管理。一是全区教职工编制余缺调剂按照编制管理“三个一”规定,由区编委负责,编办承办,教育主管部门在调整教职工时,按照“编制审批在先”的原则,先报告区编办审核空缺编情况,并汇报政府主要领导按程序办理,禁止超编进人,违规进人。二是严格实行“实名制”管理,教职工的编制核定到校,凡特岗教师招聘、教师外调、内部调整等编制事项必须报区编办审核和备案。三是严格控制超编进人。凡学校进人,都必须先由编办审核编制,在编办出具人员列编文件后,组织、

6、人事、财政部门才能办理相关手续。盘活现有教师编制资源由于受当时教育发展水平影响,我区大部分城区学校都是大班额,每班达到XX-XX人,这不符合国家每班XX人的标准。随着生育人口数量的自然下降,若按现有班级和教职工标准配备教师,教师编制数略有富余,但若按XX人标准班设班,要开足开齐课程,教师编制数又略显不足。建议自治区、市编制部门,不要立即核减县区教师编制数。一是要参照南京、山东等地区的教师配备标准,适当调整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按照国家、自治区有关规定,以每班XX人的标准设班,按班核定教师编制数。二是县区在核定农村学校教师编制时,既要考虑到学校的师生比,又要考虑学校学科设置、规模大小、学校年级数

7、等因素,适度放宽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编制标准,切实保障农村寄宿制学校及周边规模较小的学校教师的基本需求。加强编制动态管理X、实行教师编制动态管理。 根据在校学生情况、学校规模、班额大小、生源变化趋势等因素,科学测算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需求量,在编制标准和政策规定范围内完成编制核定和教职工调配工作,既因地制宜地解决因教职工配备不足影响教育发展的问题,又防止因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而造成资源闲置和浪费现象的发生。XXXX年以来,XX区坚持每年暑假前由机构编制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对各学校规模和学生人数进行调查,重新核定下一学年的教职工编制,先后对原市属移交中学和区属小学人员编制进行了重新核定,做到教师编制核定合理

8、,教师配备合理,师资结构合理。X、引导师资有序流动。积极引导教师从城区向农村、从超编学校向空编学校、从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流动。一方面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投入的倾斜,适度提高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编制配备标准、教师待遇、职称评定指标等其它教育资源,让农村中小学有优秀教师想进来、留得住。另一方面采取定期流动轮换人员制度,通过建立帮扶结“对子”,让一些城区优秀教师到基础薄弱学校挂职,带领教研团队,帮助他们提升教学水平;派遣基础薄弱学校的教师到优质资源学校任教,在教学中加速进步。农村、周边学校教师取得骨干教师资格后须在原学校工作五年,不满五年不得申请调动。建立骨干教师人才库,实行统一管理。选拔优秀骨干教师组建

9、“优秀骨干教师服务团”,统筹安排到薄弱学校定期进行教育教学交流服务。服务期为一年。“优秀骨干教师服务团”实行动态管理,原则上一年一考核,考核不合格者、不服从组织调配、无特殊原因不参与工作的,取消骨干教师资格。建立城乡捆绑发展共同体学校间优秀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城乡学校必须进行教师轮岗交流,交流时间至少一年。城区教师轮岗交流经历纳入中小学教师中、高级职称评审考核,无一年以上轮岗交流经历的城区教师不得参加中、高级职称评审。利用公开招考特岗教师的有利时机,选择一些优秀教师到空编学校任教。通过这些措施,有效促进学校教师的有序流动,平衡师资资源。X、妥善化解历史遗留问题。 针对教职工有病、年龄大、知识陈旧

10、等现象,我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对距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不足X年且工作年限满XX年的中小学教师,实行提前退休。目前,已有XXX多名教师提交了退休申请,第一批XX名教师退休。同时,今年招聘了XXX名特岗教师和X名免费师范生补充到教师队伍中去,促进教育事业良性发展。强化中小学职工编制的监督管理坚持对中小学的机构编制管理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形式,强化对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的监督管理。近年来,我办会同区纪委监察局、区委督察室、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对全区因病、因事长期不上班的干部职工进行了调查和清理,并对上班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其中涉及教师XX名,对确需长期病休人员,严格按规定提供相关材料并履行报批手续。目前,XX名教师中,除辞退X名、退休X名、死亡X人外,已全部在岗上班。有效杜绝了在编不在岗现象的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