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一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三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自我小测人民版选修2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5259142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专题一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三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自我小测人民版选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三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自我小测人民版选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三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自我小测人民版选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三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自我小测人民版选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历史专题一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三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自我小测人民版选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专题一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三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自我小测人民版选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专题一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三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自我小测人民版选修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历史 专题一 民主与专制的思想渊源 三 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自我小测 人民版选修2一、选择题1黄宗羲的“有治法而后有治人”思想表达了中国知识分子对民主朦胧的渴望,这一主张提出的直接目的是()A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限制专制君主滥用权力C消弭国内各种社会矛盾D反对统治者的文化专制2梁启超将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视为“播送民主思想的工具”,主要是因为该著作()A主张君主立宪制B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C提倡“法治”,反对“人治”D提出人人有“自主之权”3顾炎武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2、。”这一思想就是著名的()A重“法治”的思想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C“废君权,倡民权”的思想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4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了解、吸收的西方的思想和原则有()个性解放自由原则平等思想民主原则A BC D5康有为堪称近代中国最早觉醒的人物之一,下列思想观点与其不符的是()A人人有自主之权,人人有自立之权B人人平等C兴民权,实行民主共和D天赋人权6具有为改革变法敢于牺牲精神的谭嗣同,成为了几代人学习的楷模。下列关于其民主思想说法不准确的是()A主张通过改良救亡图强B严厉抨击君主立宪制C民权是天赋的D倡导平等7晚清时期福建出现了林则徐、魏源、严复等一批忧国忧民的

3、爱国思想家。其中严复吸收了西方近代民主理论中的哪些思想来表达自己的救国意愿 ()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论人民主权论三权分立学说A BC D8与西方的“三权分立”相比,孙中山的“五权分立”方案增加了()立法权考试权司法权行政权监察权A BC D9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在西方三权分立的思想之上,进一步进行了完善。下列关于其表述不正确的是 ()A孙中山民权思想的基本内容B凝聚着孙中山民主思想的精华C建立民主共和制的基本前提D旨在确保权力的制约与平衡10就孙中山的民权思想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民权思想而言,两者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是()A完全一致 B相互否定C互相矛盾 D继承发展11 20世纪初,某乡绅赋新年杂咏

4、一诗:“新制初更阳历年,家家彩胜斗喧阗。宜春帖子多新样,大半三民对五权。”该诗反映了()A西方文化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B孙中山民主思想对社会生活的影响C守旧势力对近代文化的抵触D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被动摇12 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 ()A民主共和制B中央集权制C专制主义制度D君主立宪制二、非选择题13识读下列两幅历史人物图片:请完成:(1)上述图片中的人物分别是谁?他们的阶级属性有什么不同?(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上述人物的思想主张存在哪些异同。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是以其(君主)未得之(天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

5、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材料二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材料三或曰:臣不与子并称呼?曰:非也。父子一气。故孝子虽异身,而能日近其气,久之无不通矣;不孝之子分身而后,日远日疏,久之而气不相似。君臣之名,从天下而有之者也。吾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夫然,谓之臣,其名

6、累变。夫父子,固不可变者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臣请完成:(1)依据材料一指出,黄宗羲认为“君主”和“百姓”是什么关系?这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倾向?(2)材料二主要反映了黄宗羲怎样的思想主张?他的这一思想主张具有怎样的内在局限性?(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黄宗羲认为“君臣”关系与“父子”关系存在着怎样的主要不同?(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与传统的“民本”思想有什么主要不同?1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数千年之腐败,其祸极于今日,推其大原,皆必自奴隶性而来,不除此性,中国万不能立于世界万国之间。而自由云者,正使人自知其本性,而不受钳制于他人。今日非施此药,万不能愈此病。梁

7、启超年谱长编材料二国者何?积民而成也。国政者何?民自治其事也。爱国者何?民自爱其身也。故民权兴则国权立,民权灭则国权亡。为君相者而务压民之权,是之谓自弃其国;为民者而不务各伸其权,是之谓自弃其身。故爱国必自兴民权始。梁启超爱国论材料三欲兴民权,宜先兴绅权;欲兴绅权,宜以学会为之起点自时务学堂、南学会既开后,湖南民智骤开,士气大昌,人人皆能言政治之公理,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其英俊沉毅之才,遍地皆是。梁启超戊戌政变记请完成:(1)材料一中的“病”与“药”分别指什么?(2)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其核心思想。(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梁启超宣传其政治主张的方式及其影响。参考答案1解析

8、:A项与黄宗羲的思想主张截然相反,C、D两项与黄宗羲提出重“法治”的主张没有直接关系。答案:B2解析:为了限制专制君主滥用权力,黄宗羲提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体现出民主与法治思想。B项与民主无关,A、D两项是康梁维新派提出的。答案:C3解析:从题干中“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等信息判断,D项正确。答案:D4解析:康有为等人在了解、吸收了西方个性解放思想以及自由、平等、民主原则的基础上,萌生了他们自己的民权思想。答案:A5解析:兴民权,实行民主共和显然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观点。答案:C6解析:谭嗣同认为君主专制制度是万恶之源,严厉抨击了为君主专制辩护的传统观念。作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一员,他

9、赞同君主立宪制。答案:B7解析:严复吸收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传播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论,故A项符合题意;三权分立学说属于孙中山借鉴的西方民主理论,故排除含的选项。答案:A8解析:孙中山的“五权分立”方案增加了考试权与监察权。答案:D9解析:孙中山认为,推翻帝制是国民革命的首要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基本前提。答案:C10解析:孙中山和资产阶级维新派都主张实现民主、自由和平等权利,但孙中山的民权思想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核心,故D项符合题意。答案:D11解析:从材料中“大半三民对五权”可知与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有关系,而这些都渗透在了百姓“宜春帖子”之中,充分说明

10、了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答案:B12解析:题干材料中“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等信息,说明该思想家反对专制独裁政体。答案:C13解析:第(1)问中的“人物”应依据图中形象进行判断,“阶级属性”可结合所学知识直接回答;第(2)问可依据两人民权思想中关于“废旧立新”的主张,从“相同点”和“不同点”两个角度说明。参考答案:(1)人物:图1是严复,图2是孙中山。阶级属性:严复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孙中山属于资产阶级革命派。(2)相同点: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实行民主、自由和平等权利。不同点:严复主张通过改良手段实现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孙中山主张通过革命手段实现民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1、。14解析:第(1)问中的“关系”可依据材料一中“以博我一人之产业”等信息进行归纳,“思想倾向”可结合所学知识直接说明;第(2)问中的“思想主张”可依据材料二中“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等信息进行判断,“内在局限性”应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分析;第(3)问可依据材料三中“夫父子,固不可变者也”等信息进行思考;第(4)问属于比较问题,关键在于找准两者在前提、主张等方面的比较点。参考答案:(1)关系:“君主”是“百姓”的残暴统治者和剥削者。思想倾向:尖锐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2)思想主张:废除“君为主,天下为客”的君主专制制度,实行“天下为主,君为客”的合理制度。局限性:具有浓

12、厚的传统思想印记。(3)“父子”关系不能更改,“君臣”关系可以“累变”。(4)传统的“民本”思想以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为前提,主张“重民”“爱民”;黄宗羲的民主思想则以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前提,主张“天下(人民)为主,君为客”,从而根本颠倒了传统的君民关系。15解析:本题考查解读信息,归纳概括历史材料的能力。第(1)问“病”与“药”分别是借指,在材料一中仔细推敲能够找到答案;第(2)问从材料二中“爱国”“兴民权”等信息可知其核心在于“救亡图存、兴民权”;第(3)问与所学宣传民主思想的方式相结合并归纳其影响。参考答案:(1)“病”:奴隶性;“药”:自由。(2)核心思想:兴民权,救亡图存。(3)方式:办学会、建学堂、创报刊、写文章。主要影响:促进了思想启蒙;激发了爱国热情;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