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处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五处非赤道热带雨林气候一般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5257004 上传时间:2024-01-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几处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五处非赤道热带雨林气候一般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几处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五处非赤道热带雨林气候一般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几处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五处非赤道热带雨林气候一般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几处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五处非赤道热带雨林气候一般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几处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五处非赤道热带雨林气候一般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几处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五处非赤道热带雨林气候一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几处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五处非赤道热带雨林气候一般(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几处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五处非赤道热带雨林气候:般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两侧10个纬度范围内,但在回归线附近也出现了热带雨林气候,如中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及其以东岛屿如西印度群岛;南美洲巴西高原东侧沿岸狭长地带;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太平洋夏威夷群岛;澳大利亚东北部昆士兰洲沿岸。这些地方虽远离赤道,却也现出了热带雨林气候。这五处全年气温高,最冷月平均气温稍低,且年较差稍大,其降水与赤道热带雨林气候比,夏季降水稍多,与热带草原气候比,无明显的干湿季之分。它们的分布规律有以下特征:分布在南北纬1525信风带大陆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岛屿上;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且附近有暖流流过;加上

2、地形的抬升,多地形雨。二、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大约在南北纬510。之间,28E以东的东非高原上,虽处赤道附近却非热带雨林气候。其主要表现为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成为热带草原气候。这种气候类型形成主要是该地区的地形、气团性质和大气环流特点所致。成因一般只要答出地势高,气温低,对流活动减弱,降水少形不成热带雨林气候即可。三、南亚的印度热带沙漠气候:在印度与巴基斯坦交界处,虽处于南亚季风区并与世界最多雨的乞拉朋齐分别在印度半岛的东西两侧,降水却形成鲜明对比(年降水量仅75150毫米),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具体原因是:位于西南季风气流途经末端带来的水汽少,其中由孟加湾来的一股在恒河三角洲受山地

3、阻挡降下大量水分后,折向西行,水汽大为减少,由阿拉伯海来的另一股是经非洲和阿拉伯半岛而来,秉性干燥,所经洋面狭窄,水汽极少;高低压迭置,本处夏季为热低压,但垂直发展水平浅,受伊朗高原东侧来的副热带高压下沉气流影响难以成云致雨;受地形影响,本区北侧、西侧为山地高原阻挡了北方冷气团南侵,所以比同纬度地区气温高,又因为印度河平原地表平坦,难以形成局部地形雨,因此降水稀少。四、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南美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临近海洋,却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温带半干旱荒漠气候区,也是温带荒漠所达的最高纬度(40。S52。S)。而同纬度的西侧太平洋沿岸却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形成原因有:南北走向的

4、安第斯山脉雄居其西侧阻挡了西部暖湿的西风气流,成为西风带背风雨影区;该地全年受西风带,西风气流控制,西风气流越过安第斯山后是反气旋下沉气流形势,使得本区干燥少雨;本区因纬度高,温带气旋到达机会少,降水较少;寒流的影响,沿岸寒流对沿岸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导致该地区沿岸少雨。气候分布中应注意的几个地区气候分布及成因一直是学习的难点、考试的热点。现在考试中考査常规的分布规律已很少见,而一些非常规的分布在各类资料、各类试题中已开始凸现,笔者总结如下。1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成因:该地与刚果盆地的区别是它的海拔较高,所以受到地形的影响。与其相似的是圭亚那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2索马里半

5、岛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成因:受东北信风带的控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受离岸寒流(西南季风使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底层海水上泛成为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3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成因:以上三地虽不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但它们纬度低,且都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4几内亚湾的北侧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这里与非洲的刚果盆地紧密相连,虽然同为热带雨林气候,但成因却并不相同。成因: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因此,几内亚湾北岸的热带雨林气候,其成因并非赤道低压控制,也并前面所述的四种特殊热带雨林

6、气候成因(地形、信风、暖流),而是受到几内亚湾暖流及气压带风带北移后,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偏转为西南风,西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了丰富的水汽,位于山地迎风坡,从而形成了丰沛的降水。另外,几内亚湾暖流属于赤道逆流,所以是暖流。5非洲的东南部气候类型:在教材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但在个别资料可见到它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成因:夏季南部非洲存在一个低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为东南季风。冬季南部非洲存在一个高压,风由陆地吹向海洋,为西北季风。由于非洲南部陆地面积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故亚热带季风气候不够典型。与其相似的是美国的佛罗里达半岛的亚热带季风气候。6小亚细亚半岛小亚细亚半岛的两

7、侧为地中海气候,但中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小亚细亚半岛的两侧海拔低,中间为安纳托利亚高原。由于地势高,离海洋远,成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与小亚细亚半岛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相似的是伊比利亚半岛中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别在于伊比利亚离海洋较近)。7.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受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洋流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与其相似的北美洲的中高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别是北美洲中高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由于受海陆轮廓的影响,分布的最高纬度比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纬度低。8巴塔哥尼亚高原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由于安第斯山的阻挡,地处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沿岸

8、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体现非地带性的分布规律。9南美洲西侧的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地区狭长成因:安第斯位于南美洲大陆西岸,使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地域狭窄。西侧有秘鲁寒流经过,降温减湿。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10.古巴岛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成因:夏季由于气压带和风带向北移动,受东北信风的控制,降水多。冬季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受副高控制,少雨。与其成因相似的是墨西哥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11中美地峡气候类型:大陆东岸为热带雨林气候。成因:地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圭亚那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大陆西岸为热带草原气候。成因:地处东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沿岸有加利福利亚寒流的影响,降温

9、减湿。12黑海沿岸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成因:夏季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冬季受西风控制,温和多雨。13印度河下游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成因:全年受副高控制;冬季受东北季风的控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人类对古代植被的破坏。关于热带草原气候的总结: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形成湿季;受信风控制时,形成干季。其分布规律是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低气压带的移动范围是在南北纬10以内,它是怎么影响控制澳大利亚北部的热带草原气候的呢?”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把这种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归纳为:、季风型盛夏季节,在低纬度地带(特别是在大陆上),往往在南北半球信风带插入一个赤道

10、西风环流。它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行星风带的季节移动;另一方面是由于大陆的加热作用,更助长了赤道低压槽移动时在大陆上被加强。北半球夏季时(7月),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南半球夏季时(1月),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西北季风。这一现象,在从非洲经印度洋至太平洋西部一带最为显著。1非洲10N至20N地区和北美洲南部夏季,两地分别受到掠过暖流上空和受地形抬升作用的暖湿西南季风的控制;且由于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辐合上升,多对流雨,降水丰沛,形成湿季。冬季,受单一、干燥的东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2非洲10S至20S地区和澳大利亚北部夏季,两地受到暖湿的西北季风

11、控制,且由于西北季风与东南信风辐合上升,多对流雨,降水丰沛,形成湿季。冬季,受单一、干燥的东南信风控制,形成干季。二、热带锋型夏季,在广阔的热带太平洋东部,赤道西风不显著,且由于受高大的安第斯山脉的阻挡,来自太平洋的暖湿季风对南美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区的影响几乎没有。但来自陆上的西南季风和西北季风,分别与来自热带大西洋上、并掠过暖流上空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在此辐合上升,形成热带锋,多对流雨,气候湿热。赤道以北的圭亚那高原、奥里诺科河流域和哥伦比亚北部,6月至10月潮湿多雨;赤道以南的巴西高原内部,10月至次年3月,降水丰富,形成湿季。冬季,两地分别受单一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控制,干燥少雨,形成干季

12、。三、副高型1南非高原南部(20S至30S)1月的南半球是夏季,大陆内部形成范围广大的热低压,暖湿的、掠过暖流上空的东南信风吹向大陆,为南非高原带来较多的降水,形成湿季。7月的南半球是冬季,且南非高原的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由于地势高,气温更低,大陆南部形成高压,并与东部的海上高压连在一起。由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加之陆上高压的存在,来自海洋上的信风影响程度减小,形成干季。-毎鼬沙漠气候ViM咚a丫W热带帶原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帯海洋性气候,澳犬利亚气候分布图2澳大利亚南部(30S至32S)由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1月),该地受南移的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

13、雨,形成干季;冬季(7月),受到北移的湿润西风控制,形成湿季。四、垂直地带性类型东非高原上的赤道附近地区本地区海拔达3000米以上,由于地势高,改变了这里的气温和降水状况,气候暖和,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夏季,受来自印度洋上的、掠过暖流上空的暖湿东南信风的影响,降水比较多,形成湿季。冬季,受单一、干燥的信风控制,降水少,且地面蒸发旺盛,形成干季。五、背风坡型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部和马达加斯加岛西部两地由于地处东南信风的背风坡,且受副高控制,降水量较少,但干湿季明显,形成热带草原气候。综上所述,夏季时,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在一定程度上都受到赤道辐合带的影响,该带的位置一般也就是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因此,也可以说是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但由于影响气候的因素是多方面、复杂的,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探索,借以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会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页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