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浩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5252474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75.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锡林浩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锡林浩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锡林浩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锡林浩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锡林浩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锡林浩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锡林浩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锡林浩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发布日期:2011-04-19 来源:锡市信息办 作者:字体:大 中 小背景色: 打印本稿关闭“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巩固发展基础,扩大经济总量,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富民强市进程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有效实施锡林浩特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对于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章 立足科学发展,促进富民强市第一节 发展基础和环境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时期,全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大力推进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转型,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经济社会发展

2、取得重大成就。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经济结构趋于优化。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50.89亿元增加到143.4亿元,年均增长20.8%,由2005年的全区旗县市区第26位上升至第24位。三次产业结构由6.8:64.2:29演进为4.7:66.1:29.2,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7.7%,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4%增加到32.6%,服务业发展水平和效益不断提升;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21.2亿元,年均增长26.4%,由2005年的全区旗县市区第38位上升至第16位;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4.4倍,年均增长21%

3、;综合竞争力由中国西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38位前移至24位。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深入实施“两转双赢”,累计转移牧民1.35万人。牧业年度牲畜头数由2005年的151万头只压减到107万头只,大畜比重、良改比重分别提高了3.4、1.2个百分点,设施农业占种植业产值的比重由26%提高到58%,农牧业正在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两项制度”深入实施,实施春季休牧1726万亩、划区轮牧328万亩,阶段性禁牧项目区占草原面积的17%,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285万亩,新增围封草场800万亩,草原生态环境呈现出“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良好局面。胜利矿区各煤炭企业投入环保资金6000

4、余万元,完成绿化157万平方米;搬迁市区煤站51家,关闭储煤场1家,露天矿污染治理初见成效,环境质量得到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显著加强。全面加强公路、铁路、电力、水利和市政建设,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08亿元,年均增长32%。完成高等级运煤专用线、省道307一级公路基础工程,开工建设国道207高速公路,新建乡村公路598公里;建成锡林浩特至多伦铁路复线、锡林浩特至乌兰浩特铁路锡林浩特段和神华西一号、大唐东二号铁路专用线,启动锡林浩特至二连浩特铁路建设;新建扩建变电站7座,新增变电容量97万千伏安;完成农网改造投资5300万元,新建35千伏输电线路57公里、10千伏输电线路486公里,53%的牧

5、户接通了网电;建成工业供水、中水回用、污水处理、给水扩建、小孤山水库等一批水利工程,提高了水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着力改善市民生活环境,完善城市聚集要素功能,累计投入44.2亿元进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是“十五”期间的5.7倍。新区建设日新月异,旧城改造统筹并进,功能设施日臻完善;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3.4平方公里拓展到37.5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净增5.2万人,城镇化率由85.9%提高到90.5%;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14公里,人均道路面积达到25.4平方米;建设公园广场绿地161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2%,

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21.5平方米;推进供热、供水、污水和垃圾处理工程建设,铺设“三水”管线291公里,集中供热面积由2005年的260万平方米扩大到840万平方米,居民用水日供水能力从2万立方米提高到5万立方米,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率达到57%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实施街景改造和夜景亮化工程,城市面貌大为改观,地区特色日益显现;推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启动数字化管理工程,城市管理规范有序。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并全力解决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发展成果惠及群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五年净增1倍,达到18330元年,年均增

7、长15%;牧民人均纯收入五年净增1.3倍,达到9587元,年均增长18.3%,其中非农非牧收入占比由20.5%提高到37.8%。社会事业不断进步。财政用于社会事业和民生领域的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年均达到56.6%。大幅增加教育投入,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各类教育全面发展;积极推进教育布局调整,基本解决了多年来中小学校班容量过大问题;聘任中小学校长20名,面向全国公开招录中小学教师350人,师资队伍建设效果明显;不断健全城乡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医疗卫生条件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大力推进民族文化建设,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软实力得到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明显提升,各项社会事业长足发

8、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认真做好宗教工作,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局面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专栏1 “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序号指标名称2005年“十一五”规划目标(年均增长%)“十一五”实际2010年年均增长(%)1地区生产总值(亿元)50.8923.0 143.420.82 第一产业(亿元)3.447.0 6.86.43 第二产业(亿元)32.6823.0 94.823.14 工 业(亿元)27.1222.0 82.8235 建筑业(亿元)5.5628.0 1222.16 第三产业(亿元)14.7725.5 41.820.37地方财政总收入(亿元)6.5923.521.226

9、.4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41.1624.2130.6269城镇登记失业率(%)4.24.53.38-4.2510总人口(万人)16.562525.28.7611城镇化率(%)85.990以内90.54.612牧民人均纯收入(元)414519.3958718.3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9120.520.2183301514草原植被盖度(%)30461615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26.3注:地区生产总值和三次产业增加值增速按可比价计算; 内为五年累计数。二、发展优势我市位于锡林郭勒大草原中部,资源丰富,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是全盟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交通中心。资源富集

10、。可利用草场2068万亩,为典型的天然牧场。煤炭探明储量350亿吨,其中胜利煤田已列入国家大型煤电一体化基地。石油探明储量2亿吨。锗探明金属量3657吨,占全国储量的70%,占世界储量38%。铬探明金属量137万吨,居全国第三。钼探明金属量17万吨。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风能品位好,风场40米高度平均风速为7.2米/秒, 风功率密度为448瓦/平方米,70米高度平均风速为8.9米/秒,风功率密度为663瓦/平方米,年有效发电时数在3000小时以上;全年太阳总辐射量135.9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平均2800小时以上,太阳能资源属二类地区。可利用水资源量3.5亿立方米,年可供水量4000万立

11、方米以上,到2020年达到5835万立方米。区位优越。锡林浩特市地处东北、华北、西北交汇处,市区与首都北京直线距离为460公里,与首府呼和浩特市直线距离为470公里,与东北中心城市沈阳直线距离为620公里,能有效融入环渤海经济圈和东北经济圈;北临二连浩特和东乌旗珠恩嘎达布其两个常年开放的陆路口岸,距离分别为340公里和338公里,可通往蒙古国、俄罗斯及东欧各国。公路、铁路、航空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放射状的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已建成9条通往华北、东北及出海口和自治区西部地区、蒙古国的高等级公路运输快速通道;已建、在建和规划建设的10条铁路通道,将使我市成为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疆达海,承接华北东

12、北、沟通中蒙俄的祖国北疆重要的综合铁路交通枢纽;航运能力进一步增强,4C级机场可起降大中型客机,直达北京、呼和浩特,旅游旺季时开通至广州和大连的航班,具备了向其它国内大中城市延伸能力。三、发展环境“十二五”时期,我市仍将处于一个能够加快发展、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是我国仍处于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时期,国内能源、原材料需求依然旺盛,为我市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提供了市场保障;二是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深入实施,支持内蒙古发展政策措施即将出台,自治区确定我市为自治区级重点开发区,将为我市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民生改善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良好

13、契机;三是自治区着力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鼓励东部盟市与东北地区和盟市间开展合作,同时随着通往二连浩特、珠恩嘎达布其两个口岸的路网不断完善,为我市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提供了发展机遇和广阔空间;四是锡林郭勒盟煤电一体化等重大项目即将启动以及在建的一批重大项目陆续投产,公路、铁路、电网、水利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十一五”时期的投资效应将在“十二五”集中释放,为推动国民经济科学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五是经过几届班子的不懈努力和转型实践,全市上下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锻炼出一支素质较高的各方面人才队伍,为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资源保障。同时,必

14、须清醒地看到,我市欠发达的基本市情没有改变,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不大,经济实力不强,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工业结构单一,初级产品多,形成和延伸产业链条尚需一个较长的过程;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引导不够,规模和服务能力不足,物流业发展刚刚起步;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尚处于起步阶段,产业化带动还未形成,各类农牧民合作经济组织运行机制尚在探索阶段,牧民增收渠道单一,牧民收入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有待提高,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相对滞后,难以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生态环境仍然脆弱,草场退化压力较大,城市周边露天矿环境保护和治理任务艰巨;土地使用结构有待调整优化,矿产资源勘

15、查力度有待加大;城市功能分区不够合理,公共服务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需进一步加强。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发展形势,继续发挥优势,抓住发展机遇,解决好前进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第二节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牧业现代化,着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把我市建成国家新型能源化工基地、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基地、草原特色旅游胜地、区域性交通物流中心、民族风情浓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成为吸引人们旅游在锡林、读书在锡林、居住在锡林、创业在锡林的宜居之地、草原明珠。我市“十二五”的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原则: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立足于欠发达的基本市情,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我市所有问题的关键,作为富民强市的根本途径,作为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进一步做大经济总量,优化产业结构,加速提升地区综合经济实力,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财经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