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学习笔记精装整理-全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5247794 上传时间:2023-12-09 格式:DOC 页数:112 大小:8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学习笔记精装整理-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河北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学习笔记精装整理-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河北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学习笔记精装整理-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河北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学习笔记精装整理-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河北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学习笔记精装整理-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学习笔记精装整理-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学习笔记精装整理-全(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 112河北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学习笔记精装整理全河北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学习笔记精装整理全1第一章总论3第一节会计概述3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6第三节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7第二章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与一般要求14第一节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14第二节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16第三章会计科目和账户20第一节会计科目20第二节账 户23第四章复式记账27第一节复式记账法28第二节借贷记账法28第三节会计分录33第四节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35第五节借贷记账法的应用46第五章会计凭证62第一节会计凭证的概念、意义和种类62第二节原始凭证63第三节记账凭证65第四节会计凭证的传递

2、和保管68第六章会计账簿73第一节会计账簿的概念和种类73第二节会计账簿的内容、启用与记账规则75第三节会计账簿的格式和登记方法76第四节对账77第五节错账更正方法78第六节结账79第七节会计账簿的更换与保管80第七章账务处理程序85第一节账务处理程序的意义和种类85第二节不同种类账务处理程序的内容85第三节账务处理程序的应用88第八章财产清查90第一节财产清查的意义、种类和一般程序90第二节财产清查的方法91第三节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93第九章财务会计报告100第一节财务会计报告概述100第二节资产负债表101第三节利润表104第四节现金流量表106第十章会计档案112第一节会计档案的概念和内

3、容112第二节会计档案的归档112第三节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113第四节会计档案的查阅和复制113第五节会计档案的销毁114第一章总论本章学习重点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会计的对象是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企业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企业在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予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又称财务报

4、表)时,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计量属性进行计量,确定其金额。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会计等式是反映会计要素之间平衡关系的计算公式,它是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的理论基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企业的资产来源于所有者的投入资本和债权人的借入资金及其在生产经营中所产生的效益,分别归属于所有者和债权人。归属于所有者的部分形成新有者权益;归属于债权人的部分形成债权人权益(即企业的负债)。资产来源于权益(包括所有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资产与权益必然相等。资产与权益韵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收入费用利润。收入、费用和利润之间的上述关系是企

5、业编制利润表的基础。第一节会计概述一、会计的概念及其产生与发展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一)古代会计阶段在宋代,官府中的官吏报销钱粮或办理移交,要编造“四柱清册”,实行“四柱结算法”。所谓四柱是指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四项数字,比喻支撑物体的四根柱子,缺一不可。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是:旧管+新收开除+实在,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期初余额+本期收入本期支出+期末余额”。(二)近代会计阶段一般认为,从单式记账法过渡到复式记账法是近代会计的形成标志,即l5世纪末期,意大利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有关复式记账论著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的问世,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开端

6、。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中专门用一个章节阐述了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这被会计界公认为会计发展史上一个光辉的里程碑。我国会计从单式记账向复式记账的过渡一般认为在明代。明末清初,山西帮商人傅山在“四柱清册”记账方法的基础上,设计出一种适合于民间商业的会计核算方法“龙门账”,将全部账目划分为进、缴、存、该四大类。“进”指全部收入;“缴”指全部支出;“存”指资产并包括债权;“该”指负债并包括业主投资。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进缴存该。“龙门账”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复式记账的开始。(三)现代会计阶段成本会计的出现和不断完善,在此基础上管理会计的形成并与财务会计相分离,是现代会计的开端。管理会计主要是为内部

7、信息使用者提供服务;财务会计主要是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服务。一般认为,现代会计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更确切地讲是从1939年第一份美国的“公认会计原则”的“会计研究公报”的出现为起点。二、会计的目标(一)企业财务会计的目标企业会计应当如实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有用信息,以满足有关各方面的信息需要,有助于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决策有用观),并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受托责任观)。具体而言,我国会计的目标主要满足企业外部和企业内部两个方面对企业会计信息的需要。1.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会计信息的外部使用者是指企业外部的与企业有直接或间接经济利害关系的单位和个人。具体

8、包括:(1)投资者。投资者包括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部分投资者并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活动,其投入资金的运作情况如何,企业的经营活动、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等情况如何,对这些情况的掌握一般要依靠企业会计提供的信息;同时,作为投资者还需要利用会计信息进行有关的决策,如根据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决定是否应该对企业投入更多的资金(如购入股份)、是否应该转让其在企业中的投资(如转让股份)等,而这些信息主要由企业的财务会计来提供。(2)债权人。债权人主要包括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债券购买人及其他提供信贷的单位和个人。他们主要通过企业的财务报表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资金情况,以便掌握企业能否

9、如期偿还贷款本金并支付利息,做出是否给企业贷款的决策或决定是否贷给企业更多的资金。(3)政府部门。例如,财政部门作为主管全国会计工作的政府机关,需要利用财务会计信息掌握企业的会计行为是否遵守了用于规范会计行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等相关法规的规定;税务部门需要利用财务会计信息掌握企业依法应缴纳多少税金,是否依法纳税,有无偷、漏税的现象,同时了解企业未来的纳税前景;证券交易监督管理部门需要了解上市公司公开的财务信息是否充分,是否会误导投资者的决策,投资者是否理解公司公开的财务信息等。(4)社会公众。2.会计信息的内部使用者。会计信息的内部使用者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管理者以及企业职工

10、。(1)企业内部管理者。(2)企业职工。(二)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目标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应当如实提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状况,行政单位的预算执行结果或事业单位的收支情况,以便上级单位和财政部门制定正确的编制预算或财务收支计划,保证预算资金的合理、高效使用。三、会计的基本职能(非常重要)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一般认为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这两项基本职能已经写入会计法,对会计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进行会计核算会计核算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也称反映职能。它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记录、计量、报

11、告,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确认是运用特定的会计方法,以文字和金额同时描述某一交易或事项,使其金额反映在特定主体财务报表中的会计程序。计量是确定会计确认中用以描述某一交易或事项的金额的会计程序。记录是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采用一定的记账方法,在账簿中进行登记的会计程序。报告是指在确认、计量和记录的基础上,对特定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行政事业单位是对经费收入、经费支出、经费结余及其财务状况),以财务报表的形式向有关方面提供信息的行为。会计核算具体的内容表现为各种经济业务,具体包括:(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

12、用;(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4)资本、基金的增减;(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7)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会计核算的要求是真实、准确、完整和及时。(二)实施会计监督会计监督职能也称控制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对特定主体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的功能。会计监督的内容包括:(1)监督经济业务的真实性;(2)监督财务收支的合法性;(3)监督公共财产的完整性。会计监督应贯穿会计工作的全过程,包括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上述两项基本会计职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

13、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只有核算、没有监督,就难以保证核算所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除上述基本职能外,会计还具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等功能。四、会计的对象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会计对象。换言之,会计对象就是能用货币表现的各种经济活动。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资金运动包括各特定主体的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即资金的循环与周转)和资金退出等过程,而具体到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又有较大差异。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包括资金的投入、资金的循环

14、与周转(包括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三个阶段)以及资金的退出三部分,既有一定时期内的显著运动状态(表现为收入、费用、利润等),又有一定日期的相对静止状态(表现为资产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恒等关系)。资金的投入包括企业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前者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后者属于企业债权人权益企业负债。投入企业的资金一部分构成流动资产,另一部分构成非流动资产。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资金的退出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这部分资金便离开本企业,退出本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上述资金运动呈现出显著的运动状态,一同时也具有某一时点上的相对静止

15、状态。仍以工业企业为例:为了维持生产经营活动,企业必须拥有一定量的经济资源(即资产),它们分布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不同阶段(供应、生产、销售等阶段)和不同方面(表现为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及货币资金等),我们称之为资金占用。另一方面,这些经济资源的取得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包括来自投资者投入的资金或是债权人提供的借款等,我们称之为资金的来源。从任一时点上看,资金运动总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即企业的资金在任一时点上均表现为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两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一、会计基本假设(非常重要)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一般认为,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又称会计实体、会计个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应当注意的是,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并非是对等的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