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车道大跨度公路隧道施工工法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5246573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15.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车道大跨度公路隧道施工工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车道大跨度公路隧道施工工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车道大跨度公路隧道施工工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四车道大跨度公路隧道施工工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四车道大跨度公路隧道施工工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车道大跨度公路隧道施工工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车道大跨度公路隧道施工工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车道大跨度公路隧道施工工法GGG(中企)D11392009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马建军 卫永毅 陈向军 陈德国 刘 涛1前言深圳市雅宝隧道是国内第一座分离式双向八车道、矢跨比最小(0.41850.4146)的公路隧道, 隧道穿越II、III类围岩段153.5m,原设计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设计工期9个月。雅宝隧道设计 推荐的开挖施工方法是双侧壁法,但该工法工序复杂,对围岩扰动的次数多,施工速度慢,无法进 行大型机械化施工,工期长,造价大。中铁二十一局集团针对四车道公路隧道施工进行了科技攻关 在II、III类围岩段采用台阶法施工,形成了“四车道大跨度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科技成果,于2008 年

2、5月通过了甘肃省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获得了2008年度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科 技成果三等奖。该项技术经进一步完善总结形成本工法。2工法特点2.1 隧道作业空间大,工序可平行作业,施工干扰小,便于大型机械化联合施工,施工速度快。2.2II类(V级)软弱围岩段采用I20b工字钢进行竖向临时支撑,施工安全、简便,同时材料可 周转使用。3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II类(V级)及以下围岩条件下四车道公路、铁路隧道等地下结构工程施工。 4工艺原理施工充分利用新奥法施工原理,应用岩体力学理论,以维护和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为基点,以 监控量测为手段,通过对工程地质资料的详细分析,在II、III类(V级、

3、W级)围岩段采用分部台 阶法工艺施工,辅助措施采用型钢竖向支撑加固,重点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监控量测结果来指导隧 道工程施工,确保施工安全。5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一洞口浅埋段施工一进洞上台阶开挖、支护一监控量测一下台阶交错开挖、支护一仰 拱开挖、支护一衬砌结构防排水施工一明洞及衬砌钢筋混凝土施工。5.2操作要点5.2.1 洞口浅埋段施工1、完善洞口施工防排水系统。施工前做好地表情况调查,完善施工范围内地表防排水系统,特别是对顶部及两侧的冲沟进行 疏导引流,减少地表水对隧道周边岩体的侵蚀。2、洞口边、仰坡防护 洞口端一般存在浅埋、堆积、偏压等不良地质,施工前进行清理、

4、锚喷网防护、管棚超前支护3、洞口浅埋段施工在洞口III类围岩段进洞施工时采用巾50X5mm小导管超前支护;在土质或全、强风化的II类围 岩段进洞施工时采用巾127 X 8mm大管棚超前支护,管棚内安装钢筋笼,增加管棚刚度。4、施工套拱及进洞施工。施工套拱作用是预防洞顶落石,确保进洞安全,套拱施工长度2m。在套拱的防护下进行隧道洞 身开挖施工。5.2.2洞身开挖及支护 隧道洞身采用台阶法开挖进洞,首先通过超前地质预报进行掌子面前方岩体的施工性能进行判 别,及时调整实施超前支护方案。因为开挖断面宽度大,对施工安全监测要求高。1、超前地质预报根据超前地质预报起作用的时间和控制隧道的长度,分为长远期、

5、中近期和临近期。在施工期 间必须熟悉和掌握前期地质工作的成果,包括地质报告、试验数据、地质剖面图等,采用多种方法 综合判断验证。如在隧道围岩变化较大、出现异常或地质情况不是很明确的地段施工超前地质钻孔 取样,钻深1030m,以探明围岩变化,使工程措施紧跟地质变化;在临近开挖面前一两个循环内 的地质情况,采用超前炮孔(每一断面510个)工程地质综合分析法,推测前方35m范围内的 地质情况,简单有效,不需另外增加投入,费时短。大跨度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内容主要考虑有:1)对照勘测阶段的地质资料,预报地质条件的变化情况对施工的影响程度。2)可能出现塌方、滑动影响时,预报其部位、形式、规模以及发展趋势,

6、提出处理措施。3)隧道穿越不稳定地层、断层时,需采取应急措施的预报。4)预报可能存在的突然涌水地点、涌水量大小、地下水中泥沙含量以及对施工的影响。5)岩体突然开裂或原有裂缝逐渐加宽时,预报其危害程度。6)在洞口可能出现的滑坡、坠石情况的预报。7)隧道浅埋段地面出现下沉或裂缝时,预报其对隧道稳定性和施工的影响程度。8)根据围岩地质特性,推断开挖施工面前方一定范围内的地质特征,进行地质预报,防范不良 地质或产生地质突变。9)在隧道开挖后根据隧道围岩状况填写围岩地质记录,并对围岩岩性、岩体结构和完整程度进 行判定,推测施工面前方围岩稳定性。2、超前支护开挖放样后,利用钢架进行超前导管定向。沿开挖轮廓

7、线外缘进行超前导管支护,导管的尾部 与钢架焊接牢固。采用注浆机进行导管超前预注浆固结。3、洞身上台阶开挖根据测量放样,在对隧道周边围岩超前加固后,进行隧道上台阶开挖。上台阶开挖高度控制在 7m左右,一是便于工人支护施工操作,二是便于大型机械化出碴作业施工。W类围岩段循环进尺控 制在2.53.5m, III类围岩段开挖循环进尺控制在1.52.0m, II类围岩段采用弱爆破与挖掘机相结 合的开挖方式开挖(浅埋段必要时预留核心土),人工风镐修整开挖轮廓面,循环进尺控制在0.5 1.2m。机械钻孔,光面爆破。为减小爆破对围岩的振动,使周边眼爆破时有较好的临空面,掏槽眼、 辅助掏槽眼、底眼、辅助周边眼、

8、周边眼导爆管采用跳段或加大雷管段别的方法,即采用1 段5段 9段13段17段或2段6段10段14段18段的布设方式。开挖后及时进行型钢架、超前导管、锚杆、 钢筋网、喷射混凝土等联合支护。4、洞身下台阶开挖当上台阶开挖超前 30m 并且支护稳定以后,再进行下台阶开挖施工。下台阶开挖长度根据围岩 类别III类控制在35m之间,11类控制在23m之间;开挖宽度根据施工调整一般取710m。在II 类围岩段下导开挖时上台阶支护底脚边墙处预留宽度不小于1m;进行超前支护后采用挖掘机配合人 工修整至设计位置,要避免单侧5 榀以上钢架同时悬空,钢架及时接至底脚,施工锚杆、钢筋网, 及时进行喷射混凝土支护。下导

9、坑左右交错开挖施工长度可根据施工情况具体调整,一般可控制在 1520m之间。5、隧道支护隧道初期支护是由中空锚杆、钢筋网片、型钢架和喷射混凝土支护等联合组成的一种受力结构。 在洞口加强段辅助127X8mm大管棚超前支护、巾50X5mm管棚超前支护以加强围岩受力,确保 隧道洞室开挖稳定。在隧道断面开挖后,及时进行通风、排危和断面超欠挖检查处理。围岩支护参 数见表 5.2.2-14,工艺流程图见图5.2.2-1。表5.2.2-1IV类围岩支护参数R25中空注浆锚杆钢筋网2025锁角药卷锚杆喷射混凝土位置规格间距位置间距位置规格间距拱墙长3m100x100cm,每环局部设20 X 20cm两侧底脚对

10、称布设长4m50cm,每处3喷射C25钢纤维混凝土,28/29 根置根钢纤维掺量40kg/m3表522-2III类围岩支护参数R25中空注浆锚杆工字钢超前小导管喷射混凝土位置规格间距位置规格间距位置规格间距拱墙长35m100x100cm,每环28/29 根拱墙I20b0.75m/榀拱墙0 50,壁厚 5mm环距40cm喷射C25钢纤维混凝土,钢纤维掺量40kg/m3表5.2.2-3II类围岩支护参数R25中空注浆锚杆钢筋网工字钢超前小导管喷射混凝土位置规格间距位置间距位置规格间距位置规格间距拱墙长4m80x80cm,每环39/40根局部设置20X20cm拱墙I20b0.75m/榀拱墙0 50,

11、壁厚5mm环距35cm喷射C25钢纤维混凝土,钢纤维掺量40kg/m3表 5.2.2-4 洞口加强段支护参数表R25中空注浆锚杆钢筋网工字钢超前大管棚喷射混凝土位置规格间距位置间距位置规格间距位置规格间距拱墙长5m80x80cm,每环39/40根局部设置20X20cm拱墙I20b0.5m/榀拱墙ei27,壁厚8mm环距40cm喷射C25钢纤维混凝土,钢纤维掺量40kg/m31)初期支护紧跟开挖面,使围岩与锚喷网及时联合成受力体系,共同受力。2)锚杆钻孔本身应成直线,不应弯曲。方向沿隧道周边径向,并根据岩层节理、产状予以调整, 不能平行于岩面。3)小导管架立钻孔时应精确核定孔位,保证钻机钻杆线与

12、导管设计线吻合,钻机在钻孔时不能 产生偏移和倾斜。导管的尾部与钢架焊接牢固。4)钢筋网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预制加工(lOOcmXIOOm、200cmX200m)现场安装,并使 钢筋网紧贴初次喷射混凝土面(岩面)。钢筋网的交接点采用梅花形间隔点焊,利用外露中空锚杆进 行固定,个别部位采用架设适当的25钢筋头(锚固剂锚固)固定牢固,使钢筋网在喷射混凝土时 不至于晃动。5)安设前进行断面尺寸检查,及时处理欠挖侵入净空部分,保证钢架正确安设,钢架外侧有不 小于5cm的喷射混凝土。安设拱脚或墙脚前,清除垫板下的虚碴,将钢架置于原状岩石上。在软弱 地段,采用拱脚下垫钢板的方法。钢架与封闭混凝土之间紧贴,

13、在安设过程中,当钢架与围岩之间 有较大间隙时安设垫块,垫块数量大于10个,两排钢架间沿环向每隔lm用22的纵向钢筋焊接, 形成纵向连接系。拱脚高度不够高设置钢板调整,拱脚高度低于上半断面底线以下10cm。拱脚每边 打两根25长1.5m的锁脚锚杆,利于下部开挖时初期支护的稳定。6)喷射混凝土前对原材料、机械设备进行检查,检查受喷岩面,清除危岩浮土和欠挖部位,冲 洗吹扫岩面,埋设厚度标志。边墙部分为自下而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分段分片进行,并注意 呈旋转轨迹运动,一圈压半圈,纵向按顺序进行,旋转半径一般为15cm,每次蛇行长度为34m。 在拱部拱脚至拱腰处,自下而上,拱腰至拱顶由里向外喷射砼。当

14、岩层松软易坍方时,喷射作业应 紧跟作业面,初喷应先拱后墙,复喷应先墙后拱,喷射砼时,其喷射砼速度不宜太慢或太快,适时 加以调整。钢架与围岩之间的间隙采用由两侧拱脚向上喷射密实。6、仰拱支护根据设计要求,隧道III型衬砌段仰拱支护采用钢纤维喷射混凝土环向封闭支护,11型衬砌段仰 拱支护采用钢架(与拱墙部分设置要求相同)、钢纤维喷射混凝土联合支护,以加强围岩整体受力。 因此,在完成拱墙初期支护后,及时采用左右交错的方式进行仰拱开挖、安装钢架、喷射钢纤维支 护,使初期支护封闭成环,以尽早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构成稳固的初期支护体系,缩短二次应力 重分部的时间。施工仰拱混凝土后,为洞内施工运输创造良好的

15、作业环境。7、临时支护在II类软弱围岩段,当初期支护施工结束后围岩变形接近规定值但仍无减缓趋势或混凝土表面 已有明显开裂时,必须进行临时支护。临时支护采用I20b工字钢竖向支撑。工字钢纵向间距1.5m, 采用角钢连接,形成一面受力的墙体,以承受围岩变形压力。工字钢底部采用纵梁支垫,以增大支 撑体系的受力效果。由于断面大,可以根据现场情况采用中间支撑或两侧拱腰支撑。同时在围岩变 化部位进行小导管注浆固结,并检查注浆效果。注浆导管深度与支护锚杆一致。待围岩稳定后再撤去临时支撑。具体施工图5.2.2-2 所示:IIB B图 5.2.2-2 临时支护5.2.3 施工监控量测 在施工中通过围岩变形量测、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拟分析,对隧道变形进行系统研究验证,适 时调整支护措施,保证施工安全。1、三维弹塑性有限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