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房改造及道路硬化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5246571 上传时间:2024-01-18 格式:DOC 页数:128 大小:5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房改造及道路硬化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8页
危房改造及道路硬化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8页
危房改造及道路硬化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8页
危房改造及道路硬化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8页
危房改造及道路硬化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房改造及道路硬化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房改造及道路硬化施工组织设计(1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编制说明第二章 施工总体组织部署及料具准备、投入主要劳动力保证措施第三章 工程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情况、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计划第四章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第五章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第六章 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第七章 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第八章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第九章 施工进度和保证措施第十章 协作关系及配合措施第十一章 缮后服务第一章 编制说明一、工程概述工程名称:*工程 质量标准:符合质量验收合格要求施工范围:图纸和工程量清单范围内的全部内容二、 编制说明1、施工图纸和工程量清单范围内的全部内容2、招标文件要求、施工现场和周边环境要素及居民要求。4、公司有关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施工

2、质量、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文明施工等管理制度。工期:190天.第二章 施工总体组织部署及料具准备、投入主要劳动力保证措施施工部署是指导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指导整个工程施工的原则性条款.在综合分析了工程特点、设计意图、建设地区实际情况、业主意向及我公司实力等因素后,对本工程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安排,寻求技术、资金和社会信誉的最佳结合点,以下对工程施工组织、施工部署、施工准备、施工总体安排、劳动力安排等进行了明确,使今后施工处于全面受控状态,以便更好地完成本工程施工任务。一、施工组织管理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本工程的重要性,我们组织施工的指导思想是科学管理,严格要求,文明施工和采用先进的施工

3、手段。工程质量的好坏,进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社会声誉。所以如我公司有幸中标,本工程将列为我公司208年度重点创优工程,以三个管理体系为标准,采用项目法管理,实行网络化、信息化施工管理。积极推广应用十项新技术,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工期的实现,为建设单位提供良好的施工服务,优质、高速地完成本工程施工.(一)施工管理1、目标管理在目标管理活动中,切实做到管理内容清楚,全员参加制定目标并保证目标的实施。在总体目标下进行层层分解展开,层层落实,分别制定个人目标及保证措施,形成一个全过程、多层次的目标管理体系。2、计划管理因为本工程具有体量大、平面布局复杂,各安装工程齐全等特点,所以其计划统一管理

4、要体现全面计划管理的要求。本工程主要抓好下列管理内容:(1)工程总进度计划及分段节点计划(包括月、旬、周的详细计划)。(2)机械化施工计划(主要编制机械化施工水平和主要机械需用量、时间)。(3)劳动力计划(编制和准备专业工程用人数及进退场时间)。(4)材料供应计划(根据工程进度和工程量,须用各种材料及进场进间).(5)技术组织措施计划(推行新技术、采用新材料,改进施工工艺和操作方法,提高工程质量,防止发生工伤事故,改善机械设备使用情况,提高机械化水平等内容)。(6)降低成本计划(降低成本的措施、方法、计划)。(7)财务计划。合理、有效地用好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原则,编制用款计划。(8)配合管理计

5、划(配合管理的组织、方法).3、技术管理技术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正确贯彻执行国家各项技术政策和法令,认真执行上级制定的技术规范规定,科学地组织实施各项技术工作,建立正常的技术工作秩序,达到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劳动效率,实现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节约材料和能源,降低成本的目的。具体应制订和执行以下的技术管理制度。()技术责任制对各级各项技术人员建立明确的职责范围,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事,责权明确.(2)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为把工程项目技术管理工程科学地组织起来,保证各项技术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条理地开展,必须建立以下主要的技术管理制度:)施工图学习、自审、会审制;)技术核定,设计变更签证制;3)技术交底、

6、复核制;4)工程技术资料档案等制度。4、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的根本。要确保工程质量,实现工程质量达到既定的目标,必须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工程质量必须做到事前质量控制、工序质量控制.要抓好工程质量首先抓工作质量、工序质量、人的素质质量。5、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管理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管理的重要组织部分,对主要的规程、标准必须强化管理。(1)技术标准工程施工必须正确制定和执行技术标准和规程,建立正常生产技术程序是确保完成各项任务的重要前提。建筑安装工程的标准,是对建筑安装的施工技术、质量标准和验评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是组织施工、检查评定工程质量的依据,必须严格执行国家颁发

7、的技术规定和验评标准,不得降低标准,严格管理好施工常用的技术规程。1)施工工艺规程:对主要分部分项工程,规定了施工工艺的要求,施工顺序、质量要求,实施工过中必须严格执行规程标准。2)施工操作规程:主要规定了工人在施工中的操作方法和应注意事项,遵循“建筑安装施工操作规程”执行。3)安全技术规程:为保证施工人员安全和设备、机具正常运行,制订切实可行的安全保证措施及规章制度.(2)编制施工工艺卡、各工种工序交接卡)施工工艺卡:在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必须制定施工工艺卡。施工工艺卡编制主要内容,根据设计要求,在技术规程、验评标准基础上合理安排施工准备、工艺操作规程、质量验评标准、安全注意事项、劳动工时组

8、织、原材料机具消耗、作业条件、成品保护及其它技术经济分析,用图文或表格式编制在卡面上,作为操作和检查监督依据。具体应编制出材料要求(包括规定、用量);操作工具;劳动力组织;施工顺序;施工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工时计划;成品保护措施;验收标准等。2)各工种、工序交接卡:本卡编制内容根据工程质量“三检制度达到确保工程质量目的,建立落实到各工种班组自身上的具体控制手段.3)场内管理:对本工程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保证做到安全生产制度化、文明施工标准化。按双标化标准创出安徽省文明标化工地。、材料管理:材料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和确保工程的关键之一,材料管理应制订管理制度,其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

9、必须在合格分承包方内采购,可分类分别控制.(2)根据工程进度计划提前编季、月须用各种材料计划报表.(3)材料供应组织工作,材料的采购、运输、验收、入库保管。()建立材料的领发料制度、材料的成本核算管理。(5)原材料、成品或半成品、设备的质量验收制度。(6)材料的检验和测试制度。(二)协调施工周边环境施工过程中,要加强与建设单位、供电、市政、环卫、市容、交警、派出所等相关单位及附近居民的联系和协调,共同订出相应的对策、措施,确保施工进度、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的要求。主动搞好警民关系,订立警民共建协议。处理好与邻近居民的关系,共建两个文明。进场前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文明施工和标化管理的教育,牢固树立文

10、明施工的意识,严格执行安徽省、市县及我公司有关文明施工和标化管理的规定,达到市级文明标化工地要求.施工时详细制定与文明施工有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在施工中严格遵照执行。在场地周边搭设简易围墙做驻地,在驻地内实行封闭式管理.项目管理班子及全体施工人员一律挂牌上岗。认真执行“门前三包制度,保持场内外道路清洁。施工安排中要合理安排施工顺序,施工中要尽量减低噪音.混凝土浇捣等噪声较大的工作,除工艺要求必须一次完成的浇捣等,尽可能安排在白天施工。因工期需要必须夜间施工时,尽量安排对环境影响小的工序,将噪场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各种构件混凝土尽量安排在白天的正常工作时间内浇捣完毕。施工中尽量采取减噪措施,减少对周

11、围居民生活、学习的影响。二、施工总部署(一)确立施工方案1、优先安排好直影响项目施工经济效益的为全场性服务的施工设施,如场供水、供电、通讯、道路和场地平整,以及各项生产、生活临时设施.、在方案确定过程中集思广益,在诸多可行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努力提高机械化和工厂化施工程序,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尽量缩短主导工序时间,保证在紧张的工期内完成施工任务;合理确定施工起点流向、确定施工程序,确保现场施工有条不紊,紧张有序,有章要循。3、明确项目管理目标、组织内容和组织结构模式,建立统一的工程指挥系统,组建综合或专业工作队伍,合理划分各承包班组织施工.三、施工准备(一

12、)技术准备1、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有关资料和图纸的学习熟悉,详细了解工程的结构特点,并及时组织图纸预审、参与图纸会审,对施工班组进行详细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图的技术交底工作。2、根据施工图纸,进行分区段和分项目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对主要的质量管理点,要编制作业指导书。3、编制和落实施工材料采购计划、机具进场计划。并进行对供应方的材料质量、信誉评价。4、对重要工序的操作和特殊工种,除技能培训合格外,还应根据本工程的技术特点和难易程度进行岗前练兵.5、参与本工程施工的所有人员都要接受质量教育,分部分项工程的技术交底要深化到每个职工。(二)现场准备现场平面管理的原则:为了减少各路材料

13、的运距,避免无效劳动,有效地组织现场的平面及立体交叉作业,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确保做到文明施工,故项目工程部应设专人进行施工现场平面管理工作,划片包干管理,未经项目经理同意,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变。详细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附后见图。、建立现场平面管理领导小组,监督和指导项目工程部按施工组织设计中规划的平面位置布置临时设施、施工机械及材料堆放,做到道路畅通,现场施工有条不紊,高质量、高速度、高效率地运转。2、现场所有施工道路均应做好中基,排水沟要用红砖砌筑,水泥砂浆抹面。要加强对排水的管理,保持水沟的畅通.不得任意挖沟阻塞交通和排水通道.确实需要损坏这些设施时,要征得现场领导的同意,然后集中组织力量

14、突击施工,并迅速采取措施恢复施工功能,管理人员要经常检查督促,及时解决问题。3、施工现场的水准点和轴线控制点应有明显的标志,并加以妥善保护,任何人不得损坏。4、砂石、钢筋、模板及其他材料应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分批、分期进场,场地要统一规划,严格控制堆放位置,切实贯彻落实科学管理,严禁随心所欲造成浪费或堵塞交通运输等事件发生。、所有临时设施必须按照施工平面布置图规划要求办,按质量标准办,不能马虎凑合降低标准,一定要保证运输道路畅通无阻。6、对整个现场的布置和保持,管理人员要经常督促检查,并落实到实处。(三)料具准备、落实各类建筑周转材料的资源配备。2、精心挑选合格的供方,对重要的物资应认真进行进

15、货验证,严格按照IO9000的标准进行物资采购.3、根据施工计划要求和进度先后编制建筑材料和制品需要量计划。按时、按质、按量组织进场,并按场布图要求堆放整齐,打一个有充分思想准备之硬仗.并根据规范规定的要求,进行各种材料的检查、试验,不合格材料不得用于工程施工,以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要求。4、编制施工机械进退场计划。根据工程施工需要,按使用先后组织进场,按施工总平面图机械设备位置,做好设备基础,就位安装,以满足开工需要。、重要的机械设备和大型设备,应根据工程的需要进行调度、购置或租赁,其前提是必须满足工程的要求。四、劳动力组织与投入计划施工劳务层是施工过程中的实际操作人员,是施工质量、进度、安全、文明施工的直接保证者。我公司在选择劳务层操作人员时的原则为: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意识,具有较高的技术等级,具有相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在公司范围内调配,并根据公司和安庆市有关劳务用工规定,签定劳务用工合同。1、劳动力组织:按照开工日期和总工期要求,编制劳动力需要量计划,组织各相关工种进场,安排好进场职工生活,并做好入场职工的教育工作,通过教育增强质量、安全、防火、防盗和文明施工意识。、班组配备:(1)项目作业层以各工种班组为主体,选派操作技术精良,能吃苦耐劳的生产班组进场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