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科学发展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5246087 上传时间:2023-01-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嘉善科学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嘉善科学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嘉善科学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嘉善科学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嘉善科学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嘉善科学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嘉善科学发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嘉善是全国首个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近年来,嘉善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 统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按照浙江省“八八战略”、“两创” 总战略和“两富”总目标的要求,扎实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 建设和党的建设,创造了科学发展的崭新业绩。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连续 5 年列嘉 兴市第一,2011 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3 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321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514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1.95:1。在多年的科学发展实践中,嘉善逐步探索了一条县域科学发展之路,县域科 学发展的轮廓也日渐清晰。嘉善将通过“先行先试、科学发展”,把体制机制创 新作为示范点

2、建设的关键,贯穿示范点建设的始终,重点围绕“县域科学发展综 合评价机制、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助推机制、城乡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机制、县域行 政管理机制”四大领域先行先试,有效突破阻碍科学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点环 节,着力破解县域发展普遍面临的共性难题,积极探索县域科学发展新思路、新 途径、新机制,努力为县域科学发展之路提供生动实践、创造新鲜经验。全面推进融入上海,创建跨区域合作试验区,努力在县域开放发展上走在 前列充分发挥紧邻上海的区位优势,积极抢抓长三角“一核九带”布局的重大机 遇,不断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努力把嘉善建设成为紧邻上海最具活力和吸引 力的发展区域之一。全面深化融入大上海。大力实施融入上

3、海首位战略,全面深化与上海的战略 对接、战略协作和战略配套,构建融入上海的半小时经济圈、工作圈和生活圈, 积极推动上海高端科技成果在嘉善转化,上海高端人才向嘉善转移,现代服务业 向嘉善外溢,优秀浙商向嘉善回归。加快构建发展大平台。高标准规划建设浙江临沪产业合作示范区,高水平打 造以国家级开发区为核心的大平台体系,加快建设高新技术园区和特色专业园区,形成“一区多园”发展格局,努力建成长三角有较大影响力的产业集聚区。 加快推进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建设,着力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推进引资选资大提升。牢固树立零增地和零污染、引税和引智的招商理念, 积极引进高端外资、优质民资和央企国资,加快培育发

4、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技 术。着力发展品质经济,创建县域转型发展引领区,努力在县域转型发展上走 在前列紧紧围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着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由依靠资源消耗向依靠 人才、科技驱动转变,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使嘉善成为长三角地区创新发展、 产业领先的示范基地。着力强化科技人才创新。坚持智慧化、生态化、人文化发展方向,深入实施“创新嘉善精英引领”计划,大力培育和引进高层次人才和创业创新团队,积 极吸引上海高端科技成果在嘉善产业化。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政府对研 发活动的支持力度,形成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全力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积极发展新兴信息电子、 新能源、新材料、

5、高端装备制造“三新一高”产业。大力实施大企业倍增计划, 鼓励引导有条件的龙头企业上市融资,着力打造百亿元为龙头、十亿元为支撑、 亿元为基础的规模企业群。大力实施服务业倍增计划,推动服务业实现规模扩大、 增速提高、结构优化。大力推进精品农业发展工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 新产业发展模式,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快培育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 代产业集群。竭力优化资源要素配置。牢固树立“以亩产论英雄”理念,以“退低进高”、 “退二进三”为重点,深入实施“五个一批”淘汰转移低效落后产能行动,全面 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大力推进金融创新,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加快城乡全面融合,创建城乡统筹先行区,

6、努力在县域统筹发展上走在前 列坚持统筹发展理念,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完善城乡风貌和谐 共存、功能协调互补、共同繁荣进步的发展新格局,努力打造城乡一体化和美好 新家园建设样板区。高起点完善城乡规划。以“东重西优、生态两翼”为总体思路,合理布局重 点发展区、优化发展区、生态经济区和生态保护区,实现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三规合一”。高标准提升城市能级。深入实施城市建设“东拓南进北优西延”策略,加快 城市重心南移,提升中央商务区建设水平,推动人气、商气向城市南部集聚,建 成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居住产业共融发展的健康低碳新城。稳步推进城市有机更 新,完成开放式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

7、程,不断改善居住条件和环境。高质量深化镇村建设。扎实推进姚庄镇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努力建设成为 示范性省级小城市。大力提升中心镇和特色镇发展水平,积极培育有条件的镇向 小城市发展。稳妥有序推进“两新工程”和“两分两换”,积极推进镇(街道) 城乡一体新社区建设,促进村庄布局科学化、村民居住社区化、农业生产规模化、 土地利用集约化。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打造 21 个精品村。开展新 一轮“强村计划”,实施强村项目,出台强村之策,创新强村之路,不断壮大村 级集体经济。高水平推进一体发展。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农村公路网提升、综合交通信 息等建设,构建方便、快捷的城乡半小时交通圈。高质量实施城乡

8、供水一体化工 程,在城乡居民中实现同源同网同质同价供水。加强城乡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 的统筹建设,提高联供水平,增强保障能力。加大水利基础设施投入,高标准建 设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着力构建优美生态,加快迈向生态文明新境界,努力在县域生态有机融合 上走在前列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着力提升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 宜游的田园城市,率先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美的科学发展之路。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切实巩固国家生态县创建成果,不断深化省级森林城市、 生态镇(村)等各类创建活动。积极推进城乡绿化建设,深入实施以六大“绿色 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绿色家园”建设。大力推进北部湿地生态功

9、能保护区建 设,增强生态“绿肺”功能,强化县域生态安全保障。大力加强环境保护。深入实施“碧水、蓝天、宁静”等百项生态工程,促进 河流水质和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探索建立现代化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处理新模 式,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启动省级生 态循环农业示范县创建,推行生态化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和畜禽养殖。不断强化节能减排。严格执行新批项目前期准入和后续跟踪评价“双评价” 制度,严控新增低效产能。加大对重污染高耗能行业和企业的整治力度,建立健 全节能降耗长效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弘扬“善文化”,加快营造人文嘉善新环境,努力在县域和谐发展上走在前列高

10、度重视文化建设,像重视培育县域经济一样培育县域文化,大力传承弘扬 “善文化”,着力把“善文化”打造成为嘉善地方人文精神和县域文化的一个核 心品牌,不断提升科学发展软实力。增强思想文化凝聚力。突出文化凝心,深入挖掘培育以“善文化”为核心内 涵的县域特色文化和传统美德,提炼“善文化”精神内涵。注重“善文化”实践, 根据不同领域、不同对象确定不同的实践内容,在全社会营造“向善、扬善、行 善”的良好氛围。巩固首批浙江省文明县成果,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 动,使善念、善行、善风融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力。坚持文化惠民,进一步完善县镇村三级文化设施网络, 努力打造“城市 15

11、分钟、乡村 30 分钟”文化活动圈。深入开展“十万农民种文 化”、“周末大舞台”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大 力实施文化培育工程,努力打造具有鲜明县域特色的文化产品,推出一批群众喜 闻乐见、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文艺作品。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发展文化经济,大力引进优质文化产业项目,加大对 浙江华震数字化工程有限公司、西塘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重点文化企业的培 育和扶持力度。加快建设以创园科技产业园、中国归谷文化创意园等为代表的文 化示范园区,着力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改善民计民生,加快打造幸福美好新家园,努力在县域发展成果共享 上走在前列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

12、快建设幸福嘉善,推动城乡居民物质上共同富裕、 精神上共同富有,努力把嘉善建设成为最具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地区之一。促进富民增收。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富民经济,努力实现居 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大力发展民营特色块状经济,提高农民就业创收能力。提高保障水平。不断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大基本保险” 覆盖面,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积极发展慈善事业,稳步提高城乡 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大力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大保障房建设力 度。创新社会管理。强化社会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创新,完善“网格 化管理、组团式服务

13、”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县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着力加强“新 居民”服务管理,实行“五访联动”,不断深化“平安嘉善”建设,全力打造“长 三角最具安全感城市”。着力推进先行先试,率先形成县域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努力在县域创新 发展上走在前列坚持把创新作为推动县域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强上下联动,加大改革攻 坚力度,积极先行先试,着力在破解县域共性难题、创新体制机制上取得新突破。探索建立县域科学发展综合评价机制。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相结合,积 极开展单列单试,不断深化和丰富县域科学发展实践,探索建立县域科学发展指 标体系、评价体系、考核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探索建立县域经济转型升级助推机制。建立健全农业经

14、营、科技支撑、农产 品安全、政策扶持等机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建立健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 落后产能淘汰转移、新兴产业集聚发展、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和制造业与服务业联 动发展等机制。建立健全政府支持、民间投入相结合的公共、区域和行业创新服 务平台,积极培育现代要素市场体系。完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强化节 能减排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探索完善城乡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机制。积极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壁垒,加快建 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推动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改革完善镇(街 道)管理体制,创新发展模式。大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展旧城镇、 旧厂房、旧村庄等“三旧”改造,积极探索节约集约用地的新方式。探索完善县域行政管理机制。探索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社会管理体 制,促进经济、社会、管理的同步转型。积极争取扩大县域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深化扩权强县和扩权强镇工作。转变政府职能和运行方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 革,构建“权力阳光运行”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