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二政治暑期作业复习方法策略15讲第1讲利用曲线图复习货币081317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5243723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高二政治暑期作业复习方法策略15讲第1讲利用曲线图复习货币081317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全国高二政治暑期作业复习方法策略15讲第1讲利用曲线图复习货币081317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全国高二政治暑期作业复习方法策略15讲第1讲利用曲线图复习货币081317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全国高二政治暑期作业复习方法策略15讲第1讲利用曲线图复习货币081317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全国高二政治暑期作业复习方法策略15讲第1讲利用曲线图复习货币081317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高二政治暑期作业复习方法策略15讲第1讲利用曲线图复习货币08131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高二政治暑期作业复习方法策略15讲第1讲利用曲线图复习货币081317(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讲利用曲线图复习货币、价格、消费用坐标曲线图作为背景材料命题是高考常见的一种题型,此类题目考查的知识主要集中在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尤其是利用坐标曲线考查价格的有关知识在各地高考中经常出现。复习时要注意结合坐标曲线从宏观上理解教材上的相关知识。一、用曲线图理解货币和汇率的有关知识1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坐标曲线图表示:2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但不利于出口。用坐标曲线图表示:例1在下列经济数量关系中,一般情况下,能够通过下面的图像表示的有()价格与供给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股票价格与银行利息率A B C

2、 D总结感悟坐标曲线类题目一般考查的是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因此复习中要注意一些重要概念之间的关系。二、用曲线图理解价格的变化1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格由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1)价值决定价格: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商品价值越大,价格越高。(2)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价格: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商品价值量越低,价格越低。2.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1)一般情况下,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即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某种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2)不同商品对价格变

3、动的反映程度不同。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A)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B)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3)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影响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互为替代品的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商品价格的变动与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呈同方向变动,即(甲)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对它的需求量减少,对它的替代品(乙)的需求量会上升。(乙的价格可能上涨)互补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商品价格的变动与它的互补品的需求量的变动是反方向的,即(甲)商品价格上升,对它的需求量会下降,它的互补品(乙)需求量也会下降。3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当某种商品价格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会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量(供给)

4、;某种商品价格下降,获利减少,生产者会压缩生产规模,减少产量(供给)。例2一般来说,一国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将会导致粮食价格和需求量的变动。在下图中,可以较为准确反映这种变动的是()总结感悟 坐标(曲线)图选择题解法首先要明确纵轴和横轴所代表的变量,弄清自变量(引起其他数据变化的量)和因变量(被引起变化的量);其次根据教材原理或材料说明把握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数形结合,选择合理的选项。例3支持价格是指一国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而对粮食等农产品所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格。我国某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和供给曲线(S)如下图所示。该产品的支持价格和供给数量分别为()AP0,Q0 BP1,Q2 CP1,Q4

5、 DP2,Q1总结感悟有些坐标图比较复杂,需要我们借助辅助线进行分析。利用辅助线分析时,要注意从辅助线与主线的交叉点,分别向横轴和纵轴延伸,然后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三、用曲线图理解收入和消费的关系1收入(当前收入和未来预期收入)越高,消费水平越高,二者成正比。2收入差距越大,社会总体消费水平越低。二者成反比。3收入水平越高,恩格尔系数越小。二者成反比。例4下图中X轴为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Y轴为居民收入水平,如果消费曲线d1移到d2,引发这种变化的因素可能是()居民当前可支配收入明显增多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涨幅回落人们对未来收入有乐观的预期A BC D总结感悟影响消费的

6、因素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中,最主要的是居民收入,要注意从当前收入、未来预期收入和社会收入差距三个方面认识收入对消费的影响。一、货币和汇率1下列四组关系中,正确的一组是()A BC D2假设一年内某国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0 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一年为4次,同期中央银行发行纸币5 000亿元。若其他条件不变,此种情况会引起该国商品()A价值量降低 B价值量提高C价格下跌 D价格上涨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假定某国所有商品平均价格的变化情况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该国可能发生了通货膨胀该国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可能会有所增加为了稳定物价,该国应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

7、用,加强宏观调控为了更好地稳定物价,政府可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抑制消费基金过快增长A B C D4读下图。货币也有价格,在国际上,汇率是货币的价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种货币的价格同样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如图:Q表示美元的数量,P表示美元的价格(单位:人民币),S是美元的供给曲线,D是美元的需求曲线,对图中由M1点至M2点产生的变化结果及其可能的原因描述正确的是()A美元贬值。原因:美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大量印发美钞,导致美元在美国国内的购买力上升,美元对内贬值B美元贬值。原因:美国从中国增加进口,导致外汇市场上美元供给增加,美元对人民币贬值C美元升值。原因:中国实行宽松的财政政策,增加投资

8、和消费,导致物价上涨,人民币在中国国内的购买力下降,人民币贬值,美元升值D美元升值。原因:美国对中国增加出口,导致外汇市场上人民币供给上升,美元对人民币升值二、价格问题5.价格变动会影响生产和生活。右图曲线反映的关系应该是()A价格与供应B价格与需求C价格与生活水平D价格与劳动时间6价值、价格、供求关系三者之间关系应该是()A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决定供求关系B供求关系决定价格,价格又影响价值C价格决定价值,供求关系又影响价值D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关系又影响价格7如下图,D是某商品的需求曲线,当该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下降时,则该商品的需求曲线会出现移动。下列各图(横轴为需求量,纵轴为价格)能够正确反映这

9、一变化的是()8由下图可以看出()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对这种商品需求越少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可以增加这种商品的供给供给与需求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一种商品价格的高低根本上取决于该商品的供给和需求A B C D三、消费问题9.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右图中的曲线表现的变动关系必须是()AX表示社会劳动生产率Y表示商品价值量BX表示恩格尔系数Y表示家庭生活水平CX表示人民币汇率Y表示外汇汇率DX表示居民收入水平Y表示居民消费水平10下列能正确反映收入差距(G)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L)关系的图例是()11.关于收入(Y)和消费(C),存在如下图所示的关系(C0B线)。不考虑其他因素,由该图可推断出()收入是消费的

10、前提和基础收入越高,消费占收入的比重越大恩格尔系数随着收入的增加而提高提高A点左边人群的收入有利于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A B C D12一般来说,家庭消费和储蓄的比值(Q消费/储蓄)随着对未来收入预期(P)、通货膨胀率(T)、社会保障水平(E)、利率(I)的变动而变动。下列曲线图中未能正确反映其变动关系的是()四、综合提升13(2014江苏高考)材料一上个世纪90 年代以来,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粮食生产和粮食价格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影响:发达国家因为参加世贸组织谈判削减了农业补贴;日本、巴西、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农业生产率提高;以生物质能源替代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速,农业劳

11、动力加速流失。在这种情况下,粮食供给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材料二目前,我国居民对粮食的需求已经基本得到满足,但需求结构的变化导致饲料粮和油料作物需求量增加,使得粮食供应出现了偏紧的状态。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还会导致工业化成本上升,影响经济发展的进程。因此,2014 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把“粮食安全”放到首要地位。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刺激国际粮价上涨且影响机制相同的因素有哪些? (请选出序号)试在上图中平行移动供给曲线S 或需求曲线D 以表示这种变化。(作图时请用2B 铅笔,并画清楚)(2)在国际粮食市场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怎样才能保证“中国的饭碗主要装中国

12、粮”?14材料一假设2013年、2014年我国商品1和商品2出口价格与国外需求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表:出口价格(美元)国外需求量(万件)2013年2014年2013年2014年商品1100503542商品21601202030材料二劳动密集型商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商品是我国出口商品中的两类。目前,我国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但面临着比以往更加激烈的竞争;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起步较晚,其产品竞争力相对较弱。因此,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阅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假设劳动密集型商品国外需求量对出口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较弱,资本技术密集型商

13、品的敏感程度较强,其他条件不变。根据材料一,请分别计算从2013年到2014年,当商品1、商品2出口价格变动1%所引起的各自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依据材料二,结合上述假设及计算结果,请分别判断商品1和商品2可能的类别;在图中用直线分别画出它们的需求曲线示意图。答案精析第1讲利用曲线图复习货币、价格、消费备考指导例1B价格与供给呈同向变化,价格越高,由于有利可图,生产会扩大,供给增加,排除;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使用价值量成正比,排除;符合题意。例2A本题考查供求与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一般来说,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会导致粮价下跌,C、D不选;由于粮食属于生活必需品,其需求弹性较小,因此不会引起粮食需求量的急剧增加,B不选;而A幅度相对较小,符合题意。例3C本题以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关系为背景,考查价格变动对供给的影响有关知识。本题的设问是支持价格与供给数量分别是什么,可见A、D两项排除,P0是均衡价格,而支持价格一定会比均衡价格要高,否则就不能称为保护支持价格,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