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文化资料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5237557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0.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泉文化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福泉文化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泉文化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泉文化资料(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泉地理位置福泉市位于黔中腹地,历史悠久,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福泉古称“平越”。在这片古老而 神奇的土地上,既有世界罕见的高品位磷矿资源,又有浓香四溢的“高原牌”系列水果,还 有绮丽迷人的名胜古迹,素有“亚洲磷都、“水果之乡”、“文化名城”的美誉;是研究古夜 郎文化的重要遗址,已被收入中国名城大词典。福泉地理区位优越。是大西南出海的主要通道和华东、中南地区通往大西南的咽喉要道,位 于湘黔、黔桂、马遵三条公路和湘黔铁路交通线上,距龙洞堡国际机场仅80余公里。大西 南出海通道贵新高等级公路及株洲至六盘水铁路复线贯穿市境。磷都福泉贵州省福泉市是我国出产磷矿的重要基地,磷矿产量占亚洲的40%,素有“亚

2、洲磷都”的 美誉。贵州福泉市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具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达20余种。其中以储量达3.2 亿吨、P2O5含量在28%-36%之间(最高达40%)的磷矿为优势矿种,享有“亚洲磷都” 之称。此外,煤、铁、铅锌、重晶石、硅石等也倍受青睐,开采规模较大。福泉工业历史围绕磷化工作文章工业打下雄厚基础上世纪90年代,福泉工业经济发展进入重要的转折时期,依托丰富的磷矿资源,国家重点 大型企业宏福公司落户福泉,成为福泉工业经济的代表和排头兵。在此期间,福泉完成对福 泉磷肥厂、福泉化肥厂、军民水泥厂、福泉重钙厂、黔南州磷酸盐厂的政策性破产工作,通 过企业改革改制,全市共消化不良债务4.5亿元,安置

3、职工713人,引进了越都公司、川恒 公司、华鑫公司等一批民营企业,吸引外来资金上亿元,为工业经济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经过不懈努力,福泉磷化工业产品已从上世纪70年代单一的钙镁磷肥增加到了黄磷、 五钠、磷铵、复混肥、颗粒磷肥、烟草专用肥、饲料级磷酸氢钙、食品级磷酸、电子级磷酸 等10多个品种,规模磷化工企业已接近40家,并逐步由粗加工向精细磷化工方向发展。依托优势找准定位福泉市素有“亚洲磷都”美誉,是全国重要的磷化工生产基地之一,瓮福集团公司坐落市境 内。宏福公司采用循环经济模式,通过不断的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并消化吸收和自主研发创 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主导产品向生态

4、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实 现了公司与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福泉市按照“磷为龙头、五业并举”的发展思路,依托宏福集团为“航母”带动,大力发展 以磷和磷化工为主导的新型工业经济,引进了威顿、天福、川恒等一批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工 业企业,开工建设了国电福泉电厂、百乐创富等一批重点项目。2010年2月,福泉市被国 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化工磷化工)”。福泉围绕磷化工工业经济突飞猛进福泉市内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探明磷矿远景储量在8亿吨以上,可开采储量3.2亿吨,是发 展磷化工业基地的重要资源。围绕,磷化工”,福泉市工业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享有 ”亚洲磷都”美誉,工

5、业经济增长速度位居贵州省强市前列。如何抓住机遇一是突出扩大投资,加快经济发展提速。坚定不移地把扩大投资作为“第一抓手”,抢抓机 遇,编规划、夯基础、造平台、引资金、上项目、推进度,进一步拓宽福泉经济发展平台, 以“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为平台,重点突出园区经济发展建设,进一步增强园区的产 业吸引力、项目承载力。从积极跑上争取项目、自身发展创造项目、招商引资引进项目入手, 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学习吃透国发20122号等文件精神,抢抓 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认真研究国家政策,积极谋划、筹备和申报项目,最大限度地争 取国家政策和资金二是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围绕经

6、济发展大局,将2012年定位为“城镇建设 年”,按照“拓展空间、完善功能、突出特色、提升品位”的思路,通过加快城镇基础建设, 力争在较短时间内改变城镇建设相对滞后的现实状况,提升城市宜居水平和整体形象。通过 城镇化带动战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入,以绕城公路、城区“白改黑”等重点项目为依托, 加快推动房地产业发展,围绕项目促税收,增强城镇的空间吸纳、产业承载和发展带动力。 三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抢抓机遇,按照“摘帽不摘政策”的方针, 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支持,着力拓宽贫困人口致富增收渠道,确保2012年完成0.38万人 (按1196元标准)的脱贫目标。以“185”工程为抓手,

7、努力加快发展规模种养业,培育壮大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各类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用产业化提升农业、工业化致富农民、 城镇化带动农村。四是加大改革开放,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认真抓好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 县域经济的意见(黔党发20124号)以及即将出台的扩大县(市、特区)经济管理权限等利好 政策的落实,强化行政效能建设,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不断拓展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努 力实现环境与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五是持续改善民生,着力构建和谐福泉。继续深入实施“十大幸福工程”,重点办好“十件 实事”,继续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抓好城乡 居民最低生活等民生保障

8、制度的落实,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大力推进教育、卫生等 社会事业发展,加大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五 险一金”征缴管理,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着力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 管理,深入推进“三级联动”接访机制,妥善化解社会矛盾,为加速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 境国发2号文件之我所见首先,创新突破、敢想敢做,要从观念更新、观念突围入手。其次,创新突破、敢想敢做,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从实际出发,把中央政策与贵州实际 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再次,创新突破、敢想敢做,就要有“闯”的勇气、“抢”的意识、“争”的劲头、“拼”的 行动。第四,创新突破、敢想敢做,就需要各方面协同努力,营造与之相适应的气候和环境。 第五,创新突破、敢想敢做,要在各级领导干部中进一步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 最后,创新突破、敢想敢做,要有超越平凡的理想和信念。创新不易,持续创新更加可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