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的药理分析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5227890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花的药理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红花的药理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红花的药理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红花的药理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红花的药理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红花的药理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花的药理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红花的药理分析摘要 红花,又名草红花,生长期短,从播种到收种只需4个月的时间,适应力强,适合在中国西北等地区广泛栽种。到目前研究为止,红花已开发出多种用途:从红花提取出来的红花素可用作染料;因红花油含有十分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可用作炼油;炼油后的渣可用作饲料;红花还可作为药用等。红花种子油中含有高达80%的亚油酸,适用于降压、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抗脑缺血损伤、抗心肌损伤等。中医药用于治疗肿瘤已逐渐成为现代肿瘤治疗的常用手段之一。为了更加清晰明确红花的药用价值,本文在详细分析红花主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及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红花抗肿瘤的部分药理作用及机制,为活血化瘀类的中医药治疗肿瘤提供科学

2、依据。关键词 红花 药理分析 羟基红花黄色素 抗血小板聚集1.活血化瘀类中医药抗肿瘤研究现状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肿瘤死亡率的不断增加,如何有效地进行肿瘤防治已成为当今医药界的热门话题。目前,化疗、放疗、外科手术是当今治疗肿瘤的基本手段,但疗效甚低,远没有预期的好。随着医药界学者对活血化瘀类中医药用于治疗肿瘤的不断深入探讨实践,活血化瘀类中医药有效地治疗肿瘤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肿块、出血、疼痛等是肿瘤的具体表征,在中医药学者不断的探索实践中,总结出了治疗肿瘤的基本规律:活血化瘀调节机体微循环、清热解毒提高机体免疫力等。2.红花主要化学成分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记载,红花中草

3、药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目前,经过大量研究发现,红花主要含有:黄酮类、脂肪酸、维生素、多糖、色素、挥发油微量元素等多种物质。红花黄色素是红花起药理活性作用的主要成分,按其化学结构分,属于黄酮类化合物。红花中的黄铜类化合物包括:红花黄色素(safflow yellow)、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safflor yellow A,HSYA)等,其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较高。下面将对红花及其主要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及机制进行分析阐述。3.红花常见的药理作用及机制2.1抗血小板聚集红花中草药的主要功效是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中医中的血瘀,与血小板聚集、出现凝血、形成血栓密切相关。红花活血化

4、瘀的功效即是红花能起到改善血液循环障碍,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防止形成血栓的作用。而红花黄色素是红花起药理活性作用的主要成分之一,据大量研究表明:红花黄色素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家兔血小板聚集有十分显著地抑制作用,并对二磷酸腺苷(ADP)已经聚集的血小板也有十分明显的解聚作用。其中经过实验证明1羟基红花黄色素A表现出最强的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作用。当红花黄色素的剂量增加,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增强。当红花黄色素剂量达到0.22g/ml时,聚集抑制率甚至达到85.9%,而解聚的百分率也达到了78.9%。岳海涛2等人为了研究红花注射液对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建立了实验鼠血瘀模型,并通过复

5、制实验鼠体外血栓的形成观察红花注射液的作用机制。从实验鼠血瘀模型可看出:当实验鼠的血液粘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增多,给实验鼠注射红花注射液后,血液粘稠度下降,血小板聚集受到抑制或者已经聚集的血小板受到解聚。因此,红花注射液可明显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PAF(platelet avtivating factor)的活性,延长凝血酶原和凝血的时间,表现出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防止血栓形成的作用。2.2抗脑缺血损伤在临床上,红花注射液常常用于治疗急性的脑梗死病。脑梗死是一种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由各种原因导致脑组织区域出现局部血液供应障碍,脑组织在缺血缺氧的情况下发生病变或者坏死,在临床上,表现出对应的神经

6、功能缺失症状。其中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是形成脑血栓,约占脑梗死的60%。红花及其药理活性成分具有降低血液粘稠度,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对防止形成脑血栓,治疗脑缺血损伤具有十分明显的疗效。夏玉叶等3用电凝法烧灼凝结实验鼠大脑中动脉,复制实验鼠局灶性永久性脑缺血模型,和用闭塞法将实验鼠大脑四动脉全阻断,复制实验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通过给予不同的剂量,考察分析羟基红花黄色素A在低(1mg/kg)、中(2mg/kg)和高剂量(4mg/kg)下,对实验鼠大脑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及对实验鼠脑神经功能缺失表现出的行为症状的改善作用。同时实验采用了尼莫地平组和生理盐水组作为对照组。通过实验得出结论:羟基

7、红花黄色素A对局灶性永久性脑缺血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各剂量组的脑坏死区重量都要比对照组(尼莫地平组和生理盐水组)的要明显降低。其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中、高剂量组还表现出能明显改善实验鼠脑神经功能缺失表现出的行为症状。对实验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而言,在羟基红花黄色素A各剂量组下,实验鼠缺血后电图消失时间要比在对照组的要长,而且恢复灌注后,羟基红花黄色素A各剂量组的实验鼠脑电图恢复时间和翻正反射恢复时间要比对照组的时间要短,并能十分明显地改善因脑缺血而引起的脑水肿情况。2.3抗心肌损伤心肌缺血出现能量代谢障碍,从而出现损伤心肌的情况。心肌细胞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提供,一旦出现心肌受损缺血

8、,出现能量代谢障碍,线粒体酶活性降低,随之,线粒体会逐渐出现肿胀、体膜流动性下降等变化。经过大量研究表明:红花及其药理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抗心肌损伤功效。吴伟等4通过研究发现:羟基红花黄色素A具有缓解大鼠心肌线粒体损伤的作用。红花黄色素通过抑制异丙肾上腺素的诱导作用,从而降低实验鼠因心肌缺血出现的最大收缩压、平均动脉压等,缓解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肌线粒体量的减少。在进行实验前,先制备实验鼠的心肌线粒体,然后通过荧光偏振法测量心肌线粒体膜的流动情况,用比浊法检测心肌线粒体的肿胀程度,并用比色法仔细观察心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水平的高低。通过一系列实验研究结果发现:羟基红花黄色素A可十分明显地减轻实验鼠心肌

9、线粒体的肿胀,缓解心肌线粒体膜流动性下降的情况,抑制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发生的心肌线粒体脂质过氧化等作用。因此,红花可明显减轻心肌缺血程度,增加心肌营养性血的流量,其药理活性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通过抗氧化缓解心肌线粒体量的降低,有效地治疗保护心肌细胞。2.4降低血压及调节血脂作用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红花及其药理活性成分对猫狗或兔子的血管都有比较明显的不同程度的扩张作用,而且随着红花及其药理活性成分剂量的增加,血管扩张作用更加明显,随之出现较持久的血压下降作用。因此,红花具有降低血压及调节血脂作用,可用于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及高非酯化脂肪酸血症。张团

10、笑等5对红花注射液降低家兔动脉血压的作用机制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实验中采用颈总动脉插管法来观察家兔动脉血压在注射了红花注射液后所产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注射了一定剂量的红花注射液后,家兔正常动脉血压明显降低。同时,聂培鹤等6也对羟基红花黄色素A及四种K+通道阻断剂对离心心脏功能具体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通过观察发现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心肌具有负性的调节作用,通过抑制实验鼠心肌的收缩力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作用。2.5抗炎作用红花及其药理活性成分对抑制炎症也具有一定的疗效。炎症发生的诱因是氧自由基,红花黄色素具有抗氧化的作用,通过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活性,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提高体内NO的合成,清除体内

11、氧自由基,调节免疫系统等途径发挥抗炎作用。通过实验研究表明:红花黄色素对实验鼠棉球肉芽肿的形成、甲醛性足肿胀及由组胺引起的皮肤毛细血管的通透量均具有十分明显的抑制作用。2.6兴奋子宫作用经过动物实验表明,红花煎剂对小鼠、家兔、猫狗的离体或者在位子宫都有显著的兴奋作用。小鼠、家兔或猫狗等动物给予红花煎剂后,其离体或者在位子宫的节律性或紧张性均增加明显,有时候兴奋作用过于强烈甚至会出现痉挛。红花对已孕子宫的兴奋作用比未孕的要更强烈,甚至可引起已孕子宫的流产。对家兔给予小剂量的红花煎剂,可以看到家兔子宫发生有节律性地收缩;而增加红花给予剂量,家兔子宫出现自动强烈收缩,甚至可看到痉挛的情况。2.7镇痛

12、作用红花黄色素对实验鼠还会产生较强并且持久的镇痛效应。舒畅8等分别采用甩尾法和热板法对红花凝胶剂的镇痛作用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热板法中,红花凝胶剂大、中、小剂量给药与对照组相比均能明显提高实验鼠的痛觉,与给药前有十分明显的区别。甩尾法中,红花凝胶剂的大剂量也可以明显提高实验鼠的痛觉。而且,无论是对于锐痛或者是钝痛都能看到明显的效果。2.8保肝作用经过临床试验,红花注射液通过抑制肝灌流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升高,抑制离体灌流,使流量提升逐渐接近正常状态,从而达到改善肝功能的目的。给予内毒性肝损伤的实验鼠注射红花注射液,实验鼠肝灌流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受到抑制,随之血清中的NO水平下降,

13、从而减轻肝损伤程度,起到护肝作用。2.9其他作用红花注射液可以使血管中的血液灌流量增加,血流速度加快,因此红花对治疗休克也有一定的疗效。红花黄色素还可以通过降低血清溶菌酶的数量,抑制血清溶血素产生,从而起到免疫调节的作用。3.红花抗肿瘤药理分析红花中草药的主要功效是通经活血化瘀,中医中的血瘀,与血小板聚集、出现凝血、形成血栓密切相关。红花活血化瘀的功效即是红花能起到改善血液循环障碍,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血,防止形成血栓的作用。通过临床实验研究证明,红花黄色素还可以通过降低血清溶菌酶的数量,抑制血清溶血素产生,从而起到免疫调节的作用。随着对红花作用的不断深入研究,红花及其药理活性成分也表现出了抗肿

14、瘤的作用,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红花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通过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阻断肿瘤生长所需的营养和排除代谢产物,从而产生了抗肿瘤的作用。张前等7应用RT-PCR等技术对羟基红花黄色素A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的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能显著抑制异常增殖的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并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效果逐渐减弱。另外,通过鸡胚尿囊膜毛细血管实验结果发现:羟基红花黄色素A可通过抑制bFGF、VEGF及其受体的mRNA表达来抑制阻断鸡胚尿囊膜(CAM)新生血管生成。3.总结红花及其药理活性成分的作用非常广泛,其作为一种活血化瘀的中药,毒副作用较小,可用于抗血小板聚集、抗脑缺

15、血损伤、抗心肌损伤、降低血压及调节血脂等治疗心脑血管系统方面的疾病,且已取得较大的进展。此外,红花还用于抗炎、镇痛、保肝、抗休克等其他作用。本文对红花的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机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使人们更加清晰明确红花的药用价值,从而不断深入研究达到充分利用的目的。参考文献1 范莉,濮润,赵海誉.等.红花抗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活性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12 岳海涛,李金成,吕铭洋.等.红花注射液对大鼠血栓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J.中草药,20113 夏玉叶,闵旸,盛雨辰,等.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大鼠脑缺血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54 吴维,李金荣,朴永哲,等.羟基红

16、花黄色素A缓解大鼠心肌线粒体损伤的作用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65 张团笑,敬华娥,买文丽,等.红花注射液降低家兔动脉血压的机制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6 聂培鹤,张文慧,金珠,等.羟基红花黄色素对离心心脏功能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7 张前,牛欣,闫妍,等.羟基红花黄色素A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的机制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8 舒畅,张延英,蘭兴遥,等.红花凝胶剂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9 费娅丽,黄小民.红花注射液对大鼠内毒素性急性肝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J.中国中医急症.2009(06)10 郑为超,陈铎葆,张雷,李兵.红花总黄素对缺血心肌的影响及机制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5(0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