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管理规定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5226532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管理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管理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管理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管理规定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管理规定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管理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管理规定(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管理规定1 目的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职工身体安康。2 适用围适用于机关办公、生活场所和在建工程工程。3 职责3.1公司卫生科负责本规定的修订、完善。3.2各级行政办公室负责机关办公、生活场所的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管理。3.3各级平安、行政、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对工程文明施工和传染病预防控制的监视和检查。3.4工程部确保该规定在本工程得到有效实施。4 容4.1 传染病分类按传染病防治法和卫生部有关规定,常见传染病分为三类37种。a甲类:鼠疫、霍乱。b乙类: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疟疾、艾滋病和非典型肺炎、禽流感此两种为乙类传染病甲类管理等24

2、种。c丙类:肺结核、流行性感冒、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等11种。4.2 预防和控制4.2.1企业应对员工进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安康教育。4.2.2企业应提供符合有关部门要求的工作和办公场所。自行或配合当地有关部门消除鼠、蝇等病媒昆虫和其他传播传染病的动物的危害。4.2.3员工如患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在治愈或排除传染病嫌疑前,不得从事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制止的易使该病传染扩散的工作。4.2.4在自然疫源地和可能是自然疫源地进展工程施工,必须要求建立单位出具当地卫生防疫机构对施工环境的卫生防疫意见。4.2.5企业新招用员工应进展安康检查或由本人出具符合要求的安康证

3、明。4.2.6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展安康检查。4.2.7施工现场的预防和控制见公司施工现场卫生防疫管理规定。传染病经确诊后,应管理好传染源,按规定进展隔离与治疗,对其所住的房间、用过的器皿、被服、工作场所及时进展消毒,切断传播途径。对同宿舍或密切接触人员亦要按规定进展医学观察,确认无传染时,可工作。4.2.9传染病的消毒法见下表:各种物品常用消毒法一览表消毒对象消毒剂消毒法时间备注名称性质剂型与浓度用量衣服被单等棉织品煮沸加或不加0.51%碱或肥皂15l/kg30分钟芽胞1小时或以上高压蒸气压力1.2kg/cm21530分钟湿热空气平压,相对湿度30-100%,湿度10030分钟可用蒸笼代替来3

4、5%45l/kg2小时丝织品及皮毛类等福尔马林加热蒸发福尔马林消毒室12.520ml/m3,繁殖型75ml/m3,芽胞200ml/m31024小时,1.5 20小时要求温度15以上环氧乙烷蒸发0.50.7l/m31448小时排气时注意通风食具瓷器及搪瓷类煮沸加或不加12%碱完全淹没消毒物品15分钟金属食具不用漂白粉,玻璃及塑料食具不宜蒸煮漂白粉0.21%澄清液同上30分钟湿热空气100同上15分钟消毒对象消毒剂消毒法时间备注名称性质剂型与浓度用量居室及日常用品家具漂折粉0.21%澄清液200ml/m3喷洒或湿抹1小时金属或油漆家具不用漂白粉,肝炎病房或病家消毒可用戊二醛,芽胞类用2%碱性戊二醛

5、,体温表、水果、鸡蛋亦可用过氧乙酸消毒来35%同上同上氯胺等0.2-0.5%同上同上戊二醛2%同上同上塑料制品过氧乙酸0.5%浸胞,完全淹没消毒物品25分钟书籍福尔马林加热蒸发12.550ml/m31024小时环氧乙烷蒸发0.50.7kg/m32448小时地面墙壁漂白粉及氯胺等与家具同与家具同与家具同空气人工紫外线2,700A左右30分钟乳酸熏蒸24ml/100m330分钟粪便稀漂白粉干粉200g/l2小时充分搅匀,成形粪便可用20%漂白粉乳剂氯胺等3%完全淹没粪便2小时灰20%乳剂同上2小时尿漂白粉干粉2g/l2小时痰或脓漂白粉干粉5g/l,200g/l15分钟,1小时便盆尿壶等搪瓷木器漂白

6、粉0.20.5%登清液浸泡30分钟氯胺等0.20.5%同上30分钟剩余食物固体漂白粉1020%乳剂浸泡,完全淹没消毒物品30分钟亦可煮沸消毒皮肤手或其他污染部位洗必泰0.20.5浸泡洗手510分钟新洁尔灭等0.1%同上同上来35%浸泡同上过氧乙酸0.51同上同上消毒对象消毒剂消毒法时间备注名称性质剂型与浓度用量皮毛可疑污染的生皮毛盐酸加食盐2.5%盐酸加热至253015%食盐5001,000ml/m2喷洒,浸泡40小时环氧乙烷蒸发0.5%0.7kg/m32443小时炭疽疫源地(厩舍)地面氢氧化钠10%溶液涂抹二次间隔30分钟墙壁漂白粉20%溶液同上同上病房交通工具福尔马林熏蒸15200ml/m

7、31224小时5 八种常见传染病的特征及预防指引5.1 病毒性肝炎5.1.1病症和体征:最近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厌油、乏力、巩膜黄染、茶色尿、肝脏肿大、肝区痛等。5.1.2预防措施:a向职工进展各型肝炎传播途径和预防法的宣传,一旦发现有肝炎病症者,应立即送医院检查。b饮食卫生、饮水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的管理:落实食具消毒、实行分餐制,保证流动水,供洗手及洗餐具。c对提供餐饮效劳的公司进展调查、评选。要求炊事工作的人员工作前需取得安康合格证。有卫生可证等。5.2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病症和体征:腹泻、有脓血便、粘液便、水样便、稀便或伴有里急后重病症。 5.2.2预防措施:a加强卫生宣传教育提高职工

8、知识水平和自我防病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消灭苍蝇和蟑螂。b搞好饮水和食品卫生。c厕所、垃圾要做到无蝇、蛆。d格落实各项消毒措施,患者用的厕所每日消毒,防止穿插感染。5.3 伤寒和副伤寒病症和体征:不能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持续性高热热型为稽留热或驰热、畏寒、精神萎靡,无欲、头痛、食欲不振、腹胀、皮肤可出现玫瑰疹、脾大,相对缓脉。5.3.2预防措施:a开展卫生宣传教育,把住病从口入关。b搞好饮水卫生、饮食卫生、环境卫生、治疗与管理带菌者为主的综合性措施。5.4 疟疾5.4.1病症和体征:病人大多突起发冷、发抖、面色苍白、口唇与指甲发紫、脉搏快而有力;发冷停顿后,继以高热、面色潮红、头痛、全身酸痛

9、、口渴、皮肤干热;接着就是全身大汗,体温骤然下降至正常,除感疲劳外,顿感轻松,如此病症可反复期性发作。5.4.2预防措施:a管理传染源及时发现疟疾病人,并进展登记,管理和追踪观察。b切断传播途径:使用蚊帐,大面积灭蚊,消除积水、铲除蚊子孳生场所。c保护易感者:流行季节,服药预防。5.5 流行性感冒病症和体征:急起高热,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等。体温可达3940度,一般持续23天后渐退。全身病症逐渐好转,但鼻塞、流涕、咽痛、干咳等上呼吸道病症较显著,少数患者可有鼻衄、食欲不振、恶心、便秘或腹泻等轻度胃肠道病症。体检病人呈急病容,面颊潮红,眼结膜轻度充血和眼球压痛,咽充血,口腔粘膜

10、可有疱疹。病症消失后,仍感软弱无力,精神较差,体力恢复缓慢。5.5.2预防措施:a早期发现,早期确诊和早期治疗,采取有效隔离措施,以减少传播,降低发病率,控制流行。在流行期间应减少集体活动。b药物预防,金刚脘胺与金刚乙胺预防甲型流感有一定效果,流行早期发放预防性药物。5.6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5.6.1病症和体征:一般的病人常有异物感,怕光、流泪、并有少量浆液性分泌物,约有半数病人球结膜下呈点状或片状出血,重者可普及整个球结膜,故称红眼。有些病人除眼部病症外,常伴有发热、流涕、咽痛、耳前及颌下淋巴结肿大等,有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症。5.6.2预防措施:a早期发现,迅速诊断,及时隔离治疗,减少传

11、播,降低发病率,控制流行。在流行期间应减少集体活动。b药物预防,可发放氯霉素、病毒唑眼药水进展预防性治疗。5.7 肺结核5.7.1病症和体征:长期低热,全身毒性病症表现为午后低热,伴倦怠、乏力、夜间盗汗、食欲减退、易激怒、心悸、面颊潮红,体重减轻等。一般有干咳或只有少量粘液。伴继发感染时,痰呈粘液性或脓性。约13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咯血。5.7.2预防措施:a及时发现,及时治疗。b讲究个人卫生,不随地吐痰,切断结核传播途径。c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房间空气新鲜,注意劳逸结合,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5.8 非典型肺炎5.8.1病症和体征:以发热为首发病症,体温3840发烧越高,病情开展将越重,偶有

12、畏寒,同时伴有头痛、关节酸痛和全身酸痛、乏力,可有胸痛或腹泻;有逐渐明显的呼吸道病症,干咳、少痰;个别病人可开展成为呼吸窘迫综合征,导致呼吸衰竭;多数病人病症较轻;肺部体征变化不是很明显,听诊时可有一些干罗音或湿罗音,但不明显,发病10到14天为病情进展期,14天后逐渐恢复,体温正常。5.8.2预防措施:a工作、生活场所通风。b注意个人卫生,用肥皂和流动的水洗手。c疾病流行期,少去公共场所或人口密集场所。d 建立每日安康检查制度,一旦发现职工有发热、咳嗽等病症的,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e凡经医院诊断为疑似非典型肺炎的,暂停上班,并隔离治疗。 f与非典型肺炎病人密切接触者,留家观察一,如无发热、咳嗽等病症的,可恢复上班。g 一旦发现疑似非典型肺炎病人,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报告。h发生非典型肺炎的单位,请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卫生防疫站指导进展消毒。. z.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