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绿茶生产及加工关键技术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5222853 上传时间:2023-05-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照绿茶生产及加工关键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日照绿茶生产及加工关键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日照绿茶生产及加工关键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日照绿茶生产及加工关键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日照绿茶生产及加工关键技术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日照绿茶生产及加工关键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照绿茶生产及加工关键技术(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日照名优绿茶生产及加工关键技术日照茶区是我国秦岭淮河以北最大茶区, 由于纬度高, 茶树叶片 厚,在名优茶栽培加工上与南方茶有诸多不同。近年来,随着名优茶 外形嫩绿,滋味鲜醇而深受消费者喜爱,茶园经济效益逐年提高,发 展名优茶已成为提高广大茶区茶农及企业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为 此,本文作者对日照名优绿茶栽培及加工中施肥、绿色控害、采摘、 加工工艺等关键技术进行试验总结,以供广大茶区参考。1 茶叶内质提升茶园施肥日照由于冬季寒冷, 茶树越冬期比南方长 1-2 个月,春季茶叶积 累养分丰富因此所制绿茶香气高、滋味浓、耐冲泡。但随温度升高, 再加上采摘频繁,鲜叶内涵物质越来越少导致滋味平淡,涩味增加,

2、 市场竞争优势不大。 茶树鲜叶中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于土壤, 因此土 壤养分的优劣决定了茶叶的品质好坏。 而土壤养分除了因土壤特性差 异外,主要来自于外界的施入和改良。为了探索几种肥料在茶叶上的应用效果, 我们进行了如下肥料对 比试验。通过对茶叶农艺性状(如梢长、百芽重) 、感观品质(如叶 色和叶质) 及产量的观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旨在为茶叶生产上施用 肥料提供一些理论依据。1.1 试验地点。试验地设在日照市岚山区碑廓镇玉峰岭村东地块, 土壤类型为山地黄壤,土壤 PH 值4.70 、有机质 3%、全氮 1.84g kg、全磷 0.356 g /kg、全钾 6.95 g /kg、速效氮 141.

3、37 mg /kg、 速效磷16.25 mg /kg、速效钾37.50 mg /kg,茶树品种鸠坑,树 龄8年。1.2 试验设计。试验设立4个处理,处理1为黄豆粕;处理2为森 博有机肥;处理3为土杂肥;处理4为全量化肥(尿素+复合肥), 各肥料养分含量见下表1。表1几种有机肥料养分含量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处理1黄豆粕651.8处理2森博有机肥301.1372.0991.470.4820.5200.176处理3 土杂肥200.480.240.63处理4全量化肥(尿素+复合肥)151515461.3 以等氮量施用为基础,亩施纯氮6.85kg,五氧化二磷2.25 kg,

4、 氧化钾2.25 kg。每小区的肥料均于2010年11月20日做为茶树冬 季保树肥一次性施入茶树根际附近的土壤中。 2011年4月17日进行春茶采摘,同时进行茶叶农艺性状(如梢长、百芽重)、感观品质(如叶色和叶质)观察记载和测产1.4试验结果见表2:表2不同处理对茶树生长的影响用量kg面积每小区m2春梢长cm百芽重g产量kg叶色叶质处理1122013.36113.61.62嫩绿柔软处理2182012.13105.11.55嫩绿柔软处理3902011.62100.71.43浅绿微硬处理4尿素0.3复合肥0.452010.0393.61.37黄绿硬由上表2可以看出,施用有机肥料能更好地改善茶叶农艺

5、性状和 提咼茶叶产量。其中黄豆粕效果最好,春梢长为13,36cm,百芽重为113.6g,亩产干茶为54kg.比处理4春梢长增加33.2%,百芽重增加 21.4% ,产量增加18.3%,叶色和叶质均较好。森博有机肥与土杂肥 效果次之。因此,日照茶区茶树营养物质的需求要结合茶树长势、茶叶基本产量来确定肥料种类、数量和施肥时间,进行合理的配方施肥。茶园 施肥坚持以有机肥、专用肥为主,速效肥为辅,分季节定时、定量合 理配方施肥的原则。基肥施用:每年秋季追施一次基肥。于“白露”前后在茶行中央 挖深 20 -30 cm ,宽 20-30 cm 的施肥沟,每亩施农家肥(堆肥、沤 肥、厩 肥) 3000kg

6、以 上或饼肥 150-500kg 或商 品有机 肥 200-400kg ,另加过磷酸钙 30kg.茶园追肥:每年追施茶树专用肥或速效肥 3 次,追肥时间分别为 3 月中下旬、 6 月上旬、 7 月中旬。具体时间可根据天气状况和茶树 表现,天气不干旱,田间湿度适中,若出现茶叶脱肥、茶叶暗淡、不 光亮,可以适当追肥。追肥比例依次为 50:30:20 ,每亩每次施用纯 氮量不超过 15kg ,氮磷钾的施用比 例为 4:1;1.施肥沟 深度为 10-13cm.茶树叶面肥: 根据茶树生长发育情况, 可以在茶叶生长季节多次 喷施有机叶面肥和沼液。 使用的叶面肥须经农业部登记造册。 叶面肥 与土壤施用肥相结

7、合,一般喷 4-6 次,采摘前 10 天停止施用。茶园铺草: 在茶园行间铺草是一项用途广泛、 效果良好的栽培技 术。对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保持茶园土壤水分,减少茶园冻土层,增 加茶园有机质含量都具有良好的作用。 以保水防旱为主要目的茶园铺 草,宜在旱季到来之前进行;以防寒为目的可在秋末入冬之前进行。 铺草厚度一般为 20 厘米左右。茶园铺草可以使用稻草、玉米秸、其 它作物秸秆等。2 茶叶产量提高绿色控害鲜叶质量的提高与茶园病虫害与采收鲜叶标准有关。 山东茶树病 害较轻,危害不大,主要是虫害。虫害种类繁多,对茶叶的品质和产 量影响极大。 长久以来在防治上主要依赖于化学防治, 结果造成害虫抗药性增强

8、和茶叶中农残超标。因此应坚持物理、化学与生物防治相 结合的科学环保原则,物理防治主要有杀虫灯、粘虫板,经过试验证 明效果很好。2.1试验地点:日照市碑廓镇浏园茶叶生产基地。2.2试验时间:开灯时段为2010年6月至9月。2.3试验用材: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表3佳多频振式杀虫灯茶园诱杀成虫分类调查表诱杀量夜蛾叶甲类毒蛾尺蠖蓟马蜂类瓢虫其它合计5月36102192730241263466月112226873754921366637月289286168973521921911248月32339781157951417411609月2639112131386135649合计102311023671191

9、3145357903942百分比%26.027.89.33.03.31.10.920.0上表3表明,频振式杀虫灯直接诱杀成虫,数量大、种类多,特 别是对茶园鳞翅目害虫的成虫诱杀特别多, 总计占38.3%。诱杀量顺 序为:夜蛾尺蠖毒蛾,以7.8月份诱杀量最大,两个月合计2284 头,占总诱杀量的57.9%。对益虫主要是蜂类、瓢虫等也有一定的诱 杀作用,但是诱杀量相对较少。害虫名重复处6月157月168月159月16数理统计降低虫差异性称理日日日日合计差值口 %叶蝉有灯区208371549379150717810.6不显著无灯区2614246083921685夜蛾有灯区62138521172106

10、4.8极显著无灯区646710984324叶甲类有灯区2473371715126663.8极显著无灯区1481458638417毒蛾有灯区353413311135432.3显著无灯区51422648167表4显示,2010年6月15日至9月16日,灯区的夜蛾、叶甲、毒蛾、叶蝉虫口密度比无灯区分别减少 64.8%、63.8%、32.3%、10.6%。其中对夜蛾、叶甲类控制作用明显,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总之,佳多频振式杀虫灯对叶甲、夜蛾的诱杀效果突出,是茶园 病虫防治的一种有效物理防治措施。而且它对害虫天敌有较好的保 护,可以作为有机茶园病虫综合防治的一种方法,加以推广。频振式 杀虫灯对茶园中有些害

11、虫(叶蝉)的防治效果还是十分有限,应配合 其它防治方法综合使用效果更佳(可以施用生物农药1.8%百部.楝-烟乳油防治)。3清洁化机械加工名优茶加工逐步实行机械化和半机械化, 是我国名优茶生产今后 的发展方向,也是实现茶业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大技术措施之一。清洁化机械加工工艺与机械组合配套方法: 本研究采用比较成熟 的清洁化机械加工工艺技术进行加工, 其机械设备及工艺流程分别如 下:鲜叶摊放杀青( 6CST 40 型滚筒杀青机)理条( 6CZH 11D 理条机)摊凉回潮初整形( 6CBW 8.8D 扁茶整形机) 回潮整形墒茶整形机分筛手工挺炒足干(手工茶锅)过筛 归堆。试验表明,

12、清洁化机械加工茶工效达到 2.5kg /台时,如用人 工计算为0.2-0.83 kg /台时,比手工提高了 3.15-7.0倍,平均提 高 5 倍。普遍清洁化机械加工茶成本为12.13元/ kg,比人工炒制成本18.8元/ kg降低了 6.67元/ kg ,降幅达55%。清洁化机械加工扁 茶成本为13.01元/ kg,比手工炒制成本20.91元/ kg降低了 7.9 元/ kg,降幅达到61%。综合清洁化机械加工成本可比手工节省 55-61% ,平均节省成本 58% 。清洁化机械加工所制扁茶整体质量水平要明显高于手工炒制,高档茶价格要比手工炒制价格高10-20元/kg,中低档茶基本持平。 总体

13、上,机械比手工平均提高价格10元/ kg.应用清洁化机械加工技 术加工绿茶,能获得扁平、挺直的效果,唯光滑度欠缺,这可借助手 工弥补,经审评,色、香、味均与手工炒制水平不相上下,尤其是汤 色清澈胜过手工所制产品。由以上所做 3 个试验可以看出,名优茶生产与加工的关键首先是茶叶内质和产量的提升, 其次是加工工艺技术的改进。 只有两者结合 才会创造出较高的经济效益。二 茶叶产量的提高除科学施肥外, 注意病虫害防治、 茶树安全 越冬1 绿色控害 茶树病虫害防治,既要保证茶叶优质稳产,又要保证茶叶的食 用安全,不允许农药残留超标。 要遵循“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方针, 从茶园整体生态系统出发, 综合运

14、用农业防治、 生物防治、物理防治, 创造不利于病虫害等有害生物孳生和有力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 保持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 科学使用化学药物, 将农 药残留降低到最低程度。农业防治: 1 选用对当地主要病虫抗性较强的优良品种。 2 加 强茶园管理, 增强树势,提高茶树对病虫害的抗性。 3 采用生态林建 设等相应农艺措施控制病虫害。 物理防治:推广应用杀虫灯、性诱剂、粘虫板等物理灭虫设施,降低 茶园农药用药次数和用药量。化学防治: 在实行农业措施的基础上, 准确观察和把握好各种病 虫害的防治时期,采用正确方式喷药。严格按照安全间隔期采茶,保 证茶叶卫生质量安全。2 茶树安全越冬 在山东茶区要想达到茶园稳产增产,就必须保证茶树安全越冬。(1)浇越冬水应在立冬 -小雪期间浇一遍越冬水, 如遇干旱年份应适时浇跑水, 不要浇透水。(2)茶树采用拱棚越冬。 首先是选择背风向阳处建稳固棚,扣棚茶园需在“白露”前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