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生物科期末复习提纲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5222062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下生物科期末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生物科期末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生物科期末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生物科期末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下生物科期末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下生物科期末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下生物科期末复习提纲(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 七年级(下)生物科期末复习提纲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 人的由来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与发展1. 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2. 由于森林大量消失,一部分森林古猿不得不下地生活。下到地面上生活的那部分森林古猿,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一代一代地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第二节 人的生殖1. 男性 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附睾:储存和输送精子生殖 输精管:输送精子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系统 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2. 女性生 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 子宫: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殖系统 阴道:精子

2、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3. 睾丸产生的精子和卵巢产生的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是怀孕的开始。4. 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每时每刻产生的二氧化碳的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来。5. 一般来说,怀孕到40周时,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分娩意味着新生儿的诞生。第三节 青春期1. 青春期是一个重要的发育时期,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2. 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3、另外,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加强。3. 进入青春期,男生会出现遗精,女生会出现月经。第三节 计划生育1. 计划生育政策的目的控制人口质量,提高人口素质。2. 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 晚婚提倡比法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晚2-3结婚。. 晚育提倡婚后推迟2-3年生育。. 少生稳定低生育水平。. 优生通过男女青年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身体和科学分娩等措施,避免生出具有遗传疾病的孩子。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 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2. 储存在人体内的脂肪一般是备用的能源物质。3. 人的

4、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4. 水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离开谁都无法进行。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5. 几种无机盐缺乏时的症状和食物来源无机盐的种类缺乏时的症状含钙的无机盐儿童缺钙时易患佝偻病(鸡胸、X形或O形腿);中老年人特别是妇女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含磷的无机盐厌食、贫血、肌无力、骨痛等含铁的无机盐缺铁性贫血(乏力、头晕等)含碘的无机盐(微量)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出现障碍含锌的无机盐(微量)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6. 维生素的种类很多。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不为

5、人体提供能量,人体每日对它们的需要量也很小。但是,维生素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其他营养物质所不能代替的。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甚至患病。7. 几种维生素缺乏时的症状和食物来源维生素的种类缺乏时的症状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干眼症等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症)、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8. 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1. 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里面有牙齿、舌和唾液腺导管的开口。唾液腺分泌的唾液,通过导管流入口腔。2. 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以及舌的搅拌有关系。3.

6、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4. 小肠表面有许多环形的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突起小肠绒毛,这就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内表面积。5. 大肠内表面上只有皱襞,没有绒毛状突起。6. 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都是分子大、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进入消化系统后,逐步分解成简单的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这个过程叫做消化。(胆汁可以初步分解脂肪,但不含有消化酶)7. 小肠中有三种消化液:肠液、胆汁、胰液。8. 三种营养物质被最终化成的物质消化的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最终化成的物质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和甘油9. 这些营养物质都在小肠中被吸收后,随着内壁血管中的血液运往全身。第三节 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1.“平衡膳食宝塔”

7、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1. 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2. 呼吸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系统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3. 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4. 纤毛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痰。5. 呼吸道的作用:.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温暖、湿润、清洁吸入的气体6. 会厌软骨和声带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 人一分钟大约呼吸16次。2. 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组成的。3.归纳肺与外界气体交换过程呼吸肌状态胸廓的上下径左右径的变化肺容积肺内气压气流方向吸气

8、收缩增大增大低外内呼气舒张缩小缩小高内外4.呼吸肌:肋间肌、膈肌5.胸廓:以胸椎、肋骨和胸骨为支架,肋间肌与膈共同围成的一个空腔。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1.人一天要呼吸两万多次。2.常见的大气污染:工业生产的排放车辆、船舶尾气秸秆燃烧地面扬尘3.防治大气污染:根本措施:控制污染物排放 有效措施:植树造林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1.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2.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的半透明液体是血浆;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3.血浆的主要作用: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3.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

9、和血小板。4. 三种血细胞归纳表格血细胞数量形态特点功能异常症状红细胞最多红色;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成熟的);较大运输氧(血红蛋白含铁)红细胞或血红蛋白数量少贫血白细胞最少最大;有细胞核吞噬病菌炎症时数量增多 血小板较少最小;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止血和加速凝血过少:机体异常出血过多:易出现血栓5. 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1.有三种: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2.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分布较深) 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份送回心脏的血管。(分布较浅) 毛细血管:连通于最

10、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分布广泛)第四章1. 六句必记口诀:房静室动 . 上房下室 . 上下相通、左右不通 . 左室主动 . 左右相反左心室(最厚、压力最大)连主动脉(唯一一根有动脉瓣的血管)左心房(有瓣膜)连肺静脉右心室连肺动脉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2. 心室(0.3秒)的收缩时间比心房(0.1秒)长,因为要收缩、舒张时保证有力。3. 心脏壁由心肌(心肌不受大脑控制)组成;功能:推动血液流动。4. 瓣膜只能像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保证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5. 体循环(左心室右心房)血液循环 由心脏连在一起 肺循环(右心室

11、左心房) 【这只是人为分类,严格来说没有正确起点和结束】体循环: 体循环=大循环 左心室 主动脉 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在毛细血管内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在物质交换时,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释放氧,使血液从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肺循环: 肺循环=小循环 右心房 右心室 肺动脉 肺部的毛细血管网 肺静脉 左心房 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 在气体交换时,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血液就从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其余: 血液变色发生在组织细胞和肺 体循环和肺循环由心脏连在一起。 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左侧出发回到右侧,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

12、侧出发回到左侧,于是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 在安静状态下,心室每次射出的血量大约为70毫升,人体内的血液总量大约为4000毫升。正常心跳70-80/每分钟。 虽然心脏里充满了血液,但是心肌的血液供应却不能直接依靠心腔中的血液,而是要通过冠脉循环。输血与血型1.血型不匹配时,一个人的红细胞遇到某些人的血浆时会发生凝集现象。在血型匹配时,不会发生凝集现象。2.任何血型都对O型血不会起凝集现象,因为O型血内的红细胞无凝集素。3.O型血是万能输血者、AB型血是万能受血者。4.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5. 输血关系表某人的血型可接受的血型可输给的血型AA 、 OA 、ABBB 、OB 、ABABA、B、AB、OABOOA、B、AB、O6. 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中的7% - 8% 。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1200-1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不超过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发生影响健康的。7. 成分输血可有效利用血。8. 从1998年起,我国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无偿献血。第五章1. 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粪便是由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的,它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