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工程---复习题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5216957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风工程---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通风工程---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通风工程---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通风工程---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通风工程---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风工程---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风工程---复习题(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心整理通风工程复习题l 通风工程所要限制的有害物主要为 A. 有害气体、有害粉尘、余热、余湿 B. 有害气体、粉尘、余热、余湿 C. 有害气体、粉尘、高热、高湿 D. 气体、粉尘、余热、余湿l ppm是指 A. 十万分之一的体积浓度 B. 百万分之一的体积浓度 C. 在1m3体积之中占有1cm3 D. B及C均可l 标准状态下1000ppm的CO2相当于 mg/m3的质量浓度。 A. 1000 B. 2000 C. 3000 D. 4000l 10mg/m3的CO相当于 ppm。 A. 4 B. 6 C. 8 D. 12l 防治有害物的首要措施是 A. 接受合理的通风措施 B. 加强法规和监

2、视管理 C. 治理污染源 D. 接受个人防护措施l 假设已求得单独限制以下有害物质所需的全面通风量分别为HCL:20m3/s;HF:18m3/s;粉尘:25m3/h;余热:30m3/s,那么当他们同时发生时的全面通风量应为 m3/h。 A. 30 B. 55 C. 93 D. 38l 确定CO2的室内卫生标准为1000ppm,新风中的CO2浓度为700mg/m3,室内CO2的发生量为30mg/s,最小新风量为 m3/h不考虑通风气流不均等等因素。 A. 86 B. 126 C. 36 D. 66l 对于散发有害气体的污染源,应优先采用 方式加以限制。 A. 全面通风 B. 自然通风 C. 局部

3、通风 D. 局部排风l 及全面通风相比,以下 项不是局部通风的优越性。 A. 限制效果好 B. 通风量小 C. 比拟经济 D. 对工艺操作影响小l 外部吸气罩在限制点上造成限制风速的大小及 无关。 A. 外部吸气罩的形式 B. 有害物的毒性和散发状况 C. 外部吸气罩的排风量 D. 外部吸气罩及限制点的距离l 关于通风罩通风量设计方法流量比法,下述 是错误的。 A. 流量比法是通风罩风量的设计方法之一 B. 流量比是指排风罩吸入的四周空气量及污染气流量之比 C. 流量比通常要靠试验来确定 D. 流量比法可以用于各种排风罩的排风量设计l 关于房间的风量平衡,下述 是错误的。 A. 风量平衡是指通

4、风房间的进风量等于排风量 B. 假设机械进风量大于机械排风量,房间内的压力就会不断提升 C. 假设机械进风量小于机械排风量,房间内会形成负压 D. 可利用正负压限制来到达限制污染的目的l 为防止A室的有害气体扩散到相邻的B室, 措施是不行取的。 A. 对A室机械排风 B. 对B室机械送风 C. B室机械送风,A室机械排风 D. A、B两室同时机械排风l 以下 不是通风气流组织的根本原那么。 A. 送排风口分布匀整 B. 排风口尽量靠近有害物源或有害物浓度高的区域 C. 送风口尽量靠近人员工作区 D. 削减涡流,幸免有害物积聚l 工程中确定全面通风换气量的最常用方法是 。 A. 遵照有害物散发量

5、及进风有害物浓度进展计算 B. 按建筑面积估算 C. 按换气次数法计算 D. 按有害物毒性估算l 关于除尘器的效率,下述 是错误的。 A. 效率是指除尘器除下的粉尘及进入除尘器的粉尘质量之比 B. 分级效率是除尘器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C. 对必需型号的除尘器,其分级效率是不变的 D. 除尘器的全效率及其分级效率和入口粉尘的粒径分布有关l 要将沉降速度为0.25m/s的颗粒物100%捕集,当处理风量为7200m3/h时,对于截面为2mx2m的沉降室,沉降室的最小长度为 m A. 4 B. 2 C. 6 D. 3l 关于袋式除尘器清灰的目的, 项是错误的。 A. 彻底去除滤料上的积灰 B. 减小运

6、行阻力 C. 保证过滤效率 D. 保证处理风量l 两个一样型号的除尘器串联运用,那么实际运行时的全效率为 。 A. 两级一样 B. 第一级高 C. 其次级高 D. 不必需l 两个除尘器分别具有65%和89%的全效率,当将他们串联运用时, 的为前级,总效率为 A. 效率低、96.15% B. 效率高、96.15% C. 效率高、77% D. 效率低、77%l 某工艺排气中的粉尘浓度为200mg/m3,该种粉尘的排放标准为15mg/m3,现有一除尘器的效率为60%,应再串联一级效率为 除尘器。 A. 88.25% B. 86.25% C. 83.25% D. 81.25%l 静电除尘器具备 电场才

7、能有效工作。 A. 高压、直流、不匀整 B. 高压、直流、匀整 C. 高压、沟通、不匀整 D. 高压、沟通、匀整l 尘粒的驱进速度是指它在静电除尘器中 。 A. 随气流运动的速度 B. 因静电场作用而获得的运动速度 C. 电场力及空气阻力平衡时的横向运动速度 D. 向集尘极的运动速度l 以下 不是使排气到达排放标准的合理手段。 A. 用燃烧法处理排气 B. 用吸取法处理排气 C. 用吸附法处理排气 D. 用加大排风量法处理排气l 指出下面关于吸附法描述中的错误项 A. 吸附是气相分子被固体外表分子吸引的过程 B. 吸附过程都是可逆的 C. 用作吸附剂的一般是比外表积很大的多孔性材料 D. 吸附

8、剂经过必需运用时间后会饱和l 关于吸附剂的活性,以下 表达是错误的。 A. 活性是对吸附剂吸附实力的描述 B. 活性可分为动活性和静活性 C. 静活性大于动活性 D. 活性及运行工况无关l 关于吸取法,以下 表达是错误的。 A. 吸取是用液体净化排气中有害气体的一种方法 B. 这种液体称为吸取质 C. 吸取可分为物理吸取和化学吸取 D. 为提高吸取率,通常接受气液逆流方式l 检验有害气体高空排放效果的依据是 A. 被排放到高空的有害气体量是否到达设计要求 B. 有害气体被排放的高度是否到达要求 C. 有害气体被排放的距离是否到达要求 D. 有害气体重回地面时的浓度是否符合卫生标准l 自然通风的

9、动力是 。 A. 风压 B. 室内热上升气流 C. 热压 D. 风压及热压l 热压的大小及 无关。 A. 室内的温差 B. 通风口的位置 C. 通风口的形态和大小 D. 两通风口之间的高差l 风压是指 。 A. 室外风的全压 B. 室外风的静压 C. 室外风的动压 D. 室外风在建筑外外表造成的压力变更值l 假设室内空气平均温度为35,室外空气温度为25,那么在高差为10m的两通风口之间形成的热压为 Pa。重力加速度取9.8m/s2 A. 2.82 B. 3.51 C. 3.72 D. 4.05l 仅有热压作用时,以下关于中和面的表达中 是错误的。 A. 中和面是指余压为零的水平面 B. 恰好

10、位于中和面上的孔口没有室内外空气流通 C. 中和面以上的孔口向室外排风 D. 离中和面的垂直距离越大,孔口通风能量越小l 孔口面积为1m2,孔口余压为5Pa,孔口阻力系数为0.3,该孔口的通风量为 m3/h。 A. 15000 B. 18000 C. 19000 D. 22000l 以下 不是事故通风的设计原那么。 A. 事故通风系统的通风量应按有害物散发量计算 B. 通风量由事故通风系统和日常通风系统共同保证 C. 事故通风一般不考虑进风 D. 事故排风一般不设净化措施l 以下 一般不列入机械加压防烟的对象。 A. 封闭楼梯间 B. 人员工作室 C. 消防楼梯前室 D. 避难层概念题l 造成

11、粉尘进一步扩散,污染车间空气环境的主要缘由是 A. 一次气流 B. 二次气流 C. 尘化气流 D. 室外气流l 通风系统的排气中,假设SO2的浓度为20ppm,那么相当于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有SO2( ) A. 20g B. 20mg C. 20L D. 20ml l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9中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其依据是 A. 不引起黏膜刺激和恶臭 B. 防止有害物质的急性中毒 C. 工人在此浓度下长期进展生产劳动而不会引起急性或慢性职业病D 工人在此浓度下进展短期生产劳动而不会引起急性或慢性职业病l 在冬季,对于消退余热、余湿及稀释低毒性有害物质的全面通风,其室外空

12、气计算温度应接受 A.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B.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C.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 D. 冬季室外日平均温度l 在冬季,对于局部排风机稀释有害气体的全面通风,其室外空气计算温度应接受 A. 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B. 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C. 冬季空调室外计算温度 D. 冬季室外日平均温度l 某车间设有机械排风系统和局部排风系统,风量分别为1.11kg/s和1.39kg/s,假设在侧墙及 局部排风口一样高度上开有自然通风窗口面积F,、当车间到达风量平衡和热量平衡时,窗孔面积F是 。A. 进风 B. 排风C. 既不进风又不排风 D. 不能确定是排风还是进风 l 室内同时放散余热和余湿时,所需的全面通风量为 。A. 分别消退余热、余湿所需风量之和B. 分别消退余热、余湿所需风量之大值C. 消退余热所需风量D. 消退余湿所需风量l 一类高层建筑,每个防火分区建筑面积不应超过 。A. 1000 B. 15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