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S现场员工礼仪指导意见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5208023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S现场员工礼仪指导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7S现场员工礼仪指导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7S现场员工礼仪指导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7S现场员工礼仪指导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7S现场员工礼仪指导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S现场员工礼仪指导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S现场员工礼仪指导意见(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S现场员工礼仪指导意见一、目的为端正员工工作态度,规范日常行为举止,创造一个具有良好风气的工作场所,特制定本指导意见。二、适用范围生产一线的所有员工需严格遵守本指导意见。三、员工应具备的工作态度员工应具备工作态度一览表项目基本工作态度上班前以愉快的心情上班提早10分钟到达岗位,统一穿着当季工作服遇到同事及上司应主动1可好进入办公至后应将随身物品放置于指7E位置开通各种通信设施,检查往来联络情报上班时刻至叭立即停止切非工作事情,如早餐、阅报及聊天等守时严格遵守作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参加会议、培训、洽谈或与人约定应严守时间工作有计划,注重期限,争取时效约定的事,就要全力去完成守序了解公司的历史

2、、组织结构、规章制度、产品,尊重客户保持工作气氛,不得喧哗及嬉戏上班时间不做私人事务,避免会见亲友注意抽烟的安全规定保持环境美化履职对工作充满信心,积极、乐观、负责对上司不唯唯诺诺,有话直说知错必改,不强辩,不掩饰不断追求进步,充实知识上司需要你时,都能找到你,或掌握你的行踪吃饭或下班,应视工作状况而适当调整文件处理已决或未决,紧急或普通文件应分开,并迅速处理文件处理后应签章并注明日期,以示负责传递或会签的文件应依类别编号、归档废弃的文件应按规定予以登记、销毁台面及抽办公桌只可放置必需的办公用品及文件屉文具、茶杯、电话、文件应定位放置,以利取放重要、机密文件不应放置桌上或应当覆盖定期清理抽屉里

3、的物件,并放置整齐,私人物品应携带回家离开座位需要外出时,应将地点、目的、预定返回时间向上级才聘工作时间内,小口随便离升岗位离开座位时,需整理桌上文件,并将椅子归位走路时要轻声,进出电梯,应先出后进不要在走道、氽水间、培训室、洗手间聊天进出大门、电梯及通道走廊时,应让客人及上司先行薪资不羡慕或嫉妒他人的局薪,应以实力及表现争取不因倜薪之多寡而影响工作态度不拿薪资作横向比较请假需事先提出,临时请假要以电话向上级领导报批,及时通知人事劳资处请假请假前应将待办事项交代给相关人,并留下联络电话充分利用休假时间进行休息或办理私人事务小口因请假nt影响工作的进行工一作应在工作时间内完成如果工作未能及时完成

4、,或突发杲项紧急工作时,应白动加班加班在劳动法规定的范围内的加班不得抗拒加班仍应保持正常的工作态度加班也应按规定刷卡爰护企业设备,绝不挪为私用,不随意破坏借物借用后应立即归还物主个人保管的公物应妥为保管、保养节约使用文具、纸张、复印机、水电等一切公共消耗品办公设备应经常擦拭、保养,保持整洁,遇到损坏立即保修接近卜班时刻,才口升始收拾东西或等待卜班卜班时今日事,今日毕;下班前预定明日的工作计划将桌上物件收放在抽屉及柜内、桌面保持干净应将电脑、打印机、空调、水电设施关上椅子、设备、工具归位不影响其他尚在工作的同事办公与上司及同事道别最后离开者确认口窗是否关好四、仪容仪表1. 女性避免穿着华丽的衣裳

5、或佩戴责重的装饰品。2. 女性化妆宜淡雅朴实,不得涂指甲油。3. 男士应穿着整洁、素淡的衣服。4. 进入办公区必须统一穿着当季工作服,佩戴工号牌或服务卡。5. 确保头发整齐,男士不蓄胡须。6. 注意指甲、牙齿、鞋子甚至内衣的卫生。五、待人礼仪1. 不因对某人的喜恶,而影响你对他工作的评价。2. 不固执己见,应有雅量接受别人不同的意见。3. 不要恃才傲物,不因他人学历或职位低而轻视他人。4. 不拉帮结派,不搞非法组织。5. 同事之间要彼此保持适当的尊重与礼节。6. 平时多与同事沟通联系,加强工作上的协调合作。7. 不随意批评别人,不言他人隐私,不宣扬别人过失,不搬弄是非8. 寻求与同事相处的乐趣,增进彼此的关系。9. 不随便发怒或斥责他人。10. 不因资历老而白视高人一等。11. 不以薪水高低论人六、沟通应遵守的礼仪1. 保持轻松的态度、适当的音调、速度、清晰的发音2. 把握重点内容,长话短说。3. 倾听时方所说的话,不打岔。4. 适时附和对方的谈话。5. 进入他人场所办事时,应先敲门。七、休息守则1. 不在办公场所用膳和吃零食。2. 不高声谈笑、打电话、追逐嬉戏,走路要放轻脚步3. 不占用会客室、会议室、培训室作为休息之用。4. 应注意休息时的坐姿、站姿、睡姿。5. 不因外出或休息过头而耽误工作。6. 避免剧烈运动,以免随后精神不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