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店现北京人用火新证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5205012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口店现北京人用火新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周口店现北京人用火新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周口店现北京人用火新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周口店现北京人用火新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周口店现北京人用火新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口店现北京人用火新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周口店现北京人用火新证2015 年 07 月20 日:J?i工作人员用红色标签标示出发掘到的烧骨烧石。发掘出的石器、动物骨骼标本化石等。周口店遗址抢救性清理发掘成果发布。昨日上午,从周口店遗址抢救性清理发掘成果发布会上了解到,距今约 40 万年至 50 万年前, 曾经在猿人洞内生活过的“北京人”已经能够控制火了。据介绍,在清理过程中,火塘、原地烧结土、烧石、烧骨等古人类用火遗物、遗迹的密集出现, 为“北京人”用火行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素材,是“北京人”用火的新力证。出土野猪、犀牛等骨骼标本 3000 多件“叮当! ”“乒乓!”昨日在房山区周口店遗址西剖面的发掘现场,考古科研人员正用专业工

2、具发掘新的烧石、烧骨和“北京人”生活过的其他痕迹。猿人洞原是一个天然石灰岩溶洞。从大约五六十万年起, “北京人”在这里断断续续地生活到约 20 万年前。“北京人”的遗骨、遗物、遗迹和洞顶塌落的石块和洞外流入的泥沙等,在洞内一层又 一层填充起来,形成13 层的堆积层。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猿人洞抢救性清理发掘队队长张双权介绍,此次 主要公布的是2011年-2014年对周口店遗址第4层的发掘成果。发掘共出土可鉴定标本上万件, 其中包括近 4000 件石制品,原料基本为脉石英,另有水晶、燧石等,石制品类型包括石片、刮 削器、砍砸器、断片、碎屑等。可鉴定的大中型动物骨骼标本有3000

3、 多件,包括硕猕猴、肿骨大角鹿、梅花鹿、野猪、犀牛、 三门马、鬣狗等;另外还出土了啮齿类、鸟类等小型动物化石2000 余件。火塘、原地烧结土等力证“北京人”用火橘红色、浅红色、黄色、炭灰色新京报记者在发掘现场注意到,周口店遗址第1地点猿人 洞第 4 层的西剖面,呈现出色彩分明的层次。专家介绍,第 4 层是远古时期“北京人”生活的集中区域,不同的颜色变化反应出了“北京人”生 活过的不同痕迹,例如红色地层说明是当时燃烧用火的区域,炭灰色地层则有很多燃烧后炭化的 化石等。旧石器考古学家介绍,猿人洞第 4 层位是前人记录中的“灰烬层”,火塘、原地烧结土、烧石、 烧骨等用火遗物、遗迹的密集出现,提供“北

4、京人”用火的有力证据。焦点1 “北京人”会用火意味啥?对生存演化至关重要;回应西方学者质疑近 30 年来,部分西方学者质疑“北京人 ”用火及保存火种的能力。提出了作为古人类用火证据 的烧骨、烧石、灰烬可能是从洞外被水流冲入的;被烧过熏黑的材料以及灰烬可能是自然火造成 的,或洞内的腐植材料,鸟类、蝙蝠等的粪便自燃或氧化反应的结果。为何众多专家关注“北京人会用火”?旧石器考古学家表示,有控制地用火对人类的生存和演化 至关重要,是人类在动物界中具有排他性的行为特征。而且可以用火熟食改变了人类的摄食方式 和营养结构,延长寿命,使生命变得更有质量和保障。此次周口店遗址新发现的用火遗物、遗迹证明了北京猿人

5、确实会用火,有力回击了西方学者的 质疑。专家表示,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北京猿人被认为是最早的会用火的古人类,也是猿人阶段 用火的重要代表。虽然近年来,有学者发表了相关文献证明以色列古人类早在 79 万年前就会用 火,但在学术界仍有争议。2 如何证明“北京人”用火?自然火难以达到700C以上加热;发现硅质体高星介绍,有两方面证据可以证明“北京人”会控制用火,而非自然火。首先,根据在猿人洞第 4 堆积层发掘的火塘、原地烧结土、烧石、烧骨等古人类用火遗物,针对这些疑似用火遗迹沉积 物,及与其处于同一平面的其他沉积物进行分析表明,遗址疑似用火区沉积物很可能经历了 700C 以上的加热,而自然火一般无

6、法达到如此高的温度。例如发掘的烧骨,完全可以排除表层的化学 浸染;存在集中用火的部位,存在持续燃烧导致的高温事件(野火无法达到的温度),指向人类有 控制用火的行为。西方学者在质疑“北京人用火”时曾提出,此前洞内“灰烬”分析测试没有发现树木燃烧所应该产 生的植硅体及相应的钾等化学元素等。为了获得“北京人”用火的确凿证据,专家从磁学、植硅体、孢粉、红外光谱分析等多个因素综 合对“北京人”是否用火的证据进行了重新检验,研究发现,第1地点的第4 层和第6层灰烬中含 有硅质体,说明“北京人”在距今40万-50万年前已经可以有控制地用火。揭秘发掘时三维激光扫描等全上阵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员介绍,在发掘过程中,发掘队采用包括三维激光扫描、全站仪测绘 等现代田野考古科技手段,系统提取沉淀样品做分析测试与模拟实验观察。与此同时,人类学、考古学、地质学等方面的专家合作,对遗址地层进行连续的高精度、高分 辨率技术采样。对特殊、珍贵的测试样品(如用火遗存、纯度高的碳酸盐晶体等)给予格外关注和 处置,对出土遗物、遗迹进行全站仪三维定位与标记,特殊是对人工生活面等重要遗迹现象进行 三维扫描和翻模复制保存,并对剖面图、影像资料等进行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