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荡学案(教师用)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5201871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芦花荡学案(教师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芦花荡学案(教师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芦花荡学案(教师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芦花荡学案(教师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芦花荡学案(教师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兆麟初级中学初一学年语文学案 芦花荡 1-2-L 新授课 3 郎忠艳 马秀菊 赵喜春 9.10.学习目标1. 了解作者孙犁,积累重点词语。掌握小说的三要素,理清故事情节。2赏析文中“老头子”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其性格特点。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重点3. 揣摩文中景物描写的句子,分析其作用。品味课文的语言。难点4. 学习“老头子”的英雄主义精神,培养爱国情感。第一课时预习导学 知 识 储 备 1.作家作品:作者孙犁,河北安平人,现当代作家。本文选自白洋淀纪事,白洋淀纪事是孙犁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其创作风格的一部集子。其中的芦花荡、荷花淀等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本文写于抗日战争的最后阶段(1945年8月

2、)。小说描写我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白洋淀人民对敌斗争的生活。2.文学常识:小说的三要素: 、 、 。情节包括 、 、 、 也有的包括 、 。环境包括 和 。 字 词 梳 理 1读准下列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疟疾( ) 寒噤( ) 央告( ) 阴惨( ) 竹篙( )蹿跳( ) 仄歪( ) 飒飒( ) 泅着( ) 苇塘( )提防( ) 疟子( ) 吆喝( ) 菱角( ) 白洋淀( )2解释词语。编算:计划,盘算。阴森:阴沉,害怕。仄歪:歪斜,倾斜。寒噤:身体因受冷、受惊或疾病而微微颤动。张皇失措:惊慌的不知怎么才好。转弯抹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 整 体 感 知 1.通过

3、默读迅速抓住记叙要素,概述故事内容。时间:一天夜里地点:大苇塘主人公:老头子担负着重要交通任务的交通员事件:老头子护送两个女孩子进苇塘找队伍,被敌人发现,结果大菱负了伤。老头子智惩鬼子为女孩复仇的故事。2再读课文,根据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第一部分:(1- 8)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和主要人物。(序幕:为情节展开作铺垫)第二部分:(9-19)叙述老头子护送两女孩回苇塘途中的事。(护送)(开端)第三部分:(2054)写大女孩在冲破敌人封锁线时负了伤。(受伤)(发展)第四部分:(55-结尾)叙述老头子智斗日本鬼子的经过。(复仇)(高潮、结局)随堂检测根据拼音填汉字。n疾( ) 寒

4、jn( ) yng告( ) 阴 cn( )竹go( ) cun跳( ) z歪( ) 能ni( ) qi着( ) wi塘( ) 尖 l( ) yo子( )yu( )闲 lng 角( ) 张hung( )失cu( ) 白洋din( ) 月明风qng( ) 转弯抹jio( ) 第二课时复习导学描写人物的方法有 、 、 、 、 。合作探究 环节一 文 本 探 究 精读课文,小组合作探讨。1.找出文中描写老头子的内容?说说文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刻画“老头子”这一人物形象?老头子最主要的性格特点是什么?明确: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点出了老英雄性格

5、的核心。2. 讨论: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表现: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这句话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自尊”。 通过敌人封锁线,非常危险,而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也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自尊”。送两个女孩进苇塘,不能不说他有点大意,这是过于自信了。大女孩子受了伤,流了血,这一次任务没有完成,他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不好意思去见部队,他是过于自尊了。老头子发狠要为大女孩讨回血债,这场英雄行为表明他是始终非常自信、非常自尊的。作用: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

6、尊”这句话点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这句话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的意思。全文情节,老英雄的全部功过,都是由这一点生发出来的。 3结合人物描写的方法,具体分析“老头子”的形象? 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老头子的英雄性格,首先表现在他爱国抗日的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上。A外貌描写:“老头子将近六十岁了”,“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这是一个抗日老英雄的形象。B语言描写:“你什么也靠给我”,这是他的豪言壮语,可见,为民族抗战他甘愿尽心竭力,而且充满自信,他的爱国热情

7、是如此高涨。C“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他勇敢悠闲,这不仅因为他熟悉白洋淀的地理环境,有高超的“水上的能耐”,更是因为他具有爱国精神和英雄气概,藐视敌人,无所畏惧。老头子能够冲破敌人的封锁,对于苇塘里面的队伍坚持斗争发挥了重要的()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还表现在他具有强烈的爱憎分明的感情。语言描写:“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爱得深切热烈,恨得咬牙切齿,他对乡土充满感情,对侵略者充满仇恨。()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还表现在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上。 老英雄是设好圈套让鬼子往里钻。一个干瘦的老头,手无寸铁,孤身一人,可以玩十几个鬼子于掌股之间,置他们于死地,可以说

8、是一位智勇双全的英雄。(4)老头子的英雄性格,还表现在他过于自信和自尊上。心理活动:“一声一声像连珠箭这老脸呀!”老头子是非常自信和自尊的,他伤心到极点,内疚到极点。强烈地自责,强烈的自尊心使他感到无地自容。老头子的英雄性格:强烈的爱国抗日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过于自信自尊。他没有姓名,是千千万万普通而又伟大的中国人民的代表,他的身上展示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他的行为证明了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环节二 词 句 品 析 4.反复朗读下面句子,体会表达效果。(1)老头子站起来,拾起篙,撑了一下。那小船转弯抹角钻入了苇塘的深处。体会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明确:

9、一连串的动作,生动的描写了老头子经过深思熟虑,以完成任务为重的果决。(2)“他们打伤了你,流了那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这句话表现了老英雄怎样的性格特征?明确: 爱憎分明,血债血偿。对家乡人民充满感情,对敌人充满仇恨.随堂检测对下列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B )A.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拟人)B.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 (夸张)C.不到白洋淀,哪里去吃这么新鲜的东西?(反问)D.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比喻)第三课时复习导学1环境描写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2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背景,为下文做铺垫等。3自然环境描

10、写的作用:奠定感情基调、渲染气氛 、烘托心情、为下文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等。合作探究 环节一 文 本 探 究 1本文中有不少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找出景物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其作用。请举例分析。 明确:(1)小说一开头一段的景物描写:【分析】A.“敌人”“炮楼”,点明了环境的气氛;而“星星也像浸在水里”,像“要滴落下来的样子”渲染了淀水的晶莹明澈;星星倒映在淀水里,随着微风的轻拂激起层层涟漪,使得星星也闪烁不定起来,因而给人以“要滴落下来”的幻觉。这样优美的自然环境,是多么令人赏心悦目啊!B.可是,敌人侵占着我们的大片国土,在这美丽的苇塘四周,敌人的炮楼林立,封锁和监视着这片革命根据地。白天,这里一

11、片死寂,连水鸟也“紧紧藏到窝里躲避”了,只有到深夜,才能听到它们“飞动和唱歌的声音”。字里行间,流露出多么鲜明的爱憎感情!C.接下去写“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把白洋淀人民在那种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烘托了出来,充满了意志和力量。(2)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分析】写月落之后苇塘的飒飒风响,衬托了老艄公沮丧的心情。(3)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分析】几笔绘出“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空无人影,渲染出了战斗前平静中的紧张.(4)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分析】写老艄公眼中所见“鲜嫩的

12、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富有诗情画意。烘托了老头子为大菱报仇后的轻松,愉悦的心情。 芦花荡写的是残酷的战争环境里的人和事,写得非常优美,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饱含着丰富的爱国深情。 环节二 词 句 品 析 2.体味下列景物描写的句子的表达效果。“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这句话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拟人手法,把白洋淀人民那种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烘托了出来,充满了意志和力量。写老头子敲打鬼子时,为什么又写“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这里的景物描写烘托了老头子为大菱报仇后的轻松,愉悦的心情。 环

13、节三 探 究 质 疑 3.这篇小说作者怎样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1)作者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一方面写条件,敌人的监视封锁非常严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体非常干瘦,而且不带一枝枪。另一方面,写老英雄的精神与业绩。精神,是那么悠闲自得,异常自信;业绩,是使敌人的封锁全然落空,保证了苇塘里的队伍得到充足的给养。两个方面巨大的反差,使老英雄显得非常了不起,富有传奇色彩。(2)课文着重写一场“英雄的行为”,更有点传奇色彩。 老英雄是设好圈套让鬼子往里钻。不写他的用意,感觉这场英雄行为富有传奇色彩。一个干瘦的老头,手无寸铁,孤身一人,可以玩十几个鬼子于掌股之间,置他们于死地,真可以说是一位传奇式的英雄。4.敌人严密监视着苇塘,然而,第8段写道:“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这响亮的歌声唤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像?你还能想到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吗?提示:可由歌声想像战士的情绪,想像战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