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5201743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环保与消防措施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1设计依据及原则.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环境保护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各部门共同采取措施,对污染进行联合防治,以达到国家及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标准和规定。1)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节能灯(HJ/T 230-2006);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3)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III类标准;4)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3类标准;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7)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2、(GB 12348-2008)类标准; 8)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9)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1.2设计原则设计中尽可能选用无污染或污染少的先进工艺及设备。严格遵照“三同时”原则,凡本项目中所涉及的可能产生污染物的工艺过程及设备,均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使其达标。.2建设地环境条件项目拟建地点周围大气及土壤的环境现状良好,有一定的环境容量。.3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3.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1.项目实施过程中环境空气的影响扬尘是施工期间影响环境空气的主要污染物,来源于各种无组织排放源。其中场地清理、土方

3、挖掘填埋和物料运输等工序产尘量较大,而材料堆存、建筑机构施工、设备安装等工序产尘量较小或不扬尘,而且扬尘还受风向、风速、湿度等气象条件影响。由于污染源多为间歇性源并且扬尘点低,因此只会在近距离内形成局部污染。施工期间产生的污染物未经充分扩散稀释就进入地面呼吸带,将会给现场人员的施工、生活、健康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2.项目实施过程中水环境的影响施工期水污染源主要为施工区的冲洗废水、施工队伍的生活污水等。冲洗废水主要来源于石料等建材的洗涤,主要污染物为SS;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SS、BOD、COD等。冲洗废水的排放特点是间歇式排放,废水量不稳定。施工中往往用水量无节制、废水排放量大,若不采取措施,

4、将会在施工现场随意流淌,对周围水环境及景观造成一定影响。3.项目实施过程施工噪声的影响工程施工期间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和建筑材料的运输,车辆马达的轰鸣及喇叭的喧闹声。施工时对周围环境的主要影响是施工噪声,其辐射范围较广,昼间最大距离近150米,夜间影响更为严重。4.项目施工渣土处理处置施工挖掘产生的土方以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渣土,必须到市容环境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建筑垃圾准进、处置手续,由施工单位或承建单位和市容局渣土办联系外运。3.2 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1、主要污染源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来源于生产车间生产过程及设备、容器、地面的冲洗及少量生活污水。废渣主要来源于车间包装工序

5、、生活垃圾;废气主要来源于制剂车间、锅炉房等;噪声主要来源于风机、水泵等。2、主要污染物本项目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有:废水:生产车间产生废水,容器具、地面冲洗废水以及生活污水。废渣:生产车间的废包材以及生活垃圾。废气:生产车间、锅炉房等排放的含尘废气。3.3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3.4.1 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1.控制生态影响的初步方案为减少建筑物施工时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拟定施工方案时工程建设单位为本工程的弃土制定处置计划,应按规定地点处理弃土,并不定期的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同时应考虑基础开挖、道路施工及场地平整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方案,并对临时性松散表土作适当压实处理,在坡面25时要做护坡处理,永久性

6、坡面种植草皮。施工中遇到有毒有害废弃物应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与地方环保、卫生部门联系,经他们采取措施后才能继续施工。为了减少工程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议施工中遇到连续的晴天和刮风的情况下,应在弃土表面上洒一些水,防止扬尘。工程施工者应该按照弃土处理计划,及时运走弃土,并在装运过程中不要超载,装土车沿途不得洒落,车辆驶出工地前轮子上的泥土应去除干净,防止沿程弃土满地,影响环境整洁。同时施工者应对工地门前的道路环境实行保洁制度,一旦有弃土、建材洒落应及时清扫。2.控制噪声影响的初步方案为了减少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工程在居民点200米的区域内,不允许在晚上十一时至次日上午六时内施工,同时应在施

7、工设备和方法中加以考虑,尽量采用低噪声机械,对必须在夜间施工又可能影响居民环境的工地,应对施工机械采用降噪措施,同时也可在工地周围或居民集中地周围设立临时的声障之类的装置,以保证居民区的声学环境质量。由于项目施工区为工业区,周围都是企业工厂,几乎没有居民居住,所以不会造成很大影响。3.控制生活垃圾污染的初步方案工程施工时,施工人员的食宿将安排在工作区域内。这些临时住宿地的排水和生活废弃物,应妥善处理,集中收集送至城市垃圾处理站一并处理。4.控制水污染的初步方案对于施工中的冲洗废水,建议在施工现场设置临时废水沉淀池一座,收集施工中所排放的各类废水,废水经沉淀后,仍可作为施工用水的一部分重复使用,

8、这样既节约了水资源,又减轻了对地表水环境的污染。3.4.2 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1、污水处理本设计近期排放标准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排放标准。 废水水质如下:PH:6-9 SS:300 mg/lCODcr:4000 mg/l BOD5:250 mg/l本项目污水排放浓度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排放标准。可排入市政管网。考虑到今后企业的发展,厂区设置了污水处理站。废水处理工艺如下:原废水粗格栅细格栅调节预曝池哦气浮装置一级生物接触氧化二级生物接触氧化二沉池清水池污泥浓缩污泥干化 达标排放 用作农肥2、废气处理对项目产生的废气首先在工艺设计中

9、给予充分考虑,减少其排放量,其中少量排出的含尘废气则采用除尘器作捕集回收处理、高空排放,保证达标排放。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标准。废气排放微乎其微3、废渣处理对项目产生废包材进行综合回收处理;对产生废药渣进行焚烧处理;生活垃圾外运至处理场处理。生产固废包装材料由供货商回收处理。项目公司针对此项问题会提高原材料利用效率;采用专业仪器和设备对排放物进行处理,并同步实施监测,达到相应的排放要求,不会对周边的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4、噪声处理对噪声较大的风机、离心泵等首先在设备选型时选用低噪型,同时采取消声、减震及隔音措施,减低噪声强度,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中类标

10、准要求。3.4.3环境保护措施评价建设单位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各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企业的生产安全管理,加强和不断提高环境管理水平,认真落实本环评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和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确保项目生产废水与生活污水的零排放,该项目建设和运行对环境的影响可以接受。3.5绿化方案绿化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净化空气、吸气、隔间。根据厂址占地面积和装置布置情况,在场界四周、道路两旁、装置四周的空地上选择抗污染、净化能力强的植物进行绿化。在绿化中以种草为主,栽花、植树为辅,并在场界种植高大的阔叶乔木、灌木隔离带,厂区绿化率达20%。3.6消防措施3.6.1设计依据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

11、6-2006)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1999年版)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5、电器装置设备布置设计规定3.6.2防范措施本设计认真执行“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以及国家和本行业的有关消防规定,在总图布置、建筑结构、消防供水以及火灾报警等消防设计中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以期消除隐患,防止和减少火灾的危害。1、总图布置本工程各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以及本工程各建、构筑物与厂区内现有建、构筑物的防火间距均严格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进行设计。车间主厂房周围调用有环行

12、道路,并与厂区道路网连接,车间周围道路宽度为6m可确保消防车辆通行。建筑与结构本工程各建、构筑物的建筑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各主要建筑物、高低压配电室等部位的门均向外开2、消防供水本工程车间周围设消防管网及消火栓,消防用水取自厂区生产消防给水管网。室外消火栓间距小于120m,按同一时间火灾次数为1次计算,消防给水共35L/s,其中室外消防给水量20L/s,室内消防水量15L/s。3、消防供电火灾报警控制器供电电源按二级负荷考虑。电缆敷设完毕后,对所有电缆穿越孔洞用阻燃材料进行封堵,以防火灾蔓延;对于电缆桥架,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段阻燃桥架,同时在此段电缆上涂刷阻燃涂料;高温区域使用耐高温电缆且外涂

13、防火涂料或缠绕防火包带;室内大型变压器下设有事故油池。在上述场所及易发生火灾的场所配置适量的手提式或推车式可移动灭火器。4、消防通讯在主控制室设置行政电话分机,兼做消防电话。5、照明各电气室及操作室等重要作业场所为防止火灾发生,设有应急照明。3.6.3消防管理1、项目设计时应统一全厂消防设施、设备及网点的布置;2、对消防设备、设施的配置,施工时应请消防部门现场指导、监督;3、在项目人员编制上,安排一个专门消防部门协调全厂消防工作;安排10人的兼职消防专业人员从事消防工作,由消防部门统一培训上岗;4、项目实施建成后,请消防部门定期到厂作消防知识讲座、消防法规教育,提高强化全厂的消防意识3.6.4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本设计严格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有关规定,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火灾危险考虑了一系列防范和控制措施,在严格执行操作堆积和各种规章制度的情况下,可以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一旦火灾发生时,可以保证及时扑救,从而保障生产安全。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