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5199622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控制程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控制程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控制程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控制程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控制程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控制程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山桑芭丝服装有限公司程 序 文 件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控制程序编号:S-QP-11版本/修改状态:A/0生效日期: 年 月 日页码:第1页,共3页拟制: 审核: 批准: 1 目的规定产品及产品状态的标识,实现质量问题的可追逆性,保证产品质量能满足顾客要求。2适用范围适用于原材料、在制品、成品的标识与追溯。3.职责3.1质检科负责全厂产品标识的设计以及材料、半成品、成品检验品质状况的标示;3.2前准备部3.2.1布仓管理员负责布料接收入库后布料的标识;3.2.2辅料管理员负责辅料接收入库后辅料的标识;3.2.3裁床负责裁床范围在制品质量状况的标示。3.3车缝部负责半成品的标识。3.4后整部负责半

2、成品、成品的标识;4工作程序4.1原材料的标识4.1.1布料的标识4.1.1.1布仓管理员收料时,应依据采购订单内容仔细核对。4.1.1.2IQC检验后,应即刻填写“进料检验报告”,于被检布料瑕疵处贴上“”红箭头标签加以标识。4.1.1.3仓库中布料存放处应有能表示物料增减状态的“存货卡”。4.1.1.4布料合格品放置于合格品区,不合格品放置于不合格品区。编号:S-QP-11 版/修:A/0 页码:第2页,共3页 4.1.2辅料的标识4.1.2.1辅料仓管理员收料时,应依据采购订单内容仔细核对。4.1.2.2 IQC检验完成后,应即刻填写“进料检验报告” ,不合格品处理流程按进料检验规范作业,

3、将不合格品隔离,合格品放置于合格区,不合格品放置于不合格区。4.1.2.3辅料也应建立表明物料增减状态的“存货卡”。4.1.3所有原材料应做到物料、帐目、存货卡三符合。4.1.4布、辅料若为特采须于每批材料外包装上贴上“特采允收”标签。4.2半成品的标识4.2.1裁片的标识与追溯布料经开裁进入分包工序,在包布上打上款号、床次、扎号、码数、件数以此作出标识,便于车缝时对号。4.2.2车间半成品的标识与追溯4.2.2.1在车间内每扎裁片均以包布上的款号、床次、扎号、码数、件数作为标识。4.2.2.2生产过程中检验不合格的半成品直接在其不良部位贴上“ ”红箭头标签,合格在半成品、品则无须贴标签。4.

4、2.2.3各车缝组检员检验时,应将待检品存放于检验桌上,合格品放于“合格品”桶内;不合格品贴上“ ”红箭头标签后,放于“不合格品”桶内。4.2.3成品的标识成品检验合格品与不合格品按摆放在合格区和不合格区加以区分。4.2.3.2成品交货时发货单上应标明款号、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发货日期等。4.2.4品质责任追溯编号:S-QP-11 版/修:A/0 页码:第3页,共3页 4.2.4.1原材料每批进厂由IQC质检员记录品质状况,当工序检验或成品检验发现由于材料所引起的质量问题,可以追溯到该批原料的影响范围,能及时加以控制。4.2.4.2裁床的裁片由分包员在布条上印注:款号、扎号、床次、码数、件数,收发员领料时须详细记录,便于查找。具体按裁床操作指导书执行。4.2.4.3车缝组员工在生产半成品时,按流水作业,每包的包号带、衣片的编号必须核对清楚后生产,工序完成后,凭包号数量上报产量,同时便于返工时查找返工人员。4.2.4.4 如果检验员发现质量问题时,可以通过材料的领用记录以及产量结算表可以追查责任者,将质量问题影响的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5.相关文件5.1裁床操作指导书5.2不合格品控制程序5.3进料检验规范6.质量记录6.1各种标识牌 6.2存货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