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声无线音箱传输系统毕业设计论文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5199612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8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体声无线音箱传输系统毕业设计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立体声无线音箱传输系统毕业设计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立体声无线音箱传输系统毕业设计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立体声无线音箱传输系统毕业设计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立体声无线音箱传输系统毕业设计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立体声无线音箱传输系统毕业设计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体声无线音箱传输系统毕业设计论文(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立体声无线音箱传输系统的设计Design of stereo wireless audio transmission system摘 要本文以CD4046BCM芯片、IC TDA7000收音机集成芯片为基础,构造了一款立体声无线音箱的传输系统。本文设计制作了两个发射电路组成的发射系统,并分别对这两个发射电路进行了调试,采用锁相环技术使之在发射过程中的两列载波形成相位差,从而达到环绕音质。为制作方便,解调电路中的还原声音部分直接采用IC TDA7000收音机集成电路。调制与解调部分采用红外无线传输方式构造成的无线传输系统,避免了设备连接线连接时的突兀杂乱,影响视觉效果和家居环境。本设计采用红外线

2、传输,在短距离传输下,既可以达到传输目的,又具有抗干扰能力强、高速可靠、无电磁污染、价格低廉、性价比高、不受国家限制、工作频率较高等特点,作为家庭影院的无线传输方式是一种非常理想的选择。本文在设计制作过程中还考虑了成本问题,以便达到经济又可靠的效果。关键词: CD4046;无线传输;TDA7000目 录1 引言1无线通信技术1无线通信技术的定义1无线通信技术的分类1我国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21.2研究课题的目的及意义21.3研究课题的主要任务31.4论文结构32 电路的基本原理42.1无线传输系统42.1.1 PFM调制42.1.2 PFM调制技术的运用42.2 无线传输方式的选择42.3红外辐

3、射及近红外光谱分析52.4红外光发射方式及红外发、收系统的组成63 调制与解调电路的设计83.1系统设计的基本思路83.2发射部分8 驱动电路8发光二极管及它的简单测试83.3 接收部分9红外线接收光电变换器.9光敏二极管及它的简单测试9红外接收放大器9本设计采用的方案103.4 PFM的调制10锁相环的介绍10锁相环的基本组成10锁相环的工作原理11 锁相环的运用12 CD4046CBM数字集成锁相环的工作原理12 CD4046CBM组成结构及功能13 CD4046CBM的引脚及内部结构图14 CD4046XBM典型应用电路153.5 PFM的解调16 IC TDA7000的内部结构16 I

4、C TDA7000的参考数据和主要指标173.6本设计采用的方案184 功率放大电路194.1功率放大电路19功率放大电路的定义19功率放大电路与电压放大电路的区别19 功率放大电路的特殊问题194.2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状态分类204.3提高效率的主要途径214.4 功率BJT的选择214.5 单电源互补对称电路214.6 本设计采用的方案225 调试235.1调试的一般过程235.2 调试的常见故障和解决方法245.3调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案265.4调试的心得28结 论30设计心得体会31参考文献33致 谢34附录一: 电路图35(发射部分)35(接收部分)36PCB板图37(接

5、收部分)37(发射部分) 381 引言课题的研究背景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的定义无线通信(Wireless communication)是利用电磁波信号可以在自由空间中传播的特性进行信息交换的一种通信方式。早在1897年,马可尼使用800KHZ中波信号进行了从英国至北美纽芬兰的世界上第一次横跨大西洋的线无电报通信试验,开创了人类无线通信的新纪元。在无线通信初期,受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大量使用长波及中波进行通信。20世纪20年代初人们发现的短波通信,直到20世纪60年代卫星通信兴起前,它一直是远程国际通信的重要手段,并且目前对应急通信和军用通信依然有一定实用价值。近些年信息通信领域中,发展最快

6、、应用最广的就是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的分类通信技术主要可分为三类:扩展频谱技术、窄频微波技术以及红外线技术。其中扩频通信技术应用最广,其基本特征是采用比发送的信息数据速率高许多倍的伪随机码对载有信息数据的基带信号频谱进行扩展,形成宽带低功率谱密度的信号然后进行发射。扩频通信技术在发射端以扩频编码进行扩频调制,在接收端以相关的解调技术接收信号。因此,具有抗干扰性强、隐蔽性好、易实现码分多址和抗多径干扰等优点。扩频技术主要包括直接序列扩频技术和跳频技术两种方式。其中,直接序列扩频的主要特点是易于隐蔽,它利用具有高码率的扩频码系列,采用各种调制方式在发射端扩展信号频谱,而在接收端用相同的扩频码

7、序进行解码,把扩展宽的扩频信号还原成原始的信息,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整机信噪比。而跳频技术则是载波频率在一个由编码序列控制下产生的图案内离散地跳变,跳频信号可看成是载波频率按随机图样跳变的调制脉冲序列。微波扩频通信的工作频带最终将统一在2.4GHz的频带,带宽为83MHz。在窄频微波技术调制方式中,数据基带信号的频谱不做任何扩展,直接采用射频方式发射出去。与扩展频谱方式相比,窄带调制方式占用频带少,频带利用率高。采用窄带调制方式的无线局域网一般选用专用频段,需要经过国家无线电管理部门的许可方可使用。当然也可选用ISM频段,这样可免去向无线电管理委会申请,但带来的问题是,当临近的仪器设备或通信设备也

8、在使用这一频段时,会严重影响通信质量,通信的可靠性无法得到保障。窄带无线电系统在特定的无线电频率上传输和接收用户信息,对于非期望通信信道之间的串扰,可通过仔细调整在不同信道频率上的不同用户来避免。基于红外线的信息传输技术最近几年也有了很大发展。目前广泛使用的家电遥控器几乎都是采用红外线传输技术。基于红外线的信号传输方式的最大优点是这种传输方式不受无线电干扰,且红外线的使用不受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限制。红外系统使用甚高频传送数据,在电磁频谱中仅次于可见光。但是,红外光不能穿透非透明物体,其通信信道只能是直射或散射方式。因而,基于直射红外线技术的信息传输距离十分有限,通常只用于特定的无线局域网中

9、。移动用户使用高性能直射红外系统是不实际的,一般只用来实现固定子网络。散射或反射式红外无线局域网系统不需要直射,但是个人用户空间单元十分有限。我国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当前,中国是世界各国通信技术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关注的焦点,大家都希望在中国的市场上占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和市场份额。移动通信在中国发展十分迅速,中国移动通信的走向一直为世人所瞩目。1987年11月,我国广东正式开通了第一个TACS制式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实现了移动 用户“零”的突破。1994年底,广东又首先开通了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至1995年,全国已15个省、市也相继开通了GSM移动通信网。迄今为止,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10、面上都建设了GSM网,实现了国内和国际的全自动漫游。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移动通信已得到国际的认可,并已经商业化。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逐渐走向成熟,适用于无线通信产品的价格逐渐下降和相应软件的不断开发,无线网络越来越受欢迎,被广泛认同是一种更通用的连接方式。让人充分感受无线通信技术的高速传输和灵活性的特点。研究课题的目的及意义生活离不开音乐,如今的生活,音乐随耳可听。家庭影院也已成家居生活的常用电器,但随着人们对家居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突兀杂乱的家庭影院连线却很让人烦恼,它既影响美观也影响该区域人的行为,一不小心,磕磕绊绊。无线技术在家庭影院方面的应用更明显,无线技术在家电这块领域上带来了巨大的革命。所谓无线家庭影院,是以红外线等无线信号传送替代家庭影院主机与音箱之间的线缆连接。一般家庭影院的布线既复杂又不美观,但随着无线家庭影院的出现,生活从此改变。采用无线局域网络传输方式既能美化居室,又有享受高品质视听,一举俩得,因此无线家庭影院将是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研究课题的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